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毕业论文_第1页
-民间文学毕业论文_第2页
-民间文学毕业论文_第3页
-民间文学毕业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03考试批次民间文学结课作业学生姓名:张利坚 学习中心:深圳学习中心 学号:110316244040021 考 号:0025687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层次:高起专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内容摘要: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在音乐艺术上,学堂乐歌的兴起,这是我国音乐史上的新物,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关键字:学堂乐歌 中国近代音乐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一种用语言以及兼用表演的艺术。它必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艺术的特点。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大都有人物、情节,长诗、短谣以及部分谚语、谜语,大都有一定的句式和韵律,小戏有故事情节与对唱形式等。但仅仅这些还不能完全证明它的艺术性。许多民间文学作品还有独自的和优越的艺术特点。中国近年陆续发现的兄弟民族史诗,其艺术成就使世人惊异。至于那些多得数不清的情歌和抒情歌谣,在表现欢乐和痛苦的情思上,往往超越作家的同类作品。而那些短小的故事、谚语、歇后语,真正使思想、经验、智慧凝缩得像5个指头捏紧的拳头。从风格上说,朴素、简练,是一般民间文学的特点。总之,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优点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学堂乐歌做简答的介绍:一、在曲调方面,学堂乐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选曲填词,这也是当时日本乐歌的主要创作方式。由于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我国最早的乐歌创作者们都曾留学日本,因而大多采用这种创作方式,而这种方式也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中国音乐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对学堂乐歌的普及与发展祈祷了很大的推动作风。我国曲调大多直接选用日本学校歌曲的唱歌集,如体操兵操原自日本游戏歌曲手指游戏,何日醒原自樱井的诀别等等。二、从中西音乐交流的角度考察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在西方及日本近代新式音乐教育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社会阶级新文化的产物。这是学堂乐歌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学堂乐歌这种新的音乐教育形式,却是借鉴了欧美的音乐教育体制、采用了日本西式音乐教育的模式而在中国近代教育中出现的。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正所谓瑕不掩玉,作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学堂乐歌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三、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 任何一个时代的音乐教育体系都是在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清朝末年,虽然资产阶级改良派第一次提出了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但由于他们占主导地位的时间只有短短百日,并且没有推广到全国,重要的主张并未得到落实,所以实际影响十分有限。清朝末年占主导地位的仍是洋务派的教育思想,洋务派注意到西方的音乐教育,但是却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只是以“读有益风化之古诗歌,列入功课” 代替学校里的乐歌课,直到1907年才第一次在女子学校中正式设立乐歌课。虽然乐歌课很晚才进入清政府的学制文件,但实际上,学校音乐教育实践却远远地走在了理论的前头,那就是“学堂乐歌”,因此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四、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社会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意义1、学堂乐歌反映社会现实,人民心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学堂乐歌诞生的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作为社会改革产物的学堂乐歌不可避免地与社会及时代的浪潮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封建王朝的覆灭,还是民主革命的兴起,学堂乐歌的主流作品都能及时地加以体现,反映出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呼唤。同时这些歌词也是新诗的萌芽,大多数创作者都力求突破旧体诗的格律,谋略批判旧文化,开创新诗体和新语言,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化的先声。2、学堂乐歌的推广对当时社会音乐活动是极大的促进。学堂乐歌引进的合唱团、军乐队等表演形式和团体,将乐歌的影响从学校扩大到社会,而那些带有民主革命思想和抵抗侵略的乐歌更是激起了许多人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为中国革命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学堂乐歌成为反对封建思想和宣传民主精神的有力武器。3、学堂乐歌是对外交流的见证。正是因为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的特殊创作形式,才使得一大批优秀的日本和西洋乐曲进入中国,许多西洋的乐器、音乐演奏形式、音乐体裁和品种开始为国人所接受,西洋乐理、简谱和五线谱记谱法以及声乐、器乐、作曲技法等,也逐渐被推广运用,从此我国开始里将中西音乐结合的有意探索。可以说学堂乐歌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上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大大超过了略早一些时候传入中国的基督教音乐。4、学堂乐歌奠定了中国近代新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堂乐歌最显著的特征是音乐形式上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形态,在内容上突出了反帝爱国的情绪和反封建的进步思想。这些特征也都反映在中国近代新音乐之中,学堂乐歌的几位倡导人如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同时也是中国新音乐的启蒙者,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则成为中国新音乐历史的开端。学堂乐歌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史的重要一页,作为新式学堂音乐教育的开端,它的启蒙意义是无庸质疑的。同时,从中国歌曲教育史上看,学堂乐歌作为近代音乐史上的一种特殊体裁的歌曲,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文情并茂、清新俊逸的乐歌至今还为人们所传唱,一些关于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在今天仍可借鉴。1992年11月16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系列活动艺术委员会通过将杨度作词、沈心工作曲的乐歌黄河和李叔同作词作曲的乐歌春游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这也是对学堂乐歌运动和当时的音乐家们的最终肯定和最高评价。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的现代新音乐同其他它现代新文艺一样,是在同一切反动政治势力的斗争中壮大起来的,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新音乐的蓬勃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文艺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也是党的文艺路线在音乐战线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参考文献1 汪毓和.中国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