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_第1页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_第2页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_第3页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_第4页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银区鼠害类型分布及其防治建议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摘要:介绍了白银区主要害鼠种类及分布特点,并根据危害程度和估计损失,结合防治经验,提出了白银区草地鼠害防治的建议。 关键词:鼠害;防治建议 草地鼠害是草原开发利用中重要的生态学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降雨减少等原因,白银区天然草地严重退化,加上牲畜头数大量增加,超载过牧严重,草地生态遭到破坏,同时天然草场与农田错杂分布,农作物为害鼠提供了食源,鼠类大量繁殖,造成天然草场退化、沙化。畜牧业发展受限,农业生产受损。目前的现状是年年治鼠,年年鼠害不断。其原因一方面是对鼠害的治理单纯依靠药物方法,虽暂时限制了鼠害数量,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鼠类及其分布数量、种群特点以及危害状况不清楚,盲目地进行灭鼠,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收效不大。 本调查在对白银区鼠类及其分布和危害状况进行走访了解、多点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鼠类的分布和主要种群数量以及不同区域鼠害分布密度,提出了对区域鼠害综合治理的建议。 1自然概况 白银市白银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北边缘,黄河中上游,甘肃腹地。属典型大陆型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土地面积1 372km2,平均海拔1 946.50m。年均气温8 ,无霜期平均182d,年均降雨量193.70mm,集中于夏秋季,雨热同季,日照时数达3 065.72h。属微温干旱类和暖温干旱类草原。全区为黄河灌区和引大入秦灌区,水、电、光、热资源丰富。 全区以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扁豆、豌豆、糜子以及瓜果类、蔬菜类。畜牧业以羊为主,有羊、牛、役用大家畜等。天然牧草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为主,豆科牧草少。全区地形多山、沟谷,农田与草地交错分布,害鼠不但破坏草场,同时危害农作物。 2调查内容和方法 重点调查鼠害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危害程度。对城区和农田害鼠进行了走访了解和捕捉分类。对草地鼠害进行了重点调查,采用洞口系数调查法。即在调查选区时,采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游动选点,每一生境类型区选3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区,用长条法布设样地,样地宽度为6m,长250m,调查时记录样地内所有鼠洞,统计完成后,在样地内堵塞所有鼠洞,经过24 h,统计被鼠打开的洞口数,然后在有效洞口置夹捕鼠,捕尽为止,统计捕到各种鼠的总数。计算单位面积中鼠只数。洞口系数=捕获鼠总数/有效洞口数;单位面积中鼠只数=洞口系数有效洞口数。 3结果分析 根据实地观测和捕获分类,白银区境内主要分布、栖息的鼠类属1个目、4个科,计10种。有蒙古黄鼠(Citellus dauricus)、中华鼢鼠(Myospalaxfontanieri)、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灰仓鼠(Cricetidae cmigratorius)、黑线仓鼠(C.barabensi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等。 (表1)。优势类群为仓鼠和黄鼠。城区主要害种类有小家鼠、褐家鼠、灰仓鼠、黑线姬鼠、农田害主要有小家鼠、褐家鼠、黑线苍鼠、灰仓鼠、蒙古黄鼠、长爪沙鼠。草地害鼠分布广泛。 对草地害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鼠害有其不同的生境范围,在不同区域其鼠害密度也各不相同(表2)。从表2可以看出,白银区天然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鼠害发生,随草地类型的不同而鼠害种群、数量各不相同。山地干草原、荒漠化草原及荒漠上鼠害最为多样,危害也较为严重,中华鼢鼠虽然分布面积小,但其高度的挖掘能力决定其危害程度最为严重。 4鼠害防治建议 4.1鼠类虽然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的作用,但鼠类高密度发生成灾则必须加以防治。我区多年来防治鼠害首选是药物毒杀,虽然效果显著,但污染了草地、水源,对人畜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毒杀了鼠类的天敌,并且一种药物的连年使用,增强了草地鼠类的抗药性,为以后的灭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药物防治应尽量减少使用,只是在鼠害暴发的紧急时刻局部使用。 4.2加强对优势种的监测,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其经济阈值和危害的临密度,掌握鼠害发生及成灾规律和危害特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控制灾情,减少损失。 4.3城区和农户灭鼠,天然草地鼠害在暴发时,可尝试使用不育剂灭鼠。施放不育剂毒饵后,一方面对害鼠有较好的毒杀作用,灭鼠率相当于一般慢性杀鼠剂。另一方面残存的个体因部分胚胎流产和死亡,使种群繁殖力降低,从而起到在较长时期内有效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的作用。 4.4大力提倡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鼠类,健全食物链,促使鼠害草场的良性循环。鹰、蛇、隼、黄鼬等天敌种类,发挥其生物控制作用。 4.5加大生态防治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害鼠密度。要做好以草定畜,防止超载过牧,并且加强退化草地改良,遏制草地退化趋势,促进草地植被恢复,鼠类才能被抑制,鼠害才能逐年减轻。 _ 1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保护学第一分册(草原啮齿动物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2 边疆晖,樊乃昌.植食性小哺乳动物与捕食风险J.生态学杂志,1997,16(1)34-39. 3 梁杰荣,萧运峰.鼢鼠和鼠兔数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草场植物的危害.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3:118-124. 4 樊乃昌,周文杨,施银柱.青海高寒草甸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张知彬、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