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 A6 硬件设计指导文档_第1页
CSR A6 硬件设计指导文档_第2页
CSR A6 硬件设计指导文档_第3页
CSR A6 硬件设计指导文档_第4页
CSR A6 硬件设计指导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 介绍2章 启动配置SiRFatlasVI 支持多种启动介质,包括NAND flash 和SD卡以下的表格列出了各种由X_TEST_MODE5:0控制的启动模式,这些管脚内部没有上下拉电阻,所以在系统上电的时候没有默认值,建议使用一个0-10k的上拉/下拉电阻。使用电源为VDDIO_RTC。3章 供电系统VDD_core- (5A) VDDIO-(2A) VDDIO_L(1A) CDD_MEN(3.5A)VCC_SYS5V-(5A) VDDIO-N,VDDIO_RTC,VSS_ADC, 按照1A设计,VCC_SYS3V3 -(1A)其他的电源可以按照0.51A设计3.1 滤波 CSR推荐使用:17个100nF/0402 MLCC滤波电容对VDD_CORE进行滤波12个220nF/0402 MLCC电容对VDDIO_MEM其他的电源使用100nf的滤波电容进行滤波。4章 储存器特征 支持DDR2/DDR3/LPDDR2器件 16位数据模式 支持高达512MB,A14和CS1同用.支持时钟为400MHZ的DDR2/DDR3支持时钟频率为333MHZ的LPDDR2.支持1.35V/1.5V的DDR3的所有指令。支持ODT功能工作模式数字锁相环锁环/失锁模式;DDR3/LPDDR2模式;低电压模式开关状态;4.1原理图设计 4.3 PCB layout 指导 1,分组:数据组,地址组, 2,滤波以及电源走线。3,SI方面走线注意事项,3W原则,参考平面,阻抗控制等4 ,误差控制4.4 六层/八层板的 layout 指导4.5 测试点设计 在接收端进行测试设计,尤其是对读,写网络的测试。测试点必须放在靠近接收端,并且避免干扰。 差分对的测试点设计,在测试点附近放置地测试点/过孔,保证回流。5章UART1 对于使用NAND flash 和SD卡进行引导多媒体时,使用UART1下载非引导图像数据,这就意味着UART1必须用来做NAND flash和SD卡启动模型的调试接口 UART1的TXD/RXD管脚可以和SB1的DP/DM管脚复用,当X_USBONL为低电平时UART1信号可以通过USB1端口这是通过判定是否使用USB(高电平,还是使用UART1(低电平),在这里USB只能是从机模式。只有当X_USBONL为高电平时USB的信号才可以通过USB1端口。6章 I2C信号线上接4.7K的上拉电阻。如果在I2C总线上接有多个I2C器件,保证这些器件同时上/掉电。否则总线被占用着。8章 USB 对地阻抗90 欧姆 在USB网络加上必要的EMD器件。9章 TSC/ADCPCB layout 指导模拟走线尽量短。所有的模拟电路网络使用AGND作为参考地,特别是单端信号。处理输入走线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任何的噪声耦合都被当做输入信号,由此会降低ADC的动态范围。所有参考线,等电平走线,电源走线尽量宽,为了保证走线的阻抗和增大走线宽度,可能需要进行隔层参考。在进行换层的时候,多打过孔。10章 SD/多媒体SD0/1采用SD和NAND_flash共用,只有SD2是全接口。SD3和SPI共用,SD5和GPS共用,SD5有一个固定的电源域所有SD信号都必须外加一个10k至100k的上拉电阻(开漏接口)。SD在3.0V时支持高达50m的时钟频率。和数据以及CMD信号相连的上拉电阻必须接到SD电源上,所有的SD/MMC芯片都必须在系统掉电后1ms内保持低于0.5V,否则在系统配置启动后将不会别识别,所有建议使用快速充电UC,例如AAT4280ICU-3-T1.使用MMC4.4芯片作为boot时,将X_SD_VCC_ON_0连接到MMC芯片的复位管脚。11章 视频输出所有信号走线等长12章LCD所有信号线等长。13章 振荡电路注:在设计时进行模式选择和晶体选型需参考各个端口电压。错误的模式选择和器件选型会对XIN损坏。在晶振电路中的电容需要满足振荡的基频,具体可以通过计算其中:C1,C2是电路中的电容,Cs是3.5pF.PCB layout 指导 电容,晶体,电阻会对其他信号产生干扰,所以尽量摆在一起,晶体输出信号必须通过C1C2才可以进入芯片管脚。振荡电路下面保证地平面的完整,并进行包地处理,在晶体下方打地孔确保回流路径。14章复位在RTC电源稳定后保持x_rtc_rst至少400ms的低电平,以保证RTC复位复位源1, 上电复位,系统上电后,电源管理器产生复位信号系统复位。2, 软件复位,软件控制,复位后,外部存储器自行更新,大部分功能模块复位3, 热复位(调试口),看门狗复位,效果和软件复位一样。4, 图像/多媒体复位,15章 通用I/O口GPIO口有两种情况1,和LCD共用 没有高电平输入误差限度 没有自动防护装置 默认为输入2,和其他功能共用 3.3V自动防护 5V的容差为3.3V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串接一个33欧姆的电阻 3.3V的容差为2.8V,18.V 默认为输入3 GPIO0GPIO3和GPIO6为RTC电源域。4,VDDIO_N, VDDIO_L and VDDIO_SD2和VDDIO同时开/关防止发生开漏。5,当状态保持功能开启的时候,一下情况是不能一同激活的 输入为上拉状态,但是PAD被另外一个芯片强迫低/高电平 输出为高时,但是PAD被另外一个芯片强迫低/高电平 输出为低时,但是PAD被另外一个芯片强迫高电平16章音频16.1 音频控制相关管脚16.2音频电路设计1,提供2W输出功率 2,A6输出端到PA之间设计一个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电路如下分析:R1,C1组成一个F=1/2Pi*RC=86KHZ的低通滤波器,R2,C2组成一个截止频率为33KHZ的高通滤波器。则通过的带宽为33K86KHZ。而DAC固定采样频率为44K,16.3 音频ADC的电路设计为了防止信号的跳动在输入端口添加一个10K的电阻。16.4 PCB layout 指导 1,把音频部件尽量在同一层上靠近摆放,“一”字形摆放,远离高频信号,数字区,远离干扰源(开关电源等)2,把microphones摆放在远离噪声源例如强驱动器(风扇,卡片驱动,扬声器,硬盘)。3,音频走线时尽量走在同一层,而且走线宽度为12mil,确保音频走线下面至少有一个地平面和其他数字信号隔离,如果没有地平面则需要进行包地处理。4,在走差分输出信号线的时候,两根信号(N/P)尽量靠近,走单端走线的时候满足3w原则,为了确保输出功率输出走线尽量宽,推荐走20mil。5,功率控制回路走线尽量加粗,回路尽量小。6,音频供电系统确保通过严格滤波,保证电流过流能力(功率保证)。7,所有音频走线在模拟区。17章 NAND_flash17.1 NAND_flash断电硬件设计 使用条件:确保在系统运行时候不会突然掉电。或者保证在芯片电源掉电后保证不少于5ms的高电平(2.7V)并且保证NAND的WP管脚保持高电平。对于一个4K的页容量的芯片,C167必须为100uf。(?)17.2NAND写保护 在上电和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