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调研与成分分析研究PPT课件.ppt_第1页
餐厨垃圾调研与成分分析研究PPT课件.ppt_第2页
餐厨垃圾调研与成分分析研究PPT课件.ppt_第3页
餐厨垃圾调研与成分分析研究PPT课件.ppt_第4页
餐厨垃圾调研与成分分析研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餐厨垃圾调研与组分分析研究含水率、TS和容重,.,2,餐厨垃圾:指家庭、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和废料,一般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称为“厨余”或“餐前垃圾”,主要成份为菜叶和果皮等;而饭后的食物残余称为“泔脚”,也称为餐后垃圾1。特点: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具有水分、油脂、盐分含量高,易腐烂、易发酵、易发臭等特点2。,.,3,一、含水率,定义:含水重量与干燥重量的差数对其含水重量的百分率。测量方法:减重法,.,4,仪器:蒸发皿,烘箱,干燥器。测量步骤:1.恒重蒸发皿:将蒸发皿在103105烘箱内烘30min,冷却后称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2.烘干前试样的称重:将适量的样品放在已恒重的蒸发皿里,称重;3.烘干后试样的称重:将含有样品的蒸发皿里移入103105烘箱中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大于0.0005g;4.计算含水率:(湿重-干重)/湿重100%,.,5,参考数值,.,6,二、总固体含量(TS),定义:水在一定温度下的蒸发,烘干后剩留在器皿中的物质质量与样品质量的比值。测定原理:将试样放在烘箱内,在常压条件下按规定加热至恒重,通过加热前后试样的质量变化来总固体含量。,.,7,仪器:蒸发皿,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测量步骤:(1)恒重蒸发皿:将蒸发皿在103105烘箱内烘干30min,冷却后称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2)烘干前试样的称重:将适量的样品放在已恒重的蒸发皿里,称重,记下重量m1;(3)烘干后试样的称重:将含有样品的蒸发皿里移入103105烘箱中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质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5g),记下最后重量m2;(4)计算总固体含量:TS=m2/m1100%。,.,8,参考数值,.,9,三、容重,定义:容重一般是工程上用的一立方的重量,即单位容积内物体的重量(kg/m3)测定方法:质量体积法,.,10,仪器:量筒,分析天平。测量步骤:(1)将盛有适量水的量筒置于分析天平上,记录此时的量筒读数V1,然后将分析天平置零;(2)放入一定量的样品,记录此时量筒的读数V2,和此时分析天平的读数m;(3)计算容重:=m/(V1-V2)(注意单位换算为kg),.,11,参考数值,.,12,参考文献,1保霞,付婉霞.北京市餐厨垃圾产生量调查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12月,第12期.651-654.2席北斗.有机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3洪楠,于宏兵,薛旭方,王攀,展思辉.餐厨垃圾中典型组分的裂解液化特征研究.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5月,第4卷第5期.1161-1166.4张显辉,张波,衣晓红.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1):141-142.5徐福华,黄利华.上海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4月.42-436吕凡,何晶晶,邵立明,等.餐厨垃圾高温好氧生物消化工艺控制条件优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2):233-238.7谢炜平,邹原,唐建军,梁彦杰.初始物料含水率对餐厨垃圾高温好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环境卫生工程.2010年6月第8卷第3期:1-3,6.8宗望远,严继红,袁巧霞.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工艺研究.科技信息,2010年第35期.668-669.9王旭明,汪群慧,任南琪,王孝强,马鸿志.解淀粉乳酸细菌在厨余垃圾乳酸发酵中的应用.环境科学,第27卷第4期,2006年4月.800-804.10马磊,王德汉,杨文杰,曾彩明,王梦男.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接种物的驯化研究.农业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