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1页
《爱情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2页
《爱情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3页
《爱情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4页
《爱情诗两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致橡树舒婷,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能流畅而有感情地诵读本诗,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通过把握诗中形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的意境;3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学习重点】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诗歌的阅读方法。,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加深学生对爱情的理性认识。,课文导入,经典传说,爱情主题,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尽情歌颂的事物,虽然爱情这一主题亘古不变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是不断发展的,我们一起去领悟舒婷表达的是怎样的爱情观。,思考,(有关),对爱情的认识,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的高低。,作家作品,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中的代表作之一。,品读课文,1、解题,听朗读,感受情感,思考,题目中“致”是什么意思?,“致”是向对方表示礼节或情意,有倾诉、表白之意。,2、内容鉴赏,(1)赏析第一部分,思考,诗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在这一节里诗人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与橡树是什么关系?,根据诗人的情感态度,我们可以把诗歌在“不,这些都还不够”这里分成两部分。,奉献,思考,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对上述意象的态度?,【提示】“不像”“不学”“不止”,表现了诗人对旧观旧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因为以上意象中爱的双方没有平等独立可言,诗人一开篇,连用了六个比喻,层层深入,形象地给我们展现了传统的爱情观,并坚决的表白了自己对这两种爱情观的否定和摒弃,那么,诗人所提倡的爱情观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在第二部分来寻找答案。,(2)赏析第二部分,诗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这个形象是什么,她是怎样具体展现这一形象的。,思考,小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木棉树:亦称英雄树,落叶大乔木,高达30-40米,早春先叶后花,形大,红色,产于我国东南、西南一带,生长快,萌芽力强。,橡树:即白栎,落叶乔木,高达20米以上,生于我国淮河流域及四川以南地区,喜光。,观点提出,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独立平等心心相映,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彼此独立相知相依,爱的双方应当是这样:,思考,总观上文,相对于橡村而言,“木棉”这一意象与前面六种意象相比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上有什么不同?诗人借“木棉”表达了怎样一种爱情观?,明确,木棉是“相互”“分担”“共享”,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爱情关系。表达的是一种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平等型爱情观。,思考,我们如何评价诗人的这种爱情观?,明确,本诗爱情观的进步性: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更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并肩携手、互尊互重、互敬互爱、自由平等、心心相印,一起同甘共苦,在思想情感和形体上达到完满的结合,即追求同一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崇高伟大的爱情,才会“终身相依”永不分离。,简: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象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2、正确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3、准确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作者简介,裴多菲是19世纪的匈牙利爱国诗人。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7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在他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描述爱情的诗篇。,尤其是在1846年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优美的爱情诗。1847年裴多裴与心爱的人结成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爱情的深情表达。,美美听的要求,1、整体感受,理解诗中的形象。2、听整首诗的意象是怎样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3、感受诗中那种热烈的深情。,朗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次对照。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涉是艰辛痛楚的。写出了为使爱人安逸,而不畏风雨。,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第二段中小鸟“勇敢地作战”和“做巢”“鸣叫”的生活愉快而安逸,而荒林对狂风的作战则充满了危险。但“只要”爱人的生活的幸福,诗人甘愿冒着危险挑战狂风。,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头,亲密地攀援上升。,“毁灭”“荒凉”和“攀援而上”形成第三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衰亡。这里写出了为使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牲自己。,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庇护。而草屋自身却要“饱受风雨的打击”。,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在这一节中,“飘来荡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珊瑚似的夕阳”显出了“鲜艳的辉煌”,这是生命的辉煌,而云朵、破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和苍凉。只要能衬托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愿漂泊。,:,意象的内涵,小河”要穿越“崎岖山路”,意味着爱情历程的艰难曲折;“荒林”要同狂风恶战,表明爱情可能遭遇的挫折和打击;“废墟”已被毁灭、遗弃,象征着为爱将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深深山谷底的“草屋”忍受风吹雨打,表现了处境的孤寂;而在广漠空中无聊地飘荡的云朵则隐示着诗人的流浪生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每节一组意象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自喻;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爱人”的形象表现。,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几组、几类?,这几类意象各有什么特征?,自喻的意象:比较阔大、粗犷,富有男性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壮美之感;比喻爱人的意象:比较娇小、细腻、有着女性的柔媚,给人以秀美之感。,诗人用哪些词语将这两类意象联系在一起的?,“我愿意”“只要”。,这样写表现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奉献精神。,五处对照使诗人对爱情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形象而深刻的体现,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讨论:这首诗五处运用对照的写法,请分析每处对照,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及其作用。,一组意象已能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态度,诗人为什么还要选择这么多意象?,这不仅展现出诗人自由、开朗、奔放的襟怀,也将爱情表白推向更高境界。,这些意象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对主旨的表达有什么作用?,由快乐的小鱼到鲜艳的辉煌是爱人走向成熟的生命历程。成长过程中爱人需要保护,诗人挺身而出,与狂风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哪怕毁灭也绝不懊丧;而当爱人的生命步入辉煌时,诗人则又退在一旁,甘做陪衬。作用:一步步衬托出诗人高尚的情操,感人至深。,艺术特色意象丰美、意境优美、意蕴淳美1.鲜活的意象,澎湃的感情。裴多菲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而且这两种诗在他笔下都能迸发出熊熊火焰。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而这也正是裴多菲爱情诗的特点之一。,2.本诗通篇采用博喻手法。所谓博喻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彩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思想。诗人把每一个比喻都加以展开,并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3.这首诗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第一段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和“做窠”“鸣叫”形成第二处对照。第三段中“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处对照。第四段中“饱受风雨的打击”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第五段中“飘来飘去”和“鲜艳的辉煌”形成第五处对照。,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思考:1.本诗主旨2.“我”指什么人?“爱人”指什么人?,主旨:1.爱情诗。抒发对爱人的深挚感情,歌颂纯洁而高尚的爱情。2.政治抒情诗。表达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著追求理想的革命精神。,我:1.诗人;2.革命战士。爱人:1.诗人的爱侣;2.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品格独特的意象美好真挚的爱情致橡树与我愿意是急流之比较,致橡树作者理想中“伟大的爱情”的特征,前提,独立平等,过程,否定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互相尊重、息息相通、祸福与共,我,我的爱人,我的态度,急流、小河,小鱼,甘愿穿越崎岖,荒林,小鸟,甘愿勇敢作战,废墟,常春藤,甘愿静默毁灭,草屋,火焰,甘愿饱受打击,云朵、破旗,夕阳,甘愿退守陪衬,意象群,爱情观:,为了爱情,甘受磨难,甘愿奉献,艺术技巧,思想感情,异,同,意象独特,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各自心目中理想爱情,1、致选取一对正面意象,六个其它意象;,致否定世俗的爱情观,提倡平等独立、互敬互爱的爱情观我表达为爱奉献、不求回报的爱情观,2、致先破后立,整散结合;,我五组正面意象,我并列铺叙,反复咏唱,课堂训练对我愿意是急流赏析不当的一项()A.“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荒凉冷落,喻自己;“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美好欢快,喻爱人。诗人在对比和比喻中告诉我们: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是为了爱人,就会感到幸福。B.诗中比喻自己有着独特的新意:“小河”的百折千回,“废墟”的付出、牺牲,“草屋”的孤独处境,“云朵”的浪迹天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刚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C.诗中比喻爱人也值得回味:“小鱼”的活泼自由,“小鸟”的欢乐天真,“常春藤”的永不枯衰,“炉火”的温暖,而珊湖似的夕阳“不但美丽迷人,还能给人带来光明和憧憬。”D.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排比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彩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意思。每一个比喻,都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D不是排比,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