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下)】智慧树心理课期末答案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思想基础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样的人才是心理充分健康的人,这历来是心理健康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由于人们的观点、方法不同,对此没有一致的认识。 我们认为,确立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为根据。从浅层的显性表现来说,心理健康应有下列六项特征: 1敬业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人对待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要素。只有对待生活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2乐群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乐于与人共事相处的乐群意识,才能立身处世。为此,乐群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构成要素。只有具有乐于与人相处的乐群意识的人,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3好学 人对社会生活的动态适应,必须依靠其内在的心理调节机制才能实现。人的心理调节机制,需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逐步建立并发展与完善。因此,好学是社会适应不可缺少的前提。只有勤于、乐于和善于学习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发展,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4创新 人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缔造者。 _洪流永远向前,人类文明永不止步,创新是 _主流。只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成规的人,才能对川流不息的历史潮流,做出良好的适应。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的革新周期大大缩短,合作与竞争日益加强,创新特性的作用日益突出。 5坚忍 任何工作、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总是艰难而曲折,只有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毫不动摇、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对社会生活良好适应。 6自制 人的需要及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不能无欲,也不能禁欲。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受制于社会规范。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诱因,并引起内心的冲突或多种相对立的动机斗争。人需要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制止那些不正当的欲念。因此,自我克制能力是节制欲念、良好适应社会所不可缺少的特性。 上述六项品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共同组成一个良好适应的调节系统。它们各有不同的层次,随着相应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调节结构的构建而不断发展。 (二)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 从心理的结构观点来说,上述六项显性特征,受主体更为内在的隐性的思想意识制约。直接制约上述六项特征的思想意识,有以下几方面:1个体对社会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社会与事业的认识及其情绪体验;2个体对群体的意识,其中包含对群体的看法,以及在群体社会中的实际感受;3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即自我意识,包含对自我潜能的评估,对自尊、自爱、自强、自理等的认识与体验。 上述三种意识,受制于主体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以上可称为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结构观。 四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重要性与实施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简而言之,即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依据我们所倡导的教育的系统观点,任何教育都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出发,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确立的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际交往系统,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由教育者、学习者和所要传递的有关心理健康的经验组成的统一体。在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施教的教师,一般称为“辅导员”、“咨询员”或“心理医生”;受教的学生则可称为“求助者”、“垂询员”或“心理疾患者”。这些说法,目前仅是我们针对这一领域中的混乱观点而提出的一种说法,尚未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心理健康并不是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是人自身固有潜能自我实现的结果。我们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坚持认为心理健康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社会适应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体的构建活动,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固有的,依靠自我实现而形成的,仅是实现自然适应的生理调节机制,不是实现社会适应的心理调节机制。心理健康有待于完善自我的心理调节机制的构建。心理健康必须通过学习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经验的获得,相应的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才能实现。 2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功能是通过有关心理健康经验的传递而实现的。因此,在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内容本身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任意的,必须是适当的。因此,未经专门训练,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人,决不能充当“辅导员”、“咨询员”、“心理医生”或“治疗员”。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种双边双向的协同互动过程,其成效取决于互动双方的主动性。这是强制灌输或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所不能奏效的。 其次,必须了解当前心理疾病防治的迫切性。由于当前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心理负荷增加,心理疾病越来越多。例如,1987年美国精神医学会公布的心理异常的名称就多达200多种。 另外,从当前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根据国内各地进行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可以得出这样几点结论: 第一,国内各地区各级各类学生,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不良问题。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分布较广。 第二,具有这样或那样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占相当大的比重。有调查显示,竟高达百分之三四十。据一般估计,最低不下于百分之二十五。 第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趋势是,据个别地区(浙江省杭州市)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存在扩大趋势。 第四,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一般是轻微的,但也有极其严重的,如拦路抢劫、伤人、强奸甚至杀人等等,已给社会带来种种不安因素。这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否则将对年青一代造成极坏的影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心理健康不良的原因来看,绝大多数并不是原发性的或身源性的,即不是生理型的,也就是说,不是由于生理上的先天不足或后天创伤造成的。与此相联系,绝大多数心理异常是属于继发性的或心源性的,即心因型的,也就是由种种心理适应不良,或心理障碍造成的。 在继发性的心因型不良类型中,就其发生根源来说,又可分为师源性的与学源性的两种类型。所谓师源型,指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不当。例如一些教师,严重缺乏应有的教育素养,谩骂、讽刺、挖苦学生,严重挫伤其自尊心、自信心与进取心,有的甚至对学生实施残酷、野蛮的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等。 所谓学源型,指的是心理适应不良的根源学生自身。一些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出怯懦、粗暴,或种种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如欺骗、说谎、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甚至拦路抢劫、伤人、杀人等等。 可见,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已到了 _的地步。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学校究竟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尚无公认的模式。我们认为,从学生心理障碍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出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可以有以下三种: 1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护理学层级题库及答案
- ECTD知识培训班课件
- 国学常识自测题及答案解析教程
- DXC原理课件教学课件
-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说课稿设计(pdf)(新版)苏教版
-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数学 第二讲 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 一 复合变换与二阶短阵的乘法 2.1.1 矩阵的概念说课稿 新人教A版选修4-2
- 2025年中医饮食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理药物各章试题题库及答案
- 17.1.4勾股定理(第4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5.6 法律责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初中版人工智能通识(清华大学版)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高考备考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占用道路施工组织方案(3篇)
- 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常见的天气》教案
- 环境反应工程导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