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1页
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2页
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3页
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4页
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体裁的基本特征,鉴赏表现手法,一、叙述人称的选择: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记叙,人称类题型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1、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人称的相互交叉。2、不同的人称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10年全国卷1.15灯火),高考真题体验,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2011(浙江卷)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答案:第三人称叙述。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二、叙述方式/顺序的安排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使文章眉目清晰。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人物描写手法:正面描写:1、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描写2、细节描写、白描侧面描写: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烘托人物,描写,人物描写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环境描写分类1.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2.环境、场面描写: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某种氛围,奠定感情基调。(2)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3)为后边内容埋伏笔作铺垫。(4)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5)推动情节发展。(6)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境,烘托人物心情。(有时作者选取与人物心境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有进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以“乐景”写“哀”。)暗示人物命运。(7)深化作品主题。,2011(广东卷)严冬海猎陈秉汗开头段: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比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结尾段: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高考真题体验,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答案:开头:(1)交待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海面、海肚天交待了故事的地点海边。夕阳、暮霭交待了时间。(2)渲染冷寂的气氛,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硕大无比的冰块”“严寒的海面”“怕冷的夕阳”“几十年未遇的寒流”“冷冷清清”渲染了一种冷寂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好铺垫。暗示少年正是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下海,烘托出少年坚强的性格。结尾:深化小说的主题。结尾用“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来衬托少年完成海猎之后家庭的宁静快乐,揭示出这一家庭备受生活苦难折磨的生存现状,同时也衬托出少年坚强、懂事、富有责任感的性格,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即事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含蓄委婉),抒情,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深化主题,议论,议论的作用:表明观点,点明中心,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比喻、夸张、比拟、借代,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反问、设问、引用,引用: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引文的作用答题格式(要点)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对全文的内容作用,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鉴赏艺术手法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解题分析:要从三个角度切人加以思考: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三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注意用自己的话评价鉴赏。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4.组织答案。,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课堂练习,答案:运用衬托手法。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童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1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2008年江西卷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高考真题体验,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16.文章的第、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2、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为了突出雾的特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母亲依然走在前面。从上山那一刻起,她的双目就被山峦雾气染得湿润。树林深处鸟鸣啁啾,声声如歌,让人想起遥远的青春季节:一群女生欢笑着从禅源寺的临时课堂上跑出来,手拉手围着寺前的老银杏树,雄壮的抗日军歌惊飞了树上的小鸟待她几年后重回天目山,却是被押解着,一步步踩着前头他沉稳的脚印。直到今日,她一抬眼仍能看见他坦然的目光,如阳光下流淌的山涧小溪,从石缝里透出乌亮的光泽。,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段作赏析。答案: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