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之大纲解析.ppt_第1页
《左传》之大纲解析.ppt_第2页
《左传》之大纲解析.ppt_第3页
《左传》之大纲解析.ppt_第4页
《左传》之大纲解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传选读,目录,第一章左传概说第一节左传与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和影响第三节左传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左传中的战争描写第一节争霸之战第二节侵伐之战,目录,第三章左传中的政治斗争第一节贤君与能臣第二节公室内部的权利之争第三节昏君与乱臣第四节败亡与出奔第五节诸侯会盟第六节口才与思想第四章左传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第一节姓氏名号第二节礼仪婚丧嫁娶祭祀,目录第三节职官制度、经济法律第四节其他方面第五章左传的语言第一节左传的名词、动词第二节左传的特殊句式第三节成语典故左传对文学语汇的贡献,第一节左传与春秋一春秋简介1内容与特点内容:鲁国史书(鲁国及列国大事记)特点:微言大义“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左传成公十四年)叙事太简“断烂朝报”(王安石)2名称与作者史书通名;“春秋”含义;孔子编订,二左传与春秋的关系1成书年代:战国初期(杨伯峻说)2作者:左丘明3春秋三传:谷梁、公羊、左氏4左传经学地位的确立:今文经:公羊、谷梁古文经:刘向、刘欣三左传所反映的历史时期1“礼崩乐坏”社会秩序的新旧之交2“叹凤伤麟”文化思想的草创阶段,第二节左传的内容特点、历史地位和影响一内容特点(一)传春秋有经无传有传无经(二)叙事性强(三)艺术价值高引用经典诗、书、警句、俗谚二对后世的影响1对史学的影响体例编年通史实录与价值倾向2对小说的影响艺术手法:托梦、预言、神怪人物刻画3对人文精神的影响礼乐修身忠君与忠于国家4后人对左传的注释晋杜预唐孔颖达今人杨伯峻,第三节左传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的意义1语言修养2古典文化修养二学习的方法1依注释本,借工具书2明世系,解人事3多读勤记,比较归纳4多管并下,多维系联,第二章左传中的战争描写第一节争霸之战春秋时期,王权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各大诸侯国为了获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地位,在长达二三百年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争霸战争。先后称为霸主的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一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宋楚泓之战(僖22)2城濮之战(僖28)3邲之战(宣12)4鄢陵之战(成16)1晋齐鞍之战(成2)2晋齐平阴之役(襄18)3吴楚柏举之战(定4)4吴越槜李之战(定14)吴越夫椒之战(吴许越成)(哀元),第二节侵伐之战春秋时期,列国之间、夷狄和“中国”,为了掠夺土地民众、为了维护己方的利益或尊严,甚或只是为了转嫁内部矛盾,也经常展开大大小小的侵伐战争。1北戎侵郑(隐9)2繻葛之战(桓5)3狄人伐卫(闵2)4假虞伐虢(僖2、僖5)5晋文伐曹(僖28)6宋郑大棘之战(宣2),1秦晋韩原之战(僖15)2晋楚泜之战(僖33)(与“泓之战”对照阅读)3崤之战(僖32、33)4秦晋彭衙之战(文2)秦晋河曲之役(文12)6楚庄王伐宋(宣14、15)7楚人伐莒(成9)8偪阳之战(襄10)9迁延之役(襄14)10单车挑战(襄24)11城麇之役(襄26)12荀吴败狄于太原(昭元)13吴齐艾陵之役(哀11),第三章左传中的政治第一节明君与贤臣1明君英主时代的弄潮儿宋宣公知人(隐3)齐桓公存卫救邢(闵元、2)晋文公不记小恶(僖24)晋文公教民(僖27)邾文迁绎(文13)晋悼公复霸(成18、襄9)申叔时谏县陈(宣11)泛舟之役(僖13)齐景公修德免祝史(昭20),2股肱爪牙良将与能臣卫石碏大义灭亲(隐4)臧僖伯谏观鱼(隐5)季梁谏逐楚师(桓6)鬻拳犯君强谏(庄18、19)宫之奇谏假道(僖2)介子推不言禄(僖24)烛之武退秦师(僖30)蹇叔哭师(僖33)先轸犯君死国(僖33)臼季荐冀缺(僖33)季文子逐纪仆(文18)晋魏颗用治命(宣15)楚囚钟仪(成9)曹子臧辞国(成13、15),祁奚荐贤(襄3)秉公执法的魏绛(襄3)廉吏季文子(襄5)少年子产(襄8)吴季札辞为君(襄14)士鞅见远(襄14)子罕辞玉(襄15)子罕分谤(襄17)公冶耿直(襄29)罕、乐出粟赈灾(襄29)孟僖子补过(昭7),3昙花一现的“小人物”草根形象与草莽英雄仓葛一呼(僖25)邴歜与阎职(文18)堇父之勇(襄10)师慧之明(襄15)隶人斐豹(襄23)绛县老人(襄30),第二节公室内部的权利之争1王室之乱:王子颓之乱(庄19、20)王子带之乱(僖24)王子朝之乱(昭22)2郑国内乱:郑伯克段(隐元)雍纠之乱(桓11、15)五族之乱(襄10)伯有之乱(襄30)3晋国内乱:骊姬之乱(庄28僖4)栾氏之乱(襄21、22、23)下宫之难(成8),4鲁国内乱:庆父之乱(庄32、闵元、闵2)竖牛乱叔孙(昭4)阳虎之乱(定5-8)5齐国内乱:齐桓之死(僖17)庆克之乱(成17、18)崔、庆之乱(襄25、27、28)栾高攻陈鲍(昭10)田氏兴起6其他国家的内乱:楚斗越椒之乱(宣4)楚白公之乱(哀16),韩非子曰:“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土橐,非下也,權重也。”老子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经济与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而人类对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方式与经济利益的分配机制也需要随之不断调整改进甚至发生深刻的变革。进而,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也就必须与之相适应。,第三节昏君与乱臣1卫州吁之乱(隐3、4)2鲁羽父弑君(隐11)3宋华督弑君(桓元、2)4齐公孙无知之乱(庄8)5宋南宫长万之乱(庄11、12)6蔡哀侯引火焚身(庄11、14)7卫懿公好鹤亡国(闵2)8楚商臣弑君(文元)9宋昭公之死(文16)10晋灵公不君(宣2)11郑公子归生弑灵公(宣4)12楚斗越椒之乱(宣4)夏征舒弑陈灵公(宣9、10)14齐崔杼弑君(襄25)齐高氏之难(襄29)16郑游楚之乱(昭元)17郑公孙黑之乱(昭2)18费无极谮朝吴(昭15),第四节败亡与出奔1卫惠公奔齐(桓16)2陈完奔齐(庄22)3重耳出亡(僖23)4楚申公巫臣出奔(成7)5伯州犁奔楚(成15)6卫献公出奔(襄14)7鲁臧孙纥出奔(襄23)8秦世子针出奔晋(昭元)9鲁昭公出奔(昭25)10楚灭伍氏与子胥复仇(昭20、定4),第五节诸侯会盟1葵丘之会(僖9)2践土会盟(僖28)3弭兵大会(成12)4戏之盟(襄9)5中分之盟(襄9)6黄池之会(哀13),第六节口才与思想(一)外交辞令斡旋的智慧1郑庄公戒饬守臣(隐11)2展喜犒师(僖26)3郑子家告赵宣子(文17)4驹支不屈于晋(襄14)5子产坏晋馆垣(襄31)6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昭元)7烛之武退秦师(僖30)8阴饴甥对秦伯(僖15)9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4)10王孙满对楚子(宣3)11齐国佐不辱命(成2)12楚归晋知罃(成3),(二)论政说理1臧哀伯谏纳郜鼎(桓2)2季梁谏逐楚师(桓6)3寺人披見文公(僖24)4介之推不言祿(僖24)5季文子论行礼(文15)6申叔时谏县陈(宣11)魏绛谏和戎(襄4)7魯叔孫豹論不朽(襄24)8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24)9子产不毁乡校(襄31)10子产论尹何为邑(襄31)11卫北宫文子论威仪(襄31)12晏婴论季世(昭3)13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昭3)14孟僖子病不能相礼(昭7)15屠蒯佐酒谏君(昭9)16子产止宣子求环(昭16)17晏子论“和”、“同”(昭20)18子产论政寛猛(昭20)子太叔论礼与仪(昭25),第七节左传中的女性形象和后世一样,春秋时代也是男子唱主角的时代,但左传中同样描写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有非凡的智慧识见,或有闪光的道德品行。也有的因美色而被比为“祸水”正面形象邓曼之明(桓13)文夫人不忘仇(庄14、28)怀赢识礼(僖22、23)季隗与姜氏(僖23)僖负羁妻(僖23)施氏妻(成11),二反面形象鲁桓夫人文姜(桓3、桓6、桓18、庄21)夏姬不祥(宣10、成2、昭28),第四章左传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第一节宗法制度的标签姓氏名号氏与名鲁众仲论命氏(隐8)乖名兆乱(桓2)鲁申繻论命名“五法六忌”(桓6)计迎士会(文13)兰瑞以生(宣4),姓与婚姻齐崔杼纳棠姜(襄25)子产问晋平公疾(昭元)避讳定谥楚王谥“共”(襄13),第二节礼仪制度婚丧嫁娶祭祀觐见、庆吊、聘问、飨宴鲁吊宋水(庄11)妇贽男贽(庄24)晋惠公受玉惰(僖10)管仲不越礼(僖12)楚成王失礼(僖22)宁武子聘鲁(文4)郑襄公出降(宣12)晋景公献俘于王(宣16)周定王享士会(宣16)襄公行冠礼(襄9)季札观乐(襄29)秦后子奔晋(昭元),屠蒯谏乐(昭9)二婚嫁媵妾制度隐桓身世(隐元)齐桓公好内(僖17)卫人媵共姬(成8)灵王求后于齐(襄12)齐灵公废太子(襄19),二丧礼丧仪秦杀三良(文6)吴子寿梦卒(襄12)荀偃死不瞑目(襄19)晋平公卒(昭10)鲁昭公不戚母丧(昭11),三祭祀宋襄公用人牲(僖19)介葛卢识牛语(僖29)郊祭与望祭(僖31)卫成公梦康叔(僖31)鲁祭祀失礼(文2)成子受脤不敬(成13)楚子成章华之台(昭7)立嗣以神(昭13),第三节职官制度、经济法律诸国的官制子罕救火(襄9)士匄平王室(襄10)秦晋栎之役(襄11)晋绵上治兵(襄13)郯子论古代官制(昭17),郑、晋铸刑鼎郑铸刑书(昭6)晋铸刑鼎(),各国经济孙叔敖城沂(宣11)晋迁新田(成6)晋悼公息民(襄9)季武子作三军(襄11)子产作丘赋(昭4),第四节其他社会文化天文星历灾异日食失载(桓17)灾异之伐鼓用币(庄25)陨石于宋五(僖16)相术与正历(文元)晋梁山崩(成5)申丰论藏冰之道(昭4)石言于晋(昭8)季平子止日食用币(昭17)晏子止禳彗(昭26)左传所载自然灾害,除水旱火灾、山崩、地震、陨星之外,另有“蜮”、“蜚”两种虫灾。,二卜筮巫医有神降于莘(庄32)卜偃预言魏之将兴(闵元)季友之卜(闵2)晋献公卜以骊姬为夫人(僖4)申生惩戒夷吾(僖10)晋献公卜嫁伯姬于秦(僖15)卜招父占惠公(僖17)晋文公卜纳襄王(僖25)医缓无力回天(成10)医和论淫疾(昭元)楚共王以卜立嗣(昭13)薳子冯辞令尹(襄21),第五章左传的语言语法第一节左传的名词、动词一名词与动词的兼类与活用二左传中名、动同词的情况与初步分析有很多在现代汉语中为名词的词,在左传中兼有名、动两种用法,是兼类,还是活用,值得联系相关理论,认真分析辨别。提出问题,略举例分析。,第二节左传的特殊句式左传的语言和后世相比整体上显得简练、古拙,除了词汇原因和大量使用省略之外,简明的、浓缩的句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节试指出若干较重要、有特点的句式加以简要分析讨论。一宾语前置句:二双宾句:三判断句、被动句:四其他特殊句式:主谓间“而”、“则”的用法、性质;带有“以”宾结构的句式;左传中的誓词;左传中的复句与复杂句群,第三节成语典故左传对文学语汇的贡献左传中诞生了为数众多的传世成语典故,直到今天仍然是汉语语汇中非常有活力的成分,熟习它们的来源出处,有助于加深对其语义的理解,增进对母语文化的热爱。成语典故举例:“多行不义必自毙”(隐元)“治丝益棼”(隐4)“及瓜而代”(庄8)“毁家纾难”(庄30)“宴安鸩毒”(闵元)“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闵元)“问鼎中原”(宣3)“染指”(宣4)“筚路蓝缕”(宣12)“结草报恩”(宣15)“余勇可贾”(成2)“南冠楚囚”(成9)“甚嚣尘上”(成16)“好整以暇”(成16),“生死肉骨”(襄22)“楚才晋用”(襄26)“上下其手”(襄26)“班荆道故”(襄26)“燕巢幕上”(襄29)“数典忘祖”(昭15)“狼子野心”(昭28)“哭秦庭”(定4)“食言而肥”(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