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授课教师:马文杰,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经济学能够解释为什么美国人富有,同样的劳动在美国获得的报酬比较高,人们都想移民到美国去。目光肤浅的人往往以为那是因为美国的科技发达,但懂得经济学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经济学不仅仅回答当今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而且回答人类历史何以在十九世纪之后进入了财富的高速增长期。当然也能够回答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怎么实现了人均收入增长了十几倍,以及今后收入增长的潜力还有多大等等。这样一门学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应该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为什么在华农租房如此困难?为什么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高,而另一些国家的物价稳定?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你要决定在学校学习多少年?你要决定把多少收入用于支出,多少用于储蓄?当你贷款买房时怎么决定还款方式?经济学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为什么中国的房价居高不下?为什么中国许多行业都存在诸如“初装费”之类的费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好整个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学习中的困难,本课程具有是逻辑体系十分严密的特点,前后连贯性很强。运用了比较多的模型,需要较好的数学功底。,学习的方法,预习与复习的重要性,力求达到理解。需要有好的学风,并形成相互争论、深入讨论的习惯。多做并且要认真做习题。,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不需要任何极高的天赋。与更高深的哲学或是纯科学相比,经济学不是一门极其容易的科学吗?一门容易的科学,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拨萃!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上册)。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对初学者来说,声称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经济学家毕竟不用试管或望远镜研究工作。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正如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所有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而已”。,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有理论。一位经济学家在经历价格迅速上升的国家中,会受到这种观察的刺激而出一种通货膨胀理论。为了检验这种理论,这位经济学家可以收集并分析许多不同国家价格和货币量的数据。在经济学中做实验通常是困难的。为了寻找实验室试验的替代品,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假设的作用,如果你问一位物理学家,一块大理石从10层楼的顶端落下来需要多长时间,他会通过假设这块大理石在真空中落下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这个假设是不现实的。经济学家由于同样的原因而做出假设: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例如,为了研究国际贸易的影响,我们可以假设,世界只由两个国家组成,而且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经济模型,高中生物老师用塑料模型来讲授基础解剖学。经济学家也用模型来了解世界,但不是塑料模型,而是通常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上。,一、经济学的基础,稀缺选择机会成本,(一)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高,永无止境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基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安全需要(safety)社会需要(social)地位需要(esteem)价值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稀缺(scarcity)相对于需求,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资源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如空气)物品通常可分为:经济品(economicgoods):如衣服、食品自由品或免费品(freegoods):如阳光有害品(harmfulgoods)或废品(wastegoods):如噪音、垃圾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稀缺是经济学对客观存在的基本概括,是一个最高的抽象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因为是最高抽象,所以,稀缺的存在性只能列举而无法证明。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对每个人来说,至少有些商品是稀缺的。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人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因此,社会中的稀缺是普遍存在的。,因地、人、时而异,如:氧气对平原与在高原,对人的行为约束有所不同;烟对不同的人,约束不同;原始社会中物质生活资料并不稀缺;文明史中物质生活资料稀缺的出现;物质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二)选择与经济学,选择性:选择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在不同可供选择的事件中进行挑选的活动资源物品欲望的满足具有多种选择资源物品:如石油,如电力物品欲望的满足:如自来水,如充饥经济学:研究稀缺条件下如何抉择的学科。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最优化思维: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求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定义:一种资源被用于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它各种可能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如果作出一项选择而不能不放弃另一项选择,那么,这另一项选择在实际上可能的最高代价,称之为该项选择的机会成本)前提:资源的稀缺资源的多用途存在于任何行为主体的任何选择行为中。,完整的看,一项决策要运用多项资源,应当是使用这多种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总和。使用资本的机会成本,至少是银行利息;使用劳动的机会至少是劳动者的闲暇,假设(Assumption):,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讨论期不变;C、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黄油与大炮;,生产可能性组合,在所假设的条件下,两种产品生产组合的所有的可能性也就已经确定,如下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Guns,Butter,A,B,C,D,E,H,W,。,。,。,。,。,。,。,含义,A、AE是一条凹(sunken)向原点(origin)的曲线。B、表达了稀缺法则的存在性。AE曲线把第一象限分成二个部分。比AE曲线更远离原点的空间中的点所表示的组合,在已定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W点。,C、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现实的生产,只能在AE曲线上选择一个点。选择了B,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作出A、C、D、E的选择。其它也然。D、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从A-E的各点的关系来看,在既定条件下,要增加大炮的生产,必须减少黄油的生产为代价。反之也然。,E、机会成本的递增,从图和表中可见到,替代的成本,分别为1、2、3、4。成本递增法则,是源于“资产专用性”,由于最适合生产某得产品的资产最先被使用,并依次类推,导致了成本递增;这又与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等价。,F、帕累托改善,这时,可以在不减少一种产品的生产的同时,增加另一种产品的生产。这个资源利用的改善过程,就称为帕累托改善。,G、帕累托(Pareto)效率,在A、B、C、D、E各点上,在假设的条件下,只有减少一种产品的产量,才能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这时的资源配置状况,称为具有帕累托效率。,二、EconomicMan经济人,如果说,稀缺是社会存在的经济概括,那么,经济人这个概念就是对社会意识的经济学概括。经济学并不研究稀缺本身,而是研究在稀缺条件下人的行为,也就是研究经济人的行为。,经济人的含义,具有对稀缺作出适应性(adaptability)反映能力的人,称之为经济人。这种人的行为(behavior),也就称之为对稀缺的适应性行为,或简称为适应性行为。,行为的模式,“最大”:投入同样的代价,取得尽可能大的收效。“最小”:取得同样的成效,力求投入最小。,偷盗行为出现的经济学分析:,收入预期值(expectedvalue)=偷窃的平均收入期望值成功的概率预期成本=对偷窃的惩罚破案的概率(probability)在这里,破案率是关键。,三、经济学的内容,生产什么(what)生产什么品种、生产多少如何生产(how)由谁生产、用什么资源生产、用什么技术生产、用什么组织形式生产为谁生产(forwhom)何时生产(when)资源利用的时间配置,即发展计划谁做决策(who)经济体制问题: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四、经济学的定义与分类,广义地说,经济学是行为科学,是研究人们在稀缺条件下的行为选择。狭义地说,经济学研究如何选择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如何分配社会产品。更狭义地说,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交换与消费中的效率问题。而分配问题就不仅是效率问题,而且更是公平问题。,经济学可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主要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应用经济学主要有产业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中假定总量不变,分析个量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的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商场等)为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或内在的经济关系,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并由此而假定总量的利用程度不变。,(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的行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是资源的总量的利用程度问题,并由此而假定配置状况不变。宏观经济学假定个量不变,分析总量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谓“虫瞰”(wormseye)。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谓“鸟瞰”(birdseye)。,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以及相关基本概念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弹性的概念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蛛网模型,第二节需求曲线,需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讨论该商品的价格和购买量的关系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量,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效用的交换。效用是商品对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购买是一种溢效交换。等价交换的是有问题的。,需求表,表1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1,2,3,4,5,6,P,100200300400500600700800,7,Q,线性需求函数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下倾斜的,斜率为负,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需求函数可用代数方法表示为QD商品的需求量;P商品的价格;PS替代品的价格;PC互补品的价格;Y消费者的收入;A广告支出(和其他营销支出);AC竞争对手对该商品的广告支出;N人口(及其他人口因素);CP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兴趣与偏好;PE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QD=f(P,PS,PC,Y,A,AC,N,CP,PE,),PS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影响举例,PC互补品定义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举例,Y消费者的收入经济周期与收入的波动收入波动与市场需求的淡旺交替,PE:预期(未来)价格的变化预期价格的上升会使商品的现期需求上升;反之,预期价格的下降对导致现期需求的下降。因此,关注社会对商品的预期价格的判断是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引导人们对预期价格的判断,也是有效的。,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耐用品耐用品可以储存较长的时间,因此,需求的变化可能不会在生产中表现出来派生的需求派生的需求值的是对生产品的需求影响消费品的需求可能不会影响对生产品的需求汇率因素汇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的他国货币的数量汇率增值:一单位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他国货币增加。汇率增值不利于出口。汇率贬值:一单位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他国货币减少。汇率贬值有利于出口,第三节供给曲线,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指得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供给函数,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一种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某商品的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量,Q,价格,1,2,3,4,5,6,P,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的含义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分别表明在某一价格下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是多数,没说明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微观经济学中的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叉点,该交叉点成为均衡点。,局部均衡局部均衡指得是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指得是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所有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会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价格,1,2,3,4,5,6,P,100200300400500600700800,7,Q,A,在均衡点E,消费者的购买量和生产者的销售量是相等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也是相等的。因此,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使双方都感到满意,并愿意持续下去的均衡状态,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化。1、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价格的变化仅会引起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而供给函数中的其他变量(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化、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将导致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价格,S1,S2,S,P2,P1,Q3,Q1,Q2,0,Q4,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D1,D2,D,P2,P1,Q2,Q3,Q1,P3,0,S,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S1,S2,S,P2,P1,Q3,Q1,Q2,0,P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勿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确实,他通常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多达程度促进公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理论链接,2.5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指得是用来表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均衡价格决定模型,假定:Qd=800-100PQs=-400+200PQd=Qs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需求变动:Qd1100-100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给变动:Qs-700+200P,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内生变量指得是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得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一般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也可被看作是外生变量,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在经济模型中,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被成为静态分析在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变化对,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在经济模型中,需求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被成为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查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后,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均衡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考查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ED)需求的相对变化(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比率需求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对变化的程度,弧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是计算两个价格之间的价格弹性的一种方法。它表示价格P1从到P2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需求价格弧弹性的分类,计算:,1、某种商品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答:(1)已知P18,P26,Q120,Q230。代入:,(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2、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答:已知Ed=0.15,P1.2,以及,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有:,由上式可求得:P=0.8(元)故,当该商品的价格上涨0.8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A,F,C,B,G,O,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求得,A,B,|ED|1(弹性充足),|ED|1(单位弹性),|ED|1(“薄利多销”),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1)如价格下调10%?(2)如价格上调10%?,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解答:(1)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P2=500500*10%=450元/台,Q2=100+100*20%=120台TR2=P2Q2=450120=54000元TR1=50000TR2TR1=5400050000=4000元TR2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2)如果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20%。P3=500+50010%=550元/台Q3=100-10020%=80台TR3=P3Q3=55080=44000元TR3TR1=4400050000=-6000元TR3TR1,表明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3、当需求缺乏弹性E1。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点弹性都1,供给富有弹性。代表商品:高价格的奢侈品Es0,01,00,TP递增;MPQ1,等产量曲线,性质等产量曲线两两不能相交;,等产量曲线,性质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等产量曲线,性质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证明:,等产量曲线,4)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递减倾向。,三、边际技术替代率,含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2表达式:若用劳动L去替代资本K,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LK,若用资本K去替代劳动L,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MRTSKL。劳动L去替代资本K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K和L分别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公式中加一负号是为了使MRTS值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以便于比较。,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第五节等成本线,一、等成本线IsocostCurve含义: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其公式表达式称之为成本方程。也称为厂商的预算限制线,表示厂商对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购买不能超出它的总成本支出的限制。二、等成本线的表达式:由此推导出在等成本线内,表示投资没有用完;在等成本线外,表示投资不够用。,三、等成本线的变动1、当某投入的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比如,当资本价格不变,而劳动价格发生变化时,会使等成本线左右旋转。具体分为四种情况:L变化而K不变化;K变化而L不变化;L、K等比例变化;L、K不等比例变化。2、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成本发生变化时(即生产者的投资本钱C发生变化),等成本线可因总成本的增加或减少而平行移动。等成本线的斜率就不会发生变化,在同一平面上,距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线代表成本水平越高。如果厂商的成本或要素的价格发生变动,都会使等成本线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依两种要素价格变化情况的不同而具体分析。,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组合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个方面是在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低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在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即使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具有最高的产量。一、关于既定成本(也即既定投资)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成本既定,就只存在一条等成本线,如右图: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Q1相交于A、B,与等产量线Q2相切于E,与等产量线Q3不相切也不相交。可以看出,既定成本是无法生产出Q3的产量的;a、b两点位于较低的等产量线上;只有在E点上,既定成本才能生产出可能的最大产量。,二、关于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产量既定,就只存在一条等产量线,如右图: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A1B1相交于a、b,与等成本线A2B2相切于E,与等成本线A3B3不相切也不相交。可以看出,较低的成本线A3B3是无法生产出既定的产量的;a、b两点位于较高的等成本线A1B1上;只有在E点上,既可生产出既定的产量,又只耗费最低成本。,三、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总结前面两种情况,我们发现: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的均衡点只能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在这一均衡点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两者的斜率相等,而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两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来表示。于是,在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均衡条件为:两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会不会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研究证明的结论是:只要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就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对于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其分别等于零,即可推出,四、扩展线,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当均衡点建立后,引入比较静态分析,一旦商品的价格或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将会导致均衡点的变化。我们曾经分别用收入消费线与价格消费线分析了商品价格的变化以及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变化。关于厂商生产理论也存在着类似的分析。若生产要素的价格或厂商成本开支发生了变化,将会引起最优要素组合均衡点的变化。1、等斜线定义: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2、扩展线定义:表示在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生产技术条件不变下,与不同总成本支出相对应的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的轨迹,扩展线表示:当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它条件不变下,当投资或产量发生变化时,厂商必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点。扩展线表示的是企业长期进行生产计划时必须遵循的路线。,第七节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变化含义规模报酬又称规模经济,是指厂商同比例地变动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动。根据产出变动与投入变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规模报酬要为三种情况:1、规模收益递增: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增加会大于倍,2、规模收益不变: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会增加倍3、规模收益递减:即所有投入要素如增加倍,则产出会少于倍,规模收益递减(图示),L,K,规模收益不变(图示),L,K,规模收益递增(图示),L,K,1、假定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min(3K,4L),如果r=4,W=1,问达到12单位产量的最优成本为多少?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均衡值。3、假定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总产量极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当L=3时,计算相应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值。(L表示投入的劳动小时数),4、已知生产函数分别为:(1)Q=K2L(2)Q=M(3K,4L)对上述函数分别求解:(A)、厂商的长期扩展线函数(B)、当=1、=4,Q=10时使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5、已知生产函数判断:(1)在长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属于哪一种类型?(2)在短期生产中,该生产函数是否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第五章成本论,成本的概念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第一节成本的概念,一、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机会成本不等于实际成本。它不是作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2、机会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3、机会成本并不全是由个人选择所引起的。我们在作出任何决策时,都要使收益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如果机会成本大于收益,则这项决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合理的。,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大学学位的机会成本是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学生在大学里呆了4年,每年支付1万元的学费与书费。上大学的部分机会成本,是该学生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但又不得不用于学费与书费的4万元。如果该学生不上大学,而是到一家银行做职员,每年的薪金为2万元。那么,在大学里所花费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因而,该学生的大学学位的机会总成本为12万元。那么,你关于上大学的决策又意味着什么呢?大学学位可以提高我们的赚钱能力,因而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益的。为了做出是否上大学的明智的决策。你必须比较收益与机会成本。,二、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ExplicitCost):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就是一般会计学上的成本概念,这些支出是在会计帐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记入帐上的各项费用支出。隐成本(ImplicitCost):是指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这些费用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所以称为隐成本。,三、利润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不包括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隐成本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上述利润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会计利润=总收益成本正常利润=隐含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机会成本=总收益(显成本+正常利润),第二节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一、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短期生产函数为:厂商在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短期生产函数,相应地,得到短期的总成本函数:STC(Q)=w*L(Q)+b=(Q)+b,生产扩展线,成本最小化与成本函数,L,K,O,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一、短期成本的分类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可变成本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总成本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TC(Q)TFCTVC(Q),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TFC,C,Q,O,C,Q,O,TC,C,Q,O,AFC,AFC,AFC、AVC、AC与MC,Q3,D,ACmin,三、短期成本曲线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定义: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后再递减。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下的短期边际产量和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短期生产中,由于边际报酬呈递减规律,边际产量的递增的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相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最小值。所以,决定了MC曲线呈U型特征。,1、TC、TVC、MC曲线之间的关系:MC的值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见后面的证明),MC先降后升对应着TC曲线和TVC曲线斜率的先递减后递增。MC的值是相应的TC曲线和TVC曲线的斜率,证明如下:TC(Q)=TVC(Q)+TFC,该式两边对产量求导得:MC=dTC/dQ=dTVC/dQ+0=dTVC/dQ,2、AC、AVC和MC三曲线的关系。MC与AVC、AC分别相交于AVC、AC的最低点(见后面的证明)当MC低于AVC、AC时,AVC、AC下降当MC高于AVC、AC时,AVC、AC上升MC与AVC、AC分别相交于AVC、AC的最低点,因为:dAC/dQ=d(TC/Q)/dQ=1/Q(MC-AC),令1/Q(MC-AC)=0,得MC=AC为AC的极小值点(这里省略二阶条件的证明),即MC与AC相交于AC的最低点;同理可证明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四、由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因为AFC(Q)=TFC(Q)/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对应的AFC的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F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得出。2、由TVC到AVC因为AVC(Q)TVC(Q)/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VC值都可以由连接到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3、由TC曲线到AC曲线因为AC(Q)TC(Q)/Q,所以任何产量水平上的AC值都可以由连接原点到TC曲线上的相应点的线段的斜率给出。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任何产量水平上的MC值既可由TC曲线又可以由TVC曲线上的相应的点的斜率给出。,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存在着关系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的关系:第一,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说点。,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的关系,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LTCLTC(Q)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TC可以由STC线推导出,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三条STC表示。三条STC截距不同。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O,C,Q,STC1,STC2,STC3,Q2,Q1,Q3,c,a,b,最优生产规模,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假定生产Q2的产量。厂商面临三种选择:,d,e,规模调整得到LTC,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形成,e,在d、b、e三点中b点的成本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规模生产Q2产量。,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到LTC。,LTC是STC的包络线,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1、定义:所谓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曲线的形态呈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加说明: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因此可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但是一般不采用此办法来推导LAC曲线。,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内厂商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成本。,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可从LTC曲线推导出LAC曲线。,C,Q,LAC,E,LAC的变动规律是:呈型变化,先减少而后增加,LAC的推导,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规模依次为:SAC3、SAC2、SAC1。,SAC1,SAC2,SAC3,C1,C2,C3,Q1,Q2,Q3,Q2,Q1,O,C,Q,生产Q1,可选较小规模SAC1,也可选中等规模SAC2,成本相同。究竟选哪一种规模,要看长期中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销售扩张,则应选用SAC2规模;销售收缩,则应选SAC1规模。,生产Q1,选择SAC1,OC1是最低成本。生产Q2,选择SAC2,成本为OC2。生产Q3,选择SAC3。,得出只有三种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SAC曲线的实线部分。,LAC与SAC的关系,LAC,C,Q,SAC,存在无数生产规模,有无数条SAC曲线,得到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都有一个LAC与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在切点之外,SAC高于LA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SAC2,SAC3,SAC1,LAC,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左端相切;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右端相切;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LAC包络线的形状,原因: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所以,LAC曲线通常是型。,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3.内在经济与规模经济EconomyofScale,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内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第三,提高管理效率;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第五,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也称作规模经济。,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内在不经济,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也称作规模不经济。,原因:(1)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难以协调;(2)管理阶层的增加;(3)产品销售规模庞大、环节加长;(4)获得企业决策的各种信息困难。,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4.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给个别厂商带来产量与收益的增加。,外在不经济:行业规模过大,给个别厂商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减少。,外在经济的原因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易流通和获得。,外在不经济的原因:竞争加剧,要素价格提高环境污染,对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外在经济使LAC下移,5.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边际成本LMC: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SMC曲线推导出LMC,LMC推导,LTC是STC的包络线。,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e,LTC是STC的包络线,在每个产量水平,LTC都与代表最规模的STC相切,切点斜率相同,斜率分别是LMC和SMC。,即在切点,LMC=SMC。,进一步,长期中,假设只有三种规模,SAC3,SAC2,SAC1相应短期边际成本线SMC3,SMC2,SMC1,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MC与SMC必然相交于一点。在Q1产量,最优规模SMC1和SAC1。此时,Q1产量的SMC是P,该点LMC=SMC。类似,可以得到无数个P点,比如R、S等。形成LMC。,从STC得出LMC,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更进一步说明,LAC与每条SAC只有一个切点,分别为A、B、CA点:LAC=SAC,对应产量是Q1,此时LTC=STC。,A,B,C,Q1是LAC=SAC时的产量,P点是Q1与SMC线的交点,P点的成本也是Q1产量上的长期边际成本。,即当LAC=SAC时,LTC与STC斜率相等,LMCSMC。,同理,得出LMC曲线。,SMC与LMC,交点左边,SMC位于LMC的下面,或SMCLMC;交点右边,SMC位于LMC的上方,或SMCLMC。,O,C,Q,LMC,SMC1,SAC1,SAC2,SMC2,SAC3,SMC3,LAC,P,S,R,Q2,Q1,Q3,LMCLAC,LACLMC=LAC,在LAC最低点。,Q,LMC,LAC,Q1,C,O,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2、如厂商的生产函数为,K=4,=25,W=10,求:(1)L的投入函数和生产Q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2)如Q的价格为40,生产者为获取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Q、此时利润为多少?,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的特征,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四种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4、信息是完全的,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Q,P,d1,O,Q,P,d2,O,d1,S,D,O,Q,P,D1,D2,S1,S2,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1、厂商收益的概念厂商的收益就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总收益是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边际收益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P,d(AR=MR=P),0,TR,Q,TR,O,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边际收益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重叠,它们都是用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来表示。,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SMC,P,O,Q,TR,STC,P,P,O,O,Q,Q,Q,Q,Q,利润最大化条件的数学推导,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面展示完全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员竞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进出口代理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印尼公司招聘市场营销岗位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合同样本设备清单范本
- 护理学离谱考试题及答案
- 装修施工方案的要点包括
- 湖北省黄石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交易合同(白银现货)
- 申请援助方案范本
- 村级监控维修方案范本
- 固化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讲述课件
- 水磨石地面施工技术交底(工程科)
- 手拉葫芦室内钢梁吊装方案
- DB15T 2416-2021蒙餐 风干羊背子
- 中国文化概论 第1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课件
- 危险源登记检查及记录表
- 科研诚信课件
- 2021版特种设备目录
- 中南大学2021年《结构力学(下)》期末考试试卷
- Q∕SY 01747-2020 热力采油过热蒸汽锅炉运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