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顾贯石校长)ppt课件_第1页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顾贯石校长)ppt课件_第2页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顾贯石校长)ppt课件_第3页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顾贯石校长)ppt课件_第4页
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顾贯石校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3年8月:海宁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更名为“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校简介,2012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海宁市实验高级中学。,2008年9月:新校区占地219亩。,2014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高级中学。,1,学校简介,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4年4月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2,学校简介,海宁每年初中毕业生6000多,我校每年录取640名。,现有现有教职员工227人,专任教师197人。,学校共49个教学班,每班40人,其中高一、高二各16个班,高三17个班,学生1954人。,3,学校简介,办学理念:“实施全人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培育海宁新名人”。,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的名人课程体系。,办学特色:办学术特长类学校,成智慧专长型教师,育实践创新性人材。,培养目标:富有学术潜力,兼具职业能力,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高中生。,4,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海宁市高级中学顾贯石2015年10月,5,一、我们从哪里来?二、我们在哪里了?三、我们往那里去?,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6,一、我们从哪里来?,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3校本选修课程的冲击,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选修IB课程的影响,7,一、我们从哪里来?,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000年浙江省实行高考改革,高考科目设置采取“3+综合”形式,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影响,学校,教师,学生,8,一、我们从哪里来?,2选修IB课程的影响,2006年浙江省实施课程改革:必修(综合实践)选修I(国家选修)选修II(校本选修),选修I(国家选修):选修IA、选修IB选修II(校本选修):每周不少于1课时,高考内容:必修选修IA选修IB(报考一类的考生),高考科目:3综合选修IB(报考一类的考生),选修IB:9门学科各有两个模块共18个模块,每个模块1个试题,每个试题10分,考试时考生从18个模块中选6个模块考试。,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9,一、我们从哪里来?,选修IB课程怎么设置?,怎么教?教什么?,如何评价?,影响,多少选6?,怎么开设?,2选修IB课程的影响,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学校,教师,学生,10,一、我们从哪里来?,校本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社会实践类四大类。,2012年浙江省全面实施深化课程改革:必修国家选修校本选修,3校本选修课程的冲击,校本选修课程:每周开设不少于9课时,完全走班。,校本选修课程学分:学从28个增加到48个。知识拓展类学分不多于28个,即平均每周不多于5节;职业技能类学分不少于6个,即平均每周不少于1节。,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选修IB课程的影响,11,一、我们从哪里来?,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3校本选修课程的冲击,以点带面,校本课程三个基本体现:学校特色、学生特长需求、与国家课程互补。校本课程三个基本保障:经费保障、培训保障、奖励保障。,校本课程群,课程精品化建设,合理定位,课程的定位,社团的定位,突出亮点,科技创新实验室,赞山学习大讲坛,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选修IB课程的影响,12,英语校本课程群,物理校本课程群,13,三、我们往哪里去?,专业选择,没有一本,如何推动教学质量监控?,14,社团是未来职业的预演;今天的社团角色就是未来的人生角色。兴趣集散地,精英俱乐部,科学实验室。,2013年3月19日,社团联合会成立,周彬校长和海宁市团委副书记高英揭牌,海高学生社团联合会,第一学期:海高十佳歌手;苏格拉底杯辩论赛;文学晚会,第二学期:红五月;HBA蓝球赛、HFA足球赛;志摩穆旦杯诗歌朗诵赛、演讲赛,15,PSC课程,从2013年至今,海高学生中有704人经测试确认普通话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有408名学生达到二级甲等水平。,16,举办海高赞山学习大讲坛,每周二、四傍晚邀请各行各业来学校讲述自己的行业故事;开设一定数量大学课程。,学生赞山大讲坛,17,定向运动课程,2012年伊春举行的全国学生定向赛上获得男子团体总分第7名;2013年在贵州举行的全国定向锦标赛上,团体第二;2014年11月浙江省第12届定向赛中,12个项目获11枚金牌。,18,PSC课程,从2013年至今,海高学生中有704人经测试确认普通话达到二级以上水平,其中有408名学生达到二级甲等水平。,19,海高科技创新实验室,“PLC”自动化远程控制系列校本课程,学生开发了“自动化远程控制洗衣机”、“自动化电梯控制”、“红绿灯的改进”、“音乐喷泉”等,其中有两项获得国家专利。,20,举办海高赞山学习大讲坛,每周二、四傍晚邀请各行各业来学校讲述自己的行业故事;开设一定数量大学课程。,学生赞山大讲坛,21,一、我们从哪里来?,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3校本选修课程的冲击,以点带面,校本课程三个基本体现:学校特色、学生特长需求、与国家课程互补。校本课程三个基本保障:经费保障、培训保障、奖励保障。,校本课程群,课程精品化建设,合理定位,课程的定位,社团的定位,突出亮点,科技创新实验室,赞山学习大讲坛,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选修IB课程的影响,22,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情况目前学校开发了152门校本课程,其中学术课程共42门,职业课程19门,生活课程共67门。浙江省精品课程与网络推荐课程6门;嘉兴市级精品课程44门。,23,名人课程体系:“学科课程、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24,一、我们从哪里来?,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3校本选修课程的冲击,对学校特色重新定位、为学校课程设置、走班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选课指南,一课二师,影响,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带来冲击,对学生学习方式带来变化,2选修IB课程的影响,1文综与理综的改变,25,学校2014学年,每学期平均开设102门校本课程,生均每门14人;每学期平均开设645个教学班,推行完全走班制。在选修课程的48个学分中,我们规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修的学分,其中学术课程12个学分,职业课程与生活课程各8个学分,其余20个学分根据学生自己需求自由选择(其中学术课程不多于16个学分)。,C类课程的开设,26,海高学生到海职高上个人理财课,27,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二、我们在哪里了?,28,二、我们在哪里?,2014年浙江省试点新高考方案,高考科目设置采取“3+X”模式,怎么考?考什么?怎么录?,怎么考?,29,二、我们在哪里?,考什么?,30,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二、我们在哪里?,怎么录?,高校专业的选择各高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选考科目03科,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录取不分批次、不分文理,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三位一体”招生:高考学考综合素质测试高校自主招生:高考后,由各高校自主确定,31,二、我们在哪里?,建立学段制,1.怎么考?,32,并开课目数量的限制怎么办?,二、我们在哪里?,建立学段制,1.怎么考?,逢考必考,缺教师怎么办?,课时不够用怎么办?,必修30节校本选修9节=39节语、数、外:34=12节,“7选3”:74=28节(12节),共40节,33,二、我们在哪里?,建立学段制,逢考必考,1.怎么考?,课程开设情况,34,建设与学考、选考相适应的课程,二、我们在哪里?,完善必修与选修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2.考什么?,建设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专题课程,改变教、学模式,发挥不同学科的不同教育功能,翻转课堂落地板,理科教学竞赛化,文科教学活动化,1.怎么考?,35,基础必修A类课程:A1类课程:各学科必修内容,旨在为学考打好基础;A2类课程:各学科必修+必修拓展内容,旨在为选考打好基础。基础选修B类课程:B1类课程学考选修:旨在巩固必修基础;B2类课程高考选修:限定性选修高考复习,旨在巩固选考基础。拓展选修C类课程:学术课程、职业课程和生活课程。旨在体验学科专业、培养职业倾向、提高生活品味,为高校自主招生、三维一体招生打好基础。,完善课程体系,36,学考:A1+B1课程纲要,选考:A2+B2课程纲要,37,38,建设与学考、选考相适应的课程,二、我们在哪里?,完善必修与选修融合的学校课程体系,2.考什么?,建设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专题课程,改变教、学模式,发挥不同学科的不同教育功能,翻转课堂落地板,理科教学竞赛化,文科教学活动化,1.怎么考?,39,我校“7选3”的情况,二、我们在哪里?,专业选择,3.怎么录?,如何选“3”?,“1”能否加到“2”?,2.考什么?,1.怎么考?,40,行政班与教学,二、我们在哪里?,专业选择,3.怎么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