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立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最新新立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最新新立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最新新立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最新新立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立镇镇域总体规划初稿第一章 镇域基本情况一、 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历史沿革新立镇位于东经1073430,北纬301630,地处忠县西部,有忠县西大门之称。距重庆主城区150公里,距忠县县城63公里,距垫江县城42公里。南临丰都,西壤双桂、东接拔山,北临花桥。石遂公路纵贯全镇,全长12公里。镇、村、社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拥有通车里程85公里。 新立镇自古就是忠县的文化商贸重镇,曾经是新立区公所驻地,明代在此建房设铺,取名新立铺,后名新立场,位于忠垫公路干线上。民国20年建新立乡,1953年将其划分为盘龙、新立、盐井3个乡,1956年将其3个乡和同心乡合并为新立乡。境内有白马、王家嘴、新立三个集市。1992年建制调整以后,由原新立、中岭两乡和同德乡部分村合并而成的一个大镇。政府机关设在新立场。二、行政建制与社会状况 新立镇行政所辖地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新立场是镇政府所在地,作为中心集镇,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全镇辖2个居委会,11个村(原12个村1个居委会115个社),分别为文昌居委会、文笔居委会和新立村、龙井村、华福村、白马村、官坪村、双柏村、桂花村、中岭村、箭滩村、红岩村、狮子村。,截止到2004年末,新立全镇总人口35240人,其中场镇人口6800多人,该镇从业人员数19806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率为1.28:1:1.30,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立镇将有传统农业转化为以农业产业为主,即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将增多。三、自然条件全镇属浅丘带坝地形,沟谷开阔平坦,海拔380570M。据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在构造上属川东弧形褶皱带。境内地层不很复杂,均为沉积岩。岩土分层简单,岩体结构为层状。地质构造简单,极少有地质灾害发生。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按国家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属六度区,抗震设防按六度考虑。全镇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对种养业有多宜性。但高温伏旱灾害时有发生。平均气温16.7,最高日气温42,最低日气温-4.1。平均降雨量1258mm,年最大降雨量1185.0mm,年最小降雨量886.6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达100.0mm。平均日照1327.5小时,无霜期325天,蓄水量202万立方米。该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四、资源类型及分布新立镇是忠县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农副产品丰富,种类较多,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柑桔等作物、素有忠县西部粮仓的美称。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7万亩,其中田1.5万亩,人均耕地0.8亩。200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379公顷,粮食作物播种3545公顷,产量16764公斤,豆类播种面积454公顷,产量969公斤,薯类播种面积1184公顷,产量2717公斤,油料播种面积429公顷,产量1028公斤,水果产量3336吨,其中柑桔类(包括柑、桔、橙、柚)2720吨。新立镇原为四川省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2004年生猪存栏15486头,出栏26180头,牛存栏702头,出栏1093头,羊存栏2126头,出栏6307头,小家禽存栏89635只,出栏320866只。肉类总产量2689吨。1997年11月重庆市最大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施格兰柑桔产业化项目落户该镇,投资1100万美元的施格兰柑桔技术中心、3个现代化苗圃和350亩美式柑桔示范园已经建成。现新立镇己有1.5万亩种上柑桔,覆盖全镇10个村,占全镇耕地面积的55%。该镇矿产资源以页岩为主。水资源较丰富,水利设施齐全。主要有龙滩河流域横贯镇境内15公里,黄钦水库渠系穿过6个村,受益面积达1.2万亩,受益人达1.8万人。镇境内还有小(二)型水库两座,蓄水量工34万立方米。镇区供水主要是青龙水库,污染已较严重。新立镇拥有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是市级20个三峡旅游景点之一。五、村镇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底,新立镇全镇总产值1884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8953万元,第二产业产值591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3978万元,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47.5:31.4:21.1(2003年底三次产业产值比为58.2:22:19.8),由此可见,第一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但比重下降较快,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均有所上升,且第二产业上升较快,提高了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虽有所上升,但所占比例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还需进一步优化。在新立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按其来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农业53.2%,副业22.6%,建筑业9.7%,运输业5.8%,商饮业3.7%,服务业2.6%,工业2.4%,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农业收入仍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收入比重极低。2003年新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1174元,而同年忠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29元,新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低于全县平均水平。2004年,新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3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86元,城乡差异明显。六、文教卫生状况 新立镇的教育事业历史久远,莘莘学子,也多有建树;目前有高完中一所,在校学生人数2400人,教师127人;镇初级中学一所,在校学生1100人,教师74人,承担着全镇普九的任务;3所小学,分别合并双福小学后的新立镇中心校,民私立学校的中岭小学和一所私立小学,入学儿童2000余人。全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45张,村村均建立了初级卫生保健站并拥有2人持证上岗的医生。全镇广播、电信、电视发展较好,90%以上拥有有线电视,加密宽带网络已安装3200户,占40%,程控电话的安装达6500台,居全县第二。七、基础设施状况1、道路交通新立镇以公路交通为主,现有占地1600平方米的客运站(私营)一个,道路总里程(含各种村道)150.87千米,过境交通日流量1380辆/日,路网密度2.69千米/平方千米.镇域内现有各种机动车辆107辆,有公路桥7座,道路收费站1个,加油站2个。镇区内主要道路交叉口有7个。2、 给水、排水镇域供水总量为20528吨,其中场镇为20000吨,场镇主要由水厂供水,各村主要由大口井提供。供水管沿主要道路铺设,全长为5公里,管网布置采用树枝状形式,管径为100mm。镇域内没有污水处理厂,镇域内的各类生产、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通过沟渠直接排入就近水体。3、 电力、电信、燃气 新立镇变电站位于文笔居委,为35千伏,架空线路两侧控制10米的隔离带。 新立镇现状程控电话装机容量6400门(镇区为1950门,村为4350门),普及率为65%(镇区为70%,村为60%),小灵通265部,村组通电话线率100%。 镇域内以天然气为主,其他形式的气源兼之。场镇气源由重庆凯源公司万州分公司提供。第二章 对原规划的评价一、 原规划要点1、 规划期限:近期:20002005年远期:20052015年远景:20152050年左右2、 城镇性质:全镇的政治、文体、经济中心,是以发展高效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山水园林城镇。3、 用地规模:近期人口规模为6000人,建设用地规模:0.98平方公里, 约140平方米原期人口规模为8380人,建设用地规模:1.46平方公里,约120平方米4、 用地布局:分片区,以东北西南一线为轴,向西南方向发展的带状布局结构二、 评价要点原规划对新立镇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项目已完成或正在施工,由于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扶持;重庆直辖市的设立;三峡库区开放圈的辐射,加上施格兰柑橘项目引进后带来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巨大改变,使得原规划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故调整、修编城镇规划迫在眉睫。 第三章 总体规划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村镇规划标准;5、重庆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6、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7、重庆市村镇规划编制办法;8、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9、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0、忠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忠县新立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9年);12、新立镇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13、重庆市忠县地质灾害防治(2003-2015)14、原忠县新立镇总体规划(2000-2020);15、城(集)镇迁建、新址选址、地质初勘及地质详勘;16、现场踏勘所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及有关部门的具体要求;二、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依托施格兰项目,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与贸易,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镇化率,形成完善的村镇体系;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塑造全县乃至全重庆市农业生态景观镇。2、充分利用全镇特色资源发展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用地布局,带动全镇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3、立足地区资源、环境优势,建立健全全镇基础设施,为城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4、作为核心的镇区,应完善小城镇的各项职能,尤其是其生活服务、工业生产、交通通信、文娱休憩等方面的承载力,容量,从而增强其吸引力,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5、创建文化气息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6、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实现农业经济高效益。工业生产充分利用资源、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项目实行“三同时”制度,积极治理污染,作到三废达标排放。强化生态优先原则,塑造一个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和谐共生、山清水秀的山水园林小城镇。7、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8、规划要体现为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城镇建设必须与所在的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并兼顾远景发展的可能性,将近期、中期与远期相协调。三、规划期限近期:2004-2010年中期:2010-2015年远期:2015-2020年四、 镇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1、经济发展优势(1)区位优势:新立镇地处忠县、垫江、丰都三县结合部,政府所在地距忠县县城62公里,距垫江县城42公里,距垫江机场20公里,距重庆市150公里,是忠县到重庆市的陆上咽喉。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提高全镇对经济和技术的吸引力,有利于加强与周边乡镇的横向联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外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组织各种生产要素、加快资金、技术、信息交流、提高产业层次、进一步加速全镇工业发展步伐。(2)交通优势:石垫公路穿境而过,全长12公里。镇、村、社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拥有通车里程85公里。已开工建设的沪蓉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与新立镇政府所在地相距仅200米,该工程完工后,半小时忠县,两小时重庆将成为现实。便捷的交通将加强新立镇的对外联系,为新立的快速发展提供道路保障。(3)资源优势:新立镇是忠县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为食品加工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矿产资源以页岩为主,为建筑材料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龙滩河流域横贯镇境内15公里,黄钦水库渠系穿过6个村,受益面积达1.2万亩,受益人数达1.8万人,具备足够的工业发展所需要的水利资源。施格兰培训基地、龙滩河流域开发和生态农业园区等都是极富特色的旅游资源。(4)项目优势:威望迪三峡柑桔产业化项目给新立镇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该项目的引进延伸了农产品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这必将带动全镇加工工业、相关产业、服务业的大发展,以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率,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旅游的发展及旅游兴镇提供了条件。(5)政策优势:目前国家将中西部发展作为重点,将使中西部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上重庆直辖和三峡库区开发区的辐射,为新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2、 制约因素(1)人才匮乏:威望迪三峡柑桔产业化项目的引进,急需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加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更是需要技术人才, 目前施格兰三峡柑橘技术培训中心已在进行技术人才的培养,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该镇工作的重点。(2)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条件也是工业加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新立镇水电气通讯交通均已具备,基本能满足于现有人口的生产生活,但已不能满足经济条件下的工商业生产和人们的现代生活。(3)思想观念落后:由于该镇长期进行的传统农业的生产,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柑橘加加工业的发展,要三五年后才能逐步产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农民不理解,在种上柑橘树的周围有种上了其他农作物,这将不利柑橘树的生产,影响柑橘产量。因此,要向农民多作宣传,并配以诸如保护价等相关鼓励政策,让农民定心。(4)土地浪费严重:新立镇的建设用地尽管超过全县平均数,但主要是农村居民点和农村道路占地太多,而且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分布零散,单家独院多,农民人均占地170平方米以上,土地利用极不充分,浪费土地严重。这将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将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目标新立镇依托施格兰项目工程建设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该镇要做大做强柑桔产业化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镇化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凸显新立镇橙色生态风光,塑造全县乃至全重庆市农业生态景观镇,实现忠县政府确定的“忠县第一大镇”的目标。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详见表1 表1 新立镇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一览表项目单位现状2004年远期2020年高指标低指标镇域总人口人352404214439710镇区人口人68001.51.7镇域人口自然增长率128镇区人口自然增长率83镇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年490525国内生产总值(GDP)万元18841人均GDP元5346第一产业的产值万元895325000第二产业的产值万元591075116.8617633.81第三产业的产值万元3978第一、二、三产业比例47.5:31.4:21.1:2、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薄弱环节及对策措施 (1)目前新立镇的城镇化率还很低,仅为19.3%,城镇化进程需要加强,主要包括旧镇改造和新镇建设,其中旧镇改造面临建筑物密度大,容积率低,基础设施配备差,道路等级低,消防要求达不到等问题,而新镇建设又关系到土地征用,土地配置,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生活等问题。 (2)新立镇依托施格兰项目工程建设,农业产业结构将进行较大的调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而农业生产也由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向以柑橘种植为主,其生产方式较过去单一。因此,不仅镇政府的发展思路要及时转变,也要向农民多做宣传,让他们跳出小农经济思想,看到新立长远发展的经济利益。同时,镇政府要与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协调,制定合理的柑橘收购保护价,一方面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果汁生产的原料来源,最终是带动新立的经济发展。(3)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大,分布零散,单家独院多,农民人均占地170平方米以上,土地利用极不充分,土地浪费严重。因此,农村居民点的规划整理应按照自然条件、经济区位、生产力布局和适当集中、适度分散、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调整集镇、村庄布局,鼓励农户联建高层楼房,把生活用房与生产性用房统一配套地建设起来,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利用率。村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污染的基础上,在确保经济效益、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倡向村镇建设用地区适当集中。3、村镇发展的建设速度集中建设镇域内的中心集镇,以此为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增长极。依托施格兰项目,建设好3000亩的中国柑橘城,包括施格兰培训基地、威望迪果汁加工厂,柑橘脱毒育苗基地,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度假村等。再以公路、沿河为发展轴线,以中心村为支点,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第四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村镇等级按各村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发展条件等因素,考虑到新立镇幅员56平方公里,范围不大,镇区规划范围为4平方公里,对周围村庄的辐射吸引力强,将村镇等级分为二级:中心集镇:新立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设有较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中心村:人口规模小,有叫少公共服务设施,承担几个基层村的日常生活需要且村民委员会的所在地。它们是:新立村、农井村、华福村、白马村、官坪村、双柏村、桂花村、中岭村、箭滩村、狮子村、红岩村、文笔村。二、村镇规模结构详见表2三、功能分工与城镇性质中心集镇的职能1、 服务中心城市,提供高质高量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基地。2、 全镇域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信息中心。3、 全镇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旅游服务基地。4、 以科技进步服务地区,为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服务的咨询中心。5、 以交通运输、汽车修配、特色农产品贸易为主的开发区所在地。6、 移民安置地城镇性质是目前忠县极力打造的忠县第一大镇,是全镇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以交通运输、汽车修配、特色农产品贸易为主的开发区所在地,高效特色农业生产服务的咨询中心,全镇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旅游服务基地和三峡移民安置镇。中心村的主要职能分工详见表2表2 新立镇村镇体系规模职能一览表等级数量名称规模(人)职能中心集镇1新立镇15000镇域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信息中心,全镇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旅游服务中心等中心村 12白马村500-600以种植柑橘和大豆为主要产业中岭村500-600以种植柑橘为主要产业新立村200-300以种植柑橘和大豆为主要产业华福村200-300以种植柑橘为主要产业农井村双柏村桂花村100-120以种植柑橘和花椒为主要产业官坪村30-60以种植花椒和大豆为主要产业箭滩村30-60以种植柑橘和花椒为主要产业狮子村红岩村30-60以种植大豆为主要产业文笔村200-300以种植柑橘为主要产业四、镇域生产力布局全镇生产力布局为二点三线,以新立镇、以果汁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作为全镇发展的增长极,以沪蓉高速、忠垫公路、龙滩沿河为发展轴,带动新立二、三产业的发展,再以中心村为支点,全镇大范围内种植柑橘,并间种矮杆作物,为农副产品深加工提供原料来源,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 第五章 大型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设施配置一、公共设施配置原则按照村镇等级和规模进行公共设施的分级配置中心集镇:应配有齐全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保健、商业服务及科技服务等设施,进一步加强金融、保险及信息服务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各类型的集贸市场,加强农用物资和工业品、生活用品等商品流通,为周围的风景旅游观光提供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辐射全镇域的中心。中心村:配置村民日常生活最需要的亦即最基本的服务设施。二、公共设施配置的内容详见表3表3 新立镇村镇体系及公建配置一览表等级序号名称公建配置行政商业中学小学托幼文体医疗中心集镇1新立镇中心村2新立村中心村3农井村中心村4华福村中心村5白马村中心村6官坪村中心村7双柏村中心村8桂花村中心村9中岭村中心村10箭滩村中心村11狮子村中心村12红岩村中心村13文笔村三、镇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布局1、交通规划新立镇与外界的联系现状主要依靠公里,主要一条是忠垫公路,西往垫江,东往忠县,镇域内长度约12公里。规划期内,沪蓉高速路修通,高速路出口距新立镇政府仅有200米,将成为新立镇与大区域的主要联系方式。拓宽已有的连同精华乡和双桂镇的公路,达到县级公路标准。从新立镇区到中心村的公路,从省道、县道到邻近中心村的公路达到乡镇道路三级标准(红线宽度10-14米,道路宽度6-7米)镇域内村村相连通的公路达到乡镇道路四级标准(道路宽度3-5米)2、镇域公用工程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A.用水量估算a.生活用水量:居住建筑生活用水指标采用120升/人日计,总量为4200立方米/日;其中场镇为1800立方米/日;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按场镇居住建筑用水量的8%估算,总量为144立方米/日;b.生产用水量:乡镇工业按万元产值耗水量100立方米/日估算,为1000000立方米;畜禽饲养用水量按平均50升/日头计,按乡村人口每2人1头畜禽计,总量为500立方米/日;c.未预见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总量为150726立方米/日d.总用水量:115万立方米/日。B.水源:目前的水源为青龙水库,水库的水源为积雨和地表径流,但水源地未严格按二级保护区标准进行管理,也未对取水口周边环境进行控制性保护。规划利用三峡果汁加工厂龙滩河引水工程,提高场镇供水能力和引水质量。C.供水方式:场镇及各主要居民点由自来水厂统一供水;各村主要由大口井供水。(2)排水工程规划 A.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混流制,均采用土明沟及暗沟分片汇集后就近排入水体。B.雨水量计算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2822(1+0.775lgP)q= 设计降雨重现期为1年,径流系数为0.6; (t+12.8p0.076)0.77C.污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75%计,总量为3258立方米/日;生产废水按生产用水量的80%计,总量为800400立方米/日;污水总量为803658立方米/日D.排水系统:雨水:镇区设暗管或明渠就近排入水体,其他小集镇和中心村的雨水与生活污水合流就近排入水体;污水:镇区设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排入水体;小集镇内工业废水在厂内自行处理达到标准后排放,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水体。(3)燃气工程规划A.燃气气源:镇域内以天然气为主,其他形式的气源兼之。场镇气源由重庆凯源公司万州分公司提供。B.燃气负荷:场镇总用户为420户,普及率为50%。每年总供气量为60万立方米。规划扩大规模向三峡集团供气。C.燃气管道布置:沿主干线向两边辐射。(4)供电工程规划A.供电负荷预测:生活用电负荷:采用1千瓦/户计算,3.5人/户,则为10000千瓦。农业用电负荷:采用15瓦/亩耕地计算,则为410千瓦。工业用电负荷:采用2000千瓦时/万元产值计,则为2000万千瓦。未预见负荷:按15%计,则为300万千瓦。总负荷2301万千瓦。B.电源:现在新立镇变电站位于文笔居委,为35KV变电站,架空线路两侧控制10m的隔离带;规划在拔山修建11万站变电站。C.供电线路布置:镇区供电电网为10KV配电网架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