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1107·00·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_第1页
ZHC1107·00·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_第2页
ZHC1107·00·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_第3页
ZHC1107·00·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_第4页
ZHC1107·00·001-03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工艺规程文件编码ZHC110700001-03Copy 起草: 日期: 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 执行批准: 日期:变更内容修订号 修订原因与内容 执行日期00 新制订01 更改标准依据和生产批量02 工艺变更03 组织机构变更质 量 技 术 部 生 产 供 应 部 行 政 部 财 务 审 计 部 销 售 部 市 场 部 招 商 部 QA 室 QC 室 前处理提取车间 固体制剂一车间 固体制剂二车间 设备动力车间 液体制剂车间 分发单位目 录1. 主题内容 32. 适用范围 33. 引用标准 34. 职责 35. 产品概述 36. 处方和依据 47. 工艺流程图 58.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9.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10. 质量监控 1111. 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1212.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1913.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2014. 工艺卫生 2115. 工序收率计算、物料平衡及生产周期的批量规定 2316.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2517. 动力消耗定额 2718. 设备 2719.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30附录A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32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2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六味地黄丸生产全过程。3 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4 职责 编写:工艺员 审核:生产供应部部长、质量技术部副部长、质量技术部部长 批准:质量技术副总执行批准:质量技术部部长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QA监控员、生产质量管理人员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名称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 Liuwei Dihuang Wan(Nongsuowan)5.2 产品特点5.2.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5.2.2 规格 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5.2.3 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5.2.4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5.2.5 贮藏 密封。5.2.6 有效期 三年。 5.2.7 新药类别 本品为国家中药仿制品种。5.3 处方来源本处方出自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5.4 历史沿革 本品于1982年由安徽省卫生厅批准生产,批准文号为皖卫药准字(82)第216号;1996年7月安徽省统一换发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为皖卫药准字(1996)第201039号;2001年8月由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换发批准文号为ZZ4085皖药准字(2001)第Z003802号;2002年7月为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Z34020130。6 处方和依据6.1处方原料名称处方量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 泽泻60g62 依据 本处方出自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4020130 ;.7.工艺流程图物料 工序 检验 30万级洁净区 中转站 牡丹皮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选、洗润、切干燥选、制蒸、干燥拣选选、洗切、蒸干燥拣选选、制蒸、干燥拣选 洗、切洗、切配料配料配料配料药渣蒸馏 灭菌干燥煎煮二次,煎煮时间为,2h、2h提取加6倍量水蒸馏4小时三效浓缩灭菌时间45 min灭菌温度1152干燥时间120min相对密度1.181.20(65-80)馏液淀粉、糊精粉碎过100目筛球形浓缩生药粉混合混合40min静置24h、滤过收膏相对密度为1.35-1.40(20) 丹皮酚 稠膏混合、配料混合粉搅拌制软材浸膏 (搅拌10分钟)稀浸膏制丸 混合粉纯化水浸膏纯化水拉光选丸干燥 (进风温度110135)稀浸膏打光滑石粉晾丸外包装外包材内包装内包材入库8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整理炮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各药材炮制项下的规定。8.2 整理炮制方法和操作过程8.2.1 生地黄8.2.1.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1.2 漂洗 将药材用流动的饮用水冲洗干净,闷润。8.2.1.3 切制 将漂洗好的药材用切药机切成20m m的厚片。8.2.1.4 蒸制 将切好的药材用蒸煮锅开蒸汽蒸16小时,蒸至黑润,取出。8.2.1.5 干燥 将蒸好的药材上入不锈钢盘放入热循环烘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后水份7.5%取出,放凉。8.2.1.6 定额包装 每件7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8.2.2 山茱萸8.2.2.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2.2 酒制 取净药材加黄酒拌匀(100KG净药材加20KG黄酒)。8.2.2.3 蒸制 将酒制好的药材用蒸煮锅开蒸汽蒸1020分钟,蒸透,取出。8.2.2.4 干燥 将蒸好的药材上入不锈钢盘放入热循环烘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后水份7.5%取出,放凉。8.2.2.5 定额包装 每件5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8.2.3 牡丹皮8.2.3.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3.2 漂洗 将药材用流动的饮用水迅速冲洗干净,润。8.2.3.3 切制 将漂洗好的药材用切药机切成20mm的片,然后入备料间备用。8.2.3.4 干燥 将切好的药材上入不锈钢盘放入热循环烘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后水份7.5%取出,放凉。8.2.3.5 定额包装 每件6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8.2.4 山药8.2.4.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4.2 漂洗 将药材用饮用水泡润至透。8.2.6.3 切制 将润好的药材用切药机切成30m m的厚片。8.2.4.4 干燥 将切好的药材上入不锈钢盘放入热循环烘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后水份7.5%取出,放凉。8.2.4.5 定额包装 每件7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8.2.5 茯苓(饮片)8.2.5.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5.2 定额包装 每件5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8.2.6 泽泻8.2.6.1 拣选 挑出非药用部分,异物,霉变和虫蛀部分。8.2.6.2 漂洗 将配料后的药材用饮用水稍浸,润透。8.2.6.3 切制 将润透的药材用切药机切成10m m的厚片,然后入备料间备用。8.2.6.4 干燥 将切好的药材上入不锈钢盘放入热循环烘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80,干燥后水份7.5%取出,放凉。8.2.6.5 定额包装 每件70kg定额包装,入净料库备用。9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9.1 配料9.1.1 按以下规定批投料量领取定额包装的药材,配齐提取、粉碎原料。复核后,在QA监控下投料。提取净药材批投料量罐投料量提取设备罐数牡丹皮198.00kg99.00kg热回流抽提浓缩器2罐熟地黄528.00kg264.00kg茯苓198.00kg99.00kg泽泻198.00kg99.00kg山茱萸(制)89.10kg44.55kg牡丹皮提丹皮酚;熟地黄、茯苓、泽泻、山茱萸、牡丹皮蒸溜提取后的药渣混合提取。粉碎配料:山药:山茱萸按174.90:264.00投料,混合粉碎。9.2 提取9.2.1 将牡丹皮投入HDWN1000/3500型热回流抽提浓缩器内,加饮用水0.60m3,按热回流抽提浓缩器使用SOP进行操作,蒸汽压力在0.15Mpa以下,馏液温度在60以下,蒸馏4小时,馏液静置24小时,滤过,收集丹皮酚装入洁净不锈钢桶内(丹皮酚的重量以W1表示),入中间体库。蒸馏结束后在QA监控下将山茱萸、熟地黄、茯苓、泽泻投入HDWN1000/3500型热回流抽提浓缩器内,加饮用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饮用水2.4 m3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饮用水2.2m3煎煮2小时,保持蒸汽压力在0.15Mpa以下,将提取液经过滤泵入药液贮罐。药渣运至规定处。9.3 浓缩收膏9.3.1 将药液泵入三效浓缩器,真空减压浓缩,按SJN-2000B三效蒸发浓缩器使用SOP操作,控制工艺条件如下:名称一效二效三效真空度(MPa)0.020-0.0400.040-0.0600.060-0.080温度()70-8060-7050-60 蒸汽压力保持在0.09MPa以下,当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0 (65-80)的浓缩液时,由QA检验后再将其泵入球形浓缩器内。9.3.2 球型浓缩器真空减压浓缩,按JN-1000球形浓缩器使用SOP操作,控制工艺条件如下:蒸汽压力小于0.15 Mpa,真空度在0.08 Mpa以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40(20),放入洁净不锈钢桶内,称重(浸膏的重量以W2表示)计算浸膏收率,并有QA监控,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和生产日期,入中间体库,并记录。9.4 粉碎9.4.1 灭菌:将山药、山茱萸药材平铺于不锈钢盘内,厚度为4cm,放入灭菌柜,按多功能中成药灭菌柜使用SOP进行灭菌干燥,灭菌室控制压力0.060.08MPa,湿热灭菌温度1152,湿热灭菌时间45分钟,然后真空干燥,温度达到115时开始计时,干燥时间120分钟,置于不锈钢桶,称重,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和生产日期,转入下道工序。9.4.2 将山药、山茱萸药材混合用ZKF-3型自动控制粉碎机组,按ZKF-3自动控制粉碎机组使用SOP进行操作,粉碎过100目筛,在粉碎机中混合40分钟后放出,生药粉称重(生药粉的重量以W表示),在QA监控下,由QC取样做微生物限度检查后,包装于无毒塑料袋中,置于塑料桶内。计算收率、物料平衡,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和生产日期,转入下道工序。9.5制剂配料9.5.1领料:根据批生产指令从库房领取各原辅料。9.5.2 混合、配料:将生药粉、糊精、淀粉和零头物料放入三维混合机中,混合40分钟后下料。按以下工艺处方表中批标准投料量准确称取配料量,先称取混合药粉45kg用于拉光,称取浸膏15kg用于拉光,称取浸膏48kg用于打光;剩下的原辅料除滑石粉外均分成十一份(滑石粉分八等份),依次称取,每一原辅料单独称配结束后方可进行下一原辅料的称量。称量时有一人称量,有一人复核, 称量后,放入原辅料暂存间分别摆放,并做好标记,标明品名、批号、数量。由QA全程监控。原辅料名称批投料量()每机投料量()备注混合药粉W(W45)/1145kg用于拉光丹皮酚W1W1/11浸膏W2(W263)/1115kg用于拉光,48kg用于打光滑石粉64.0075.00kg8.109.40kg9.6 制丸9.6.1领料:从原辅料暂存间领取本批生产所需的混合药粉、浸膏、丹皮酚,领料时核对名称、批号、重量,并重新称量,核对无误后,由交接双方在记录上签字。9.6.2制软材:将预先配好的混合药粉(W45)/11kg加入浸膏(W263)/11kg、丹皮酚W1/11kg各一份投入湿法混合机中再加适量纯化水,搅拌10分钟即可。用不锈钢盆收集,投入炼药机中炼制。每机依次操作,共十一次。9.6.3制湿丸:将炼制好的软材置智能高效全自动制丸机料仓中,选择直径为6.2mm的孔板和直径为6.5mm的刀具,搓丸频率控制在25Hz之内,开启95%乙醇阀门,防止粘刀,保证湿丸粒成型良好,用已清洁的不锈钢盘收集湿丸粒。在制丸过程中,每隔30分钟抽取8丸为一组,共10组,用室内天平测一次平均丸重,要求湿药丸每8丸重:1.48g,每份重量与1.48g相比较,应在重量差异限度5%内。上限为1.55g,下限为1.41g。调试正常后,每隔30分钟检查记录一次。 并由QA抽检监控。9.6.4拉光9.6.4.1配稀浸膏:将15kg浸膏加入30kg的纯化水中,搅拌均匀。9.6.4.2拉光:将湿丸粒倒入糖衣锅中,启动机器,每锅分次加入3kg稀浸膏,使丸粒润湿,分次加入3kg混合药粉,搅拌均匀,使药粉粘附在丸粒上,糖衣机转动15分钟,直至丸粒表面光滑平整,色泽一致。每锅依次反复操作。9.6.5干燥:将拉光后的丸药转入干燥室,设定蒸汽压力为0.50.6Mpa,进风温度为110-135,1床温度为100-120,2床温度为90115。先预热30分钟,直到进风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开始将丸药吸入螺旋振动干燥机内,吸料速度为停50秒吸15秒,每隔3小时或温度有变化的记录温度一次,下料完毕后关闭蒸汽,等温度降低进行清料,操作完毕,等丸药冷透,用无毒塑料袋包装,盛装在塑料桶中,附上桶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和生产日期,送入车间中间站待验。9.7选丸9.7.1领料:从中间站领取干燥后的素丸,领料时按标记核对名称、批号、重量,并重新称量。9.7.2选丸:将干燥后的素丸投入滚筒式自动筛丸机中,按滚筒式自动筛丸机使用SOP进行操作。选出外观合格的丸粒均分为八份,用无毒塑料袋包装,盛装在塑料桶中。附上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操作人、复核人和生产日期,转入中间站摆放。9.8打光9.8.1领料:从中间站领取待打光的丸药,到原辅料暂存间领取打光用浸膏、滑石粉,领料时按标记核对名称、批号、重量,并重新称量。9.8.2配浆:将48kg浸膏加入4.8kg的纯化水,搅拌均匀。 9.8.3打光:将1/8素丸倒入糖衣锅内,启动糖衣锅,每锅分次加入6.6kg稀浸膏,搅拌均匀,再分次加入8.109.40kg滑石粉,稀浸膏和滑石粉的加入交替进行,依次反复操作四次,每加一次都要干燥后,再加下一次,最后让丸粒在锅中滚动磨擦,直至表面光亮。并有QA对此过程进行全程监控。9.8.4晾丸:打光后的丸药转入晾丸间,晾丸4小时,要求温度为1835,相对湿度为3065% ,晾丸结束,用无毒塑料袋包装,盛装在塑料桶中,附上标笺,转入中间站待验。 由QA监控,车间化验室做水分测定。9.9 内包装9.9.1领料:领料人在中间站领取待包装的合格丸药,领取时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批号、重量,并重新称量。按批包装指令领取本批生产量所需内包装材料。所用内包装材料必须有检验报告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领取,专人计数发放。9.9.2内包装规格及方法包装规格包装材料规格操作方法质量标准瓶装固体药用聚烯烃塑料瓶 200丸/瓶自动包装每瓶200丸不得多一粒或少一粒,瓶盖要旋紧,封口严密,贴标签位置适中,打印的产品批号,有效期至符合要求。9.9.3内包装完毕的药瓶,统计数量,填写标签附在周转箱上,标签内容有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日期、操作人,然后转入外包装区域。QA不定时进行抽样检查。9.10外包装9.10.1领料:按批包装指令领取本批生产量所需包装材料。所用外包装材料必须有检验报告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领取,专人计数发放。9.10.2包装:包装规格 200丸/瓶5瓶/条40条/箱 按批包装指令对小盒进行打印,要求打印字迹清晰、端正,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正确、清晰,与指令等相符;将检查合格的药瓶同说明书一起装入已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的小盒内,码放整齐。每5小盒热封成一条,每40条装入已折好的纸箱内,用封口胶带封箱。9.10.3入库:成品生产结束及时寄库,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9.10.4本批包装完毕,将余下的印有批号和不合格的包材销毁。9.11 生产区域划分:前处理提取的粉碎过筛、药粉混合、收膏工序,制剂配料内包装工序为30万级洁净区,其他为一般生产区。10质量监控10.1 监控点按生产工序设置监控点,不得遗漏。各监控点如下:药材配料、灭菌干燥、粉碎过筛、生药粉混合、提取、浓缩、收膏;制剂配料、制丸、选丸、打光;内包装、外包装。10.2 监控频次 每个监控点均需在开工前、生产过程中、生产结束后进行监控,重点工序增加监控频次。10.3 监控方法10.3.1 开工前及生产结束后,重点监控人、机、料、法、环是否符合工艺标准,达到相应清场要求。监控物料数量、质量、标记、贮存条件及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监控设备及计量器具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有标记,有检定合格证。监控相应的凭证、记录是否齐全规范,决定是否准许开工。10.3.2 生产过程重点监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的贯彻执行情况,生产现场管理是否有序规范,状态标记是否齐全、正确,批生产记录是否及时填写,各工序中间体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对物料能否流转,成品能否入库作出决定,为批审核提供依据。10.4 重点工序监控配料、药材灭菌干燥、生药粉混合、提取、收膏、制剂配料、制丸、打光、内包装。10.5监控执行SOP及编号。仓储物料现场监控SOP ZHC130200077前处理生产过程监控SOP ZHC130200071粉碎、过筛、预混过程监控SOP ZHC130200073提取生产过程监控SOP ZHC130200072丸剂生产过程监控SOP ZHC130200074包装过程监控SOP ZH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11.1原辅料质量标准11.1.1熟地黄: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83页的规定。11.1.2山茱萸(制):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0页的规定。11.1.3牡丹皮: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的干燥根皮。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19页的规定。11.1.4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1页的规定。11.1.5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66页的规定。11.1.6泽泻:本名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 的干燥块茎。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58页的规定。11.1.7 淀粉: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910页的规定。11.1.8 糊精: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924页的规定。11.1.9 乙醇: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第8页的规定。11.1.10滑石粉:本品系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制成。其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243页之规定。11.2 六味地黄丸中间体质量标准11.2.1六味地黄丸混合药粉11.2.1.1性状 为淡黄色至棕黄色均匀一致的粉末。11.2.1.2检查1)细度:本品粉碎细度为全部通过80目筛,并能过100目筛不低于95%的粉末。 2)微生物限度检查: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IC)检查,细菌数不得超过20000个/g;霉菌数不得超过70个/g;大肠杆菌及活螨不得检出。11.2.1.3贮存期限: 6个月。 贮存条件:常温,湿度4575%。 11.2.1.4包装: 无毒塑料袋密封,盛装在塑料桶中。11.2.2 六味地黄丸浸膏11.2.2.1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粘稠状半流体。11.2.2.2检查 相对密度 照相对密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 A)检查,相对密度为1.351.40(20)。11.2.2.3贮存期限: 45天。 贮存条件:温度210 11.2.2.4包装: 不锈钢桶,密封。11.2.3 丹皮酚11.2.2.1性状 本品为粉红色至深红色或粉白色的粉状结晶,有时凝结成块。11.2.2.2贮存期限: 45天。 贮存条件:温度210 11.2.2.3包装: 不锈钢桶,密封。11.2.4 六味地黄丸素丸11.2.4.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丸粒圆整均匀,色泽一致。11.2.4.2鉴别1)符合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项下规定。2)取本品5g,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11.2.4.3检查1)水分 照Sh10A型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在温度105的条件下,测得水分不得过5.5%。2) 溶散时限 取供试品6丸,加档板置六管崩解仪管中,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A检查,应在70分钟内全部溶散。11.2.4.4包装 无毒塑料袋密封,盛装在塑料桶中。11.2.4.5贮存期限 1个月 贮存条件:温度常温,湿度4575%。11.2.5 未分装前的六味地黄丸11.2.5.1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丸粒圆整均匀,色泽一致。11.2.5.2检查1)水分 照Sh10A型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在温度105的条件下,测得水分不得过7.0%。2)重量差异: 取供试品8丸为1份,共取10份,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A)分别称定重量,求得平均重量,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重量差异限度为+6%。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份,并不得有1份超出限度一倍。3) 溶散时限 取供试品6丸,加档板置六管崩解仪管中,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A检查,应在90分钟内全部溶散。11.2.5.3包装 无毒塑料袋密封,盛装在塑料桶中。11.2.5.4贮存期限 1个月 贮存条件: 常温,湿度4575%。11.3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11.3.1固体药用聚烯烃塑料瓶:11.3.1.1材质及性状本瓶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采用注吹成型工艺制成的乳白色口服固体药用塑料瓶。11.3.3.2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11.3.3.3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下表:规格满口容积满口容积误差60ml68ml211.3.3.4物理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合格范围密封性不允许泄漏11.3.3.5微生物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057-91进行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塑料瓶容积(单位:ml)细菌总数(单位:个/瓶)霉菌总数(单位:个/瓶)100ml1500150100ml-250ml3000300250ml350035011.3.2标签:11.3.2.1材质:80g/m2铜板纸 胶质:丙烯酸酯压敏胶。11.3.2.2外观质量、印刷质量、文字内容均应符合要求。11.3.2.3规格尺寸及偏差长宽4.14.8(mm)长、宽尺寸偏差:2(mm) ;印刷错位:1(mm)。内孔径:755mm、外径:3005mm.厚度及偏差:间隔距离:22mm11.3.3说明书11.3.3.1引用标准: GB7705-8711.3.3.2纸质: 70g/m2 双胶纸,单胶纸,允许偏差5g/m2。11.3.3.3图案、文字内容均应符合要求,印刷内容清晰,色泽均匀,不允许存在明显的条杠;同批及不同批应无明显色差。11.3.4小盒:11.3.4.1外观质量、印刷质量、文字内容及图案均应符合要求。11.3.4.2纸质300g/m2灰底白板纸,允许偏差为515 g/m2。11.3.4.3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品名规格(ml)长(cm)宽(cm)浓缩丸200粒/瓶4.14.8水蜜丸36g/瓶11.3.5药用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膜:11.3.5.1材质:卫生级聚氯乙烯树脂。11.3.5.2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11.3.5.3规格尺寸及偏差 应符合下表:(超过该尺寸的不得过一张)。单位:mm宽厚用途2801mm0.020.001mm用于丸剂、片剂的外包装3451mm0.020.001mm5001mm0.020.001mm11.3.5.4药用PVC热收缩膜检查项目与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判定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检查水平合格质量水平(AQL)抽样量允许不合格水平外观质量一般检查水平4.53m3%规格尺寸特殊检查水平4.02m2%11.3.6瓦楞纸箱11.3.6.1引用标准: GB6544-8611.3.6.2外观质量、印刷质量、文字内容及图案均应符合要求。11.3.6.3纸箱接头、压痕线、摇盖均应符合规定。11.3.6.4墨水擦拭试验:用干棉布擦拭文字,仍清晰可辩。11.3.6.5规格尺寸及偏差:品名规格尺寸cm误差范围cm长宽高丸剂200粒/瓶53.535.5220.536g/瓶53.535.5220.511.3.7封口胶带11.3.7.1材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11.3.7.2外观质量、文字内容均应符合要求。11.3.7.2规格尺寸 用精度为1mm的直尺测量其宽度为452mm。11.3.8打包带:11.3.8.1外观:色泽纯白色,无杂斑,厚生带、厚薄均匀、带身平直、侧边无缺裂。11.3.8.2规格尺寸 将带铺平,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宽度与厚度,宽厚130.9mm,允许偏差为宽1mm,厚0.1mm。11.3.8.3粘合性任取一截打包带,将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上60kg的重物,接头不允许拉开。11.3.8.4强度 双手从带侧用力撕,不得撕裂,将带身反复折卷,不得折断。11.4六味地黄丸成品质量标准。11.4.1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浓缩丸;味微甜、酸、略苦。11.4.2鉴别1) 符合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2102-96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项下规定。2)取本品5g,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褐色斑点。11.4.3检查1) 水分:取供试品25g,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H第一法)检查,水分不得过8.0%(法定标准为9.0%)。2) 重量差异:取供试品8丸为1份,共取10份。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A)操作,重量差异限度为6.5%(法定标准为7.0%)。3) 溶散时限 取供试品6丸,加档板置六管崩解仪各管中,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A检查,应在105分钟内全部溶散(法定标准为120分钟)。 4) 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I C)检查,细菌数20000个/g、霉菌数80个/g,并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活螨(法定标准为细菌数30000个/g、霉菌数100个/g)。11.4.4含量测定1)牡丹皮 取本品1g,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A)测定,本品含牡丹皮按丹皮酚(C9H10O3)计,不得少于0.22%(法定标准为0.18%)。2)山茱萸取本品5g,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B)试验,本品含山茱萸按熊果酸(C30H48O3)计,不得少于0.024%(法定标准为0.020%)。11.4.5功能与主治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11.4.6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11.4.7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11.4.8包装塑料瓶11.4.9贮存与贮存期限密封贮存,贮存期限为3年。12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12.1 计算公式 消耗定额 = (实际用量理论领用量)理论领用量100%12.2 计算单位 产量:2.2万瓶 投料量: 该项下单位12.3 原辅包材的消耗定额及技术经济指标原辅包材的消耗定额以公司制订六味地黄丸相应规格的消耗定额为基准;若消耗出现异常,应分析找出具体原因所在,作好记录以便为以后修订提供依据。12.3.1 原辅料消耗定额(2.2万瓶)原辅料理论领用量消耗定额实际领用量牡丹皮198.00kg0%198.00 kg熟地黄528.00kg0%528.00kg茯苓198.00kg0%198.00kg泽泻198.00kg0%198.00kg山茱萸(制)264.00kg0%264.00kg山药264.00kg0%264.00kg淀粉适量/糊精适量 /滑石粉0%12.3.2 包装材料消耗定额物料名称理论领用量消耗定额实际领用量固体药用聚烯烃塑料瓶22000个0.15%22033个标签22000张0.6%22132张软盒22000个0.6%22132个说明书22000张0.1%22022张纸箱110个0%110个药用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膜8.19kg5%8.6kg封口胶带3.77卷4%3.92卷打包带3.99kg6%4.23kg13 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3.1传动设备安全保护13.1.1传动设备起动前应先用手攀动皮带运转两周,皮带松紧适中,再按电钮启动。13.1.2不可用手接触传动部位,清理机器或排除故障、注油必须停机进行,清洗机器必须用镊子和毛刷。13.1.3修理机器时,应首先停机拉下电闸,不准一人检车,另一人启动电机,以防发生人身事故。13.1.4传动部分的防护罩(门)必须关好,操作者必须戴好工作帽。13.2电器设备安全保护13.2.1应注意防潮,严禁用湿手触及或用水冲洗电器设备。13.2.2一切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找电工进行检修,如发现电器设备有焦糊味、冒火花时,应立即拉下电闸找电工修理。13.2.3严格遵守紫外灯使用规则,紫外线不可直射眼睛13.2.4有加热升温部分的电器设备,禁止用手触摸,防止烫伤,压伤。13.3环境技术安全要求13.3.1车间根据各工种需要,配给各岗位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13.3.2工作岗位及通道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13.3.3车间走廊过道,严禁堆积物品。13.3.4机器设备及工作台的布置应便于操作。13.4安全防火13.4.1车间内各工作室、操作间、休息室一律禁止吸烟。13.4.2各工作岗位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必须放在固定地点,不准随意搬动。13.4.3电灯、电器和电源由专人看管。13.5生产质量安全 13.5.1称量投料时应双人进行,一人称量,一人复核。13.5.2领取各种包装材料时,应按标准样张进行核对。13.5.3生产中使用的物料领用时应仔细核对。13.5.4生产过程中发现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任何情况都应立即向车间反映及QA监控员报告。14 工艺卫生14.1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编号生产过程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06一般生产区工艺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07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08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14洁净区工艺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15洁净区个人卫生管理程序ZHC120400016特殊清洁管理程序ZHC120400011清场管理程序ZHC120400005生产过程状态标识管理程序ZHC12000000714.2 清洁规程及编号台秤清洁SOPZHC130400004地面清洁SOPZHC130400005记录桌清洁SOPZHC130400006包装工作台清洁SOPZHC130400007洗手池、水池清洁SOPZHC130400008人员出入一般生产区SOPZHC130400009物料进入一般生产区清洁SOPZHC130400010一般生产区地漏、明沟清洁SOPZHC130400011一般生产区更衣室清洁SOPZHC130400012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清洁SOPZHC130400013一般生产区洗衣机、干洗机清洁SOPZHC130400014一般生产区公用器具清洁SOPZHC130400015一般生产区门窗、墙面、天花板清洁SOPZHC130400016一般生产区台面、货架清洁SOPZHC130400018一般生产区周转容器清洁SOPZHC130400019人员出入洁净区SOPZHC130400020物料进入洁净区SOPZHC130400021洁净区周转容器清洁SOPZHC130400022洁净区工作服清洁SOPZHC130400023洁净区地漏清洁SOPZHC130400024洁净区电子天平清洁SOPZHC130400025洁净区更衣室清洁SOPZHC130400026洁净区工具架清洁SOPZHC130400027洁净区公用器具清洁SOPZHC130400028洁净区门窗、墙面、天花板清洁SOPZHC130400029洁净区洗衣机、干衣机清洁SOPZHC130400030洁净区物料贮存间清洁SOPZHC130400031洁净区工作台面、货架清洁SOPZHC130400032定额包装袋清洁SOPZHC130401001XYJ-700B滚筒式洗药机清洁SOPZHC130401002QYJ1-200直切式切药机清洁SOPZHC130401003洗药池、洗药筐清洁SOPZHC130401005MDJ磨刀机清洁SOPZHC130401006DZZ2000蒸煮锅清洁SOPZHC130401007DW-1.2-10带式干燥机清洁SOPZHC130401008多功能中成药蒸汽灭菌柜清洁SOPZHC130401014ZKF-3自动控制粉碎机组清洁SOPZHC130401015GH-1000三维运动混合机清洁SOPZHC130402012QRYA-2000气相置换式润药机清洁SOPZHC130401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