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2014年10月25日上午潢川县ppt课件_第1页
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2014年10月25日上午潢川县ppt课件_第2页
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2014年10月25日上午潢川县ppt课件_第3页
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2014年10月25日上午潢川县ppt课件_第4页
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2014年10月25日上午潢川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教学经验与分享,郑州一中龙湖校区于红莲2014.10.25上午授课地点:潢川县,1,于红莲简介,工作25年,在一线工作22年,曾获得郑州市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学标兵、郑州市第二届、第三届百名名师、郑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成立了“于红莲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著有践行见远一书。2011年作为党代表参加了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2,分享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介绍郑州一中的主体课堂二、什么是高效课堂?(一)教学理念(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设计(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五)教学评价,3,一、介绍郑州一中的主体课堂,(一)背景(二)“主体课堂”的理论和实践,4,课堂的功能是学会学习案例:印度穷人街-墙上的洞,(一)背景课堂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5,课堂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一)背景课堂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二,6,关于钱学森之问的基础教育之追问:,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造性品质?,(一)背景,7,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案例:山大附中一教师来不到一年就要求调走,校长问为什么,他说:“他实在受不了学生围着他问问题。”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案例:上海来了美国检查团。著名特级教师上公开课,下课前“没有问题了”。,8,陈平原教授的一段话:肯不肯读书是一回事,会不会读书又是一回事。有的人读了一辈子书,勤勤恳恳,但收获不大。,9,陈平原教授的又一段话:会读书的人大多有明显的“问题意识”。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从何入手,怎样展开,以及如何穿越千山万水。,10,海伦帕克赫斯特说过几句话:.学生可以做的东西,教师千万不要做。.老师教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孩子能够主掌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11,把学习还给学生,把讲授降到最低限度,把更多的努力放在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的学习上。崔允漷有效教学把学生持续不断地学科学习兴趣内化为学习动力。,“有效课堂”的理论观点,12,哪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13,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作为当前解决教育问题的最有效和最重要的策略。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14,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15,(二)“主体课堂”的理论和实践,、设计意义和思路:,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学习素养,找到并证明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辩证统一的关系,探索孕育青少年创新精神的课堂模式。,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达到形成学习素养,提升学业成绩的目的。,给主体和主导一个较为准确的角色定位。,16,、主体课堂的“1+3”环节,自学:不是跟学;不是盲学。,精讲:“少、难、偏”不是“精”;抓纲举目,重法轻量。,研讨:不指定研讨范围;不预定研讨问题;不限定研讨答案。,“3”:自学研讨精讲,“1”:学习指导书,17,()指导原则:这是指导书的编写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学习指导书与当前流行的导学案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指导而后者是引导。指导原则要求教师不预设教学路线图,但可以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学习建议和学习方法指导。,、主体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二)“主体课堂”的理论和实践,18,()生成原则。这是主体课堂研讨环节的原则。它强调了学习研讨的内容和问题,不是教师根据经验精心设计的问题,而是产生于学生自学过程中的困惑和迷津。这些困惑和迷津尽管可能在教师的预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之外,但是,正因为这种情况,才凸显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指导有两大任务:一是给出学习建议;二是给出方法点拨。,19,(3)“三分天下”原则。这个原则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少讲,学生可以自学掌握的内容不讲,可以通过研讨突破的内容不讲,只讲非你助一臂之力不行的内容。二是不仅讲的要少,还要讲的妙!什么是妙?就是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知识的发散要到位,知识的开掘要到位,讲出方法和思想来。,(二)“主体课堂”的理论和实践,20,(4)时间边界原则。这个原则对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三环节一体化的教学主张持批判态度。这种主张不是强化预习和复习的环节作用,而是掩饰教师对课内课外全天候控制学习过程的实质。主体课堂强调课堂的边界不可侵犯。课堂之外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范围、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安排,只有“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了,主导和主体的微妙区别、主体的能动性才能凸显出来。,21,(5)评价中应试能力原则。有学校就有考试,有考试就有应试,应试能力是综合能力之一。许多课改之所以昙花一现,多是忽视了课改也应该提升应试能力的重要性。课改千好万好中就包含应试能力好。这一原则不仅是为课改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是课改本身义不容辞的责任。,22,主体课堂精讲案的教学管理:1)“三分天下”呈现没有?2)自学、研讨的内容落实没有?3)预测内容与生成内容整合没有?4)内容少了,但发散开掘没有?,23,二、什么是高效课堂?,(一)教学理念(二)教学目标(三)教学设计(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五)教学评价,24,高效课堂,有效本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诉求,但现在却成了课程改革所追求的最为重要的目标,这是教育的一种悲哀。,25,案例1: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余文森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关于有效性的隐喻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第一个要比谁穿得快;第二个要比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得多;第三个是比过程中,这个玉米叶子要拉你身体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以看成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以看成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以看成学习体验(苦乐)-体验。,26,高效课堂,我总结一句话:有效教学应该是在单位时间内,降低成本、减少投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体验中幸福快乐成长。高效教学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27,(一)教学理念,1、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案例:高中),28,(一)教学理念,2、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现成的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29,(一)教学理念,3、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为本一位教师要眼中有人。关于眼中有人有两个案例:案例:校长画学校,只有物,没有人。案例:让一个学生扶住小黑板。,30,(一)教学理念,案例:有个教研员来听课。大黑板上挂小黑板,结果砸住了学生,老师弯腰捡起了小黑板,然后对学生说:你接着写。下课,教研员问他,黑板砸着孩子为什么没问一下。这个老师很不好意思。说:光想着能不能完成任务。这说明老师对学生缺乏情感关怀,不能以学生为本。感情上不断的向学生传递正能量。,31,课堂真实、不作秀,不回避出现的问题;敢于创新,但不盲从。案例:现在的公开课存在粉饰和造假。把奖品交上来。案例:西瓜今天没来案例。课堂上教师的行为处处是教育,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比教师受到更严格的监督的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监督之下。,32,(一)教学理念,4、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好关系就是好教育。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一门学科;烦一位教师继而不喜欢学这位教师的课。有句话叫做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多年师徒成兄弟。好关系就是好教育。观课不仅是观课,观老师的素养和习惯。案例:一个人百分之40的行为来自习惯。案例:让十几个孩子用一个口杯。评课时,上海的专家说:该教师的卫生习惯存在问题。,33,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变化,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理念,34,数学课标修订的主要方面,1.关于基本理念(1)“三句”变“两句”(2)“双基”变“四基”2.关于设计思路(1)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放后面)3.关于课程目标4.关于课程内容,35,原来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1)体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三句”变“两句”:,36,什么叫有价值的数学?(说不清),什么叫良好的数学教育?广义上:以人为本狭义上:就是不仅懂得了数学知识,还懂得了基本的数学思想,在经历数学过程中得到磨练,发展思维力。,37,剩下的是什么?,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冯.劳厄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38,与过去的提法相比: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2011版新课标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体现了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39,(2)由“双基”变“四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0,对数学四基的理解,由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改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四基。新增: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如果把数学学习看作一辆汽车,则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汽车的轮子,是汽车往前走的基本条件,而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则是汽车的发动机,是汽车走的快慢的必要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要的在于提升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能力。,41,对数学“四基”的理解:,把思想和活动经验这些“软任务”提升为与“双基”同等的“硬指标”,这将在观念转变、经验积累、研究方式更新、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数学课程发展会产生新的、有力的推动。,42,数学思想方法,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老师先讲,然后让学生练习。最后,小组比赛谁做又对又快。始终没有总结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转化与化归)被专家评为:没有灵魂的课!,43,初中数学常用的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是方法,方法背后的价值是思想。学科思想是“知识”背后的“知识”。,44,案例:分式的乘除:让学生回顾分数的乘除运算,并充分考虑在分数乘除中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出示能约分的分数相乘做例子,并问约分的依据。通过类比,得到分式乘除法法则,以及约分的依据。(类比思想),45,2(1)对四个学习领域名称的修改:,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6,47,3、关于课程目标的变化,知识与技能:关于是什么的东西.过程与方法:如何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东西.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获得上述两种东西的过程中或之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48,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2、数学思考3、问题解决4、情感态度,49,3、关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变化之一: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变化之二: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三:针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案例)变化之四:对于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化之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50,2012年省优质课案例:平顶山市第十三中学岳花芳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与表达规律(1)教学设计配乐诗朗诵清代才女吴降雪的一首回文诗秋景.秋江楚雁宿沙洲,1234567雁宿沙洲浅水流。4567890流水浅洲沙宿雁,0987654洲沙宿雁楚江秋。7654321师生共同欣赏古诗,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文中对文字规律的巧妙运用.设计意图:1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2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变化之三:,51,4、课程内容的变化:,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6个)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10个)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培养。,52,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确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53,(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要把单元目标细化为课时目标。课时目标是教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所要实现的行为变化,故也称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54,2(2)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及水平:标准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55,在标准中,使用了一些词,表述与上述术语同等水平的要求程度。这些词与上述术语之间的关系如下:(1)了解,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2)理解,同类词:认识,会;(3)掌握,同类词:能。(4)运用,同类词:证明。(5)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6)体验,同类词:体会。,56,有些目标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有些目标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学习目标中必须有一个主目标。所以,一节课不能平均用力。,57,定位学习目标做到三个依据:即“依据教材、依据课标、依据学情”。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对课标的解读不是唯一的,学习目标定位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要依据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8,华东师大崔教授曾经指出,教学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的制定,明确后两个问题研究方向。即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59,(三)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学环节、教学策略、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60,(三)教学设计,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要尊重学科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好的设计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每个环节是为了学生容易学习而设计出来的。,61,(三)教学设计,1、创造生活化情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为什么要创设教学情景?案例:德国一位学者说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将15克盐放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62,(三)教学设计,提醒:创设情境导入不宜过长,最好在3分钟左右。案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导入走偏,教师没有及时引导。案例:周杰伦吐字不清晰案例。送别,63,创设情境导入不宜过长,最好在3分钟左右。,教学的黄金时间就是课堂前15-20分钟,如果情境导入超过5分钟,再往下学生就很难找到最好的状态了。真是“包子吃了二里地还不见馅。”,64,情境离主题有多远?,每一个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有一个例子:一位老师上课,实在找不到问题情境了,怎么办呢?他就说题目是孙悟空出的,还特地做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戴在脸上。这样的情境有什么价值?,65,精彩案例:随机事件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第二十五章第一节内容的导入。一农民正在耕田,这时候一只野兔撞死在树上,他很兴奋,希望天天有这样的好事。便每天在树前等,你认为结果会怎么样呢?你能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这个故事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66,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组成部分就是问题和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67,2、课堂问题设计:,提出问题是关键,思考问题是核心,解决问题是目的,提高能力是归宿。以书本为工具,以学生为主体,把主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搭建平台,设计台阶,领着学生一步步走进知识的里层。,68,2、课堂问题设计:,问题不能设计太大,太大学生无从下手,望而却步;问题设计太简单,不需要动脑,学生就不屑回答;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思考的价值,要有一定的思维量。教师要有意识的设置一些“陷阱”,并通过点拨,使其逐渐顿悟、掌握。,69,设计好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问题意识。,(三)教学设计,70,(三)教学设计,3、关注问题生成,使教学预设升华什么叫生成?生成是就是创生、建构或生长。如何生成呢?(1)预设的生成,水到渠成(2)非预设的生成,灵活掌控,71,3、关注问题生成,使教学预设升华,(1)预设的生成,水到渠成首先是生成的空间。设计的问题要有生成的空间。其次,生成的时间。案例:下面用三个不同的问题来说明。问题一:我口袋里有一个五角硬币、一个一角硬币,请问我有多少钱?问题二:我口袋里有两个硬币(人民币),请问我有多少钱?问题三:我口袋里有钱,请问我有多少钱?比较三个问题可知:问题一空间太窄,答案唯一;问题三空间太大,可以说不着边际,生成太杂;问题二则有较合理的思维空间,学生能够在这空间里作有效的思考。,72,案例: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6,8,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第三边的长。许多同学误解:由勾股定理得:10。在直角三角形中,同学们只看到边长为3,4马上联想到勾三股四弦五,这说明大家对这组勾股数很熟悉。但题目中有没有说明第三边就是斜边?(学生此时也豁然开朗),因此应分两种情况:(1)当两条直角边为6,8时,则第三边为斜边等于?(2)当一条直角边为6,斜边为8,则第三边为直角边等于?这时如果教师能适当利用这一错误,让学生画一画这样的三角形是否只是一个,让学生去感悟,虽然学生在训练中要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也会耗费一些时间与精力。,73,3、关注问题生成,使教学预设升华,(2)非预设的生成,灵活掌控从“善用学生的问”中-因势利导;案例:一次数学课上,讲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这时一个学生举手,让他回答,他刚站起来,板凳就歪了,弄得全班哄堂大笑,还说:“老师,你说三角形稳定,为什么我的板凳三条腿,我一站起来,它就倒下了?”这时同学们又是一阵笑声,有的同学竟然笑出了眼泪。老师及时地说了一句,你的三角形在哪儿呀?大家想一想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三角形呀?为什么?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白了是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不论你如何“拉扯”或“挤压”都不会变形,而其他的(比如四边形等)都会变形,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74,(2)非预设的生成,灵活掌控,从“妙用学生的错”中生成-因势利导;案例:在教学方程时,有一道练习题:解方程x/2=3x,一位同学的板演如下,去分母得:x=6x,两边都除以x得:1=6,对于这个结果他们惊奇了,兴奋了,学生竟然说方程简直就是骗人,还好我发现这道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寻找“错误”的机会。这时我便提出一个问题:你能找出这位学生解错的原因吗?过了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方程两边不能都除以x,因为只有x确保它不为0时才可以使用,而此题x刚好等于0,所以会出现1=6的怪事,解此方程通过移项就可解此方程。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错误,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题方法。,75,4、关注教学过程,(1)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重结果轻过程”是数学教学的一大弊端,尤其表现在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中。概念教学搞“一个定义三项注意”,不讲概念产生的背景,也不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仅列举“概念要素”和“注意事项”,忽视“概念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导致学生难以达成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没有“过程”的教学,因为缺乏数学思想方法为纽带,概念间的关系无法认识、联系也难以建立,导致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缺乏整体性。,76,例1:“数轴”教学过程设计,1问题情境下的三次概括问题1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往东3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往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板演,77,学生画图后提问:(1)马路可以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2)你认为站牌起什么作用?(基准点)(3)你是怎么确定问题中各物体的位置的?(方向,与站牌的距离)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78,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学生画图表示后提问:(1)0代表什么?(基准点)(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方向)(3)如图,在一条直线上,A,B的距离等于B,C的距离,B点用3表示,C点用7.5表示,行吗?为什么?(不行,单位不一致,与实际情境不符)OABC0137.5,79,(4)上述方法表示了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4.8表示位于汽车站牌西侧4.8m处的电线杆你能自己再举个例子吗?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80,问题3大家都见过温度计吧?你能描述一下温度计的结构吗?比较上面的问题,你认为它用了什么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先解释0度的含义(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温度的基准点)设计意图:借用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81,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两个实例的共同点吗?设计意图:完成第三次概括,即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进一步的直观基础,82,2定义、辨析数轴概念请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科书:(1)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2)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83,(3)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与问题的需要相关,表示较大的数,单位长度取小一些等)(4)数轴上,在原点的右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在原点的左边,离原点越远的点所表示的数(宏观看大小)设计意图:明晰概念,加深对数轴“三要素”的理解,84,数轴一节蕴含着数形结合思想和抽象的思想。,85,5、作业设计合理、效果显著;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作业量要适中。案例:清明节,作业打油诗。案例:三组小白鼠的实验。,(三)教学设计,86,4、关注教学过程:,关于小组合作:案例:小组合作案例:“地狱”和天堂的故事。学习小组的四大功能:(1)兵教兵的帮教功能。(2)交流讨论解疑纠错功能。(3)小组内自查和互查的检查功能。(4)对上课精力不集中的约束功能。,87,(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数学教师必须把握好三个前提:数学教师必须把握好三个前提:把握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知识体系、明确数学课程目标。学科思想是“知识”背后的“知识”。,88,(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底分硬功和内功。硬功是粉笔字和普通话、教态、板书设计。内功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对自己所教的内容要有准确的把握,必须要吃透教材。当把研读教材当成一种乐趣。,89,1、教材把握及知识落实,案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历史回答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90,2、课堂作品,老师要有职业觉醒,老师要积累课堂作品。案例:即使教了三十年课,你对勾股定理有多少研究?建议学校要加强集体备课。,91,名师善于积累课堂作品,名师的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就是智慧。,92,青年教师要规范、落实、坚持!,案例:青年教师最好的路、最近的路就是积累课堂作品。学生的成绩不能代替一切,不能代替素养。改变教材要有改变的理由,没有理由就是随意,就是不规范。,93,3、关于教学技能的案例,案例:某数学老师名校毕业,专业特别棒,学生听不懂,学生要求换老师。教师自己懂和学生懂是两码事儿。“我讲你就要会,考试你就要对”。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大约十年的时间。案例:陈景润教数学不怎么样,学生听不懂,最后,学校说你别教数学了,去帮老师批改作业吧。最后躲在小屋里,验算了几麻袋草稿纸,最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94,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案例:魏书生最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和学生是什么关系呢?学生说:老师是上帝,我们是奴隶。魏老师说:你们说的不对。你们是上帝,我们是为你们服务的。要想把这一节课学好,靠谁呢?靠自己,结果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一个老师的成绩取决于你让学生得到了多少发展。学生得到了多少将来发展所必须的东西。,95,4、教师的语言,语言对老师太重要了。有人说简单问题说复杂,没水平。简单问题说简单,初级水平;复杂问题说复杂,中级水平;复杂问题说简单,高级水平。-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光会干不会说,不行;光会说不会干,也不行;现代人要干多少会说多少,还要说清楚。)导入语及过渡语、结束语(有录像)。,96,5、板书及板书设计,案例:认为现代化多媒体代替了板书。现象是不板书或板书乱,没有主板书。,97,(五)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教学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是沟通。学生和教师是用自己的经验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