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ppt课件_第1页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ppt课件_第2页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ppt课件_第3页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ppt课件_第4页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表达方式之抒情方式,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抒情方式。2、辨析“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3、总结抒情方式类诗歌答题要点并解题。,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因景而生情,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有“情”也有“景”(有情有景);“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明写景,暗含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含景中)。,我来说说: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指出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描述景物)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分析情感),2、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手法,(指出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描述景物)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分析情感),3.杜庠赤壁(上海市2004年语文高考题)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注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歌诗酒。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曹瞒:即曹操。就诗歌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景和情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末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指出手法)几块光秃秃的石矶矗立在水中,几只鸥鸟在天空中不断翻飞,满眼望去,一片孤寂与荒芜。,(描述景物)通过营造萧索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分析情感),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1、从“景”的角度: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2、从“情”的角度: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我来练练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请分析本诗的抒情特色。,这首诗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我来练练2:(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答: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整理笔记: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2、“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缘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因景而生情,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3、“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有“情”也有“景”(有情有景);“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明写景,暗含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含景中)。,鉴赏诗歌的景和情,答题要点:1、从“景”的角度: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2、从“情”的角度: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作业:,核按钮P93第11题。,3、【2007江苏卷】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寓情于景。,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馀事(志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