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和原子教案设计西安市华山中学 王春燕一、教案设计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而对于分子和原子初中学生没有明确的概念,需要建立起微观微粒的概念。原子、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如果仅凭语言来描述它们的存在,很显然不容易被学生接受。怎样让学生感知这样微观的粒子,本节课将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情境与之联系,令学生感知体验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并提炼出分子、原子存在的特点,完成从对分子、原子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对分子原子的理性认识。在教案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利用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采取多种教案手段来组织教案。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引入提出问题,产生质疑引导探究,实验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二、教案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三、教案重点、难点教案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教案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四、教案准备、教案方法.实验准备: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等.教案方法:学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动画揭示微观的直观教案相结合。五、教案过程教案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子的真实存在【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播放动画】无数的球状的微小粒子从一束鲜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画面另一侧的小女孩的鼻孔处,小女孩发出声音:好香啊!【演示】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讲解】糖就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粒子构成的。很多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分子构成的。【提问】你能解释为什么酒清挥发了吗?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的香味吗?【指导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组织讨论】为什么水会减少?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拓展】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过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指导观察】世界上最小的汉字【板书】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等。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观看放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并表达交流。回答: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回答: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观察,猜想它的大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通过多媒体模拟展示微观世界,引导学生形成想象。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联系物理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探求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很小【指导阅读】“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段话。【提问】教材上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哪些数据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知识介绍】苯分子放大的倍数。【动画】水分子的小黑点与乒乓球比较,渐渐变大,变成乒乓球和地球模样【板书】分子很小。学生用课本数据回答。学生观看。理解“分子很小”。直观揭示分子的大小。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运动【过渡】从品红的扩散,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演示】取一只试管,倒入毫升氨水,滴滴酚酞试液。【提问】有什么现象?【提出问题】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提供实验仪器】浓氨水、酚酞溶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锥形瓶、橡皮塞等。【提出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板书】分子的运动。实验探究过程等。【引导分析】方案一,烧杯与烧杯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巡回引导】肯定学生的发言的正确性,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评价方案】【引导探究】阅读资料。回答:酚酞遇氨水变成了红色。讨论:(发言要点汇总)可能根据氨水易挥发的性质,再利用氨气的易溶于水。必须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才能完成。学生先分组动口讨论,再动手实验。几分钟后,表达交流。介绍自己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学生设计方案汇总:) 其他方案。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这些实验说明了什么?如果改变温度会有什么影响?【投影】学案上的课堂训练一归纳: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完成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随堂巩固知识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间有间隔【设疑】物质为什么有固()、液()、气()三态的变化?【演示实验】两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放和两种气体,口对口放置,抽去中间的毛玻璃片后,观察发生的现象.【提问】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追问】根据这一现象,你还能提出什么假设?【播放动画】分子间隔和分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分子向上运动分子向下运动,最后趋向颜色一致。【提出课题】我们能够把分子间的间隔直观地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组织讨论】评价实验方案是否能够成功,是否可行。【提问】本实验探究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演示实验】用分子间隔演示仪做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减小的实验。(水预先染色,现象更明显。)【提问】请你分别用“”表示酒精分子,用“”表示水分子,画图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观察,并描述现象:下面瓶中的红棕色的气体逐渐进入上部的氧气中,随时间的推移,两瓶趋近一致,但颜色变浅。学生回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观看,并理解分子的运动,初步形成分子间有间隔的想象表象。【自主探究】提出假设: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设计实验:(方案汇总).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一定量酒精与水混合。.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归纳.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构成的物质。.先分离开来,后混合均匀。(也可由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画图,相互讲解。再次激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具备创新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想象表象。迁移应用【组织讨论】.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为什么?.从体积上来说吗?为什么?.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投影】课堂训练二【归纳板书】分子的基本性质。【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指导练习】完成学案上的练习。结合刚学过的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边做练习边回答。小结发言。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深化知识。加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六、教案反思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入新课,学生很感兴趣,在课堂中设计多个实验,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又使学生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收效很好。尤其是开放性实验氨水如何能够不接触酚酞试剂而使酚酞试剂变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也提出了很多方案,通过对比最后找到了设计实验方案的途径,我个人觉得在今后的教案中应该多设计这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