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完整ppt课件_第1页
分析化学完整ppt课件_第2页
分析化学完整ppt课件_第3页
分析化学完整ppt课件_第4页
分析化学完整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液相色谱法,1.液-固吸附柱色谱法,2.离子交换柱色谱法,3.薄层色谱法,4.纸色谱法,5.小结,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称为液相色谱法。根据操作形式的不同液相色谱法又可以分为柱色谱法和平面色谱法(planarchromatography)。色谱过程在固定相构成的平面内进行的色谱法称为平面色谱法。平面色谱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TLC)和纸色谱法。,1、液固吸附柱色谱法,X:溶质分子Y:流动相分子a:吸附剂m:流动相,1.1基本概念,固体吸附剂:多孔性物质,表面有许多吸附中心。吸附:溶质在液-固或气-固两相的交界面上集中浓缩的现象。,定义: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利用被分离组分对固定相表面活性吸附中心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行分离的色谱法。,定义:将固体吸附剂装在管状柱内,用液体流动相进行洗脱的色谱法。,1.1.1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chromatography),1.1.2液固吸附柱色谱法,X:溶质分子Y:流动相分子a:吸附剂m:流动相,组分Ka越大,tR越长,1.2液固吸附柱色谱法,1.3吸附等温线,一定温度下,某组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达平衡时,该组分在两相中的浓度相关曲线,1.4吸附剂的选择和吸附活度,吸附剂的要求表面积大,具有一定吸附能力不与流动相发生化学反应粒度要细,200目左右,1.4.1氧化铝,常用吸附剂: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1.4.2硅胶,吸附能力稍弱于氧化铝,用于分离弱酸和中性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甾体等。,吸附能力:活性大小:,1.4.3聚酰胺,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物质。,吸附原理:利用分子内酰胺基和羰基,可与酚、酸、硝基化合物等形成氢键。吸附力与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有关。芳香核具有较多共轭键时,吸附力增大。,吸附剂的活度,氧化铝,硅胶的吸附力大小与其含水量有较大关系。,活化:105-110加热除水脱活:加一定水份降低活性,1.5流动相的选择,流动相的要求纯度高稳定对样品溶解度大粘度小,流动相的洗脱实质:流动相分子与被分离分子竞占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1.5.1被分离物质的极性与结构,母核相同,取代基团极性愈大,分子极性愈大。母核相同,极性基团数目愈多,分子极性愈大。分子双键多,吸附力,共轭度,吸附性。空间排列,影响极性。,常见化合物极性:烷烃烯烃醚类硝基化合物二甲胺脂类酮类醛类硫醇胺类酰胺醇类酚类羧酸类,流动相的选择,空间排列,影响极性。,氢键,1.5.2吸附剂的活度,1.5.3流动相:相似相溶原则,常用流动相极性强弱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醇乙醇甲醇水,吸附剂与流动相的选择,3.薄层色谱法,点样,展开,过程:铺板活化点样饱和展开显色定性定量,3.1原理,TLC特点快速;灵敏高选择;显色方便,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不同,展开剂对各组分的溶解与解吸能力也不相同,各组分不断地被吸附、解吸附产生差速迁移。,3.2参数3.2.1定性参数比移值(retardationfactor,Rf),0Rf1Rf可用范围:0.2-0.8Rf最佳范围:0.3-0.5,Rf与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在色谱条件确定的情况下,K大Rf小,K小Rf大。,相对比移值(Rr),特点:(1)消除系统误差(2)Rr可以小于1,也可大于1,3.2.2分离参数,分离度(resolution;R),例:在薄层板上分离A、B两组分的混合物,当原点至溶剂前沿距离为16.0cm时,两斑点质量重心至原点的距离分别为6.9cm和5.6cm,斑点直径分别为0.83cm和0.57cm。求两组分的分离度及Rf值。,解:,3.3固定相,吸附柱色谱的固定相薄层色谱也可以使用,但薄层色谱所用的硅胶、Al2O3粒度比柱色谱更细。,硅胶:40m,200目左右,薄层板的铺制,常用平滑玻璃板软板:吸附剂直接铺涂。缺点:风吹即飞。目前很少使用。硬板:吸附剂黏合剂糊状铺板晾干活化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活化:晾干的板在110活化1h,置于干燥器中备用。,3.4展开剂选择,分离强极性物质,选择强极性展开剂,同时也应考虑固定相的活性,分离混合样品时,先用单一中等极性展开剂尝试,再摸索二元展开剂。,例:A,B两组分的试样,问:A、B哪个组分的极性大,答:B的极性大。展开剂极性增大,极性大的Rf值增大。,3.5点样与展开,点样量一般1-几十g,2-3mm点样量太大易拖尾点样位置:距底边1.5-2cm,3.5.1点样,3.5.2展开,先饱和15-20min,防止边缘效应展开剂浸薄层板下端0.5cm,不能浸住起始线层析缸应密闭展开方式:单向展开,双向展开,3.6定性和定量分析,3.6.1定位,荧光薄层板常用硅胶GF254板,3.6.2定性分析:比较组分与对照品Rf值,对未知样品,要几个展开体系均有一致Rf值,或双向展开法确认。,3.6.3定量分析,4.纸色谱法,4.1基本原理,分配色谱,操作类似于薄层色谱法,但原理不同,定性参数Rf,例:比较下面三个化合物的Rf,4.2实验条件选择,5.小结掌握液固吸附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掌握平面色谱参数及其计算;熟悉平面色谱法常用的固定相及其选择;熟悉TLC的展开剂的选择及其操作方法;掌握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了解离子交换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的原理及其应用,4.样品在薄层色谱上展开,10min时测得组分的Rf值,则20min时的展开结果如何?A.Rf值加倍;B.Rf值不变;C.样品移行距离加倍;D.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小于2倍;E.样品移行距离增加,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