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_第1页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_第2页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_第3页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_第4页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徽淮北小麦最新价格 摘要小麦是淮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淮北地区旱作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旱作茬;淮北地区 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并符合品质要求的品种是实现优质高产栽培的前提条件。淮北地区可选用强筋半冬性偏冬或半冬性品种,如皖麦38、烟农19、新麦18等。 2提高整地质量 采用机耕,耕深20cm以上,打破犁底层,不漏耕,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耕后复平,作畦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提倡用深松机隔年深松,以破除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3测土配方施肥 3.1施肥原则 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配合,基追结合,氮肥后移;根据土壤硼、锌、锰等含量及小麦缺素症状有针对性地使用微量元素。 3.2施肥总量 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45t,纯氮210225kg,五氧化二磷90112.5kg,氧化钾90120kg,硫酸锌、硫酸锰各15kg。 3.3肥料分配 有机肥、磷、钾肥及锌肥、锰肥一次性全部用作基肥;氮肥60%做基肥,40%作追肥。 3.4施肥方法 深施基肥:可采用犁沟深施和撒肥深翻两种方法。干旱年份采用犁沟深施,即随犁地将肥料施于犁沟,随即翻垡覆盖;土壤湿度较大,采用先撒施肥料,然后翻耕将肥料埋入土中。追肥施用方法:用耧穿施,或趁雨撒施,或喷施。 4科学播种 4.1种子处理 有条件的提倡使用包衣种子,一般情况下播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15%粉锈宁75g水3kg搅匀,拌麦种50kg,边喷边拌,拌后稍等晾干后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并兼治多种小麦病虫害。 4.2适期早播 10月15日前播种结束,在适播期尽量早播。 4.3半精量播种 播种量为120135kg/hm2,基本苗达240270万/hm2。 4.4播种方式 改变机播工艺,加宽行距,行距提高到2325cm,播种深度35cm。 5加强田间管理 5.1年前管理 5.1.1化学除草。可用75%巨星或5.8%麦喜于年前或春季小麦拔节前进行防除。 5.1.2培育壮苗。长势偏弱或发生冻害麦田,在越冬期结合腊肥早施分蘖肥,宜施用优质的腐熟有机肥1530t/hm2,或施尿素6075kg/hm2。播种出苗较早,11月下旬主茎已有6叶1心的、越冬期有可能拔节的麦田,中耕12次;或用壮丰安525mL/hm2对水600kg/hm2进行叶面喷施,化控蹲苗。 5.2年后管理 5.2.1中耕除草。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结合施肥、灌溉、培土等适时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35cm,群体偏大的旺苗,深锄710cm。中耕可以增加次生根数量,抗旱保墒,控制群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 5.2.2追施拔节肥。在小麦基部节间定长(一般在3月中下旬)时追施拔节肥,一般追施纯氮105120kg/hm2。能延缓小麦衰老,增加每穗粒数和粒重,有利于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5.2.3叶面喷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1%2%的尿素和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可增加粒重,提高籽粒品质。也可把尿素、磷酸二氢钾与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实行“一喷三防”,一次施药可达到治虫、防病、提质、增产和节本增收的目的。 6防治病虫害 6.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药剂。化学防治应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规定的浓度要求合理使用。 6.2防治方法 6.2.1赤霉病。小麦扬花初期,选用多菌灵、使百功或多菌灵加烯唑醇喷雾。重发年份,可在初花期和盛花期2次喷药。小麦盛花期后慎用粉锈宁,以免影响结实。根据预报,雨前喷药预防,必要时雨后补喷。喷药时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6.2.2纹枯病。小麦拔节期平均病株率达10%15%时,用烯唑醇或井冈霉素对水喷雾,尽量使药液喷到茎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在播前可用立克秀、井冈霉素拌种预防冬前发病。6.2.3白粉病。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选用三唑酮(粉锈宁)或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喷雾。 6.2.4锈病。采用立克秀或三唑酮(粉锈宁)等拌种预防,还可兼治早期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加入杀虫剂可兼治地下害虫。大田病株率达20%时,选用烯唑醇、丙环唑乳油喷雾,穗期可结合“一喷多防”,防病防虫兼防干热风。 6.2.5麦蚜。田间百株(茎)穗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蚜虫比在1150以上时,选用呲虫啉、抗蚜威、添丰等喷雾。 6.2.6麦蜘蛛。小麦返青后,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选用阿维菌素、乐果乳油等喷雾。 6.2.7吸浆虫。蛹期(抽穗期)每公顷选用50%辛硫磷250mL或80%敌敌畏100mL对水2kg制成母液,均匀拌细土2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