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选学科普课文。为四年级语文老师了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课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 2、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共栖。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视频。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什么? 2、是呀!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有趣的动物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3、读准“栖”字的读音。它有两种读音,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鸟在树上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表示居住或停留的意思时读“q”,表示不安定的时候读“x”。 齐读课题1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那课文中写了哪几组动物的共栖现象呢?(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师生交流(出示图片,读准动物名称,师板书) 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共栖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三、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1 小组合作填下表。(小组商量,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共栖现象来合作学习。) 2、不会读的词。(在课本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或好词抄下来。 小组评星 2.交流学习情况 (1)学习小组上来汇报。 四、学习课文第1小节 出示课文第1小节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做共栖?课文第1自然段就很好地 解释了“共栖”,(课件出示)自己读读看,谁来为我们读读。 2、更加简洁地说,句子中有两个成语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共栖”的意思(指 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3、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朝夕与共”说明时间长,“和睦相处” 说明关系好。 4、小结: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动物是那么“水火不相容”,但 它们却这样 _地生活在一起,多么有趣呀! 五、知识拓展 六、人文教育 1. 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2. 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在表格的旁边,我请一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 七、出示学以致用 八、推荐课外书。 九、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读“皱褶、剔牙、孵卵育雏、产卵生蛆”,读准“栖、缝、薄、血”等多音字,理解“朝夕与共、和睦、寝食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共栖的现象,能初步用串联三种动物共栖现象的方法说说主要内容。 3.通过删除比较、换词体会等方法,感受科普文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学习“先呈现两种动物的共栖现象,后介绍共栖原因”的构段方式,能模仿介绍一种共栖的现象,初步体念把科普知识介绍得生动有趣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呈现预习成果 (课前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指导读准“栖”,说说意思,能用“栖”组个词。 2.释“共栖”(指名说划出文中词板书理解“朝夕与共”齐读) 1)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说说“共栖”的意思。 3.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动物共栖?为什么能共栖?有趣体现在哪里?) 4.检查预习效果: 1) 词语 产卵生蛆 孵卵育雏 寝食不安(读准音,了解“蛆”) 皱褶 剔牙 闲暇(读准音,结合图片了解“皱褶”) 2) 句子 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读准多音字、读通句子) 3) 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 (随机板书) 二、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速读全文,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成为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朋友?(以犀牛与犀牛鸟这部分内容为例) 2.交流:指名说,随机引导学生概括地说 (适当板书提点:) 犀牛鸟 犀 牛 燕千鸟 鳄 鱼 金黄鼠 百舌鸟 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还非常有趣,具体体现在哪里?找找有关的句、词语,并说说体会? 三、聚焦语言,细品,感受语言的生动、富有情趣 1.第二自然段 导读要求:读段找句圈词谈体会 引导、启发、点拨处: 1) 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 啄啄。 策略预设: 删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比较,体会词语的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结合“不敢惹它”,滚动学习前文描写犀牛外形特点句,感受词语的情趣性。 2)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 向犀牛报警。 策略预设: 关注“放哨”“报警”,结合生活情境感受语言拟人手法的准确运用,体会词语的情趣美。 “一?就?”通过换关联词比较,感受具体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 3)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策略预设: 将“寝食不安”换成“难受”细品,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学生个体学习,品味三、四段部分语句 师:其实,这么有意思的语言在第三、四段中也有很多,下面就请大家轻轻地读读三、四自然段,同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记出那些句子和词语,好好体会,然后把你的感受与同桌分享。 (交流,学生自由畅说,教师以欣赏者的角度穿插。) 师:同学们都很会合作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发现了更多的精妙之趣,积累了更多的精彩语 句。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语言,可以吗?请看屏幕,出示:闲暇时?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来读,愿意吗?(师生齐读)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默契的一对朋友,多有情趣的动物世界啊!难怪课文这样来命题 3.聚焦段落结构,理清段落层次 1)引导发现二、三段结构特色,按“现象原因”给段分层 2)关注连接词“原来” 4.小结语段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四、拓展视野、尝试写段 1.师:同学们,动物世界中的共栖现象种类繁多,有像课文例举的这类凶猛强大的动物与弱小 无比的动物共栖的,比如文章中的也有巨兽与小雀共栖的,比如文章中的,其实还有很多,看部分资料: 1) 野山羊和火鸡 ; 2) 鱼儿和清洁虾共栖; 3) 文鸟和野蜂共栖 ; 等等 2.师:有一个同学他就依照课文第二自然的写法,写了两种动物的共栖现象,我们去看一看 出示打乱顺序的语句 题目:形影不离的鲨鱼和向导鱼 1.奇怪的是,它身边却经常跟随着一群身长不过30厘米的小家伙向导鱼。 2.鲨鱼为海中霸王,生性凶猛且专食其他许多鱼类。 3.而向导鱼呢,则捡拾鲨鱼吃剩下的残渣。 4.鲨鱼为什么能容忍向导鱼生活在其身边而不食之? 5.原来,它们之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 6.向导鱼为鲨鱼作向导,把它引到群鱼聚集的海面,让鲨鱼吞食那些无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超星礼仪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八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 竖窑球团焙烧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PA11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烟草制品转运设备操作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矿井电气防爆检查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泥面塑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跨部门沟通协作流程优化案
- 机动车尾气检测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DB33∕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道路、桥梁、隧道、地铁施工标准化手册(专业篇)
- 第十四章 环合反应天津大学
- 有机化学汪小兰 知识点总结 315化学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 串谐说明书概要
- 蒙牛渠道梳理之通路划分(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