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洞庭一角,关于作者,字词教读,整体把握,语言品味,写作练习,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辞职后继续从事教学和写作。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行者无疆,从书房出走十五年,进行了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在渡霜冷长河时,无意捡拾到一些文明的碎片,不禁发出千年一叹。后来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进了山居笔记。,推荐阅读,读余秋雨著的文化苦旅,不会让人手舞足蹈起来,也并不会让人很兴奋。然而无论何时,无论在汽车上,屋子里还是桌前,床畔;无论是欣喜,慰然,还是沮丧,寂寞,打开余秋雨的散文,你都会渐渐融入他的文字里,随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倾听他所讲述的中国历史文人,去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余秋雨的散文深具文化态度,虽然走出书斋,但是学者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加上实际感受和宏观思考,余秋雨为我们勾勒出人类文化磅礴壮伟、坚韧延绵、脆弱细腻等的不同面貌。,余秋雨是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众说纷纭,余秋雨:我把骂声当掌声!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余秋雨宣布封笔归隐退出文化圈孙光萱:又是一种阴谋和欺骗古远清:封笔是一种商业广告王若谷:余秋雨,江郎才尽否?金文明:余秋雨“封笔”多次,早成旧闻,众说纷纭,洞庭一角是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这是一篇历史文化底蕴特别丰富的借景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岳阳楼、三醉亭和君山岛的种种历史文化遗迹的叙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博大以及它的多元性、神秘性,启迪人们去“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全文自然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岳阳楼。作者没有一般地写景抒情,而是围绕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句,引出“天下”这个话题,启迪人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岳阳楼记的诞生,洞庭湖就不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洞庭湖,岳阳楼也不只是一处自然景观。它们已经是文化和自然互相生成的结果,已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第二部分写三醉厅。,作者承接上文,议论道:“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但他所说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因为这个“天下”只是儒家思想的“大一统的天下”,而“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因为在洞庭湖这个“小小的宇宙”中,不仅有属于儒家范畴的岳阳楼,而且还有道家思想孕育出来的吕洞宾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体现神秘文化的传说,因此,儒家这一派,“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意识,逼仄得多了”。这个“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意识”,指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意识。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道”即是指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志的宇宙规律。,比之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胸襟更开阔,它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不但是多种并存的,而且有它独具的奥秘和魅力,它等待着人们去揭秘。全段蕴含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使命的潜台词,它写作上突破了说教式的、灌输式的局限,使人耳目一新。,君山岛,第三部分,作者站在宇宙、大文化这一高度,写到了君山岛。在君山岛,这“洞庭一角”的地域更广大,岛上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呈现出博大精深、多元纷呈的内容:秦始皇的封山石,娥皇、女英的坟墓,杨么遗留的古钟,柳毅井等,真是“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使人进一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耀眼夺目。这一部分,既是上文的深化,又是上文的繁茂。,第四部分:新闻,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一则有关洞庭湖的新闻”,把文章的内涵推向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作者感慨道:“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取的乐趣”,“我还只是在说湖。还有海,还有那里会有多少蕴藏呢?简直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国度,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活一活”。这些出自肺腑的感叹,是作者对生命意义的呼唤,它鼓舞人们去开拓、进取,去展现丰富的人生。,(阅读文段选自余秋雨莫高窟),色流猛地一下涡游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流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下面的理解,不符合“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一句含义的一项是()A、看莫高窟,仿佛听见了千年历史车轮的隆隆声。B、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中华民族艺术的恒久魅力。C、看莫高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烟尘滚滚的古战场。D、看莫高窟,强烈感受着力与美的奔涌,仿佛消融在艺术的洪流中。,、“喧闹”意在强调()A、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B、艺术创作背景的复杂C、艺术创作背景的丰富D、艺术创作背景的多、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写出你对“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含义的理解。,【参考答案】、C、A、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出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的三个特点。色彩绚丽线条流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场面宏伟(任选三个)、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问:1、第四段中,(1)“中国也是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2)“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哪些“部位”?2、第九段中,(1)“这口钟,时时鸣响着民族精神的另一方面”,根据文意,推断“另一方面”指的是哪方面?(2)“两者加在一起,也只是民族精神的一小角”中的“两者”指代的是什么?,3.洞庭一角书余秋雨的哪一本书里的?答:1、(1)“这样”指代“它是一个脾性强悍的活体,仅仅一种裁断哪能框范住它?”(如果答“洞庭湖气候变化的幅度大着呢”,则应扣分)(2)“那些委曲了的部位”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几句简单概括”之外,被“最堂皇的一脉所统摄”、被“抹煞”,而具有“丰富的生命节律”的部分。(意思相符即可),2、(1)“另一方面”指的是中华民族反压迫、反剥削、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2)“两者”指对外抵抗异族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内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精神。3.洞庭一角是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短小精湛的散文.4、余秋雨所著散文集影响很大,并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A、文化旅程B、文明的碎片C、山居笔记D、文化苦旅5、余秋雨的散文中,历史文化掌故俯拾皆是,事实上他的散文许多都是直接以历史文化掌故为题材的,所以被称为A、文化散文B、历史散文C、历史文化散文D、现实散文,6、什么是文化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历史文化掌故俯拾皆是,事实上他的散文都是直接以历史文化掌故为题材的,所以被称为“文化散文”。其散文底蕴特别丰富,深刻而又不失散文灵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7、以洞庭一角为例,说说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洞庭一角是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它通过岳阳楼、三醉亭和君山岛的种种历史文化遗迹、神话传说的记叙,并夹以极富哲理的议论,表现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元无限和神秘,及其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深刻意义。文章构思新颖,立意深刻。余秋雨把他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理解浓缩于这洞庭湖的一角,让读者对这一哲理的思辩获得具体切实的感受,从而懂得人生丰富多彩的意义;,另外丰富的内容和奇特的想象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文章除了叙述了许多历史文化掌故之外,还有新闻故事和极富哲理的议论,内涵丰富,引人遐想。与众不同的是,他在征用历史文化掌故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讲述人所熟知的情节,而是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作出生动形象的发挥。余秋雨的散文中,历史文化掌故俯拾皆是,事实上他的散文许多都是直接以历史文化掌故为题材的,所以被称为“文化散文”。但他从不喋喋不休地向人灌输历史知识,而是深谙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施展想象的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某些人所不知的细节,给读者以全新的艺术享受;获得思想的启迪。即使是直接以历史掌故为题材的散文,如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也莫不如此。所以他的散文底蕴特别丰富、深刻而又不失散文的灵气,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读了洞庭一角,对他的散文的这一艺术特色应该有初步的了解。,余秋雨,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首先提到,他说:“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那么什么是“贬官文化”的真正意义呢?简单地解释:“贬官文化”就是文人被官场放逐,便寄情于山水,写下了千古名篇。冷清山水变成名胜古迹,酒后小诗酿成千古佳作。,第二个幻灯片贬官文化”的特点(以白居易为例)第一,贬谪对士人来说绝对是一场政治悲剧,心难免被莫名的悲凉哀伤笼罩。因此,其主调是委屈,郁闷,或诉说自己的不得志,或表白自己的忠心志向。就像白居易在折剑头中写的“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他把自己比作折断的剑头,当年“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现在却落在泥土中,无人问津,满腹的经纶,满腔的热血只有烂在泥土里,可惜了一颗火红的心只有在暴雨的浇淋下慢慢冷却,死去。,贬官文学的特征之二,就是多醉酒与咏酒,或寄情山水。诗人为了逃避残酷的显示,失意的人生,只有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他在酒精的作用下沉浸于自己的美梦,在片刻的混沌中遗忘烦恼,在彻底的颓废中寻求无羁的放纵,在虚幻的梦境中终其一生而对于寄情山水,这其实也是个宣泄口,就像白居易自己说的“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皆奇趣岂惟玩景物,亦欲滤心素。”(读谢灵运诗)。,第三,许多诗人被贬之后都笃信禅宗,以求心灵的宁静,人生态度转为随缘任运,出入佛老。白居易被贬在忠州时,就有诗云:“世界多烦恼,行神久损伤身老同秋井,心空是道场。觅僧为去伴,留俸作归粮。”(钱塘湖春行)。他已厌倦了世间的烦琐杂事,心累了,只想于僧为伴,身老丘井。后期,作者有说:“莫如红尘去,令人心力劳。,下面让我们看看一些著名的贬官吧,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生平:据考证,乃开元九年(721年)状元,时年21岁。王维开元九年春天中状元后,即解褐为太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随即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法参军。当年秋天便离开京城,赴济州任。济州在今山东荏平西南,王维在那里度过了四年多的光阴。,开元十四年(726年)春天辞去司法参军之职,离开济州。开元十七年(729年)赴长安,在长安又闲居了几年。初到长安,他即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习顿教,结识了诗人孟浩然。,虽则王维劝孟浩然归旧庐隐居,但他自己的求仕之心并未完全死灭,或者因名臣执政,复又求仕。闲居长安时,即他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后便隐于嵩山。,次年他便拜右拾遗,又为朝官,做了两年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进入中年,此后或隐或官,所为官为左补阙、库部即中,品阶虽稍高了点,但仍为侍从闲官,总不得意,这样又过了10年。王维50岁时,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服满后,又做了几年的文部郎中。进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乱中曾陷于叛军中,得罪了唐王朝。,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贱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王维已57岁,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贤殿学士,后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后世称他为王右丞。,含英咀华,找出课文里你喜欢的句子,大声读出来,尽可能声情并茂,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质朴典雅;警辟而畅达。,洞庭一角第五段,作者指出:“它们南辕北辙而平安共居,三教九流而和睦相邻。”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应如何理解其含义?联系后文,哪些典故风物与此紧密关联照应,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1、这句话主要运用了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除尘器配套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常州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含解析
- 常德初三历史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简易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现代汉语语汇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结构与性质晶胞的分析与计算(含解析)
- 葡萄沟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购销合同终止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3月生物技术习题库+答案
- 气象法律、法规讲稿一全课件
- GB/T 6344-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 GB/T 39201-2020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规范
- 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 GB/T 20801.6-2020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
- GB/T 19355.2-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2部分:热浸镀锌
-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发展课件
- 企业信用信息公告系统年度报告模板:非私营其他企业
- 施工员钢筋工程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常见的不合格项
- 共用水电费分割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