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追妙问,增强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索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 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形式,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遵循学生的思路采取递进式提问,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明白,或使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认为有效的“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问要“追” 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注重直观感受,而缺乏理性归纳。在课堂讨论时,学生往往随口回答,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以恰当的追问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片段】学习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框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成分? 生: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师:我国国有经济的作用是什么? 生: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师追问:为什么不是国有经济控制着公有制经济的命脉,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短暂沉默后,主动展开了讨论。) 最后学生纷纷发言:我国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了国有经济的作用,但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上,在教师看似不经意的追问下,学生加深了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解,巩固了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 二、追问要“巧” 真实的思想品德课堂是动态的,面对学生出人预料的回答,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一瞬间的机遇,那么课堂生成就能朝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性方向发展。 【教学片段】在学习 人生难免有挫折 时,有这么一个插曲。 师:人生路上,挫折在所难免,请同学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挫折。 生1: 生2: 生3:有一个小偷,他过去每次偷东西都很顺利,但后来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偷钱包的时候被别人发现,然后被扭送至派出所。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挫折是难免的。 (这个回答很意外,而且偏离了设问方向,师沉默了几秒钟)。 师追问:这个小偷遇到的挫折是什么? 生3:被人发现偷东西,被扭送到派出所。 师继续追问:那什么叫挫折? 生3:人们从事某种活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的障碍或者干扰。 师继续追问:小偷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生3:偷钱包。 师继续追问:你如何看待他的目标? 生3:是违法的。 师再追问:那你现在如何看待他遇到的所谓“挫折”? 生3:他的所谓挫折其实是罪有应得。 生3出人意料的回答,显然是一个难得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就会丧失一个绝佳的教育教学契机。而用巧妙睿智的追问,既拓展了学生的思想,又进一步提升了教学主题,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追问要“导”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往往会遇到不同学生在回答时有争议的情况,这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困难之处,也是知识展开、培养能力、情感教育的契机,此时加以引导性追问,以问来代替教师的单方面评析,使学生在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中解决问题,明白事理。 【教学片段】在 自觉服务社会 一课关于“乐于奉献”内容的学习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出示两张图片,背景是玉树地震的赈灾情况。图片一是曹德旺、曹辉父子捐灾区1亿元,创慈善史纪录;图片二是一名衣着褴褛的乞丐捐款,照片中他手里握着啤酒瓶,口齿不清连说“地震”,手指地面当场流泪,因此被广大网友尊称为“啤酒哥”。 师提问:这两人的乐于奉献谁让你更感动?为什么? 生1:是曹德旺、曹辉父子,他们捐得多,贡献大。 生2:是“啤酒哥”,因为他自己都生活困苦,还能想到别人,太不容易了。 师紧接着追问:那是不是说“啤酒哥”更乐于奉献呢? 学生陷入了思考,在讨论之后,学生一致认为:两者都乐于奉献,虽然两人所捐赠的金钱有天壤之别,但无论是谁,在捐赠时他们都是全心全意的,不计回报的,因为乐于奉献不是以金钱多少来衡量的。 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由于学生思维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利用学生思维的冲突点,进行适时的追问,能促使学生辨证思考,实现情感教学目标。 四、追问要“逆” 当学生回答准确时,教师可以运用逆向式追问提问,让他们回顾和展现思维过程,以达到进一步消化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和巩固思维能力的目的。 【教学片段】在学习 公民享有财产继承权 一课有关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时,有这样一个情景。 “Flash欣赏”播放张老汉购买、使用、出租、出售拖拉机的动画。 师问:张老汉出售拖拉机的行为是他对他的合法财产行使使用权还是处分权? 生:处分权。 师追问: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生:因为张老汉把拖拉机卖掉了,所以是处分权。 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卖掉了,就是处分权呢? 生:因为卖掉了,拖拉机就不是张老汉的了。 师再追问:所以你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是当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了,就是行使了处分权。 在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但他思考过程的完整性和条理性等方面还是缺乏的,而适当的逆向式追问能让学生更加明确思路、拓宽思路,甚至扫清一些思维障碍。同时,通过学生的回答也教育了其他学生,达到了同伴互助的目的。 五、追问要“有效” 课堂教学中要实施有效的追问,下面三方面值得我们探讨。 1追问的问题要有效 一要避免简单化,用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追问不止,表面热闹,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二要避免选择化,用“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做追问形式,这其实是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不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追问内容要有效 首先,追问的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所以要在关键点上追问。如果追问的内容不具体、方向不明确,甚至脱离教学内容,让学生听了莫名其妙,无从入手,实际上是浪费学习时间。其次,追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追问内容难度要适宜,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3追问对象的选择要有效 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状态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应该在合适的时候追问适合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说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幼儿园自评报告
- 凉州词王瀚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36773 - 2018竹制品检疫处理技术规程》
- 用电应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生鲜期货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生物采样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查房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强化训练模拟试卷
- 白塞病血管病变护理查房记录
- 2025至2030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双J管健康宣教
- 混凝土裂缝处理的讲座
-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茂县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 水电站新ppt课件 第一章 水轮机的类型构造及工作原理
- 护理查对制度课件
- 市政工程占道施工方案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20671.1-2006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及试验方法第1部分:非金属垫片材料分类体系
- GB/T 17449-1998包装玻璃容器螺纹瓶口尺寸
- PMC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