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1页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2页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3页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4页
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授课人:张安娜,.,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知觉,决定,责任归属的判断损失与酬赏的评估,文化因素,被助者特征,行为,.,(一)受助者特点,1、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泰坦尼克事件中,生还者中有70%的女性和30%的男性,头等舱中的乘客的生还机会是三等舱乘客的2.5倍。但三等舱中女性获救的可能性(47%)大于头等舱的男性(31%),.,伊格力等人考察了35个研究,比较男子不幸者与女子不幸者受到帮助的差异。研究设计的都是临时遭遇的情境。结果表明,如果潜在的助人者是男性,则女性不幸者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80%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倾向。不过,如果助人者为女性,则男女不幸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是相等的。,.,2、相似性Emswiller强调来自同一群体、种族、国家,尤其是政治态度相似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一项有意义的研究揭示了人们的社会认同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Levine&Thompson)。该研究设置了这样一个实验情境:一场足球比赛,各自球队都有一批自己忠实的球迷,比赛刚结束时,突然有一个球迷倒在地上,急需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支持同一球队的球迷旁观者,比竞争对手的球迷更容易实施帮助;而当实验情境变成倒地球迷没有穿着球迷标志服装时,发现两个队的球迷都乐意实施帮助。球迷们在共同喜欢足球的特点上找到了认同点。,.,3、外部特征一个有魅力的求助者比那些缺乏魅力的人得到更多的帮助。这种魅力包括长相、穿着打扮。,.,4、人格特征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来善良、友好的、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由于外在不可控因素而使得自己陷入无助状态的人,而不太愿意帮助那些由内在可决定的理由而使得自己面临困境的人。,.,5、受助者的感觉在不同情况下,受助者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向人求助往往意味着自己的无能,自尊也就受到了挑战。当提供帮助的是你的朋友或是和自己类似的人时,特别是看起来比自己小或是比自己弱时,接受帮助会使你感到沮丧;相反,如果是一个陌生人或是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提供的帮助,你的感觉可能会积极一点。,.,高威胁,朋友或兄妹相似的陌生人要求具有重要技能,如智力或创造力,消极情绪反应憎恨帮助者对帮助的消极评价寻求帮助的低动机拒绝帮助的高可能性以后自助的高程度,不喜欢的人不相似的陌生人要求一些不重要的技能,如力量,积极情绪反应感谢帮助者对帮助的积极评价寻求帮助的强动机拒绝帮助的低可能性以后自主的低程度,低威胁,帮助者和提供帮助的类型,对受助者自尊的威胁,受助者的反应,.,(二)、助人者特征,1、年龄与性别一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不断增强。,1965年寒敏分胡桃实验:实验者分给4-16岁的孩子515的奇数个胡桃,要求被试和另一个孩子分。方法无外乎三种:丢掉一个,然后平分;多给自己一个(利己);多给对方一个(利他)。结果显示416的儿童有67%多分给自己一个,912岁的有23%多分给自己一个,而12岁以上的几乎就没有人多分给自己了。,国外研究表明,6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助人行为也会增多。,.,思考: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助人行为会增加?,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开始明白助人为乐是社会赞许的行为。2、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皮亚杰认为其的道德断起了变化,“自我中心化”“互惠化”。移情能力也有所增强。,.,2、认知特点认知: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运用过程。(1)对当前所处环境的认知。内容涉及事态的严重性、事态的发展、周围环境、活动的结果等。美国心理学家兰斯肖特兰德和泰德哈斯顿做了一项调查研究。事先把事件紧急程度区分为5个等级。第1级是非常紧急的情况,第2级是比较紧急的情况,如此递减,第5级就是不紧急的情况。让69名女大学生和21名男大学生对它们的紧急情况加以评价。,.,事件平均紧急程度割断动脉,大量出血1.00房子起火,屋内有人呼救1.00小孩中毒1.00心脏病发作1.02某个女性正在被强奸1.09吃多了药2.00晚期癌症,只能活3个月2.00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呼救2.72汽车在路边熄火2.72轻度醉酒的朋友驾车回家2.84朋友倾诉其不幸和压抑3.18电视节目中要求为营养不良儿童捐款2000万3.75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4.87,紧急不紧急,.,紧急事件特点1、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发生。2、当事人肯能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3、随着时间的延续,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和危险。4、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当事人。5、旁观者有能力给予帮助。,对情境的认知中,也包括对救助对象的认知。,.,(2)、人际责任归因风格当你认为对方之所以需要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他可以做到的事,他忽略了自己的责任,对这种人更多感到生气,而非同情。因而你帮助他认为的意愿也就降低了。反之,如果你认为是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帮助意愿就会增高。,.,(3)、自我的认知包括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和自我角色的认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