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定向集中练2(定点2:文化常识)1在学史过程中,经常碰到“河西”“河东”“河南”“河北”“江东”“江南”“关东”“关中”“关西”“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等一些历史地理概念。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历史地理概念的是()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A BC D答案:A解析: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定义。因长江在自芜湖至南京一段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历史变迁,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即表,故称江南为“江表”。又因古人以东为左,位于长江之东,故又称“江左”。2到淳安千岛湖旅游,一般都会走走状元桥,知道淳安历史上有一位“三元宰相”商辂。他是明代近三百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三元及第”者。杭州为了纪念他,在位于中山中路西侧,建起了“三元坊”。其中,“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A状元、榜眼、探花 B秀才、举人、进士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答案:C解析: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三元及第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B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答案:D解析: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B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D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答案:D解析:中国农历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答案:B解析: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解古汉语文化常识的能力。结发: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此指初成年。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7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牙将”即牙门将,负责在防御工事“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B“迁”,意思是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但有时候也表示降职远调,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和琵琶行中的“予左迁九江郡司马”。C“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威权甚重,最终酿成安史之乱。D“河朔”,地区名,古代泛指黄河以北地区,“朔”在古代又可以表示时间概念,朔日是农历每个月的初一,而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三十。答案:D解析:晦日是农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8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人”原指被荐举的人,唐宋时指地方推举赴京应科考者,明清时指在每年一次的乡试中合格者。B“刑部”又称“秋官”“宪部”,与吏、户、礼、兵、工并称古代六部,负责审定律令及审核刑狱。C“河阳”中“河”专指“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为之阳”,故“河阳”指黄河北岸的某地区。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分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件。答案:A解析:乡试是每三年一次。9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茂材”,又作“茂才”,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B“鄙”是周代地方行政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后引申为边邑、边境。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隋朝开皇二年始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D“薨”是古人对身故的一种说法,本称诸侯之死,后世也称皇帝的高等妃嫔、皇子、公主、贵族或官员之死。答案:D解析:封爵的大官之死可以称薨,普通官员之死不能称薨。10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七庙,天子的宗庙。即帝王设七庙供奉祖先,太祖庙位居正中,其左右各为三昭三穆。后世以“七庙”作为王朝的代称,过秦论中的“七庙隳”就是指秦朝灭亡。B终丧,守完父母的丧期。这缘于古代的“丁忧”制度。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一般须停职守丧三年,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起复”。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听致仕”,表示朝廷同意了,批准他退休。D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比如“唐高祖”“隋炀帝”都是谥号。答案:D解析:举例不当。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1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指古代男子在十八岁行冠礼后,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在本名之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B漕运,是指在古代社会,封建王朝将所征田赋的部分粮食经由水路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一种专业运输方式。C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均为负责教习太子的东宫官职,分别是太保、太师、太傅的副职,后来成为一种荣誉性称号。D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1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答案:A解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13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1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答案:C解析:年号制度从汉武帝开始。15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答案:A解析:A项“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是古代负责教学的一种官名。16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偏将,副将,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B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职务,其最高长官为刑部尚书。C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D“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左迁”,表升迁的词语还有“擢”“升”“出”“陟”等。答案:D解析:D.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17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能授予官职。选试除以身、言、书、判为标准外,还有宏辞、拔萃等名目。规定试判三条,称之为拔萃。B唐高宗永徽二年开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廷时须检查,以防作伪。其中三品以上官员官服为青色,用金饰鱼袋。C古代敬称刚去世而初拟定谥号、庙号的皇帝为大行皇帝,若是皇后则敬称大行皇后。“大行”意为“永远离去”。D唐时,中央官员在陪都(东都洛阳)任职,称为分司。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远非偏处关西的长安所能比拟,唐朝天子常常因为漕运不济和关中歉收而将整个政府机构迁到洛阳,称“就食东都”。答案:B解析:三品以上官员官服为紫色。18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答案:A解析:“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有误。指妃妾所生之子。“庶”与“嫡”相对,指非正妻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19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幼年丧父,“独”指老而无子。B“洪熙元年”中,“洪熙”是指明仁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均是如此。C“海盐民”中,“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和足下等。D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或“越族”。答案:C解析:足下不是称呼百姓的。20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诗书礼论语合称为“五经”。B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C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幽”“厉”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所给的谥号。D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要直谏皇上,故先“免冠”以谢罪。答案:A解析:论语不属于“五经”之一,春秋为“五经”之一。2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制,指封建社会里君主即位执政,也可指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B敕,封建社会常作自上命下之词,特指皇帝的诏书,如奉敕,宣敕。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自周代以来,三公专指太师、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宝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煤矿提升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拔尖创新班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化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培训反馈路基施工方案
- 国际友谊庆祝演讲稿模板
- 2025年学情诊断高一年级物理试题(定稿)
- 轿厢装潢施工方案
- 炎症后色素沉着学习课件
- 发展汉语-初级读写-第一课-你好
- 韩国《寄生虫》电影鉴赏解读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
- TTT系列课程-结构化思考力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讲座
- 眼科学-眼科检查(课件)
- 产品碳足迹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