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建筑石材.ppt_第1页
第十章建筑石材.ppt_第2页
第十章建筑石材.ppt_第3页
第十章建筑石材.ppt_第4页
第十章建筑石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灌溉水源与取水方式,本章主要掌握灌溉水量特点;地下水的类型及特点、水质及污染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方式;引水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和开发利用。,第一节 灌溉水源,定义:指天然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种形式,其中地面水是主要形式。 地面水:河川、湖泊径流,以及拦蓄的地面径流。 地下水:指潜水和层间水。,灌溉水源示意图,一、灌溉水源的水量及特点,河川径流多年平均总量2.7万亿m3,地下水补给量7718亿m3,总量2.8万亿m3,占世界第六位。每亩耕地占有水1760m3,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人均占有量2600m3,不足人均平均的1/4 。,(一)水资源总量,年平均径流总量:27115亿立方米,折合年平均径流深284mm;近20年统计最高年份与最低年份径流相差25%以上。,年平均入海量1724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63%,呈逐年减少之势。,我国有许多国际河流,年出境水量为6057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27%;流进境内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0.1亿m3,2.7万亿m3,河川径流,地下水,(二)水资源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资源分布不匹配,长江及以南地区占全国总面积36%,占全国水资源的81%,年际与年内水资源动态变化大,极易发生旱、涝,连旱连涝现象: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全国共发生较大的旱灾1056次,较大的水灾1092次。,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缺水警戒线(中度缺水线),人均占有量,用水构成,工业占20.8%,生活占11.2%,农业占68%,2002年总用水5497亿立方米,二、地下水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地下水的概念: 埋藏在地面以下的地层(砂、砾石、砂砾土及岩石孔隙、裂隙、孔洞等空隙中的重力水,一般称为地下水。)含水层:蓄积地下水的上述土层和岩层。不透水层:由粘性土层和整块岩石构成的岩层或土层,地下水不容易通过,这种岩土层中叫不透水层。,含水层、不透水层,1.孔隙水:存在于松散岩土层孔隙中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根据埋藏条件,可分为潜水和层间水。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又称浅层地下水。特点:具有自由水面,分布区补给区基本一致。补给来源:大气降水,附近地面水等。层间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为层间水。又分为无压层间水和有压层间水。,(一)地下水资源的类型,(一)地下水资源的类型,无压层间水: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内,如重力水未完全充满,地下水仍具有与潜水相同的自由水面。有压层间水:含水层内完全充满水,并在压力水头作用下,上下隔水层都承受压力的层间水。特点:分布区补给区不一致。补给源:承压水露出地面的地方。孔隙水分布: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和平原区。,2.裂隙水和溶洞水裂隙水:储存和运动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包括潜水、承压水。裂隙水与孔隙水的区别:含水层的性质不一致。溶洞水:埋藏在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层被溶蚀的宽大的裂隙和体积不等的洞穴中的地下水。包括潜水、承压水。补给源:大气降水。分布:山区基岩裸露地区。,(一)地下水资源的类型,3.泉水泉:在山区、丘陵区及黄土垸边的沟谷处,常见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分为上升泉、下降泉。上升泉:排泄承压水的水流具有一定压力,能自动喷出者为上升泉。下降泉:排泄潜水的叫下降泉。泉的形成:含水层或含水的地下溶洞、裂隙被切割,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一)地下水资源的类型,地下水类型示意图,1.潜水具有自由水面,分布区补给区基本一致。 层间水分布区补给区不一致。2.补给来源: 潜水为大气降水,附近地面水等。 层间水为承压水露出地面的地方大气降水和越层垂直补给、河流侧向补给。,(二)地下水资源特点,供农业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补给的资源, 一部分是原来储存在含水层中的。 前者是在开采过程中地下含水层受到的垂直、水平方向的补给量,后者是指开发前储存在含水层中的水量。,(三)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排泄,1.浅层地下水(潜水、潜一半承压水)资源潜水补给 降雨入渗 渠道河流及灌溉水对潜水的补给 越层补给 侧向补给:开采区外的地下水补给。潜水排泄 蒸发 河流侧向潜水可开采量计算:单位面积上可开采的潜水 储量。,(三)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排泄,地下水补给示意图,地下水补给示意图,2.深层的地下水资源补给: 相邻弱透水层产生的弹性释水。 相邻含水层越层补给。 露出地表的侧向补给(降雨河川)排泄:侧向河川、垂直排泄到潜水开采量计算:压力水位下降,含水层中水体膨胀而释放 出水量。 压力水位降低,土壤骨架压缩孔隙减小而 释放出水量。 总弹性储量W=ues1 ue值一般在 510-56.510-4,(三)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和排泄,潜水优点: 补给源丰实,开采后易恢复。 埋深小,水井工程投资小, 运行费用低。 给水度大, 水位降深小,消耗能源少。 缺点:不能产生自流井。承压水优点: 能在开采初期具有较高水位,甚至形成自压井。 缺点:与潜水的优点相反。,(4)潜水和承压水开发利用的优缺点,三、灌溉水源的水质及污染防治,1.灌溉水源的水质及其要求灌溉水源的水质指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的成分及含量,应符合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1)水温:适宜的灌溉温度是1520(麦 类),水稻的适宜温度不低于202)水中含沙量:允许含沙粒0.0050.01mm, 3)矿化度:一般小于2g/L。4)有毒物质:汞、铅、砷、氯等严格限制含量。5)有机物:限制含量,防止水中氧气减少。,三、灌溉水源的水质及污染防治,2.灌溉水源的污染及防治 灌溉水源的污染: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水体排入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的净能力,从而改变了水体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性质和组成,使水质发生恶化,以致于不适于灌溉农田。 工业废水; 城镇污水(非工业部门); 农药、化肥; 废渣、废气间接进入灌溉水体。,三、灌溉水源的水质及污染防治,3.灌溉水源的污染防治 控制污染源 限制有明显副作用的化肥用量。 加强监测管理。 合理进行污水灌溉。,四.扩大灌溉水源的措施,灌溉用水占国民经济用水的70%左右,而水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水源,减少废弃,提高利用程度是十分重要的。简单来说,是“开源和节流”。(1)开源 1)尽量利用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