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耳穴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耳穴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穴疗法的临床应用有哪些耳针,是在耳郭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便于国际间的研究和交流,我国制定了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蹻、阳蹻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可见,耳与其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耳穴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耳穴的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3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胃肠神经官能征、心脏神经官能征、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症、多汗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病等。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6其他 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二)选穴原则1按相应部位选穴 当机体患病时,在耳郭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2按脏腑辨证选穴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3按经络辨证选穴 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西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西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5按临床经验选穴 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三)操作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毫针法 是利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操作程序如下:(1)定穴和消毒:以选定耳穴作为针刺点(包括用探棒或耳穴探测仪所测得的敏感点)。针刺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5%碘酒消毒,再用75%的乙醇脱碘,待乙醇干后施术。(2)体位和进针: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的不锈钢针。进针时,医者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进针均可。刺入深度应视患者耳郭局部的厚薄灵活掌握,一般刺入皮肤23分,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往往有即刻减轻感;如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强度和手法依病情、体质、证型、耐受度等综合考虑。 (3)留针和出针:留针时间一般约15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适当延长。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出针是一次治疗的结束动作,医者左手托住耳郭,右手迅速将毫针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2电针法 针刺获得针感后,接上电针机两个极,具体操作参照电针法。通电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适应于神经系统疾患、内脏痉挛、哮喘等。3埋针法 是将皮内针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目的。 使用时,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部,右手用镊子挟住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耳穴,再用胶布固定。一般埋患侧耳郭,必要时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日,5次为一疗程。4耳穴贴压法 即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压丸所选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等。临床现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分钟,晒干装瓶备用。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厘米0.6厘米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以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宜用强刺激法。(四)常见病症选穴处方举例1感冒:肺、内鼻、下屏尖。 2咳嗽:支气管、肺、神门。 3哮喘:平喘、肺、下脚端、下屏尖。 4胃痛:胃、神门、脑、下脚端、脾。 5月经不调:子宫、卵巢、屏尖。 6眩晕:肾、神门、内耳。 7扭伤:相应部位、神门、脑。(五)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郭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如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5%碘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2对扭伤和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