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杭大运河_杭州段_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性开发_第1页
浅谈京杭大运河_杭州段_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性开发_第2页
浅谈京杭大运河_杭州段_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性开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 年第 10 期大 众 科 技No.10,2008(总第 110 期)DA ZHONG KE JI(Cumulatively No.110)浅谈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性开发孙常青(杭州市江干区京惠花园 10-2-601,浙江 杭州 310029)【摘 要】由于年久失修,京杭大运河的运输能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文章就京杭大运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运 河杭州段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性开发的措施。【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保护开发【中图分类号】U61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08)10-0106-03京杭大运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 座座璀璨明珠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 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 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 前又面临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 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 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一)京杭大运河印象在中国广阔的国土上有两项人工的创造最为恢宏。他们 最令人骄傲,也最容易引起外国旅游者惊叹。这两项伟大的创造,一项是横贯东西一万余里的万里长城,另一项是纵贯 南北长达 1700 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长城、运河,相辉映照,都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杰作,也是世界科技史上蔚为壮观的 奇迹。长城和运河,有着不同之处。长城是军事工程,是防御性的,而运河是水利工程,是实用性的。长城依山,运河通 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长城巍巍与群山之上, 一派阳刚之气;运河波光涟漪于大江南北,充溢柔性之美。他们刚柔相济,完整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 善于巧思的智慧。这两项伟大的创造也颇有相似之处。建造这两项伟大工程的,主要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建造长城的秦 朝两世而亡,建造大运河的的隋朝也二代而终。发起建造长 城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暴虐之君秦始王;而发起修造大运河的是历史上出名的荒淫皇帝隋炀帝。 世界上有三条著名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不论从开凿的时间、长度及水系的特点都创造了世界之最。从凿建的时间来看,沟通地中海和 红海的苏伊士运河于 1858 年开始,1869 年通航,距今只有136 年;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于 1881 年开凿,1914 年通航,距今不过 91 年。京杭大运河若从七世纪的隋代 算起,至今有 14 个世纪;若从十三世纪的元代算起,距今有7 个世纪。从运河的长度看,苏伊士运河全长 195 公里,巴拿 马运河全长 81.3 公里,京杭大运河全长 1747 公里,是苏伊 士运河的 9 倍、巴拿马运河的 22 倍。(二)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现状杭州可以用两句话概括:因湖而名,因湖而闻名于世界; 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没有运河杭州最多只能称杭县,杭州之所以成为杭州就是运河。杭 州的历史可以说是和运河历史是一样长的,杭州名字的真正 出现,真正有实质性意义的话,和运河差不多一样有 1400 多年的历史。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运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并 不亚于长城,完全可以和长城媲美。运河杭州段总长 40 公里, 包括余杭在内,共流经 4 个区。其中 3 个位于杭州主城区。其两岸现在几乎没有空地,沿河居民中不少是脏、乱的棚户 区。所以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不是一项普通的 城建工程,而是提升杭州城市品位、延续历史文脉、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建设“人 民之河”的系统工程。运河杭州段的 现状与杭州市 持续高速的经 济增长不协调,与杭州市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不协调,与人们对生活质 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不协调,与其自身在杭州市“水系三品牌” 中应有地位不协调,与杭州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不协调,与运河全线的开发及杭州段内局部地区对运河的开发不协调。这 众多的不协调促使运河的综合开发更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 京杭运河杭州段是整个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省政府以及杭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及关注运河杭州段 的治理与开发,整治与开发运河已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全【收稿日期】2008-04-26【作者简介】孙常青(1971),浙江天台人,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工程师,从事工程设计、施工 管理等。- 106 -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对运河杭州段功能变迁轨迹进行分析, 对运河功能进行准确定位,是运河综合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杭州市新一轮城市规划、城市规模大大扩展、跨江 发展以及运河与钱塘江的贯通等等因素,运河交通运输存在 着要求强化的理由;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导致水运 成本的增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和“北煤南运”的意义减弱等原因也存在要求弱化的理由。 基于上述分析,运河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绝对作用可能会基本稳定甚至略有下降。因而,在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实现 交通运输生态化的前提下保留交通运输功能近期还是需要的。长期来,运河是城市废水排放的主渠道。与其它水体一 样,运河具有的自净能力使得运河可以吸纳少量污水而不至于导致河水水质恶化。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排入运河的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加上运河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因而运河水体基本没有被污染。解放后工业污水开始大量地排人运河, 运河水体逐渐被污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加的工 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大都排人运河,导致运河污染加重以至恶化。杭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 识的增强,运河的治理将会加速进行。政府已在进行的运河截污处理工程和城市第三污水干管系统的建设,将使市区污 水渐渐地不再直接排人运河。可以展望,运河的纳污功能将 随着生态环境功能的逐渐增强而逐渐减弱。杭嘉湖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古运河给当地人 民带来了舟楫之便、灌溉之利、鱼虾之裕,因而赢得了“丝 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历史上由于运河河床较高,曾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解放后,沿河各级政府积极疏浚河 床、改变航道、兴修水利,使得运河的水利功能得到了更大 更好的发挥。但从历史长河来看,运河的水利功能是基本保持稳定的。 由于运河与周边水网形成一个巨大的水系,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功能、环境景观功能、气候调节功能等生态环境功能。这种功能在人口密度较小,工业不发达的时期一直能 得到正常的发挥。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沿河地带建设了大批工业企业,加上人口的迅速增长,而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 发展的需要,运河沿线的工业及生活污水直接排人运河,造 成运河水体逐渐受到污染。上世纪 70 年代末期以来,由于污水排放严重超过运河的自净能力,运河污染不断加剧,水体 发黑发臭,鱼虾绝迹,严重影响到杭州城市的生产和生活, 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余杭居民的取水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峻挑战。 今后随着运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全面实施,运河的生态环境功能将重新显现出来。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再现将是运河生态环境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这是运河自身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杭 州市“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所决定的。运河文化功能的开发首先是一项文化工程。运河作为“世界上 最早的伟大工程”是杭州的一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丝毫不比西湖逊色。保护开发好具有深厚文化积 淀的运河,必将进一步巩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运河 文化功能的开发同时也是一项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的开发能 够提升沿河土地的价值,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因而伴随文化功能的开发,还将促进和繁荣沿河的旅游商贸 经济。运河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其重要的旅游休闲商贸功能。 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将使杭州的旅游休闲呈现多中心的 格局;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开发将提升杭州的城市形象;运 河休闲旅游功能的拓展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根据杭州城市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拱宸桥以南的运河段 今后的功能定位就是以旅游休闲商贸为主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对精神产品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因此,发展运河旅游具有良好前景。发展运河旅游不仅能够 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当然, 就目前来看,由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使得运河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难以表现。但是,是金子总是会闪光的。(三)运河杭州段的综合整治和保护性开发“50 年代淘米洗菜,60 年代洗衣灌溉,70 年代水质变坏,80 年代鱼虾绝代”千年古运河,该流往何处?全长 1794 公里的京杭大运河,隋唐以来,一直是沟通南 北物流和人流的水上绿色通道。不仅是交通大动脉,大运河更是南北文化交融的廊道,这成就了江南,也成就了杭州。 其实解放以后,河堤坍塌比较多,但水质仍然不错。但 从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水质逐渐开始变化。当时城北成为杭州发展工业的重点区域,一批造纸、印染、制药等化工、轻 工企业大多集中于此,加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运河污染 愈演愈烈。运河在杭州河网里水位是最低的,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各个河道,转而进入运河,每天多达 数十万吨。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运河开始发黑发臭,鱼虾绝迹。遇到暴雨,运河水涨,河水一下泄,余杭塘栖地区就 会发生大规模的死鱼情况。那时,余杭还未纳入杭州,为此, 每年杭州赔偿余杭死鱼和农业损失的费用就高达 200 万元左右。此外,运河水污染还影响到了祥符桥自来水厂取水水源。 自来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自来水厂不得不把取水口往上游移了近 10 公里,耗费 1000 多万。 那时,来往于苏杭之间有艘客轮叫“天堂号”,朝发暮至。流传着一句令杭州人汗颜的话,叫“闻到臭味杭州到”。曾经还发生过有船老大在运河里抽烟,结果引燃了河底窜上的沼 气而烧了船的事故。水流不畅、猛吃污水,运河自净能力长时间超负荷。人说:流水不腐。此时的运河,已成“腐水”。上世纪 60 年代后,政府要求运河沿岸的企业配有污水处 理设施,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照此下去,运河最终改变不了成为横亘在天堂城市躯体上“黑龙”的命运。整治运河, 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进入八十年代,政府终于认识到这条生命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意义,开始要求规划部门编制城市的污水治 理规划。1983 年,杭州开始了运河截污可行性研究,将截污- 107 -作为最关键的措施,确定了要针对 110 多家工商企业和全市 居民生活用水,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综合截污、整治。整治运河是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涉及遍布城北 的数百家企业,更要面对杭城每天 80 多万吨的生产、生活污水。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论证,最开始实施的是中东河综合治 理工程:沿城市中间两条主要河道中河、东河敷设截污管道,形成了覆盖老城区所有居民区的第二条污水干管系统,使污 水不再直接排入河道。值得一提的是,四堡污水处理厂就是 在这个时候建设的。这是我们国家建设的第二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规模为全国之最。到 1987 年,中 东河工程与四堡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连同六十年代初建设的 第一污水干管系统,使杭州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 30%。尽管这个指标在当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然而全杭州每 天的自来水供应量在 80 万吨左右,收集了其中的 30%,仍有50 多万吨污水被排入运河。整治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1991 年,随着运河截污处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成立,一 个凝结着一代人心血和智慧的可操作方案终于确定下来 运河截污处理工程。截污首先要截源,杭州北部 74 平方公里的地区,一条 10 公里长的主干管和总长 80 公里的 5 条次干 管横空出世。截住排入大运河的污水,输送到扩建后日处理 能力为 60 万吨的四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钱塘江,使运河杭州段的水污染得到根本改变。同时,对运河两岸进行 驳墈绿化护坡等配套工程,让古运河重现昔日的美丽风姿。1993 年,此项目被列为杭州市的“八五”重点工程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总投资达 10 亿元。这项造福子孙后代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正式拉开序幕,工程主 要包括铺设一条主干管、一条连通管、5 条次干管,新建扩建沿线 10 座污水提升原站,扩建四堡污水处理厂,使其污水一 级处理能力达 60 万吨天,二级处理能力达 40 万吨天。 除上述工程外,还形成以运河截污为主体的道路、桥梁等综合整治工程及七格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 2001 年 7 月 22 日,杭州迄今投资 最大、历时最久、服务区域最广、社会效益最显著的环境整治工程运河杭州段截污工程基本完成。全长 90 公里的截 污主次干管、日处理能力 60 万吨的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 和 10 座污水提升增压泵站开通运行。杭州 50 万吨/日以上的收集处理污水量,60%左右的收集处理率,使运河水质得到了 极大的改善,消除了黑臭,鱼虾重现运河。我们看到,运河截污处理工程解决了污水的出路问题,但要把污水纳入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还有很多事情要 做。建立污水干管的同时,改善城市“毛细血管”的纳管工 程同时进行。结合旧城改造、小区新建,一个将雨污分流,让雨水流入河道,让污水集入处理系统的污水收集系统的实 现,将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项工 程一直在进行。截至目前,全市污水接管率在 90%左右,以自来水用量计算,截污率在 75%左右。 水质的改善,带动了运河地区的开发建设,地价急剧上升,成为投资的热土。古老运河又焕发了青春。提高了两岸 运河人家生活质量,也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品位,“运河文化” 再现光芒成为可能。昔日清波涟漪、鱼虾游跃、岸柳婀娜、 鸟语花香的美景终于又进入了现实生活。然而,运河有个天生的弱点,自然水源不足,水量也不 足。很显然,要让运河活起来,就必须要对其进行配水。运河配水的水来自“西湖引水”工程。早在 1986 年,杭州就成功地引钱塘江水冲刷西湖,由白塔岭泵站提升钱塘江 水,经小南湖再注入西湖。在前几年的西湖水环境综合保护 工程中,引水方案的改变,使得城市河道也成了受益者。每天,通过白塔岭泵站、西湖引水泵站引入 40 万立方米的钱塘 江水,将先由泵站一路提升到两座水处理厂进行预先处理, 分别进入小南湖和湖西新挖水域。除了原先的圣塘闸、涌金闸、岳湖闸和北里湖泵站四个出口外,新增了 5 个出水口, 即柳浪闻莺出水口、大华饭店出水口、涌金池出水口、湖滨 一公园出水口和华侨饭店出水口。今后,西湖水经由这 9 个出水口“出湖”后,接着再进入浙大护校河、沿山河、西溪 河、大运河、古新河、中河、清水河、余杭塘河等城市河道, 起冲刷作用,真正实现“一水多用”。源源不断的钱塘江水进入西湖,再被送到市区河道,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