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培训教材,HSE部秦秀冬,2011年12月,内容,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二、防火防爆知识三、消防设施四、现场急救五、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1、目的: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2、范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3、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总则,4、危险化学品目录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危险化学品;二是剧毒化学品目录;三是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为了便于对危险化学品实行统一管理,将出台统一的危险化学品目录。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新从业72学时,再培训为20学时),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6、对危险化学品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邮政管理部门7、国家鼓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采用有利于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以及自动控制系统,鼓励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门储存、统一配送、集中销售。,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8、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使用条件(包括工艺)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根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危险特性以及使用量和使用方式,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9、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除外),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10、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其铺设的危险化学品管道设置明显标志,并对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检查、检测。进行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的7日前书面通知管道所属单位,并与管道所属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所属单位应当指派专门人员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1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1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其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GB2894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提示、文字辅助标志、激光辐射窗口标志和说明标志。多个标志在一起张贴时按时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提示的循序从左后右,先上而下。13、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提出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安全生产条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方案。,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14、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15、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16、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17、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18、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一、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19、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国务院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一)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二、防火防爆知识,混合燃烧:将可燃气体预先与空气(氧气)混合,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的燃烧。混合燃烧反应迅速、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非常快。,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同周围空气中的氧分子相互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分解燃烧是指在受热过程中伴随有热分解现象,由于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性气体,从而进行的燃烧。,蒸发燃烧是指液体蒸发产生蒸汽,被火点燃后形成的火焰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加快液体的蒸发,使燃烧继续蔓延和扩大的现象。,表面燃烧是指燃烧发生在可燃物表面,没有可燃气体产生,看不见火焰的燃烧。,二、防火防爆知识,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它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燃烧是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它可分为闪燃、自燃、着火三种类型。,二、防火防爆知识,.闪燃与闪点可燃物表面或可燃液体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叫做闪燃。可燃液体蒸发出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发生闪燃的现象是蒸发出的可燃气体仅能维持极短时间的燃烧。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闪燃往往是爆燃的前兆。,二、防火防爆知识,发生闪燃后怎样处理?,二、防火防爆知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甲类:是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如汽油、苯、乙醇(即酒精)、正已烷等;正已烷闪点?甲醇的闪点?-25.5;11乙类:是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如煤油、松节油等;丙类:指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如柴油、润滑油等。,二、防火防爆知识,自燃:物质没有与明火直接接触而发生燃烧的现象。根据热的来源不同,自燃分为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二、防火防爆知识,本身自燃:某些物质在没有受到外部热源的作用下,由于内部的化学、物理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使物质温度上升,最终达到自燃点而燃烧。热的来源有:氧化热、分解热、聚合热、发酵热等。本身自燃分类:1、自燃点低的物质,如磷、磷化氢2、遇空气、氧气发热的物质,如油脂、锌粉、金属硫化物、活性炭、煤3、自然分解发热物质,如硝化棉4、产生聚合热、发酵热的物质,如湿木屑、潮湿的干草,二、防火防爆知识,受热自燃:可燃物由于接触高温表面、加热或烘烤过度、冲击摩擦等导致的自燃。受热自燃分类:1、可燃物质接触高温物体通过热传导。(俗称“烤着火”)例如:接近电热器、灯泡、排烟管。2、在热处理过程中。3、机械部件摩擦。4、阳光聚焦,二、防火防爆知识,液体闪点和自燃点的关系一般来说,液体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油类的密度排列如下: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蜡油渣油,二、防火防爆知识,着火是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燃烧,火源移出后持续燃烧的现象。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着火点。可燃液体的着火点高于闪点,闪点低的可燃液体着火点与闪点的差数越小,越容易着火。例如汽油的着火点与闪点只差1度。着火点是评价固体和高闪点液体危险性的依据。,二、防火防爆知识,爆炸极限: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危险度:H=(L上-L下)/L下正已烷的爆炸下限%(V/V):1.2,爆炸上限%(V/V)6.9H=4.75甲醇的爆炸下限%(V/V):5.5,爆炸上限%(V/V):44H=7.0,二、防火防爆知识,爆炸极限影响因素,二、防火防爆知识,控制和消除火源,二、防火防爆知识,明火(1)加热用火的控制加热易燃物料时,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宜采用热水或其它介质间接加热。明火加热设备的布置,应远离可能泄露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储罐区,并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不得留下火种。,二、防火防爆知识,明火(2)维修焊割用火的控制在输送、盛装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上,或在可燃可爆区域动火作业时,应进行工艺隔离、清洗、置换。动火作业前气体分析合格方可作业。对于爆炸下限大于4%的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0.5%;爆炸下限小于4%的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0.2%。动火作业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将可燃物品清理干净。电线残破要及时更换或修理,不得利用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构件作为电焊地线。,二、防火防爆知识,明火(3)其它明火存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一般不允许车辆进入,如确需进入,在排气管上安装火花熄灭器。在有爆炸危险的车间、仓库内,禁止吸烟和携带火种。明火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相邻时,应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例如化工厂的火炬与生产装置和油罐应保持100m的安全距离。,二、防火防爆知识,摩擦和撞击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人禁止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器制品搬运储存可燃物体和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应当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在地面滚动、拖拉或抛掷。敲打工具应用铍铜合金或包铜的钢制作,严禁使用铁制敲打工具。机器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该有良好润滑,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物污垢。,二、防火防爆知识,电气设备(1)危险温度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设备和线路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超负荷或通风不良造成。设备的发热量大大增加,不仅能使绝缘材料、可燃物质和堆积的可燃灰尘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酿成火灾。(2)电火花、电弧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两类。电火花具有较高的温度,特别是电弧的温度可达50006000,是引起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着火、爆炸的危险火源。,二、防火防爆知识,电气设备(3)防控措施电气设备和电线的绝缘应保持完好,存在破损要及时更换。设备及线路的接头连接可靠,活动触头的表面要光滑,并要保持足够的触头压力。特别是铜、铝接头要接触紧密,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应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二、防火防爆知识,静电(1)保护良好的接地(2)控制流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速必须加以控制,例如易燃液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45m/s,可燃气体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宜超过69m/s。灌注液体时,应防止产生液体飞溅和剧烈的搅拌现象。向储罐内输送液体的导管,应放在液面以下或将液体沿容器内壁流下,以免产生静电。易燃液体灌装结束后,不得立即进行取样等操作,应静置一段时间,待静电消散后,再进行操作,二、防火防爆知识,(3)静电消散技术在静电产生区域是把静电分离成相等的正、负电荷,在静电消散区,带点物体上的电荷经过泄露而消散。显然增强消散过程可以使静电危害得以减轻或消除。液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一般来说管道就是静电生成区域,管道末端的容器则是静电消散区域。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管道末端加装一个直径较大的“松弛容器”,这样可以大大消除液体在管内所积累的静电。,二、防火防爆知识,(4)人体静电防护生产和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穿尼龙或的确良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同时最好穿布底鞋或导电橡胶底胶鞋。工作地点宜采用水泥地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等区域工作前,应进行电荷释放。,三、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新消防法第73条),三、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三、消防设施,火灾控测器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红外光束感烟紫外火焰探测器:爆炸性气体环境场所,用于火灾发生时宜产生明火的火灾探测手动报警按钮:正常运行时红色指示灯闪亮,火警时红色指示灯常亮。手动按钮支持电子编码方式,同时内置电话插孔,更加适合工程使用。,三、消防设施,消火栓按钮:面装有一按片,当启用消火栓时,可直接按下按片,此时消火栓按钮的红色启动指示灯亮,黄色警示物弹出,表明已向消防控制室发出了报警信息,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确认了消防水泵已启动运行后,就向消火栓按钮发出命令信号点亮绿色回答指示灯。声光报警器:当生产现场发生事故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启动声光报警电路,发出声和光报警信号,完成报警目的开式喷头用于雨淋系统和水洒系统,喷头没有释放装置。闭式用于湿式、干式预作用等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消防设施,图片,三、消防设施,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紫外火焰探测器,三、消防设施,点型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三、消防设施,办公楼,三、消防设施,FAME车间:,三、消防设施,企业应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一)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五)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六)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三、消防设施,(七)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九)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十)防火巡查情况;(十一)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三、消防设施,消防档案包括: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建筑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制度;,三、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三、消防设施-灭火器,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每个灭火器设置点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和数量不得小于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数量的计算值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仅受火灾种类、危险等级和灭火器型式的制约,而与设置点配置灭火器的规格、数量无关,三、消防设施-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三、消防设施-灭火器,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按下式计算: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器级别S-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U-A或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K-修正系数,0.3至1.0,,三、消防设施-灭火器,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Qe-计算单元中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的需配灭火级别(A或B)N-计算单元中灭火器设置点数,三、消防设施-灭火器,以浸出单元为例:计算单元为占地面积950m2(一层)最大保护面积:0.5m2/B(查得)修正系数:0.5(查得)Q=0.5*950/0.5=950N=950/85=12具,三、消防设施-灭火器,手提式灭火器及推车式灭火器图例灭火剂种类灭火器图例,四、现场急救,(1)创伤(碎玻璃引起的)。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碎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外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2)烫伤或灼伤。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高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被磷灼伤后,可用1硝酸银溶液,5硫酸银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浸透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四、现场急救,(3)受(强)碱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4)受(强)酸腐蚀。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NaHCO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四、现场急救,(5)误吞毒物。常用的解毒方法是: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的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6)吸入毒气。中毒很轻时,通常只要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松衣服(但要注意保温),使其安静休息,必要时给中毒者吸入氧气,但切勿随便使用人工呼吸。若吸入溴蒸气、氯气、氯化氢等,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物蒸气,使之解毒。吸入溴蒸气的,也可用嗅氨水的办法减缓症状。吸入少量硫化氢者,立即送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中毒较重的,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四、现场急救,(7)触电。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如果触电者在高处,则应先采取保护措施,再切断电源,以防触电者摔伤。然后将触电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休息。若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治疗。(8)骨折和落水?,四、现场急救,急救箱:行政楼、品控楼急救室、HSE部、码头各配备一只,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案例1:某石化分公司承包商硫化氢中毒事故2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经过:2008年7月11日,某石化分公司排水车间CPI装置东侧一排油泥井的排水管线因检修后管口没有恢复疏通,造成排水线不通。15时30分左右,排水车间设备工程师卢通知监理陈,要求安排人员进行疏通。16时30分,监理陈打电话给承包商现场负责人,安排正在现场作业的临时工王疏通油泥井排水线。,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7月12日8时左右,王、丁到达排水车间CPI装置东侧排油泥井处(井深3m,井口直径0.7m),在未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未配备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开始作业。王沿着井壁上的固定扶梯下到井底,用铁桶清理油泥,丁负责在井上用绳索往上提,大约提了十几桶。这时王发现油泥下面有水泥块并有冒水现象,便停止作业,从井下上来。9时30分,王向经过现场的监理陈反映井里有水,陈打电话给排水车间卢,要求派人协助,当时正值周六,车间管理人员休息,仅留有一个值班人员。10时09分承包商现场负责人来电话时,王又向其说明了井下的情况,并打算用钢管将水泥捣碎。,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随后,王在井上用钢管用力撞击井里的水泥块,并用绳子系着水桶在井里上下活动,目的是使井里的气体排出,随后又趴到井口去闻,确认没有异常气味。10时20分左右,王沿着井壁上的固定扶梯下至井底,随即晕倒。丁见状马上呼喊救人,在附近作业的临时工李、王、乔赶来救援。李赶到后,在没有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下井救人,也晕倒在井下。随后王用绳索拴在腰上下井救人,也晕倒在井下,随即被救上来,送往医院。10时25分左右,现场人员拨打120、119急救电话。10时30分左右,石化分公司石化消防支队赶到现场后,佩戴呼吸器进入井里将两人救出,送往医院抢救。王、李两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王脱离危险。7月17日经现场取样后测定,该油泥井井下3m处硫化氢浓度为411mg/m3(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3)。,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直接原因1)作业人员不佩戴防护用品进入油泥井底进行疏通作业,因污水流入井底,释放出大量硫化氢,导致硫化氢中毒。2)现场救援人员缺乏应急救援常识,在未佩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相继下井救人,导致1人死亡,1人中毒。,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间接原因1)对外来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没有针对特定群体(农民工)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外来施工人员缺乏硫化氢防护和应急救援常识。2)作业单位既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也未向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的交底,未指派作业监护人,未制定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对工人的违章作业行为未加制止,导致工人中毒死亡。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重庆法律知识培训报价课件
- 重庆播音主持课件
- 重庆山体滑坡应急课件
- 新解读《GB-T 2816-2014井用潜水泵》
- 重庆一中课件跑操
- 老年人防护知识培训课件
- 重卡新能源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
- 企业中高层领导培训之企业文化落地
- 2022版10kV架空配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作业导则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报告单(超全版)
- 陕西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 DB41T 2414-2023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 萤火虫pte真题机经806分装与整合版版一致10sst
- 《安井食品销售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2100字
- Fluke125示波器培训教材
- GB/T 30559.2-201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量性能第2部分:电梯的能量计算与分级
- GA 668-2006警用防暴车通用技术条件
- (四级)劳动关系协调员理论备考题库(新600题)
- 血浆置换 (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