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小乐周末和父母一起去公园划船,坐在船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开始船没动时,船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小乐和爸爸使劲划了,船才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小乐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船能漂浮在水面,说明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答案】C。【解析】A、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D均错误。B:用力划船,船会前进,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C:用桨向后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船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船会前进;故C正确。答案是C。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答案】A。【解析】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C: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属于弹力,故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球拍对乒乓球的力B斧头对木柴的力C手对弹簧的拉力D瓶对海绵的力【答案】A。【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A:由图可知,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斧头对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C: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变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D:瓶子对海绵的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变化。可见A图中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选A。4.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 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答案】B。【解析】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速度不变,但方向时刻在改变,故不合题意。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速度不变,方向为直线,故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符合题意。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速度会越来越快,故不合题意。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速度会越来越慢,而且在重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故不合题意。故选B。5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只有地球的两极是垂直向下;故A错误,B正确。C、重力的方向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D、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故D错误。故选B。6.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D.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原因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答案】A。【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每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熟悉这些知识点,此题不难解答。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说法正确。石头砸鸡蛋时石头同时也会鸡蛋的作用力,故此说法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故此说法错误。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力,其原因是力的作用点不同的原因,不是力的方向的问题,故此说法错误。答案是A。7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C。8.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答案】B。【解析】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故选B。9.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ABCD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答案】B。【解析】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B。10.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是()。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答案】C。【解析】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此说法错误。门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大于摩擦力产生的。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此说法错误。门没被吹开,是门处于静止状态,风吹门的力等于摩擦力。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此说法正确。塞入硬纸片后,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此说法错误。塞入硬纸片不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不是为了减小摩擦。答案是C。11.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仪器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车的运动速度增大,则它的惯性和动能也随之增大;B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那么木块将向左倾倒;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C。【解析】A:惯性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下部由于受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的上部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故B不符合题意。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符合题意。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小车和木块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不符合题意。1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C.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 在滑板车滑行的过程中,如果人和车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滑板车将立即停下来【答案】C。【解析】A. 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此说法错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由物体质量决定,和物体运动速度无关,速度大只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大。B.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此说法错误。惯性是物的一种属性,惯性由物体质量决定,物体不受惯性力作用,也不存在惯性力。C. 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此说法正确。物体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停下来就越困难。D. 在滑板车滑行的过程中,如果人和车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滑板车将立即停下来;此说法错误。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力都消失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13.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C、小型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击几下,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答案】C。【解析】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是利用惯性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B、拍打衣服时,灰尘由于惯性作用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从而脱离衣服,是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不符合题意。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被撞伤,属于防止惯性的不利影响,符合题意。D、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是为了利用惯性的有利影响,从而使锤头套紧,不符合题意。故选C。14.如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推拉方向盘;B推手;C.推拉小车;D提着水桶不动【答案】D。【解析】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一个物体上。推拉方向盘不在一条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推手作用在两个人上,故不是平衡力;推拉小车,方向一致,故不是平衡力;提着水桶不动,符合平衡力条件,故D是正确的。15.牛顿第一定律是()。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推想。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的物体是没有的。但不能否定其正确性,因为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一方向上受力为零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所说的“不受外力”。定律中“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质是物体保持原状态不变,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静止;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实验数据、加上科学推理得出的。故选C。16.如图,小雨用水平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雨推汽车的力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B小雨推汽车的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C小雨推汽车的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队地面的压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小雨用水平力推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汽车受推力F、阻力f作用,在汽车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F=f,故A正确,B错误。小雨推汽车的力F与汽车受到的重力G,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汽车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汽车,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故选A。17.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AF1小于F2 BF1等于F2 CF1大于F2 D无法比较【答案】C。【解析】A、乙对甲有一个向上排斥的力,这个力与甲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物体的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根据同名磁极的相互排斥,甲乙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丙对乙有向上排斥的力,而甲对乙有向下排斥的力,乙受到向下的力还有重力,因此,丙对乙的作用力大于乙的重力,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丙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丙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8.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答案】B。【解析】A、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变快)都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B、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不变,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正确。C、照片反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竖直向下),但速度在逐渐变大,即做加速运动,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照片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变慢)都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19.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2大小相等;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答案】C。【解析】A、甲物体受到重力G甲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N2=G甲+G乙,故该选项错误。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D、N3与N2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N3=N2=G甲+G乙,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等于甲的重力即N1=G甲,故N3大小不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20.从物理角度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因为力是_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_物体;两个巴掌都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答案】物体对物体;两个;相互。【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手掌对另一个手掌施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手掌对它的反作用力。两个手掌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所以两个手掌相拍不但会响,而且会感到疼。“一个巴掌”不存在力的作用,因此“拍不响”,所以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两个巴掌都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物体对物体;两个;相互。21.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的缘故。【答案】惯性,变小,地面摩擦力。【解析】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然向前运动,该现象是由惯性引起的。当汽车前进时,地面会对汽车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速减慢,最终静止。故答案为:惯性,变小,地面摩擦力。22.如同所示为某中学足球赛的精彩画而,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的。【答案】运动状态、相互。【解析】脚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脚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是:运动状态、相互。23.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离港海试,向作战舰艇迈出关键一步。当舰载机在甲板上着陆时,由于会继续向前滑行,需要借助阻拦索的拉力才能尽快停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答案】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1)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舰载机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滑行;(2)阻拦索的拉力使舰载机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惯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4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0N,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g取10 Nkg)【答案】3;3;变小。【解析】(1)由G=mg可得,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时天平的示数:。(2)因物体的质量与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仍为3kg不变。(3)因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是物体在月球上受到月球引力的6倍,所以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变小。故答案为:3;3;变小。25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的,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答案】运动状态、相互。【解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26.右图所示的测力计的量程是N,该测力计的示数是N。【答案】04;2.8。【解析】由图知: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4N,所以其量程为04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左面4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0.2N=2.8N。故答案为:04;2.8。27.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是平衡力(选填“人的重力”、“车的重力”、“人与车的总重力”)【答案】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解析】(1)用脚向后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车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且人的两脚站立在滑板车上时,滑板车受到的支持力与“人与车的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答案为:相互;运动状态;人与车的总重力。28.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拉力和_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_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答案】摩擦;支持;木块。【解析】(1)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2)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答案为:摩擦;支持;木块。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4分)29.(2分)在图甲中画出重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