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家庭教育资源缺失现象调查分析一、问题提出 我们幼儿园地处江宁开发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需要,很多年轻的父母走进了各种各样的工厂,每天早出晚归。为了保障家庭的收入,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他们把孩子完全交给了家中的老人,每天迎着朝阳上班时,孩子还未起床;顶着月亮归来时,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每天经常看到的是爷爷奶奶牵着、背着或抱着孩子来到幼儿园;听到的是他们问孩子:“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吃饱了没有?吃了什么菜?”“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打你?”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爷爷奶奶越来越多,而年轻的爸爸妈妈越来越少。每当遇到需要家庭配合的教育时,爷爷奶奶总是说:“哎呀,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呀?他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时间做,怎么办呢?”“老师,你一定要好好教育这个孩子,他在家太调皮,我们实在管不了啊,在家休息两天,简直把我们累死了,还是上学好啊”等等。教师也感到为难: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学效果欠佳;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孩子难以教育,难以管理,教师付出很多,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可是效果却微乎其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是感到有很多缺憾二、家教问题存在的现状调查本次调查选取了某幼儿园大班42名幼儿,共80名家长。通过家访了解到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幼儿有33名,约占78.5%;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幼儿有9名 ,约占21.5%。隔代教育极为普遍,调查显示,隔代教育所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祖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由此必然带来一些无法避免的负面效应,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幼儿:1.“两面派”型的幼儿在幼儿园里,这类幼儿表现得很好:听话、懂事、有礼貌、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得也很愉快,是老师喜欢的好孩子。可是一回到家里,就象变了一个人。回到家里脱去了伪装,没有了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因为有的老人怕孩子吵,怕孩子闹,怕孩子打坏东西,怕孩子帮倒忙,所以什么都不用孩子做,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处处以孩子为中心,这样就容易陷入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之中。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经常会出现一两个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听父母讲道理,回嘴回舌,态度强硬,惹得父母只能采取“以大欺小”方式来强迫孩子接受打。这时候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的这种“中心”思想就会更加牢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成了典型的“两面派” 。2.“自由散漫”型的幼儿这类幼儿因为父母都上班,没有多少时间和他在一起,把他丢给家中的老人照看。有很多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或者年龄原因,怕吵,怕闹,为了图个安稳,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人对孩子容易溺爱迁就,孩子犯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还常常满足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使孩子形成一种自由散漫的性格。例如孩子在家玩小汽车,一会不玩了,要去小店买新的。老人不给,孩子就不依不饶,或哭,或打滚,怎么也哄不住,老人只好让孩子去买,孩子的愿意得逞了。现在的孩子多聪明啊,他知道了自己的法宝,随之而来的就是家中有了几大箱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可是孩子的眼睛不看家里这么多的小汽车,而是继续买着新的小汽车,老人阻也阻止不了。当父母难得有空陪孩子时,要不就是一味地宠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因为自己平时上班没有时间陪孩子,心中觉得内疚,要好好地补偿孩子;要不就是给孩子上起了“紧箍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要好好吃,不准长时间看电视,不准乱花钱等“金科玉律”,让孩子心惊胆颤,无所适从3.“内向”型的幼儿这类幼儿表现为不爱说话,不愿意和家人、老师、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当别人游戏时,他会在一边观望,没有想参与的兴趣;当家人问他最喜欢什么东西时,他感到很茫然;当他处于公共场合,他会紧紧拉着家人的手,显得惊慌失措这是由于家中老人的过分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容易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当孩子蹒跚着学习上下楼时,他们担心孩子摔倒,会抱着孩子上下楼梯;当孩子自己吃饭时,他们又担心孩子弄得身上、地上一塌糊涂,就一口一口地喂;当孩子把玩具乱撒一气时,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整理这种种做法,使得孩子的手脚得不到充分的运动,孩子的大脑也用不着独立思考,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增加了对家长的依赖。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没有信心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去解决问题,继而产生愤怒、偏执的情绪,长此以往,形成自私狭隘,胆小娇气的不良性格。种种现象表明,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使得幼儿园教育显得苍白无力。众所周知的5+2=0现象就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真实写照。我们经常在星期一早上听到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说:“唉,这两天放假,孩子简直把我累死了。在家一起床就看电视,一直看到晚上,说什么也不听,吃饭还要人喂,不然就不吃。还是上学好。”“幼儿园不要放假就好了,孩子在家一点也不听话。你们老师要多教育教育他。”幼儿园教育已经和家庭教育明显脱钩,5天的幼儿园教育再有多少好的教育效果,也不敌2天的放任自流。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伤害的是孩子。三、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和特长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的方式是言传身教和以德育德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从而,端正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 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自己本身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就会积极、主动地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如同建造“金字塔”,在孩子小的时候家庭教育投入多,基础厚实;越到大,投入越少,家长越轻松,这是一个正“金字塔”。相反,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孩子小,不教育孩子,等到孩子大了,很多坏习惯已经养成,家长再花费很多精力,投入再多,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是一个倒“金字塔”。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我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幼年教育的重要性。家长要明确这一点,以免造成“问题”幼儿,亡羊补牢,悔之已晚。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家长认识到,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父母,而非学校。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所以说,孩子虽然上了幼儿园,但是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完全交给幼儿园,自己可以放手,不闻不问了。因为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是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就象一个姗姗学步的幼儿,搀他左手的是幼儿园,搀他右手的是家长,大家要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并肩同步地向前走,孩子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得稳当、踏实。如果说幼儿园教育是理论,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实践;如果说,家庭教育是小世界,那么幼儿园教育就是大世界;如果说,幼儿园教育呈现的是一个虚拟的小社会,那么家庭教育面对的就是一个真实的大社会。家长要充分发挥一切家庭教育的优势,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带孩子去超市买食品,引导孩子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带孩子坐地铁,了解地铁的优点、乘坐的规则,等等。这些真实的生活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增长了孩子的人生阅历。其次,我们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的主题活动中,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并在家庭中充分延伸,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在大班特别的我主题活动中,幼儿学习到处都有好朋友后,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来仔细观察生活中:只要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例如电饭锅可以煮饭,灯可以给带来光明,椅子可以坐,书可以带来知识;清洁工每天把地扫得干干净净,为我们带了清洁的环境;公交车司机每天安全地把乘客送到目的地,等等。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有心地让孩子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家园栏的作用。我们除了将每学期的主题计划、每周的教育内容写在上面,还经常请一些家长将自己的育儿心得、将孩子口中的幼儿园记录下来,贴在其中,让其他的家长从中获得一丝启发;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读书、上网,看报等途径,为我们提供一些教育经验、教育心得、主题活动资料,在家园栏中贴出来,形成资源共享。这样也无形中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和特长也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教育的优势。同时,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个别化、小范围的组织形式,然而,这对教师来说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教育资源的巧妙利用弥补了空缺,在好吃的食物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不时地指导家长带孩子买菜、择菜、做菜,使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积累了具有个性的经验带来和同伴共享。在主题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追随孩子们的需要,邀请家长们来幼儿园参加“亲子点心制作活动”,通过手把手的教孩子制作馄饨、饺子等传统点心,一起和孩子品尝点心。有一位家长是厨师,他还为孩子们展示了包子、春卷、麻花的做法,使孩子们大开眼界。家长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止是亲子活动的快乐,更是对幼儿园主题活动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使他们更乐于参与、支持、配合幼儿园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最后,针对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我们也要做个均衡的考虑:每个星期,孩子的父母亲最起码有一次来园接送孩子,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便在家有针对性的教育;每天至少要有20分钟到30分钟和孩子谈话的时间(不要爸爸指望着妈妈,妈妈指望着爸爸,陪伴孩子是爸爸妈妈都应该做的事情)。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家长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家长还要和家中的老人统一教育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多让孩子自己动手,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不要迁就孩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独立地、健康地成长。隔代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老人人生阅历丰富,对孩子的问题往往比年轻的父母耐心,有时间也有经验,故鼓励支持多,批评说教少,容易激起孩子的上进心等等。老人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而且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给孩子成长的环境较为宽松。但是隔代教育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年轻的父母,应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再忙也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不应一股脑的把孩子扔给老人而只顾忙自己的事,或只图享受、舒服,对孩子不闻不问,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为健康的心灵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虽然老人们有着丰富的养育经验,但年轻人的知识层次、文化修养他们却是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年轻的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融资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六一节主持词开场白范本
- 2025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年文化旅游合作合同
- 2025中文合同阅读与分析攻略
- 2025租赁合同与销售合同区别
- 2025教育机构辅导教师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新材料生产与应用合伙合同协议
- 房顶漏水保险理赔协议书6篇
- 2025医疗器材采购合同样本
- 高原蔬菜种植培训课件
- 实名认证管理制度
- 2025年海南省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置帮教普法培训
- 培养基验收课件
- 行政执法应诉培训课件
- 美团代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 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
- 阿尔茨海默病营养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