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案学习情境一检测技术基础的应用教学班级教学学时12教学场所实训室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 2) 能够根据实际要求选用传感器 3)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测量电路1) 熟悉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的方法 2) 掌握测量的基本误差与分析方法 3) 掌握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类型 4)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性能指标 5) 掌握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6) 了解调制电路、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能力训练任务任务编号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学时分配1 测量数据处理对某一零件长度等精度测量16次,得到如下数据(单位为 cm):27.774,27.778,27.771,27.780,27.772,27.777,27.773,27.775,27.774,27.772,27.774,27.776,27.775,27.777,27.777,27.779。假定该测量数据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请计算出该零件的长度。42 传感器认知及选用要实时监测一个加热炉的温度:测量温度范围大约为5080,检测结果的精度要求达到1现有3种带数字显示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量程分别是0500, 0300, 0100,精度等级分别是0.2级、0.5级、1.0级,为了满足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43 电阻电桥电路设计本任务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将被测量是电阻的输入信号转化成电压进行输出。研究电桥电路在各种输出状态下,输入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四个电位器组成一电阻电桥,自选桥路电压,进行调零,分别进行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方式的输出测量,将测量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得到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4学业评价: 实行多评价主体参与的学习全过程综合考核制度,考核按照平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物和答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终成绩根据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表现、关键能力表现、实物作品展示、项目报告和答辩结果来确定。详见学习情境一学业评价表。续上表学习情境一学业评价表1.“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表现评价表(1)组别: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后,立即讨论制定学习计划 1 2 3 42.小组成员中设计任务分工明确 1 2 3 43.小组成员注意倾听并考虑别人的观点 1 2 3 44.大家共享信息资源 1 2 3 45.完成任务过程能认真研究遇到的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 1 2 3 46.完成任务时积极,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合作 1 2 3 47.完成任务时感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1 2 3 48.完成任务时有目的性,小组成员之间相处融洽 1 2 3 49.完成任务时充满激情,小组成员之间主动沟通 1 2 3 410. 按任务要求独立开展学习与工作 1 2 3 411.小组成员献计献策制订较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 1 2 3 412. 小组成员对仪器仪表操作规范,符合要求 1 2 3 413. 小组成员能合理选择元器件 1 2 3 414.按时完成设计报告并汇报在团队中的设计任务 1 2 3 415. 完成的电路能实现设计所要求效果并有创新 1 2 3 416. 完成的控制系统设计后,工作台面整洁 1 2 3 4续上表2.“关键能力”评价表组别: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4分;(3)表示3分;(2)表示2分;(1)表示1分。1.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教科书和课堂获得所需信息。 (2)能够利用学校的信息源获得所需信息。(3)能够从大众媒体和所有渠道获得所需信息。(4)能够开拓创造新的信息渠道;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时捕捉有用的信息。2. 工作与学习的方法能力(1)能够回忆、再现学习内容。(2)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学习。(3)能够独立确定学习的时间、方法;能解决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4)能够认识自己的缺陷并及时补救;独立决定学习进度和制定设计方案。3. 计划组织与执行能力(1)能够解释工作过程;依据教师制定的标准检查工作任务是否完成。(2)能够按照给定的工作计划较灵活地完成设计任务;独立评估成果。(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4)能够对复杂任务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独立解决问题。4. 交流与合作能力(1)能够参与讨论;完成小组给定的软硬件设计任务。(2)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适应小组工作方式。(3)在小组工作中态度友好,富有创新性。(4)能够代表本专业与其他同学合作;在工作小组中活动自如。5. 心理承受力(1)能够在教师监督下完成任务和自我评估成果;胜任较低心理要求的工作。(2)能够胜任中等心理要求的工作。(3)责任心更加经常化、自觉化;由于自信心等原因,能胜任较高要求。(4)能够自觉对小组和项目负责;有完成重大任务的心理准备。续上表3.小组“口头汇报”行为表现评价表组别: 汇报人:汇报内容: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A.身体表现a.站直,面向观众 4 3 2 1b.面部表情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4 3 2 1c.保持与观众眼神的交流 4 3 2 1d.适当的手势 4 3 2 1B.声音表现a. 说话节奏平稳,语速适当 4 3 2 1b.用声调变化强调重点 4 3 2 1c.声音足够大,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听清楚 4 3 2 1d.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4 3 2 1C.语言表达a.表达时用词恰当准确 4 3 2 1b信息组织逻辑清晰 4 3 2 1c.语言简练,不罗嗦 4 3 2 1d.表达流畅,语意完整 4 3 2 1e.能正确回答教师提问 4 3 2 1f.回答问题及时 4 3 2 1续上表4.技能作品评价表组别: 汇报人:汇报内容: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A.项目设计报告a. 小组成员能正确完整写明实验内容 4 3 2 1b. 小组成员正确画出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4 3 2 1c. 测试结果与分析符合要求 4 3 2 1 d. 流程图和程序的设计简洁模块清晰 4 3 2 1e. 报告文档版面清楚,格式完整 4 3 2 1f. 报告文档是否体现知识拓展模块的设计 4 3 2 1g. 报告文档最后写出学习小结,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 4 3 2 1B.实物作品展示a. 小组成员能够操作演示并有明显的效果 4 3 2 1b. 控制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要求,能实现基本功能 4 3 2 1c. 控制系统的美观程度 4 3 2 1d. 控制系统的设计效果有创意 4 3 2 1任务教学过程任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教学学时4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 学习任务对某一零件长度等精度测量16次,得到如下数据(单位为 cm):27.774,27.778,27.771,27.780,27.772,27.777,27.773,27.775,27.774,27.772,27.774,27.776,27.775,27.777,27.777,27.779。假定该测量数据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请计算出该零件的长度。学习目标(1) 熟悉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测量的方法 (2) 掌握测量的基本误差与分析方法(3) 能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布置任务对某一零件长度等精度测量16次,得到如下数据(单位为 cm):27.774,27.778,27.771,27.780,27.772,27.777,27.773,27.775,27.774,27.772,27.774,27.776,27.775,27.777,27.777,27.779。假定该测量数据不存在固定的系统误差,请计算出该零件的长度。下达任务多媒体、板书学生提问5分钟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元必须用到测量数据知识和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习测量数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讲解多媒体测量工具演示学生提问5分钟讲解相关知识(1) 检测及自动检测系统(2) 测量及测量方法(3)测量误差及分析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粗大误差(4)测量数据处理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80分钟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根据任务要求,提出解决任务的具体实现方案讨论法引导文法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40分钟成果检查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数据测量是否符合要求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教师检查成果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 学生互相检查20分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1)小组中一位成员分析测量结果,小组给出自评成绩。(2)根据学习过程按任务要求独立完成的情况以及项目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每人完成的准确程度给以点评教师重点讲解教师点评测量数据分析及处理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总结(1)本课程重点(2)操作注意事项(3)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提问学生总结10分钟作业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教师讲解板书学生记录3分钟布置新任务传感器认知及选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记录查阅资料7分钟任务2教学过程任务名称传感器认知及选用教学学时4教学场所传感器技术实训室 学习任务要实时监测一个加热炉的温度:测量温度范围大约为5080,检测结果的精度要求达到1。现有3种带数字显示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量程分别是0500, 0300, 0100,精度等级分别是0.2级、0.5级、1.0级,为了满足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学习目标(1) 掌握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及类型 (2)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性能指标(3) 能够根据实际要求选用传感器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布置任务要实时监测一个加热炉的温度:测量温度范围大约为5080,检测结果的精度要求达到1。现有3种带数字显示表的温度传感器,它们的量程分别是0500, 0300, 0100,精度等级分别是0.2级、0.5级、1.0级,为了满足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演示、下达任务多媒体、板书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元必须用到传感器知识和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习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提问10分钟讲解相关知识(1) 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2) 传感器的种类1)按被测量分为位移、力、力矩、转速、振动、加速度、温度、压力、流量、流速等传感器。2)按测量原理分为电阻、电容、电感、光栅、热电偶、超声波、激光、红外、光导纤维等传感器。3)按传感器能量转换情况可分为能量变换型(发电型)和能量控制型(参量型)两种。4)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等。(3)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对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就称为传感器的特性。它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种。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灵敏度2)线性度3)迟滞性4)重复性(4)传感器的选用 选择传感器主要考虑其静态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和测量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而静态特性又包括灵敏度、线性度、精度等指标,动态响应特性包括稳定性、快速性等指标。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70分钟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 在本任务中,要实时监测一个加热炉的温度,在选择温度传感器时,主要从技术指标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讨论法引导文法温度传感器实物演示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技术指标分析技术指标以测量精度为主要因素,分别计算各自的最大相对误差,然后进行比较。教师重点讲解温度传感器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实际测量20分钟综合分析与选择从成本考虑,量程为0500、精度等级为0.2级的温度传感器在测量80时,灵敏度较小,且0.2级精度的仪器价格较高。综合以上分析,选用量程为0100、精度等级为1.0级的温度传感器比较合适。教师重点讲解温度传感器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分析15分钟成果检查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设计过程使用了哪些传感器,种类是否正确,误差是否正常,小组设计的检测系统是否能准确提供数据教师检查成果温度传感器学生互相检查10分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1)小组中一位成员出示测量结果,小组给出自评成绩。(2)小组一位成员介绍一下完成本次任务的思路和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并回答教师的提问。(3)根据学习过程按任务要求独立正确的完成以及项目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每人完成的复杂程度给以点评。教师重点讲解教师点评温度传感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5分钟总结(1)本课程重点(2)操作注意事项(3)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提问10分钟作业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教师讲解板书学生记录5分钟布置新任务电阻电桥电路设计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记录查阅资料5分钟任务3教学过程任务名称电阻电桥电路设计教学学时4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 学习任务本任务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将被测量是电阻的输入信号转化成电压进行输出。研究电桥电路在各种输出状态下,输入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四个电位器组成一电阻电桥,自选桥路电压,进行调零,分别进行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方式的输出测量,将测量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得到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学习目标(1) 掌握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了解调制电路、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3)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合适的测量电路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布置任务本任务主要就是讨论如何将被测量是电阻的输入信号转化成电压进行输出。研究电桥电路在各种输出状态下,输入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四个电位器组成一电阻电桥,自选桥路电压,进行调零,分别进行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方式的输出测量,将测量所得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得到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演示、下达任务多媒体、板书小组讨论代表发言5分钟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元必须用到传感器知识和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习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提问5分钟讲解相关知识1.3.1电桥电路电桥的主要作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或者电量转换成电阻、电感、电容的变化,再变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根据电桥的供电电源不同,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种。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80分钟续上表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讲解相关知识1.直流电桥 1)直流电桥平衡条件由此式可见:若R1R3 =R2R4,则输出电压Uo为零,称为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R1R3 =R2R4或R1/R2= R4/R3称为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这说明欲使电桥平衡,其相对两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或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应相等。2)单臂电桥3)双臂电桥4)四臂电桥上述三种工作方式中,全桥四臂工作方式的灵敏度最高,双臂半桥次之,单臂半桥灵敏度最低。采用四臂全桥(或双臂半桥)还能实现温度自补偿。2交流电桥由图可导出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1.3.2调制电路把缓慢变化的信号先变成频率适当的交流信号,然后利用交流放大器放大,最后再恢复为原信号,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讲解相关知识调制是指利用被测缓变信号来控制或改变高频振荡波的某个参数(幅值、频率或相位),使其按被测信号的规律变化,以利于信号的放大与传输。若控制量是高频振荡波的幅值,则称为调幅(AM);若控制量是高频振荡波的频率或相位,则称为调频(FM)或调相(PM)。一般把控制高频振荡波的缓变信号称为调制波,载送缓变信号的高频振荡波称为载波,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波称为已调波,根据调制原理不同,分别称为调幅波、调频波,如图所示。解调是对已调波进行鉴别以恢复缓变的测量信号1.3.3滤波电路 滤波是测量系统排除干扰、抑制噪声常用的方法。滤波技术分为硬件滤波和软件滤波。 硬件滤波器是一种选频电路,它的功能是让指定频段的信号以固定增益通过,而将其余频段的信号加以抑制或使其极大地衰减;软件滤波是通过计算机程序,采用某些算法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滤波电路在测控系统中的作用:一方面是滤除噪声,另一方面是分离各种不同的信号。根据滤波器处理信号的频带,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等四种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电阻电桥设计 采用四个性能一致的1K精密电位器组成如图所示电路,输入直流9V电源,初始状态将电位器调整在中间,各桥臂阻值为500。讨论法引导文法实训电路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5分钟电路制作为了方便制作和器件的重复利用,可采用面包板进行电路搭建,这样便于电路调整,减少制作成本。将四个电位器先调至中点,用万用表测其阻值为500,再插接在面包板上组成桥路,接好电源线和输出电极。接入9V直流电源,就可用万用表或数字毫伏表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了。教师重点讲解个别指导实训电路板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实际制作20分钟电阻电桥的性能测试(1)电桥搭建好后,接入电源,将输出接到电压表就可开始电桥输出性能的测试。(2)单臂时只调整一个电位器即可,双臂时调整两个,全桥时四个电位器同时调整。(3)调邻边电阻时方向要相反,使一变电阻增大,另一边电阻减小;而调对边时则要使变化方向相同。(4)设定电位器的阻值每隔100为一个测点进行记录,并对误差进行分析。 个别指导实训电路板学生动手实践20分钟成果检查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设计电路是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是否在正常误差范围内。教师检查成果实训电路板学生互相检查10分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1)小组中一位成员展示制作完成的电路,小组给出自评成绩。(2)小组一位成员介绍一下电路制作的思路和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并回答教师的提问。(3)结合小组所提交的设计项目,根据学习过程按任务要求独立完成的情况以及设计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工作情况。教师重点讲解教师点评实训电路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20分钟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总结(1)本课程重点(2)操作注意事项(3)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提问学生总结10分钟作业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教师讲解板书学生记录2分钟布置新任务重量检测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记录查阅资料3分钟学习情境二压力检测教学班级教学学时12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传感器实训室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电路设计2学会压力测量系统的制作与调试 1了解压力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力传感器类型; 理解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结构类型 3掌握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效电路和常用结构形式 4掌握压电材料的类型、特性和应用主要特性参数 能力训练任务任务编号任务名称任务描述学时分配1重量检测本任务要求利用电阻应变片设计称重仪,技术要求:量程02kg,精度0.001kg。42汽车发动机吸气压力检测本任务主要利用压阻式压力计来完成发动机进气量检测电路的设计和制作。43大气压检测本任务利用压电传感器来检测大气压力的变化,从而预没天气变化趋势,对预报天气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学业评价: 实行多评价主体参与的学习全过程综合考核制度,考核按照平时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物和答辩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终成绩根据学习过程“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表现、关键能力表现、实物作品展示、项目报告和答辩结果来确定。详见学习情境二学业评价表。续上表学习情境二学业评价表1.“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表现评价表(1)组别: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1.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后,立即讨论制定学习计划 1 2 3 42.小组成员中软硬件设计任务分工明确 1 2 3 43.小组成员注意倾听并考虑别人的观点 1 2 3 44.大家共享信息资源 1 2 3 45.完成任务过程能认真研究遇到的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办法 1 2 3 46.完成任务时积极,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合作 1 2 3 47.完成任务时感兴趣,小组成员积极参与 1 2 3 48.完成任务时有目的性,小组成员之间相处融洽 1 2 3 49.完成任务时充满激情,小组成员之间主动沟通 1 2 3 410. 按任务要求独立开展学习与工作 1 2 3 411.小组成员献计献策制订较优化的系统设计方案 1 2 3 412. 小组成员对仪器仪表操作规范,符合要求 1 2 3 413. 小组成员能合理选择元器件 1 2 3 414.按时完成设计报告并汇报在团队中的设计任务 1 2 3 415. 完成的电路能实现设计所要求效果并有创新 1 2 3 416. 完成的控制系统设计后,工作台面整洁 1 2 3 4续上表2.“关键能力”评价表组别: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4分;(3)表示3分;(2)表示2分;(1)表示1分。1. 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1)能够从教科书和课堂获得所需信息。 (2)能够利用学校的信息源获得所需信息。(3)能够从大众媒体和所有渠道获得所需信息。(4)能够开拓创造新的信息渠道;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时捕捉有用的信息。2. 工作与学习的方法能力(1)能够回忆、再现学习内容。(2)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学习。(3)能够独立确定学习的时间、方法;能解决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4)能够认识自己的缺陷并及时补救;独立决定学习进度和制定设计方案。3. 计划组织与执行能力(1)能够解释工作过程;依据教师制定的标准检查工作任务是否完成。(2)能够按照给定的工作计划较灵活地完成设计任务;独立评估成果。(3)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4)能够对复杂任务进行模块化设计并独立解决问题。4. 交流与合作能力(1)能够参与讨论;完成小组给定的软硬件设计任务。(2)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适应小组工作方式。(3)在小组工作中态度友好,富有创新性。(4)能够代表本专业与其他同学合作;在工作小组中活动自如。5. 心理承受力(1)能够在教师监督下完成任务和自我评估成果;胜任较低心理要求的工作。(2)能够胜任中等心理要求的工作。(3)责任心更加经常化、自觉化;由于自信心等原因,能胜任较高要求。(4)能够自觉对小组和项目负责;有完成重大任务的心理准备。续上表3.小组“口头汇报”行为表现评价表组别: 汇报人:汇报内容: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A.身体表现a.站直,面向观众 4 3 2 1b.面部表情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4 3 2 1c.保持与观众眼神的交流 4 3 2 1d.适当的手势 4 3 2 1B.声音表现a. 说话节奏平稳,语速适当 4 3 2 1b.用声调变化强调重点 4 3 2 1c.声音足够大,每一位听众都能够听清楚 4 3 2 1d.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4 3 2 1C.语言表达a.表达时用词恰当准确 4 3 2 1b信息组织逻辑清晰 4 3 2 1c.语言简练,不罗嗦 4 3 2 1d.表达流畅,语意完整 4 3 2 1e.能正确回答教师提问 4 3 2 1f.回答问题及时 4 3 2 1续上表4.技能作品评价表组别: 汇报人:汇报内容: 评价主体:说明:监控:监控小组代表在做口头汇报时每种行为发生的频率; 评价:“4”表示行为总是发生;“3”表示行为经常发生;“2”表示行为很少发生;“1”表示行为没有发生。A.项目设计报告a. 小组成员能正确完整写明实验内容 4 3 2 1b. 小组成员正确画出控制系统的硬件原理图 4 3 2 1c. 小组成员正确画出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图 4 3 2 1d. 测试结果与分析符合要求 4 3 2 1e. 流程图和程序的设计简洁模块清晰 4 3 2 1f. 报告文档版面清楚,格式完整 4 3 2 1g. 报告文档是否体现知识拓展模块的设计 4 3 2 1h. 报告文档最后写出学习小结,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 4 3 2 1B.实物作品展示a. 小组成员能够操作演示并有明显的效果 4 3 2 1b. 控制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要求,能实现基本功能 4 3 2 1c. 控制系统的美观程度 4 3 2 1d. 控制系统能够播放符合设计要求的音乐 4 3 2 1e. 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外部触发 4 3 2 1f. 控制系统的设计效果有创意 4 3 2 1任务教学过程任务名称重量检测教学学时4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传感器实训室学习任务本任务要求利用电阻应变片设计称重仪,技术要求:量程02kg,精度0.001kg。学习目标(1)了解压力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力传感器类型;(2)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和结构类型(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电路设计(4)学会压力测量系统的制作与调试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布置任务本任务要求利用电阻应变片设计称重仪,技术要求:量程02kg,精度0.001kg。演示、下达任务多媒体、板书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元必须用到传感器知识和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习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提问10分钟讲解相关知识2.1.1 电阻应变片的原理及类型1应变效应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 即在金属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 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当金属丝受到拉力F作用时,将伸长L,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电阻率将因晶格发生变形等因素而改变,故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量为:2.应变片的结构类型常用的应变片可分为两类: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电阻应变片。2.1.2 应变片的主要特性1应变片几何尺寸2.应变片电阻值(R0)3.灵敏度系数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70分钟续上表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讲解相关知识4.横向效应5.机械滞后,零漂及蠕变6.温度效应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根据任务要求,提出解决任务的具体实现方案讨论法引导文法实训电路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电路设计与制作根据电路的具体要求来选择适合的电阻应变片。本设计中选用E350-2AA箔式电阻应变片,其常态阻值为350。将应变片采用合理的粘贴方法粘贴在称重仪的桥臂中央位置,如图2-7所示,使应变片的变形与桥臂变形一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阻应变式称重仪电路原理如图所示。教师重点讲解个别指导实训电路板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实际制作20分钟电路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应准备1kg及2kg标准法码各一。其过程如下:(1)按照电路图,将各元件焊接到实验板上,并检查正确性;(2)首先在称重托盘无负载时调整RP1,使显示器准确显示零; (3)再调整RP2,使托盘承担满量程重量(本电路选满量程为2kg)时显示满量程值; (4)然后在托盘上放置1kg的标准法码,观察显示器是否显示1.000,如有偏差,可调整RP3值,使之准确显示1.000; (5)重新进行(2)、(4)步骤,使之均满足要求为止; (6)最后准确测量RP2、RP3的电阻值,并用固定精密电阻予以代替。RP1可引出表外调整。测量前先调整RP1,使显示器回零。教师重点讲解个别指导实训电路板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设计15分钟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成果检查在整个过程中依据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检查本小组设计作品是否符合要求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用最终完成的系统板进行功能演示和说明,分析各部分功能的完成情况和小组的创意情况。教师检查成果实训电路板学生互相检查15分钟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1)小组中一位成员展示制作完成的小作品,小组给出自评成绩;(2)小组一位成员介绍一下小作品制作的思路和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并回答教师的提问;(3)结合小组所提交的设计项目,按任务要求独立完成的情况;本任务的实物设计作品;项目报告的完成情况等,由师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工作情况。教师重点讲解教师点评实训电路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5分钟总结(1)本课程重点(2)操作注意事项(3)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提问学生总结10分钟作业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教师讲解板书学生记录2分钟布置新任务汽车发动机吸气压力检测教师讲解多媒体学生记录查阅资料3分钟任务2教学过程任务名称汽车发动机吸气压力检测教学学时4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 学习任务本任务主要利用压阻式压力计来完成发动机进气量检测电路的设计和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压力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力传感器类型; (2)理解压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类型 (3)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电路设计(4)学会压力测量系统的制作与调试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布置任务本任务主要利用压阻式压力计来完成发动机进气量检测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演示、下达任务多媒体、板书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任务分解将任务分解成小单元,对小单元必须用到传感器知识和技能,在后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边学边练,学习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该任务。教师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提问10分钟讲解相关知识2.2.1 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对一块半导体沿某一轴向施加一定的应力而产生应变时,它的电阻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压阻式传感器电阻的变化表示为:2.2.2 压阻式传感器的结构与特性1压阻式传感器结构压阻式传感器主要有三种不同类型:体型、薄膜型和扩散型三种。2.压阻式传感器特性1) 应变-电阻特性2)电阻-温度特性2.2.3 压阻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1恒流源供电电桥可见,电桥的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成正比,与恒流源电流成正比,但与温度无关,因此测量不受温度的影响。2零点与灵敏度温度补偿由于温度变化,将引起零漂和灵敏度漂移。零漂产生的原因是扩散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灵敏度漂移是因为压阻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教师通过问题引导等形式进行讲解多媒体实物演示学生边学边练70分钟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案根据任务要求,提出解决任务的具体实现方案讨论法引导文法实训电路板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0分钟电路设计与制作本任务选用MPX2050GP硅压阻式传感器,其额定压力范围为00.5kg/cm2或01kg/cm2(过压值为2倍最大值),外加基准是1.5mA直流电源,额定输出电压为10030mV,失调电压为3mV,压阻传感器电桥电阻为470030%。本任务中采用的压阻式传感器位于进气道(距进气阀座230mm处),安装位置如图2-20所示,其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2-21所示。图2-20 传感器布置简图图2-20 传感器布置简图教师重点讲解个别指导实训电路板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动手实际制作20分钟步骤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电路调试(1)按照电路图2-21所示,将各元件焊接到实验板上,并检查正确性(考虑到是实验室模拟测试,可利用电风扇对于力敏传感器的作用来模拟发动机进气系统进气量的检测);(2)将A3运算放大器输出端UOUT与毫伏表连接,接通电源UREF;(3)用电风扇对力敏传感器施加气场压力,因为力敏传感器的核心是在一块圆形膜片上安装着4个阻值相等的半导体电阻构成电桥,此时在电风扇作用下,膜片两侧产生压力差,4个电阻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相应电压,毫伏表有指示,说明电路正确教师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工程实践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文化融合在管理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智能工厂设备远程服务与维护中的应用预研分析
- 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管理思路试题及答案
- 安徽xx新能源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化流程2025年关键点解析报告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类别划分试题及答案
-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挑战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心理学重要素养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学中的竞争优势试题及答案归纳
- 肠内营养护理
- 高房子与矮房子的比较与思考
- 国潮插画文创设计
-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塑料粒子购销合同协议
- 无线电测向小学生课件
- 全民营养周活动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宣传课件
- 2025年上半年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限公司招聘4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码头项目事故案例
- 文化传承-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常见十大母题写作技巧与策略
- 银行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