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7:中萃公司灵活的资本重组_第1页
案例3-7:中萃公司灵活的资本重组_第2页
案例3-7:中萃公司灵活的资本重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3-7:中萃公司灵活的资本重组中萃公司是1986年6月由中信公司和美国碧萃斯公司(一家以食品行业为主的大公司)合资成立的伞形控股公司,其中中信占股40%,碧萃斯占股60%。就在中萃公司成立3个多月后,碧萃斯被美国几家大公司并购。在碧萃斯公司已不可能按照注资计划进行投资的情况下,中信公司经过多方努力,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协议:由可口可乐和太古集团在香港成立的一个控股公司接替碧萃斯公司在中萃的股权。这样,可口可乐和太古集团在中萃公司实际各占股份30%。进入90年代初期以后,可口可乐调整了其在华发展战略,不再参与直接管理。于是,1993年可口可乐将其在中萃公司的30%股份中的19.4%转让给太古,并且退出了中萃公司董事会。 中萃公司成立后的8年里,业务发展顺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国家有关部门放宽了对国际著名饮料公司在华投资兴办实业的限制,1992年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均被批准在华各建10个新的瓶装厂。根据协议,可口可乐10个新厂中有3个将交给中萃公司出资兴建。这对于资金雄厚,又一直计划在中国扩大业务的太古集团来说,犹如天赐良机。但对于中信公司而言,却出了一个难题。由于建3个新厂大约需要50006000万美元,中萃公司将投资3600万美元(其余由当地中方伙伴投资)。中信按占股比例至少要投资1440万美元,由于中萃所获利润基本用于再投入,并没有太多可用资金,新建厂需各股东重新注入资金。中萃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已到位的注册资本共约1700万美元,其中中信累计投资1740万人民币和31.25万美元。虽然中萃的效益一直不错,但每年的利润均重新投到生产中或作为留存利润放在厂里作为流动资金。 中信作为中萃的股东,每年尽管账面上有不少利润,但始终未从中萃中分利,因此,这对于本来资金就相当紧张、且还有更需要资金的项目有待开发的中信公司,如何筹借这笔1440万美元的资金就成了一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中信高层领导经过权衡利弊,反复研究,最终达成共识:向太古集团转让在中萃的部分股权。由此收到了“一石四鸟”的效应:一是通过此次转让,中信公司得到了近6000万人民币(等于以此收回了投资3倍多),可将这笔钱用到其他急需的地方;二是由于减少了在中萃的占股比例,这样建新厂时,中信只需动用在中萃的初始投资余额和准备金即可;三是中信在中萃仍保留了15%的股权(初步评估值约为35万人民币),仍是第二股东,这为以后相机发展提供了基础;四是由于饮料行业原材料价格上升、竞争加剧,使得利润率逐年下降,中萃的前景仍然看好,但也不容乐观。因此,“见好就收“,利用有利时机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自然是一步化僵局为活局的妙棋。 中萃公司的案例说明,企业的发展与战争一样,有进有退,有攻有守。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对市场变化的把握、对未来的判断和对自身状况的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通过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有时从某一领域完全撤出,有时又集中力量去开拓全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