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_第1页
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_第2页
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_第3页
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_第4页
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修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对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探讨】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故障及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输电线路安全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输电线路;故障特点;安全工作;防范措施 G4 A 1674-6708(xx)33-0159-02 0 引言 因为输电线路地处旷野,所经路段地形复杂多样,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引起故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近几年的运行经验看,雷击、鸟害、外力破坏是引起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从这3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雷击 众所周知,一旦到了雨季,雷电活动就非常频繁。以前,因为设备陈旧、网络布局不合理等因素,每到夏季,输电线路因遭受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可是通过农网改造和多年经验的积累,现今雷击跳闸率已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我就我们公司的运行经验谈谈对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几点看法。 1.1 架设避雷线 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就必须架设避雷线。众所周知,避雷线在防雷方面具有以下功能:1)防止雷直击导线;2)对雷击塔顶时产生的雷电流有分流作用,以减少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3)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塔头绝缘上的电压;4)对导线有屏蔽作用,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根据有关规定,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35kV输电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但应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km2km避雷线。但也有例外,如处于雷电活动较强地段且长度较短的35kV线路,可全线架设避雷线。因为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在线路不长的情况下,与不完全架设避雷线的造价相比增长不大,而经过全线架设避雷线后,线路的跳闸率明显降低。所以从运行工作的长远来看,还是很合算的,这已被实践所证明。 要使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达到最佳,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为2030。对于220 kV及330 kV双避雷线线路,一般采用20左右,单地线线路一般采用25左右,500 kV线路一般不大于15。 1.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降低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防止反击的有效措施。配合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减小雷击杆塔时的电位升高。对于架设有避雷线的杆塔,我们都设置了接地装置。同时,要重视无避雷线杆塔的接地。无避雷线水泥杆、金属杆塔的接地电阻虽然一般不限制,但在年平均雷暴日超过40天的地区,接地电阻也不宜超过30(可减少由于雷击线路而引起多相短路和两相异点接地引起的断线事故)。现行规程对杆塔接地电阻的要求如表1所示,在雨季干燥时,每基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表1所列数值。 1.3 安装避雷器 架设避雷线上之后,通常会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但不是完全消除,所以必须安装避雷器来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从而限制过电压,保障输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35kV110 kV架空输电线路,应在变电所1km2km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并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排气式避雷器(或阀式避雷器)GB2,其保护方案如图1所示。此外,发电厂、变电所的35 kV及以上电缆进线段,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阀型避雷器,连接电缆段的1 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2 鸟害 发生鸟害事故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上述空气中飞弧短接,由于凌晨是鸟类活动频繁时间,又是出现薄雾或大雾及凝霜的时间,绝缘子的憎水性已经全部丧失,在鸟粪通过绝缘子边沿的瞬间,由于鸟粪短接了部分空气通道,同时使空气介质恶化,极易形成伞裙间的飞弧短接放电,如果电压过零点的时间以及绝缘子周围空气介质的特性等因素符合上述条件,则会发展成对杆塔放电闪络故障。相对于瓷/玻璃绝缘子,由于合成绝缘子的伞裙是柔性材料,鸟粪在坠落时不易飞溅和反弹,而是全部顺伞裙边沿下落,更易发生鸟害事故。 据统计,由于鸟害引起故障的区域,一般都在靠近河流、水库、湖泊、低洼潮湿湖泊地带;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根据鸟害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点如表2所示。 通常预防鸟害故障的组织措施有:1)做好鸟害特征区域线路的界定与划分;2)依据鸟类活动规律制订可行的防鸟害计划;3)清扫绝缘子,特别是鸟害活动频繁的地区绝缘子更要多次清扫,以保证绝缘良好;4)积极开展监察性巡视,掌握绝缘子污染状况,开展状态检修;5)积极开展防鸟害专项治理活动;6)防鸟害工作应做到设计、基建、生产统筹考虑,超前预防;7)增加资金投入,改变传统的防鸟害方法;8)做到只防鸟害但不杀、不伤鸟,保护鸟类。 预防鸟害的技术措施:1)安装红色、有反光镜、能发出声音的惊鸟装置;2)安装风车或翻板、档板、惊鸟旗等;3)杆塔上捆绑红布条或装有声音的装置;4)安装刺鸟装置,可采用GJ-100型钢绞线(19股)装于瓷瓶串上方,并用并沟线夹把钢绞线与横担夹紧,把钢绞线散成球状,使鸟不能在此停落;5) 在杆塔上挂死鸟或悬挂恐怖图形装置,如三维立体牌,反光惊鸟,并有灵活转动的眼睛,起到惊吓鸟类的作用;6)采用防鸟罩,如大盘径瓷瓶或合成绝缘子罩,装于靠横担第一片悬瓶处,以防止鸟类排泄鸟粪时造成线路故障。 3 外力破坏 近年因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呈上升趋势,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造成跳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城乡经济发展较快,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较为严重,在建设过程造成碰线或建设后安全距离不足,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强对流天气或台风)发生瞬时接地跳闸事故; 2)线路保护区内超高树木碰线; 3)春、秋季节,居民在输电线路附近放风筝,风筝线缠绕在导线上造成跳闸; 4)农民的防晒网或地面的薄膜带等被风卷起,造成相间短路或导线对横担放电跳闸; 5)每年清明或冬节群众在线路附近扫墓引起山火,导致导线对地放电跳闸; 6)线路周围非法开山炸石割断(伤)导线或在杆塔附近采土造成倒杆塔事故; 7)线路杆塔器材被盗造成倒杆塔事故。 针对以上原因,要做好防外力破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组织工作的力度,争取线路所在地政府的支持,做好沿线政府的工作,建立严密的巡视制度; 2)采取措施,提高输电线路的防盗能力; 3)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 4)加大电力执法的力度; 5)深入开展电力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6)加强对群众护线员队伍的管理,组织一支能深入基层,熟悉乡情的扩线员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