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菏泽民俗文化艺术与旅游开发民俗文化论文3000字 内容摘要: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旅游业的潮流,民俗文化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山东菏泽地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然而对其认识、利用还不够,如何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民俗文化资源,使其为菏泽旅游业一股新的活力与动力,已成为我们的新课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 开发 菏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民风、民俗纯厚古朴,是菏泽的一份独特的文化财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已成为丰厚的旅游资源。本文拟通过对菏泽民俗文化资源现状的剖析,阐释民俗文化与菏泽旅游资源的关系,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菏泽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 “民俗”是 _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审美性、神奇性”等多重文化品格。与自然旅游资源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旅游的许多特征与知识经济暗合的状况,决定了文化旅游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热点。 二、菏泽民俗文化现状及优势 菏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菏泽是商王朝的发祥地,历史上曾经数度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凝聚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精髓,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1.资源丰富的戏曲之乡。菏泽“戏曲之乡”的美名得来已久,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各种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婚丧音乐、寺庙音乐等散存于城乡之间,尤其是民歌活动和民间器乐活动(如古筝、唢呐等)更是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地方戏曲有山东梆子、两夹弦等。曲艺有山东落子、莺歌柳书、山东琴书等,都已经收进了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香气四溢的牡丹之乡。菏泽是中国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明代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志书记载。菏泽的牡丹种植历史距今已有上千年,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菏泽的爱牡丹、赏牡丹、绘牡丹、画牡丹、敬牡丹、尊牡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文化现象,并深深植根于菏泽人心中,而牡丹已经成为菏泽市的市花,受到多方推崇。因而,牡丹成为菏泽市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 3.异彩纷呈的书画之乡。菏泽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菏泽书画源远流长,名士名画不胜枚举。比如,清乾隆年间画家赵树屏的饥民图轰动一时。近现代较知名的书画家有田伯平、李眉川、晁楣、何方华、鲁风等。此外,菏泽民间工艺品种类多样,较为著名的有菏泽鲁锦、面塑、草条编等。其中菏泽鲁锦是鲁西南农村的家纺布,可制作鲁锦时装、工艺品、壁挂等30多种饰品。菏泽面塑,历史悠久,牡丹区的穆李村是有名的“面塑之乡”。 4.刚劲的“武术之乡”。菏泽市的郓城县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郓城不仅是水浒的源头,而且留下了水堡、黄堆集(黄泥岗)等水浒遗址。这里不仅有众多有关梁山好汉的传说,而且有宋江武校等现实的水浒文化载体。以上的优势造就了菏泽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自古名人辈出,如孙膑、宋江等。 5.多元文化汇菏泽。此外,菏泽地处中原多省交界的要冲地带,历史上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文化体系之庞大、文化类型之多样、文化特色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地市一级的城市中难得一见。如土固堆文化,土固堆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起源于新石期时代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修筑的住台,反映出黄泛区典型的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文化学意义。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1.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资源缺乏垄断性、具象性。菏泽市缺乏在世界、全国有垄断地位的强吸引力的极品资源,难以吸引远程大众观光游客,如菏泽顶级的牡丹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洛阳牡丹却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同位于黄河沿线,开放时节相同,同样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此外,菏泽各区县处于同一个地貌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不少地方存在旅游资源相通、相似的情况。比如,几乎各区县都在进行湖泊滨水游憩开发,不少地方为了历史名人进行竞争性开发。最后,单一的观光性旅游,较容易使人厌倦。 2.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生态与休闲旅游成热点。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传统文化中索求精神支柱,同时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活动之一。菏泽大片的平原林网与湿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菏泽未来发展生态与休闲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力,并进而带动整体旅游业的兴起。 国民出游能力增强。正在实施中的双休日休假和“黄金周”制度,使居民对休闲的青睐可能持续升温,“假日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可能发生升级与转型。这对于未来发展以中近程休闲旅游为主体的菏泽市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其产业拉动效应十分显著。因此,“无旅不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为各地旅游产业乘势而上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的倾斜性政策支持。 新兴旅游地选择的机遇。从国内和省内看,经过了20年国内旅游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多数市民已去过我国的名山大川、古今名城。因此,众多的旅行社都在不断向市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富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在产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本地的情况来看,菏泽城镇居民在双休日这样不长的假期内极愿寻找本区域内的新兴休闲旅游地,无疑为中近程休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结语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性,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满足了其“求新、求奇、求知、求乐、求艺、求美”的多元化深层次文化旅游需求。可见,这种需求是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不能满足的,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小学奥数题库及答案
- 机电电工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四川电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的记忆记事作文14篇
- 2025年数字艺术行业创作技术探索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数字影视行业数字影视内容创新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地产行业数字化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教育科技行业在线学习平台用户画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三基骨科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采购成本控制分析标准化报告模板
- 销售逾期款管理办法
- QC/T 1218-2025自卸半挂车
- GJB573B-2020 引信及引信零部件环境与性能试验方法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单词汉译英默写表(开学版)
- 海关总署公开遴选公务员面试经典题及答案
- 2025团校培训结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孔子孟子课件
- 室内外墙面装饰材料环保性对比分析报告
- 余华《活着》讲解
- (高清版)DB42∕T 1955-202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换)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