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原卫生和高原病防治,二炮工程学院门诊部闵文,-,2,一、高原自然环境特点,1、地理环境特点: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63Km,总共由两期工程组成。一期工程称西格段,从青海省西宁市至格尔木市,途中路基最高处位于关角隧道(海拔3700m),工程全长815Km,于1979年建成,已交付运营。,-,3,格拉段是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南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142Km,全程均处于海拔3000-5000m的高原上,平均海拔4500m,其中海拔在4000m以上的地段有965Km,路基最高处为海拔5072m的唐古拉山垭口。,-,4,该段除了格尔木至南山口区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之外,其余地段均处于青藏高原,线路起点格尔木海拔2800m,向南经过纳赤台、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等城镇;翻越昆仑山(5000m)、可可西里山、风火山(5000m)、开心岭、唐古拉山(5220m)等大山;沿途跨越楚玛尔河、秀水河、沱沱河、通天河等河流到达线路终点拉萨市海拔3600m。,-,5,全线绿色植被稀少,高山积雪终年不化,冰川广布,气候寒冷,降雨量极少,风沙大且气候多变。,-,6,-,7,-,8,-,9,2、气候特点:低大气压、低氧分压,每上升100m大气压下降0.99KPa;低沸点,不利于烹煮食物;低气温,海拔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56,剪刀式温差;低湿度;,-,10,-,11,-,12,强太阳辐射和电离辐射,中午尤其强烈;多风沙高风速、气候干燥,下午3:00向下,次日早晨又向高处;气候多变,格拉线一天见四季,衣物的配置一定要齐备;多雷暴,每年夏季常出现雷暴,且常与冰雹同时发生,每年4-9月份发生频率相当频繁,雷暴方向大都延山运动,多见梳状雷暴。,-,13,3、高原、高原病:高原:地理上把海拔500m以上、地势平缓起伏不大的地区称作高原;在实践中把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常有高原性缺氧性特发病发生,并且随海拔增高、发病率随之增加的高原称作医疗高原。高原病:高原病又称高山适应不全症,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性疾病。高原低气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14,二、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1、物理因素:肠腔易产生膨胀,大气压低,水沸点低影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寒冷:易冻伤;风大:代谢率提高,加速缺氧;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得快,皮肤粘膜干燥,嗓子干,流鼻血。紫外线强:光敏性皮肤病,雪盲,高原紫外线强,高原紫外线角膜炎,防护用墨镜,自由基增多,容易衰老。,-,15,2、高原环境对人心理因素的影响:恐惧心理,先入为主的错误引导,紧张、焦虑,神经调节系统失常;隔绝影响,远离家乡,不适应环境,沉闷无变化的地貌,生活单调,焦虑、失望等;,-,16,-,17,-,18,3、缺氧对人体身理功能的影响:大脑对缺氧最敏感,烦躁不安,失眠,步态不稳,幻觉,头疼,头晕,随集体调节而减轻,消失;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呼吸加快,呼吸运动增强,特别是夜间,周期性呼吸是司空见惯的。周期性呼吸:快速连续的进行三到四次的深呼吸后产生十至十八秒的呼吸暂停,越频繁越表明高原反映加重;,-,19,对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较平原地区快2030次,适应后逐渐减慢,初上高原出现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高,是因为血库持续放血,其后是因为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对低氧敏感,张力弱,腹泻,便秘,持续时间较短;对肾脏的影响: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就比较严重了,要进行相应治疗;,-,20,对胃循环的影响:处进高原地区的人微细管减少,血红蛋白增加;其他:暂时性的视力下降等,类似症状健康人在进入高原一段时间身体习服后机体可自行调节,症状自行缓解或消失。,-,21,三、正确认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原环境是人类最早进入、最容易适应的环境。高原环境对人体是有影响的,但是这是对多数人都应有的生理适应反应;人是可以适应高原环境的;习服:是指人类机体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等一切生存必备条件的生理状态。适应是有限度的也是有条件的;时间、高度、速度、个体素质等,-,22,人类习服高原的方法就是遵循客观规律,能动的创造、控制、改善客观条件,消除不利因素和影响,促进习服与适应;高原环境对人体有利的一面:空气优良,适宜疗养,不缺乏维生素D,甲状腺,肾上腺分泌旺盛,结核、百日咳、变态反映疾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发病率低,传染病少,食物易保存等。,-,23,四、进入高原地区心理准备一般性的心理训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奉献精神;培养良好的意志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建立在一般性心理训练基础之上,掌握高原常识和高原知识;,-,24,高原社会环境对处上高原者的心理影响,我们已经具备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物质、心理培训、医疗条件等;自身个体条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所受教育等)今非昔比。,-,25,-,26,-,27,-,28,五、进入高原地区体能准备1、体格检查目的:掌握人体健康状况,发现不适合进入高原者,便于对身体欠佳者在进入高原前、中、后的动态监控。2、不宜进入高原者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静息心率超过90次/min;慢性肺功能不全;癫痫、精神状态欠佳;重症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曾患高原病者;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29,-,30,3、体能锻炼呼吸锻炼:深呼吸、呼吸操,加速高原习服,降低体内CO2浓度;体育锻炼:适当锻炼、适当运动;禁止剧烈运动,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尤其应当注意;气功锻炼:改善微循环,太极拳是最好的方式。,-,31,4、物资准备生活物资的准备生活必需品食物以高热量为宜卫生物质准备供氧设备的准备交通通讯设备,-,32,卫生物质准备常用药:止痛、止泻、防感冒、抗生素、胃动力药、创可贴等居家、旅行必备药物;减少或减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能够减轻高原反应,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复合B,增强低氧耐受性,不是治疗而是改善、缓解;专用药品:人参类制品;,-,33,供氧设备的准备:大型氧气瓶等;沱沱河设有供氧仓。交通通讯设备:汽车应有防滑链,机械作用良好;通讯设备应保证设备状态良好,作用正常,留有必要备用电源,可采取冗余配置的办法予以保证。,-,34,-,35,-,36,六、进入高原方式1、登高速度海拔3000m以上应采取缓慢登高方式,每天登高应小于1000m,乘汽车进入者发病率低于乘飞机且汽车进入者较飞机进入者习服期为短。阶梯登高:循序渐进的方法,效果较好。人对高原的习服期大约在23周。,-,37,2、进入高原途中的保健防护制定合理行程、速度、路途,有应急预案;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同行;饮食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洁、健康,少吃最好不吃冷食物;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过度紧张;戒烟戒酒;汽车间保持一定车距(2030m),每23h下车休息;睡眠以高枕侧卧为佳;,-,38,3、进驻高原注意事项进驻高原前要拟订科学合理的行进日程、路线、宿营地等整体计划以及卫生保障措施等。注意着装,防止受凉感冒,着装原则:宜暖不宜凉。,-,39,七、防止和减少高原反应的发生节氧防止、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避免体力负荷过重。注意适宜的生活、娱乐、体育锻炼方式,克服急躁情绪,不要逞强争能,娱乐活动避免长时间高声唱歌等耗氧强度大的活动;服用相应药物。睡觉时最好采用高枕、侧卧方式,严防周期性深呼吸。保持机体最佳机能状态。,-,40,心理机能的保护科学的认识高原的可适应性;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正确的认识环境对人的影响,帮助和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生理机能的保护防止疲劳作业、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生活注意事项:切忌吃得过饱,最好保持“七分饱”状态;,-,41,高原营养进驻高原应保持的合理膳食结构:1.热量:高原、高寒地区一定要注意饮食应保持高热量,因为人体在高原地区5天所消耗的能量比内地平原地区多3%5%,并且停留时间越久所消耗热量越多;2.三大物质供给比例:高糖(4)、高蛋白(1)、高脂肪(0.75),单位:g;3.维生素:其消耗量在缺氧条件下是平时的25倍。,-,42,八、促进和加速高原习服与适应1、高原习服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到达高原的头几个星期的习服只是机体对环境改变的一种应急反应,通过此种应急反应,我们的机体能够从初上高原时的不适逐步调节适应,而要真正达到机体完全适应高原各种气候、环境的习服期一般是在2年内才能达到。,-,43,2、有利于高原习服的方法综合性锻炼(深呼吸、体育运动、气功)有利于习服;阶梯性习服训练(速度宜慢不宜快);预防性药物习服(维生素、耐缺氧性药物);3、高原适应的分类初步适应(停留高原23周);基本适应(停留高原12个月),-,44,个体因素一般来讲,年龄在1840岁间最能适应高原环境,对高原的低压、缺氧、高寒环境最具耐受力,而2532岁这个年龄段抗低氧能力是最强的,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最佳状态。另外,体重、身高、体质、爱好、驻地、心脏指数(小于1万单位)、神经类型(抑制型好)都有影响,有病史的不合格;,-,45,精神因素:具备健全的心理,加强宣传、教育;营养因素:高原地区机体耗氧量加大,所以要注意加强营养;体力负荷因素;登高速度与海拔高度成反比;生活习惯,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植被茂密的地方有利于习服,缺氧环境下机体产生自由基增多,加速衰老,不利于习服;,-,46,九、改善高原劳动能力高原对劳动能力的影响脑力劳动的影响:缺氧环境易造成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生活能力差、判断易失误,5000m以上脑力劳动效率明显降低;体力劳动的影响:使劳动能力下降,与平原地区相比相差一个等级;高原劳动能力的卫生学限度:30004000m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6h,4000m以上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4h,4000m以上劳动周期不超过6个月,工作一年以上,应到低海拔地区休息23个月。,-,47,十、高原卫生防疫1、常见高原病例一氧化碳中毒、高原雪盲、流鼻血、冻伤、鼠疫等。2、鼻流血的防治平时有鼻腔干燥等症状的人员可用涂抹抗生素软膏、口服维生素C或云南白药等方式预防粘膜糜烂;阶梯式登高方法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可预防初入期鼻出血;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改善居住环境,调整室内湿度和温度;,-,48,加强营养,注意食物的调配,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钙等微量元素。对鼻出血可采用压迫法止血,必要时可采用纱布止血。另外,在高原期间不要随意用手去抠鼻子,防止鼻流血的发生。3、冻伤处理方法:人员接触、互相照顾,迅速脱离寒冷环境,避免外伤,防感染,保持清洁,树立信心,冻伤晚期要手术干预,治疗并发症,防止以后再次受冻伤。没有治疗条件时,不要融化冻结组织。,-,4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安全培训手抄报课件
- 智能化水运管理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设计-洞察及研究
- 存款业务数字化转型-洞察及研究
- 单项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合同5篇
- 教育领域法律风险-洞察及研究
- 新疆昌吉市第九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英语试卷(无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8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校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9月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成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 学生防溺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从业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危重新生儿救治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翘皮缺陷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
-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培训课件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9月3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