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doc_第1页
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doc_第2页
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doc_第3页
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doc_第4页
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继承案件实务专题讲座 民一庭 徐立伟 489308835 2013年6月27日前言1、在代理此类案件时,须坚持公正,化解矛盾为宗旨,尽量避免加剧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2、婚姻家庭类案件因其特殊性,证据方面很难做到确实充分,所以能做到使法官内心确信这一点很重要,往往是判案的关键。3、中院一般会支持一审的判决,改判、发回重审率很低,一、关于判决离婚标准的理解与适用(一)婚姻法第3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1)关于亲子鉴定的问题如果一方否认孩子为亲生,要求亲子鉴定,必须能提供初步证据(如孩子出生时间与结婚时间存在不合理性等)能让法官内心确信要求鉴定是合理的才行。因为亲子鉴定是一个很慎重的问题,对孩子影响会很大。(2) 重婚与非法同居的问题若重婚与姘居一方主张自己有重婚或姘居的情形主张离婚,一般不给予支持(若存在判不离当事人会自杀等特殊情形除外),只有另一方以此情形为由主张离婚才会支持。即主动权在不存在过错一方。(3) 家暴的问题 注意保全证据,如公安的报警记录、病历、照片(多次)、十周岁以上孩子、当地妇联、居委、邻居的证人证言等,其中,病历、照片比较重要,要不然很难被认定存在家暴的情形。注意区分家暴与互殴。(4)分居满两年的问题实践中要证明分居两年的情形很难操作,但也可通过租房、购房证明等一定程度上用以佐证,尽量把相关的所有证据提供出来使法官达到内心确信的效果。 (二)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5)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 婚后又分居满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 、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虽然意见中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以上情形很少能直接套得上。法院判离与不离的原则:只要不涉及财产问题(如:判不离,一方会转移财产,等另一方过几个月再起诉离婚的话,相关财产很可能会被转移得所剩无几)以及社会效果(如:判不离,一方会以自杀威胁)等问题,一般只要已经到了对薄公堂的地步都会判离。二、 离婚后子女抚养及抚养费负担问题(1) 抚养权问题1、婚姻法确立了以有利于子女成长为原则。2、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子女抚养问题的具体标准 A、哺乳期内的子女的抚养哺乳期内子女的抚养,以母亲抚养为原则。 B、两周岁以下子女的抚养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C、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D、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E、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二) 法院裁判原则不改变小孩现有生活状态为主,只要小孩生活还可以,便不改变抚养权;一般一对夫妇若有两个孩子,不只有不存在特殊情况,会判一人一个。要想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向法官证明在自己的抚养下的生活是可以、持续的、稳定的。(三) 抚养费问题A、 数额一般按一方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来确实,百分之二十较多。其中已经包括了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等,没特殊情况,不改变数额。在一方无收入情况下,可根据当地生活实际水平酌情确定。另一方需对一方的收入负举证责任,否则可能会按相关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裁判。B、给付方式、期限 一般按月给付,只有一方存在:不在本地,品性恶劣等情形,才会判一次性给付;如果双方矛盾比较恶劣,有可能一见面就出现吵架、打架等情形的,也有可能判按年来支付;给付年限,原则上算到18岁,不管孩子是否有还在读书等还没就业的情形。但离婚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C、 抚养费变更出现患病、物价调整等情形,确实无法生活下去才能要求增加。权利主体只能是子女。三、财产分割目前我国夫妻之间对财产有约定的很少,审判实践中基本没有出现过,连口头约定的也很少。(一) 夫妻个人财产1. 一方的婚前财产;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二) 夫妻共同财产1. 工资、奖金;2. 生产、经营的收益;3. 知识产权的收益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三)住房公积金婚后新增加的部分,都应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不管住房公积金是否已经因买房已经实际拿出来使用,分割不了是另外一回事。(四) 养老保险金婚后缴纳的个人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也不是直接按个人缴纳部分来分割,要考虑到以后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也个人缴纳部分的差距,酌情确定。(五) 储蓄形商业险若受益人为子女的情形,不认定为共同财产,应认定为对子女的赠与。若夫妻一方为受益人,则才有可能是共同财产。(六) 财产分割中常见实务问题1、 尚未办理房产证的房产如何处理。(1) 违章建筑(2) 小产权房(3) 农村自建房 上述三种类型,一般判决使用权归某一方,另一方给予适当补偿,而非判获得使用权,因为若当事人持判决书到房管局,房管局会直接按判决给其出具房产证,而并不审核该房产是否符合领取房产证的实质要件。(4) 没有办理房产证的有证据证明是案外人出资买的城市商品房。在限购出现后,此种情形的案件开始增多。实质出资人会起诉要求确权,但一般不会得到支持,否则,会把“限购”架空了。2、 对于办理银行按揭的房产,如何处理?(1) 婚前双方共同出资支付首付款,房屋预售合同的买受人为双方,房产证登记在双方名下的,该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2) 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贷款,房屋预售合同的买受人为该方,但在婚后才取得房产证且登记在双方名下的,离婚时该房屋应认定为共同财产。(3) 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另一方有证据证明该房屋是在双方认可所购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共同出资购买,仅是名义上登记在一方名下的,该房屋应认定为共同财产。按揭债务为共同债务。(4) 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一次性付款或在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完毕,婚后房产登记在该方名下的,为个人财产。(5) 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房屋预售合同的买受人为该方且产权证登记在该方名下的,该房屋属于其个人财产,另一方婚后参与清偿贷款,不改变该房屋为个人财产的性质,但对以夫妻共同财产或另一方个人财产清偿的贷款部分,离婚时取得所有权的一方应对另一方给予合同的补偿,双方就补偿问题达不成协议的,可以参照该房屋的市场价值,按另一方的出资比例(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贷款部分,各占一半出资额)计算一方应支付给另一方的补偿数额。但若共同还贷比例比重大,也不当然认定为登记方一方的个人财产,若登记一方存在经济困难,无法清偿余下贷款额,或登记方本来就存在多套房产,而另一方并无房产等情形,也可判给非登记方。(6)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处理房产的原则:以登记谁名下为原则,考虑子女、社会影响、一方生活情况、一方还贷能力为例外。3、 父母出资的不动产(1)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上述规定中的“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是否必须得到“对方”的确认,即父母的明确表示可否由父母单方做出即可?若父母出资时并无明确赠与双方或一方,事后可否补充作出赠与一方的意思表示?赠与合同本质上是一个实践性的合同,它是随赠与物权利的转移而发生赠与效力。父母完成了出资义务,而夫妻一方实际接受或使用了该笔出资,应认定该赠与合同成立,而“明确表示赠与一方”是对该赠与行为所附的一个条件,而要想该赠与合同成立,就必须在为赠与行为时予以明确,否则,一经赠与合同成立并生效。此条规定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有矛盾,会逐渐会淘汰。(2)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四、其他相关的实务问题(一)在离婚案件中,一般情况下,男方收入较高,且掌握家庭主要财产,一旦离婚,男方就在婚前将财产转移或者隐瞒夫妻共同财产,导致女方在财产分割方面少分,但法院无法查清男方是否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及相应数额,法院能否依“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作出判决?在实践中,如果仅仅是隐瞒夫妻共同财产,那就要女方至少要提供初步的证据证明男方存在该项财产,如提供银行账号、股票、股权的证明,即法院去调查也是有据可查才行。如果女方只是称对方有钱,但无任何证据,尖驳回该请求。对于男方在婚前转移财产的行为,如果男方不能明确说明该财产的去向,只以还债或者生活消费为由予以抗辩,那应在扣除其合理的生活消费后按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三) 离婚案件中一方主张共同债务要求对方共同承担的举证责任如何界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的名义所负债务,判断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就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自费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除外”的规定予以认定。由此规定可知,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