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_第1页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_第2页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_第3页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_第4页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实证分析中国媒介价值观原则 摘要:随着媒介化社?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解不同阶段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形成中媒介因素的影响状况,笔者于xx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8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媒介因素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初中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倾向于接受与正统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大众媒介负面影响较大,且媒介依赖性较强;高中生对媒介内容的喜爱度最高,且主流价值观较模糊和犹疑。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媒介影响;实证分析 :G206 :A :1672-8122(xx)03-0050-02 当今中国处在社?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和多种价值观并存。面对这种社?大环境,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介影响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伴随着电视、网络成长的一代,他们习惯性地接受着影视、网络递呈的海量信息,潜移默化中接受着媒介的观点。为掌握青少年不同阶段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我们于xx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2所初中、3所高中和3所大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099份,其中初中样本274名,占24.9;高中样本258名,占23.5;大学样本567名,占51.6。 一、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媒介因素分析 (一)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介是电视和网络,且随着学校层次的44-级其媒介依赖性增强 在回答“您经常收看的大众媒介”这一问题时,初中生的选择是电视(65.6)、网络(17.6)、报纸(5.0);高中生的选择是电视(51.9)、网络(28.0)、杂志(5.8);大学生的选择是电视和网络并列第一(42.8)、广播和报纸并列第三(4.0)。 (二)六成以上大学生每天收看媒介1小时以上,而四成中学生在周末才?收看 初、高中与大学阶段的青少年收看大众媒介的时间有明显的不同(详见表1)。初、高中的青少年“只有周末才?有机?收看”的比例最高(分别是42.0和39.3)。而大学生由于应试压力的减轻,收看媒介的时间和长度更为自由,所以六成以上的大学生每天收看1小时以上。 同样,对大众媒介依赖性最强的是大学生,连续几天不接触大众媒介就很难受(包括非常难受)的比例69.4,其次为初中生58.5,高中生48。 (三)高中生对媒介内容的喜爱度最高、大学生最低 高中生群体最易对媒介内容产生兴趣。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偶像剧”这一问题时,持肯定回答的高中生比例最高,为44.1;其次是初中生(37.9)、大学生(26.8)。 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动漫”这一问题时,持肯定回答的高中生比例(74.1)最高,其次是初中生(62.5)、大学生(43.7)。 同样,高中生有最喜欢的书(72.9)、最喜欢的广播节目(44.7)、最喜欢的电视节目(58.7)和最喜欢的电影(63.8)。详见表2。 (四)“书(包括杂志)”成为青少年最喜欢欢的媒介 由于不同阶段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学习规律,其对媒介内容或类型的偏好也各自有着各自的特点。正如表2中我们看到的那样,“书”和“动漫”成为中学生的最爱。而大学生最喜欢的是“书”(56.4)和“电影”(54.1)。 二、媒介因素影响F的青少年价值观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认同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认同比例最高的是大学生69,其次是初中生61.4、高中生50.2。 然而,不同青少年群体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认同程度有一定差别(详见表3)。初中生“非常认同”的比例最高,为19.7。分别比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此项比例高10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大学生“一般认同”的比例(62.4)最高,比初中生和高中生高出20多个百分点。高中生态度模糊的比例(36.2)最高,大学生比例(23.9)最低。 (二)初中生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态度最为积极、高中生的怀疑性最强 初中生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态度最为积极,近四成初中生?“主动去看,深受教育”;其次为大学生(27.3)。高中生的怀疑性最强,74.3的高中生选择“有时?看,半信半疑”;其次为大学生(65.9)。大学生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的否定比例最低,仅占6.8。详见表4。 (三)六成以上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大学生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有61.8的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选择“相信或有些相信”的不同群体青少年比例相近,其中,大学生(65.4)比例最高,其次为初中生(59)、高中生(57.9)。持“不清楚”比例最高的是初中生(25.1)比大学生(14.4)高10多个百分点。而高中生“非常不相信”的比例(14.2)最高,比初中生(4.8)高近10个百分点。 (四)大学生群体更易于相信“一夜成名”,初中生则更倾向“脚踏实地” 五成以上大学生“相信(或有些相信)一夜成名”,其比例为51.6;其次为高中生48.2,初中生38.1。持“不清楚”态度的初中生为21.8,大学生为17.1、高中生为13.6。初中生“不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最高,占40.2,其次为高中生(38.2)、大学生(31.2)。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一夜成名”抱有更多的幻想,反而不及年纪最小的初中生清醒。 (五)七成以上青少年有着正确的“正邪观”,初中生的“正邪观”最鲜明和正确 调查显示,初中生“非常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比例(52.7)比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此项比例高出16个百分点以上,“非常不相信”的比例最低2.1;“不清楚”的比例也最低6.6。高中生“不相信”比例最高,为24.5。其次为大学生-(14)、初中生(10.3)。大学生“不清楚”的比例(15.1)最高,其次为高中生(13.3)。 (六)八成以上的青少年认同共建和谐社?,初中生认同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初中生“非常认同共建和谐社?”比例(61.7)最高,其次为大学生(51.9)、高中生(40.4)。“一般认同”的比例为大学生33.7、高中生31.4、初中生26.2。高中生“不清楚”的比例(18.1)最高,其次是大学生9.4、初中生7.5。 三、结论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初中生的价值观最为积极和正面。这与其主流价值观认知有一定关系。据调查显示,初中阶段占第一位的主流价值观认知“学校教育”(39.7)比第二位的“大众媒介的宣传”(26.6)高13个百分点。在初中阶段,正统的学校价值观教育显然成效显著,初中生倾向接受大众媒介中与正统价值观教育相一致的影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占第一位的是“大众媒介的宣传”(31.6),“学校教育”(29.9)紧随其后,第三位的“社?影响”(17.1)比例要低于前两者10多个百分点。在高中和大学这两个阶段,特别是大学阶段媒介力量在价值观影响因素中不断加强,使得正统的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力量进一步消减。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单向、不平等、强制的方式使青少年形成了偏执和逆反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使他们更倾向于在大众媒介中寻找平等、自由、理解和安慰。于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甚至颓废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得以在青少年的头脑中滋生、蔓延。如果任期发展,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加强对大众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