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水资源公报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8重庆市水利局二OO九年五月.前 言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重庆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发重庆市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定期向社会公布我市上一年度水资源的情势,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指导,为提高我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资料,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编制公报的基础资料,主要来源于市水利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委、市国土房管局、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部门。公报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同时也得到了各区县水利(水务)农机局的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目录前 言1一 综述1二 水资源量2三 蓄水动态9四 供用水量11五 水环境14六 重要水事17七 综合分析21一 综述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幅员面积82403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市境,北有嘉陵江,南有乌江汇入,形成向心的、不对称的网状水系。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0条。降水量 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187.7毫米,折合年降水量978.7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6.40%,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0.30%,属平水年份。水资源量 2008年全市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576.9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2.98%,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62%。蓄水动态 2008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21.392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8.72%。供用水量 2008年全市总供用水量为82.773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90%。用水指标 2008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292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为16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26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21升/日,农业亩均用水量为222立方米,城镇人均公共用水量为47升/日。河流水质 2008年长江、嘉陵江、乌江 (以下简称“三江”)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三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21个监测断面均满足类水质标准。二 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187.7毫米,折合年降水量978.7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6.40%,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0.30%,属平水年份。2008年,除岷沱江水系较上一年偏多6.06外,其余各水系年降水量均较上一年份偏少;与多年比较,乌江水系、洞庭湖水系比多年平均值偏少,岷沱江、嘉陵江、长江、汉江水系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多。地区分布来看,全市降水较为均衡,各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各流域年降水量均在10001300毫米之间。总体上全市呈现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增多的趋势。从年内分配上来看,各代表站59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 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7467.45,较多年平均值偏多0.9816.8,4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6.3886.73,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变幅在-8.091.81之间。2008年重庆市雨量代表站月降水量详见图1,重庆市流域分区降水量年际比较详见图2。2008年重庆市降水量等值线图详见图3,2008年重庆市降水量距平等值线图详见图4。图2 重庆市流域分区降水量年际比较图(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本公报指当地地表径流量,不包括过境水量)。2008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576.93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2.98%,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62%。从流域分布上来讲,除岷沱江水系比上年偏多12.95外,其余各水系地表水资源量均较上一年偏少。乌江水系地表水资源量减少最多,为108.60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5.15,较多年平均值偏少9.55。地表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与降水量在地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重庆市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分配如图5所示, 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年际比较如图6。 (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下渗补给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8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88.40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干流区、乌江水系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 (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间相互转换的重复计算量而得。2008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76.93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700.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576.9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8.40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88.40亿立方米,平均产水系数0.59,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70.02万立方米(详见表1)。表1 2008重庆市行政分区水资源量 单位: 毫米、亿立方米、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三 蓄水动态2008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共计65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59座。与2007年比较,新增水库3座,其中补充统计大型水库1座,为石柱县藤子沟电站水库;新建成中型水库2座,为江津区卧龙沟水库、南岸区迎龙湖水库。2008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21.3924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7164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13.1602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0.5795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8.2322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1.1369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如图7和表2所示。 从水资源二级分区来看,长江宜宾至宜昌、岷沱江两个分区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5%左右,洞庭湖水系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38.52%,嘉陵江、汉江水系年末蓄水总量与年初蓄水总量比较增幅不大,乌江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0.89%。 表2 2008年重庆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表 单位:亿立方米四 供用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也称取水量。2008年全市总供水量82.7731亿立方米。按供水水源统计,地表水源供水量80.8665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1.871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0353亿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97.70%、2.26%和0.04%。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22.0633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量4.6786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量54.1173亿立方米,人工载运量0.0073亿立方米,分别占地表水源供水总量的27.28%、5.79%、66.92%和0.01%。地表水源供水量比例如图8所示。2008年城市建成区(指19个市辖区的城市建成区,下同。)供水总量为26.3878亿立方米,占全市供水总量的31.88%。城市供水量中,地表水源供水量为26.3375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为0.0521亿立方米,无其他水源供水。 (二)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2008年全市总用水量为82.7731亿立方米。按用水去向统计,生产用水69.812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12.5004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4607亿立方米,分别占总用水量的84.34%、15.10%、0.56%。用水组成比例如图9所示。2008年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水分别为20.6685亿立方米、46.7293亿立方米和2.4143亿立方米,分别占生产用水的29.61%、66.93%、3.46%。2008年建成区总用水量为26.3878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的31.88%。其中,生产用水量为20.6057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为5.5214亿立方米,城市生态环境用水0.2607亿立方米。建成区用水组成比例如图10所示。(三)耗水量耗水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人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08年全市总耗水量为38.1584亿立方米,耗水率为46.10%。耗水量组成比例如图11所示。按用水去向统计,生产耗水31.5908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为6.297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耗水量为0.2701亿立方米,分别占总耗水量的82.79%、16.50%、0.71%。五 水环境(一)废污水排放量2008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共计25.0516亿吨(不含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5.5486亿吨,第二产业废污水排放量17.8129亿吨,第三产业污水排放量为1.6902亿吨,分别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22.15%、71.10%、6.75%。(二)江河水资源质量1.主要江河水资源质量 2008年“三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21个监测断面均满足类水质标准。长江14个断面水质为类、类、类的分别有1个、11个、2个,入境断面朱沱水质为类,出境断面培石水质为类;嘉陵江3个断面和乌江4个断面水质均为类。2.次级河流水环境质量2008年,全市58条主要次级河流122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为类、类、类、类、类和劣类的断面分别占12.3%、24.6%、36.9%、14.7%、2.5%和9.0%;其中,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为78.7%(详见图12)。与2007年相比,次级河流水质满足类和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分别上升4.6个和7.9个百分点。3.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库区32条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水体呈富营养的断面占11.1%,回水区中段水体呈富营养的断面占34.2%,巫山县大宁河、丰都县龙河回水区部分河段曾发生“水华”现象。(三)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2008年,根据对已实现水务一体化的29个城市供水水源地逐月水质监测评价分析表明:全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在排除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的影响,全年水质合格率为90.7,主要超标项目有铁、锰、氨氮等。(四) 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2008年,根据对重庆市18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全年期有13个水功能区达标,达标率为72.2,达标河长841.6公里,达标率为77.7;汛期有14个水功能区达标,达标率为77.8,达标河长849.6公里,达标率为78.4;非汛期有13个水功能区达标,达标率为72.2,达标河长841.6公里,达标率为77.7。 (五)水土流失现状据2005年遥感调查,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8.55%。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641.95吨/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总量1.46亿吨/年。其中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2.3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1.71%,平均侵蚀模数3738.51吨/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总量8924万吨/年。2008年全市累计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3.08亿元,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38.7平方公里,其中三峡库区水保投入资金1.49亿元,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75平方公里。全市水系森林工程建设完成绿化面积7.55万亩。六 重要水事(一)洪旱灾情旱灾干旱致使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14.66千公顷,受灾面积155.79千公顷,其中:成灾93.16千公顷,绝收4.3千公顷,因旱直接经济损失4.16亿元。洪灾 暴雨洪灾致使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5.47亿元,其中水利工程设施损失4.32亿元。全市37个区县遭受洪灾,累积受灾人口469.85万人、倒塌房屋8454间、因灾死亡3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73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05千公顷,绝收面积15.19千公顷,减收粮食9.67万吨,共损坏水库22座、水电站8座、堤防210处45.31千米、护岸257处、灌溉设施2031处,冲毁塘坝587座。地震灾害 “5.12”地震致使全市40个区县不同程度受灾,造成18人死亡,紧急避险转移安置人口17.57万人,垮蹋房屋4032间,地震拉裂造成严重危房17516间。32个区县352座水库(中型7座、小型水库345座)、87处堤防出险,供水设施343处、供水管道823.2千米、排灌设施110处、水文设施21处和部分信息系统损毁,影响153.7万人饮水;水利工程因震直接经济损失达12.16亿元。(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8年,全市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100亿元。整治销号病险水库674座,全面完成了“5.12”特大地震中发生的352座震损水库的应急修复。2008年,建成各类城乡饮水安全工程4.67万处,解决了306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组织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大型机械设备送往灾区,组织3个供水抢险队赴四川支援“5.12”地震灾区开展抗震救灾。(三)重点水利工程 2008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是年度目标任务的1.9倍,同比增长25.9%。“泽渝”一期工程中的南岸迎龙湖、铜梁玄天湖等8座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开县鲤鱼塘大型水库枢纽工程完工并下闸蓄水。“泽渝”二期工程中的万盛青山湖水库已竣工投产,渝北观音洞、璧山三江水库等工程进展顺利。长江两大提水工程进展有序,其中铜罐驿长江提水工程已完成一、二级泵站建设任务,顺利实现向大学城供水。秀山、酉阳、綦江等5座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建成垫江、石柱、铜梁、合川等城区达标堤防27.1公里,巴南区花溪、北碚静观等61处乡镇堤防基本建成。(四)水利规划2008年11月1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以关于嘉陵江乌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的批复(渝府2008179号)批准了重庆市嘉陵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08-2012年)和重庆市乌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2008-2012年)。市水利局以关于实施嘉陵江乌江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的通知(渝水河200859号)公布实施。完成了20082012年城乡饮水安全规划、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规划、全国1000亿公斤粮食备选县水利设施规划、20082012年全市完成4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规划意见、三峡库区重庆市水土保持规划;完成了雨雪冰冻灾害水利灾后重建规划、“512”地震灾害水利灾后重建规划等应急专项规划。2008年5月上旬,由长江委牵头,重庆市和湖北省协助,编制完成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任务书、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大纲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技术调研报告,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立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五)水资源管理2008年1月30,重庆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通过评审验收。2008年3月11日,水利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京签订共建统筹城乡水利发展与改革试验区合作备忘录。2008年8月11日,重庆水域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报告通过评审。根据计算和综合分析,重庆市主要水域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纳污能力总量为15.64万吨/年,其限制排放总量为14.58万吨/年;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09万吨/年,其限制排放总量为1.03万吨/年。2008年,全市水资源费征收首次突破8000万元大关。2008年,水利部分别于2008年10月、11月正式批复永川区、南川区为第三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我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增加到3个。2008年,完成7个区县通过资质认证和2个区县水质实验室资质认证初审工作。(六)政策法规1、制定出台重庆市水利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渝水200823号)。2、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区县扩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渝水政20081号)。3、2008年7月25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进行第二次审议的基础上,表决并全票通过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将于2008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七 综合分析一、水资源利用分析1供用水量分析2008年重庆市总供用水量82.7731亿立方米,与2007年相比增加6.90%。与2007年比较,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7.03%,地下水源供水量增加1.38%,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幅较大。主要供水水源为地表水,占总供水量的97.70%。与2007年比较,生产用水量增加7.73%,生活用水量增加2.52%,生态环境用水量增加6.00%。与2007年相比,第一产业用水中,由于林果灌溉面积、渔塘补水面积、牲畜年末存栏数减少较多,特别是大牲畜年末存栏数减少38.85%,造成第一产业用水总量减少0.54%。与2007年相比,第二产业用水中,火电工业用水有所减少,一般工业和建筑业用水持续增加,综合比较第二产业用水量增加12.27%。第三产业用水持续增长,与2007年比较增加0.73%。2.耗水量分析2008年全市总耗水量38.1584亿立方米,与2007年比较,增加12.40%。耗水量中以生产耗水为主,生产耗水量占耗水总量的82.79%。3.废污水排放量分析 与2007年比较,废污水排放总量增加8.17%;城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