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课件_第1页
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课件_第2页
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课件_第3页
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课件_第4页
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骨折概论GeneralPrincipalsforFractures,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教学目的,2020/5/12,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教学目的,2020/5/12,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4,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5,自学内容,开放性关节损伤,2020/5/12,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6,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7,定义: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中断,骨折定义,2020/5/12,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1、创伤性骨折:创伤2、病理性骨折:骨骼疾病,成因,2020/5/12,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创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2020/5/12,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创伤性骨折,1、直接暴力:软组织损伤重,2020/5/12,1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创伤性骨折,2、间接暴力:传导、杠杆、旋转、肌肉收缩,2020/5/12,1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2,创伤性骨折,3、积累性劳损:疲劳性骨折,2020/5/12,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3,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分类,2020/5/12,1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4,(一)根据骨折处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类,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2020/5/12,1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5,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15,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2020/5/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6,2020/5/12,1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7,(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裂缝骨折、青枝骨折)2、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2020/5/12,1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8,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多发生于颅骨与肩胛骨,3D重建图,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形态,2020/5/12,1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9,裂缝骨折青枝骨折,部分骨皮质断裂,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形态,2020/5/12,1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0,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线与骨干纵轴线接近垂直,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1,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线与骨干纵轴线成锐角,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2,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线呈螺旋形,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3,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骨折碎成三块以上,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4,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多发生于骨松质与骨密质交界处,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5,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松质骨压缩变形多见脊椎、跟骨,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6,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多发生于颅骨,2020/5/12,2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7,横断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骺分离,发生于骨骺部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和形态,2020/5/12,2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8,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横形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裂缝骨折压缩性骨折,(三)依据骨折端稳定程度分类,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2020/5/12,2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29,新鲜骨折:3周后,附:(四)依据骨折后就诊时间分类,2020/5/12,2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0,(一)原因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2肢体远侧段的重量牵拉3肌肉牵拉力4搬运及治疗不当,骨折段移位,2020/5/12,3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1,2020/5/12,3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2,2020/5/12,3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3,(二)移位的方式常见5种,成角移位:交叉成角,以顶角的方向为准有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2020/5/12,3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4,成角移位侧方移位:四肢按骨折远段、脊柱按上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2020/5/12,3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5,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互相重叠或嵌插,骨的长度因而缩短,2020/5/12,3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6,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互相分离,且骨的长度增加,2020/5/12,3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7,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围绕骨之纵轴而旋转,2020/5/12,3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8,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3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39,前提:受伤史(一)全身表现1休克:(1)大量出血:骨盆、股骨、多发性骨折(2)广泛的软组织损伤(3)剧烈疼痛(4)并发内脏损伤2发热: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1)大量出血,血肿吸收(吸收热,100BPM,呼吸25BMP,尿量小于30ML/H,CVP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以骨外膜为主。因此,骨外膜在骨痂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任何对骨外膜的损伤均对骨折愈合不利。,2020/5/12,7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77,3.骨板形成塑型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形态改变爬行替代:死骨清除,新骨形成,板层骨替代原始骨痂,形成骨性连接这一过程约需812w,2020/5/12,7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78,应力轴线上的骨痂不断得到加强,应力轴线以外骨痂,逐渐被清除。并且骨髓腔重新沟通,恢复骨的正常结构,最终骨折的痕迹可从组织学和放射学上不留痕迹。,2020/5/12,7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79,病例(骨折愈合过程),复位当天,四周,八周,2020/5/12,7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0,一期、二期愈合,1、以上为二期愈合的主要生物学过程2、临床上多为二期愈合,1、一期愈合:哈佛系统重建直接发生连接,X线片上无明显外骨痂形成2、特征:无骨皮质区吸收,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的板层骨取代,皮质骨间直接愈合,2020/5/12,8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1,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处有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已模糊;拆除外固定后:上肢1Kg1分钟;下肢3分钟30步2周,2020/5/12,8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2,82,临床愈合时间为最后一次复位之日至观察达到临床愈合之日所需的时间。检查肢体异常活动和肢体负重情况时应予慎重,不宜于解除固定后立即进行。,2020/5/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3,骨性愈合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X线照片显示骨小梁通过骨折线。,83,2020/5/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4,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8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1、年龄2、健康状况,2020/5/12,8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6,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二、局部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3、软组织损伤程度4、软组织嵌入5、感染,2020/5/12,8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7,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1)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良好,多见于干骺端骨折,胫骨血液供应示意图(1)胫骨两端有许多小孔。胫骨两端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在胫骨干之中、下1/3内完全没有血管孔,仅在上、中1/3交界处之后侧面有一血管孔(2)滋养动脉由此血管进入骨干内后,即自上而下承担整个中、下1/3骨干的大部分血液供应,2020/5/12,8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8,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2)一骨折段血液供应较差,2020/5/12,8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89,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3)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均差,2020/5/12,8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0,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股骨颈囊内骨折,2020/5/12,9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1,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三、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2、切开复位剥离过多3、开放性骨折清创过多摘除骨碎片4、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时,牵引力过大5、骨折固定不牢固6、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2020/5/12,9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2,骨折的急救,目的:用最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运、以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4、迅速转运,2020/5/12,9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3,骨折的急救,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的继发损伤2、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痛苦3、便于运送,2020/5/12,9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4,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9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5,骨折的治疗原则,1、复位2、固定3、康复中西结合治疗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2020/5/12,9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6,一、骨折的复位,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对位、对线2、功能复位: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2020/5/12,9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7,功能复位标准: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若无骨骺损伤,下肢缩短在2cm以内成角移位:上肢:肱骨干可稍有畸形;前臂双骨折要求位线好下肢:需纠正侧方成角移位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1/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2020/5/12,9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8,是否要纠正?,2020/5/12,9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99,一、骨折的复位,复位方法:1、手法复位(闭合复位):解除疼痛肌松弛位对准方向拔伸牵引各种手法(举例)2、切开复位:指征优缺点,2020/5/12,9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0,反折手法,回旋手法,2020/5/12,10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1,端提手法,捺正手法,2020/5/12,10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2,分骨手法,扳正手法,2020/5/12,10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3,二、骨折的固定,(1)外固定:1、小夹板2、石膏绷带3、外展架4、持续牵引5、外固定器,2020/5/12,10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4,胫腓骨干骨折进行螺旋牵引,下肢持续皮牵引,2020/5/12,10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5,2020/5/12,105,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6,2020/5/12,10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7,2020/5/12,10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8,二、骨折的固定,(2)内固定:1、金属内固定2、可吸收钉,2020/5/12,10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09,2020/5/12,109,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0,2020/5/12,110,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1,三、康复治疗,原则:动静结合、主被动运动结合、循序渐进1、早期阶段:骨折1-2w内,以肌主动舒缩为主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2、中期阶段:骨折2w后,开始骨折上下关节活动3、晚期阶段:关键时期,辅以理疗和药物熏洗,2020/5/12,111,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2,教学内容,1、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骨折段的移位2、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3、骨折的并发症4、骨折的愈合过程5、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骨折的急救6、骨折的治疗原则7、开放性骨折的处理8、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2020/5/12,1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3,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定义:骨折部位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与外界相通最大危险:骨感染,2020/5/12,113,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4,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可分为三度:一度:皮肤由骨折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2020/5/12,114,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5,115,处理原则: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2020/5/12,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6,(一)术前检查与准备,1.询问病史2.检查全身情况3.确定是否有神经、肌腱和血管损伤4.观察伤口情况5.拍摄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和移位,2020/5/12,116,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7,(三)清创的要点,原则上: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潜伏期:污染感染争取在潜伏期内,感染发生之前进行清创最佳:一般认为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适当延长:气温低,伤口污染较轻,周围组织损伤较轻少数病例:伤后1224小时,甚至个别病例超过24小时还可进行清创,2020/5/12,117,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8,(三)清创的要点,它的要求比单纯软组织损伤更为严格,一旦发生感染将导致化脓性骨髓炎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术包括:清创骨折复位软组织修复伤口闭合,2020/5/12,118,骨折概论第版外科学,119,1、清创:彻底,避免遗漏死腔和死角清洗、消毒,然后切除创缘、清除异物,切除坏死和失去活力的组织,使之变成清洁的创口(1)清洗(2)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的处理(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