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0诗五首习题课件1语文版.pptx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0诗五首习题课件1语文版.pptx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0诗五首习题课件1语文版.pptx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0诗五首习题课件1语文版.pptx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30诗五首习题课件1语文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五首,一、基础演练1.直接填空。(1)君自故乡来,_。(2)君问归期未有期,_。_,却话巴山夜雨时?(3)扬子江头杨柳春,_。答案:(1)应知故乡事(2)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3)杨花愁杀渡江人,(4)海内存知己,_。_,儿女共沾巾。(5)怀旧空吟闻笛赋,_。_,病树前头万木春。答案:(4)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5)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2.理解填空。(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_,_?(2)淮上与友人别中从听觉、视觉方面抒发各奔天涯的离愁之情的诗句是:_,_。(3)心灵是跨越时空的桥,挚情是衔接永恒的路,友情可使天涯化咫尺,距离可让牵挂更隽永,面对即将到来的挥手别离,你会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怀念之情及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答案:(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答案:(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4.简答题。(1)简析夜雨寄北诗中“涨”字的妙处。答:_(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_。这两句诗蕴涵的哲理是:_,答案:(1)“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得准确,富于动态感。(2)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二、中考体验(一)(2012铜仁中考)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1.诗歌首联“_”和“_”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答案:凄凉地弃置身,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令人惆怅,却又相当达观。人们常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答案: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答“包含事物的新陈代谢的哲理”也对),(二)(2011娄底中考)阅读夜雨寄北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_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