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学 院: 美术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美术学2010级4班 毕业年份: 2014年 姓 名: 杨 学 号: 1005 指导教师: 陈平安 职 称: 讲 师 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制目 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 5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 7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稿 11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毕业年份2014年学 号指导教师陈平安职 称讲 师一、文献查阅指引查阅书籍主要有:1.刘纲纪著文徵明2.燕 妮著图说中国绘画3.石 莉著文徵明4.薄松年著中国美术史教程5.紫 都著文徵明6.张安志著文徵明7.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8.杭春晓著明代吴门画派查阅相关网络有:1.新浪博客2.百度二、内容要求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重点分析讨论文徵明的粗笔、细笔、墨色的运用;3.探讨文徵明绘画对后世的影响及意义;4.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构思框架。三、进度安排1.选题与开题阶段 2013-10-212013-11-102.查阅资料阶段 2013-11-042013-12-08 3.撰写、修改、定稿阶段 2013-12-082014-03-16 4.答辩、评议阶段 2014-04-102014-04-295.完善、上交论文资料 2014-05-082014-05-15四、起止日期 2013年10月21日至2014年5月15日指导教师(签名) 系 主 任(签名) 主管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注:1.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主任及主管院长审批后,在第七学期末之前下达给学生。2. 文献查阅指引,应是对查阅内容和查阅方法的指引,即查阅什么和怎样查阅。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毕业年份2014年学 号指导教师陈平安职 称讲 师一、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意义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名家辈出,他们留下的浩瀚作品和画学理论,是中国文化珍贵的遗产。在明朝,吴门画派对画坛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文徵明作为此画派重要领导人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进作用。同时,他的绘画审美和风格作为准则促进着后学之士,特别是与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画家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研究文徵明的绘画特征对当代人的绘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步骤:1.确定论文题目为: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 2.查阅相关专著、学术报刊,并分析文徵明绘画的笔法、墨法及设色技法;3.确定论文的提纲并撰写论文初稿;4.修改完善,最终完成论文写作。 方法与措施:1.通过阅读专著、论文、学术报刊等文献获取撰写论文的资料;2.与指导教师交流,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筛选和分析;3.进行归类比较并总结;4.整理各种资料。三、论文拟定提纲题目: 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1)文徵明的生平(2)文徵明的代表作品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1)“粗文”与“细文”(2)用墨与用色特色(3)书画合璧及书法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四、主要参考文献1.刘纲纪.文徵明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202.燕 妮.图说中国绘画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433.石 莉.文徵明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34.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025.紫 都.文徵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56.张安志.文徵明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13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主管院长意见: 主管院长签字: 年 月 日注:开题报告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院 系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专业/班级美术学2010级4班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学生姓名学 号指导教师陈平安职 称讲 师完成情况及改进意见: 经查,杨鹏鹏同学自论文开题以来,已按照指导教师意见和任务要求,查阅很多相关论文及书籍,重点论述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提纲经过了多次修改确定为: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的艺术特征内容: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4.结语教师改进意见:文章写作方向明确,结构合理,符合论文写作要求,主要是在文徵明绘画特征的论述上还不够充分,个别词句使用还不够恰当。能按照指导教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如期完成修改任务。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意见: 同意继续修改签字: 年 月 日主管领导签字: 同意继续修改年 月 日注:完成情况及改进意见由指导教师填写。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学生姓名院系、专业、班级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美术学2010级4班毕业年份2014年学 号指导教师陈平安职 称讲 师一、论文摘要(中文)文徵明是明朝著名大画家之一,他在学习沈周“粗笔”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清秀细润的笔法,从而独创了细笔,走出了自己的绘画特色。并继承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设色,提高了设色在文人画中的地位,使得文人画家不在把设色当成弥补画面不足的辅助画法。作为吴门画派领袖,他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使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二、论文摘要(英文)Wen Zhengming is one of the famous painters in Ming Dynasty who studied the “thick pen”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integrated his own delicate and fine brushwork. As a result, he created the fine pen which was his own painting feature. Whats more, h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element of Qian jiang colors of four Yuans,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literati painting and making literati painter not regard painting as auxiliary drawing when brushwork and lines are lacked of. 三、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语:该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出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具有自己的见解。论文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论述文徵明绘画艺术成就方面,论证不够具体,引言和结语部分应简要明确。注意标点符号和错别字,对论文应继续深入检查。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同意答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评阅人评语:该生论文思路基本清晰,紧扣主题,结构合理,论述较充分,用简练的语言对文徵明绘画的艺术特征做出自己的见解,文章格式正确。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建议给予答辩。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小组评语:该同学对论文熟悉,论述较充分,有自己的见解,但文章深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该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基本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能合理把握时间,回答问题不够流利,理论基础有些欠缺,希望在以后继续学习并加强各方面锻炼。通过答辩小组表决一致同意,认为杨鹏鹏同学达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要求,答辩通过。成 绩(分数)答辩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审核意见:同意答辩委员会小组意见。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年 月 日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姓 名学 号专业/班级院 系毕业年份指导教师美术学2010级4班美术设计学院美术系2014年陈平安说明:本栏目填写学生论文汇报情况,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等答辩过程及论文综合评价情况。每个答辩小组记录一份。答辩记录一、开题小组组长陈平安老师宣布开始二、杨鹏鹏同学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内容:1.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2.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3.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4.结语三、老师提出问题陈平安老师提问:谈谈文徵明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 杨鹏鹏同学回答:文徵明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他的画风和人文素养极高,影响了江南一代众多画家,在绘画史上有很高地位。栾一鹏老师提问:吴门画派的主要绘画特色? 杨鹏鹏同学回答:主重笔墨表现,强调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的格调,并融汇文人画技法,形成笔法挺健细秀,风格谨严而清逸的艺术特色。郭风雷老师提问:请简要谈谈明代绘画种类及艺术流派? 杨鹏鹏同学回答:明代绘画种类有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岛画,并有梅、兰、竹及杂画等。在艺术流派方面,有浙派、松江派、吴门画派等。四、小组评议并宣布结果经小组讨论,杨鹏鹏同学开题报告通过。五、答辩结束答辩日期 2014年04月10日答辩小组组长签字:答辩小组成员签字:记录人浅谈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渭南师范学院 美术设计学院 美术系2010级4班)摘 要:文徵明是明朝著名大画家之一,他在学习沈周“粗笔”的基础上融入自己清秀细润的笔法,从而独创了细笔,走出了自己的绘画特色。并继承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设色,提高了设色在文人画中的地位,使得文人画家不在把设色当成弥补画面不足的辅助画法。作为吴门画派领袖,他把吴门画派推上历史高峰,使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键词:文徵明;文人画 ;色彩 ;技法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名家辈出,他们留下的浩瀚作品和画学理论,是中国文化珍贵的遗产。在明朝,吴门画派对画坛的贡献是不可缺少的,文徵明作为此画派重要领导人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绘画审美及风格作为准则促进着后学之士,特别是与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画家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研究文徵明的绘画特征对当代人的绘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徵明的生平及代表作品1.文徵明的生平(1)文徵明简介文徵明,名壁,字徵明,1470年出生于苏州府常州县,祖籍衡山,又号衡山居士。他是沈周的学生,也是继沈周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吴门画派代表人,并与吴中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杰”。文徵明才华横溢,诗、书、画天下卓绝,人称“四绝”,号称明朝第一,南宗正统。这位才子生平一身坎坷,他八岁时仍不能说话,多数人把他看成痴呆之人,直到十一岁时方可言语。之后年龄稍长,才显聪慧,能日记数千言。这时他的祖父因病去逝,父亲为守孝停官两年。两年后起复博平县,徵明随从左右。1485年随父亲考绩还朝,不久就谒告还乡。之后认识了好友唐寅,开始了他们相从谈艺的高雅生活。(2)师承关系文徵明师法渊源广泛,26后随沈周学画,沈周直接影响着他的绘画风格,作品中多呈现江南山水之美,带有实地写生的性质1。在用色上,文徵明继承发扬了元四家设色,而元四家绘画很大成份来自赵孟頫。所以,文徵明和赵孟頫的绘画风格也有血脉相通之处。他特别突出的推崇宋代画家李公麟,人物画风格受其极大影响,并远涉晋唐。加之文氏家族珍藏历代名画真迹,尤其宋元名迹甚多,倍受环境熏陶,各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这位吴门才子。1559年,文徵明在为御史严杰写墓志铭时离世。2.文徵明的代表作绿阴长话图轴是文徵明的细笔山水代表作,此轴横0.32米,纵1.31米,采用高远法。江南春轴图绘于1547年是文徵明浅绛着色代表性作品。兰亭俢禊图是文徵明青绿山水中杰出的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约24厘米,横约61厘米。他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代表作小楷千字文。二、文徵明的绘画艺术特征文徵明以细笔为主,晚年改为粗笔,学习了宋人的青绿山水,并发展了元四家的浅绛着色。1.“粗文”与“细文”(1)酣畅淋漓的粗文 文徵明继承了沈周粗笔,并学习沈周最喜欢的元代画家吴镇的笔法,粗笔是沈周与吴镇擅长用笔。文徵明学习研究二人粗笔之作,领会到了他们笔墨酣畅淋漓的优点。仿米氏云山图有明显的特征,1533年开始创作,1535年完成,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画是一种即兴创作,对物象简略概括,浓重粗重的落笔,山石结构复杂多变,层次渲染丰富,用笔不徐不急,温文尔雅。此画历时三年完成,却看似一气呵成,可以想象创作时的心境是相当平静。文徵明虽在笔的凝练和骨力上不及沈周和吴镇,但有自己的特色,作品“粗”且富于清秀细润的特色。用线一般较枯,速度较快,线条质感显得干涩、笨拙、厚重、沉稳。如仿梅山道人图和吴镇作品比较,就有他独具的特色。文徵明作品中还有一些“粗”笔作品,看来笔力遒劲,但与沈周相比略显不足。这并不是他功力不足,而是画家性格爱好所影响,所以他在粗笔绘画方面具有不可否认的成就。(2)细致紧密的细文绿阴长话图轴是文徵明的细笔山水的精品,采用高远法。这幅作品是文徵明晚年所绘,画中树下对坐两人,往上有蜿蜒曲折夹道通向大山深处,夹道左右草木层生,松柏毅然挺立。一股清泉自大山深处悠然自得的流出,宁静与高雅跃然纸上。画面用线枯淡松柔,笔法劲力有力,每一笔都经过高度提炼,谨慎细致,每笔线条透露着书法意味。山、石、树结构穿插严密,笔法独具风格,自成工秀清苍的艺术特色。文徵明早期细笔作品整体笔力略微不足,骨力不如沈周,有稚弱缺点。到后期,细笔作品逐渐显出成熟稳健,笔法劲力有力,并在绘画中融入他最为精绝的小楷笔法。这种笔法经过高度提炼,灵活、生动、含蓄,没有冗余、犹豫、丛杂笔法。每一笔下去,能巧妙地体现出物像的质量、空间等感觉,还具有书法意味美。作于1549年的真赏斋图便是此类细笔画的代表性作品,该图描绘了华夏的书斋场景。画中大块西湖山石,大石后的草屋对坐两人,好像在谈论什么,旁有一童子侍候,侧屋又有两童子添火煎茶。全画平和真切,在细腻中体现着谨密,境界优雅清旷,用笔沉稳而文静,是文徵明代表性作品。在学习细笔过程中,文徵明一边研究各朝代以工细见称的名家,一边与好友唐寅、仇英交流细笔绘画心得。技法得到很大提高,作品更见细致谨密富有生机。总体来讲,他的“细笔”呈现秀丽缜密,体现出文人对生活情节的津津玩味。其细致、工整的笔法沉稳而文静,用笔精细而劲力,既无剑拔生硬之匠气,也没有随意轻巧之草气,形成自己淡雅平静的个性特征2。2.用墨与用色的特色(1)用墨文人画喜欢的用墨有两种,即层层积墨和酣畅淋漓的泼墨。元四家中吴镇近乎于泼墨技法,黄子久、倪云林喜欢积墨效果,王蒙既有泼墨技法又有积墨技法。文徵明传承吴镇湿笔和沈周粗笔,接近于秀润的泼墨表现效果。用墨又受倪云林影响,他曾在一些画上题到“云林墨法”3。文徵明之作常见中锋,少数侧笔,用墨干而淡。他重视一切尽可能简约明快润泽的效果,真正领会了云林的“惜墨如金”精神。此外还吸收了赵孟頫和黄子久的用墨法,并与倪云林用墨技法结合起来,走出了自己的用墨特色。他的这种技法是对用墨的淡与浅的把握,比“云林墨法”水分稍多,用细笔少量皴染,大块留白,在需要的地方适度加重墨,使深浅对比显明。总体效果却十分柔和,淡墨和更淡墨以及重墨搭配,显得幽深沉稳。即的“云林墨法”妙处又更具有立体感与滋润感,也就避免了云林墨法的平与燥的不足。在画树方面文徵明吸收了云林画树法,每一笔都有浓淡干湿变化,又吸收了赵孟頫和黄子久点叶法,借鉴宋人双勾叶法,使层次丰富墨色滋润,尽显生意。(2)用色元四家注重笔墨的应用,对色彩的应用体现在极少数的浅绛着色上。而文徵明在设色上甚为重视,并且继承发扬了元四家浅绛着色,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提高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如绘于1547年的江南春轴图,那年春天二月,文徵明78岁高龄,在艺术上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程度。这幅画浅绛着色,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对春日景色的惋惜之情。其构图和倪云林画江滨景色常用构图相似,采取三段式构图,舒朗的近景,茂密的高树,树后有一舟,舟上看似有一文人雅士,沉思之状又略带失落。舟与树形成有变化的对比,中景的树丛及飘拂的杨柳极富春日新意,树丛后一高山耸立,妩媚而开阔,远水萦绕,自然和谐。三段式构图极为宁静而高雅,超脱了倪云林绘画的清冷荒寒之感,尽显春日生气美景,书倪云林和文徵明。在青绿山水中,文徵明大胆使用一般文人画家不常用的唐、宋青绿山水着色,把文人画高雅的设色与宫廷富丽浓艳的着色相结合。既力求院体画风的工细精致,同时又注重文人画的精简文静,抛开院体画的繁杂的程序性,将两种设色“错综”到一起,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形式感与装饰感,及富诗意。如文徵明青绿山水中杰出的作品兰亭俢禊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约24厘米,横约61厘米。这幅画描绘了一段家喻户晓的文坛佳话,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场景。图中描绘的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文人雅士席地而坐,一边观赏着山水美景,一边看着淙淙溪流送来的酒觞,潜心构思,王羲之与三人正在溪畔评点写好的诗文。此画画面草木葱葱郁郁,春色清醒醉人,山石树木细致勾画纷染,整齐严谨却不呆板,笔笔到位。用线精炼不冗余,数根线条便概括出文人雅士洒脱的气质。画面小青绿设色,淡赭石渲染山脚坡石,淡雅秀润,画面充斥着娴静雅致的文人气息。兰亭修禊图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力,集中代表了明代兰亭艺术的绘画风格。3.书画合璧及书法文徵明还有大量的“书画合璧”作品。他直接在画心题诗或书写其他内容,所题内容字数不定,有的占用大量画幅,如中庭步月图、礁石鸣琴图、湘军湘夫人轴图等。其中礁石鸣琴图画上所题琴赋占了画幅很大面积,使画面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这种大胆创新的画法在当时极少见的,也是文徵明对绘画领域的一种独特贡献。文徵明在书法上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一生不断写千字文包含了正、草、隶、篆四体,是他书法的代表性作品。尤其是小楷声誉极高,基本两种风格:一种是受钟元常影响,结构精密,笔法劲力;另一种是学习二王,秀丽灵动,精工之甚,变化丰富,集中体现在代表作千字文4。他的小楷后赤壁赋笔法娟秀、婉转,节奏缓和,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总的来讲文徵明绘画主要学习沈周笔法,在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书法笔意,粗中有细,精细而劲力,形成自己丰富多样的技法。使画面严谨细密、简洁,不琐碎,有意趣,不呆板。在用墨上受倪云林影响,墨色搭配恰当,总体效果十分柔和,形成自己明快润泽的用墨法。他在着色技法上学习元四家浅绛画法,并集各家之所长,敢于创新,使画面无浓艳俗气之感,已不同于院体画。不仅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而且有文人画典雅高古气息,是中国画绘画史上的一种进步。三、文徵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文氏一派,人才辈出,至明末清初仍有其后人独占画坛一方,到董其昌一派崛起后,才逐渐退出画坛。退出后并不影响文氏一派历史地位,因为当时董其昌虽雄踞画坛,但绘画风格完全受到文徵明影响,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文徵明就不会有董其昌。文徵明去逝三十七年后,董其昌开始学画,他初涉画坛时文、沈在画坛仍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强势头。对董其昌来讲文氏传派是他极具竞争的对手,画旨有这样一段话讲到董其昌:“集其大成,自出机轴,在四五年,文、沈二君不能独步吾吴矣。”在他感觉很难超越文、沈时,他暗下决心要与文、沈竞争必须了解文、沈,学习文、沈,方可方可超越文、沈5。所以,董其昌尊重文、沈,以文、沈为师,走进他们的风格来创造自己的特色。他在题沈周无声之诗册时,推崇沈周之画“笔法仓润,布置高古,当为本朝第一”6。董其昌又认为文徵明在画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他看到了文氏绘画风格为画界的独特贡献。其自身的绘画风格也在追求一种秀润,和文徵明极为相似。方熏曾讲到文与董有神似之处,事实真是如此,董其昌本身并没有学元四家,而是力学文徵明。他四十岁时,临过文徵明的神楼图。在八十岁时,还重新拿出此图题诗,表达自己对文徵明的崇拜,不胜感慨! 文徵明除对董其昌影响外,还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如周天球。16岁时从文徵明学画,以及文徵明最喜欢的弟子居士贞。据统计,受文徵明熏陶的多达二百多人,有文嘉、文彭、文从昌、文从简、文淑、文震亨及后来的年青后辈,成为吴门画派主力军。另外,他对浙江一带画家,吴中临近的南京一带和“新安派”画家以及“金陵八家”中个别画家的风格,其都血脉相通之处。结语文徵明的绘画风格是对吴门画派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以与生活相关的山水画数量最多,基本是吴中的山、石,安逸殷实。其早期作品细致清丽,中晚期用笔粗放或粗细兼具。总体来讲,其画风有“粗文”、“细文”两种,如仿米氏云山图、古木寒秋图都是“粗文”风格,深的沈周真传。画面水墨淋漓、笔法苍劲豪迈,粗放中包含着宁静典雅的气质,足以与沈周抗衡。但这还不是他的主要风格,代表他画风的是“细文”,这类作品占多数,如绿荫长话图、真赏斋图、春深高树图等。此类作品均以细致笔法取胜,小青绿为主色,文雅秀逸,虽多从赵孟頫变化而来,但不失自身风格。在吴门画派的发展史中,文徵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同时,他的绘画风格和对美学的审美情操也极大影响了后学之士。 因此可以说,他的实际存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沈周。他是中国传统书画方面大才,虚心广泛学习前人的技法,形成自己成熟的笔墨技法和儒雅的艺术情操。这种风格淡雅清逸、文秀沉静,在自己的内容上产生丰富的变化,一时成为明清两代画家的楷模。他的绘画风格也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旋律,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其书画艺术特征,至今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 (指导老师:陈平安)参考文献:1刘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公司实习合同范本
- 门店物品转让合同范本
- 工业车辆销售合同范本
- 后勤工作思路怎么写2025(5篇)
- 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申请关键因素评估报告(2025版)
- 2025年高中字音字形题目及答案
- 古筝演奏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听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解读课件
- 2025版医疗纠纷委托代理行政复议委托书
- 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循证实践指南-公示稿
- 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典礼校长致辞:在历史的坐标上接好时代的接力棒(1945→2025→未来:我们的责任接力)
- 中国邮政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
- OTN技术概述PPT课件
-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分册
- 交通运输安全常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