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人机系统中三要素的关系 姓名:陈少杰 班级:人力1101班 学号:3论人机系统中三要素的关系摘要:现如今人机工程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可以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合理的方法解决。通过对人性产品设计具体实例来说明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以创新和革新为首要条件,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等等,都与人、机、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实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思想,必定以人机工程学为参照。我们国家也必定会大力发展人机系统,这样子可以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最理想化的形态作出极大的贡献。关键字:人机系统 发展 人机系统三要素 关系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man-machine systemAbstract: Nowadays the development of ergonomics, our life there have been many possible and reasonable solutions through scientific system. Through the user-friendly product design and ergonomics specif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factors contained in user-friendly design, noting that China will be the next innovation in product design and innovation led to the conditions, ergonomics, people of the design really shows respect and concern for people, is a manifestation of human spirit, people and products combined in perfect harmony.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product updates, etc., are associated with human, machine and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so to achieve the people-oriented human design ideas, certainly as a reference to ergonomics. Our countries are bound to develop human-machine systems, like this can achieve the ideal of a socialist form to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us.Keywords: man-machine system Developing Three elements of man-machine system Relationship目录摘要关键词1人机系统.11.1人机系统的概念.11.2人机系统的发展史.12人机系统三要素.32.1人机系统中的人.32.1.1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32.1.1人机系统中人的作用.32.2人机系统中的机器.42.2.1人机系统中的机器体系.42.2.2人机系统中机器的作用.42.3人机系统中的环境.43 人机系统中三要素的关系.43.1人和机器.43.1.1人和机器的内容.43.1.2人优于机器的能力.43.1.3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43.2人机功能分配原则.43.3人机系统的设计.53.3.1设计步骤.53.3.2注意事项.5参考文献 1 人机系统1.1人机系统的概念 由人和机器构成并依赖于人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它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代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设计中,合理地设计人机系统,使其可靠、高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2人机系统的发展史人们通常说,人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获取所需要的产品。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看,生产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生产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人类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产品)必须对生产工具进行控制。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人和生产工具结合成一个控制系统,这就是所谓人机系统;生产过程是在人和生产工具结合成一个控制系统摸着就是所谓的人机系统。生产过程是人机系统和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中进行的。在人机系统中,人和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是根据生产的控制关系和劳动来源,人机系统的发展史可以如图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图中,m代表人,B代表人脑,b代表人体,c代表控制机械,M代表生产工具(出c外)在(1)中,人对生产工具处于支配地位。当人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时,这些工具不过是人体的辅助物件,生产所需的能量由人体供应,而人脑控制这些工具的使用。可见,这里人(人脑加人体)作为人机系统的主导部分工作。在(2)中,简单的工具发展成为由工具机,传动机和动力组成的机器。这里,由于工具由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人体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能源,但人脑仍然起着控制器的作用,就发生了人脑和人体的分离,人体由支配生产工具的地位下降为受生产工具支配的地位,成为极其的简单附属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场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中,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在(3)中,初级自动化代替了机械化。由于全盘机械化,人体最终从死机构解放出来;而由于控制机的产生,人脑不在起着对机器的直接控制作用。这是一个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退步。人脑由控制生产工具的地位下降为控制机的附属物。这样,虽然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在(4)中,综合自动化代替了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机器人在工厂的场地上来回走动,监督自动线上的其他机器人的工作,这些机器人代替人调整自动机和自动线,监督机器的正常运转和连续工作,调整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模糊工程学的提出和模糊净值及的吹按已经为这一趋势开辟道路。“没有工人的工厂”将是人类生产的最高形式。这样,人脑也将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完全解放出来。人类的生活将主要是体育,教育和娱乐,人类将从主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人类将作为人机系统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绝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从人际系统的发展规律和客观事实中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1)(2)(3)(4)从上可知,在人机系统中,一开始是人支配生产工具,其次是生产工具支配人,第三阶段则是人恢复对生产工具的支配。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人机系统发展的客观逻辑。当然,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彻底解放,还不是人作为人的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人才能获得最后解放,成为自由的人。2 人机系统三要素2.1人机系统中的人2.1.1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 人在系统中是主体,任何先进的机器都是由人设计的,由人操纵的,所以系统工作效率的优劣、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工作状况。人机工程学中要研究人对外界信息的感知特性,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及思维能力,人的学习、记忆特性,人的自身节率等。1)人的感觉功能 a.视觉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外界事物,由大脑产生正确的思考,视觉对劳动的产量、质量及安全均有影响,还影响到劳动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b.听觉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觉主要是和声强有关。人接受听觉信息要比接受视觉信息快。据测定,人的听觉反应时间约为120150ms,较光信息快3050ms。听觉信号常用于报警。c.触觉人们通过触觉器官接受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表面情况和原材料等信息。2)人的信息处理及输出特性a.人的反应时间操作者在操纵、监视设备时,从出现信号刺激到采取相应动作,存在一个反应时间。人体的运动系统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神经肌肉接头的反应延迟时间为0.10.2s.b.人的信息传输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输,是由不同的感觉通道,传输不同的信息,如视觉系统的单个神经纤维能传输不同的颜色信息,信息的传输速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2.1.1人机系统中人的作用 我们先总体分为人的作用为人机系统的信息使者、人机系统的缔造者、人机系统的使用者、人机系统的构成要素、人机系统的革新者、人际系统的推广者。(1) 信息使者。 在此期间主要有以下五种工作:信息的搜集、信息的初级处理、信息的输入、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利用(2) 缔造者。 在信息系统的初建阶段,作为设计者,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它能够根据已收集的信息,做出判断,该选区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使整个硬件系统省事省力的为今后使用它的人来服务。因为人机系统最终是要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设计,所以,设计者就要紧贴实际问题所反映的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设计。(3) 使用者。 再者就是在运用人机系统的同时能够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收集于今后升级相关的改进性信息,为今后改进系统提供信息基础。(4) 革新者。 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修、改进人机系统,是人和机器系统能够更稳定、和谐的相处(5) 推广者。 作为推广者,他们有义务是不了解人机系统的人明白人机系统给我们所带来的效率,进而让更多的人来使用人机系统,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在。再者就是要在推广的同时注意收集有关用户反应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做好记录,并快速的想革新者们反映,以求在新的系统中改良改进。2.2人机系统中的机器2.2.1人机系统中的机器体系(1) 显示器(2) 控制器(3) 显示器和控制器的结合(4) 工具2.2.2人机系统中机器的作用 前期是作为人脑的附属物,在人脑起主导的时代。机器只是一种没有自主意识的东西,人的思想作用于机器,才可以让它有生产能力。中期是摆脱了人的身体控制,但是还是在人脑的控制下。在人脑给与的自主劳动力的条件下,生产处人类想要的东西。后期将成为自主的有行动意识的物件,人只是将自己的想法传达于机器。它们将自主的完成所下的任务。有能力监督,控制其他机器。2.3人机系统中的环境 在人机系统中,环境只是作为一个承载物出现,不管什么样的人机系统,都有特定的环境。相对于不同的环境中的同一人机系统,也会出现不一样的变现。所以说,环境的作用将是根据人机系统所支配的。它只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但是没有环境的衬托,人机系统的作用也将不会出现。所以说人机和环境是一个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简而言之,环境是人机系统的基础3 人机系统中三要素的关系3.1人和机器3.1.1人和机器的内容 人体本身就是一部复杂的、特殊的机器。人与机器的特性包括许多内容,但就从人机系统中信息及能量的接受、传递、转换过程来讲,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来比较,即信息感受、信息处理和决策、操作反应、工作能力等。3.1.2人优于机器的能力 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判断、创造性等;机器优于人的能力主要有反应、操作速度快,精确性高,输3.1.3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 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演绎推理以及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3.2人机功能分配原则 根据人机特性的比较,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应该是: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于机器来做;而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3.3人机系统的设计3.3.1设计步骤第一:在人机系统中操纵人员被看作系统中的一个元件。操作人员通过感觉器官(视、听、触、嗅、味)接收来自机器的信息,了解其意义并予以解释,或先进行计算,再把结果与过去的经验和策略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策。第二:作出决策后,人通过控制器官(手、脚等)去操纵机器的操纵器,如开关、按钮、操纵杆、操纵盘、光笔或呼口令等,来改变机器的运转情况。机器随即发出新的信息,如此重复不断。人机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某种环境之中。环境特性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声、照明、加速、振动、污染和失重等。3.3.2注意事项 设计人机系统时,要把人和机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地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器的功能,保证系统在环境变动下达到要求的目标。有些人机系统能用定量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的方法进行设计。一个简单系统,如一位操纵人员和一台机器构成的单参数跟踪系统,操纵人员被看作是系统中一个元件,可用定量方法,即用传递函数或其他数学方法近似表达操纵人员的动态特性,建立操纵人员的准线性数学模型;用控制理论方法对操纵人员的传递函数,和机器的传递函数进行综合,便可得到调节品质合乎要求的稳定的人机跟踪系统。建立人机系统,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人员选择训练(包括训练设备)、设备设计、操作程序和环境。建立复杂的人机系统,除了这五个方面外,还要考虑人机系统的系统性能、人和机器的特性等,采用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和分析,然后进行系统试验,检查系统性能和操纵人员操纵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人机系统要反复试验和使用才能逐渐完善。人机系统中,操纵人员是人机系统中的主体,设计和运用人机系统时应当充分发挥人在人机系统中的能动和主导作用。设计人员要和操纵人员密切配合,使人机系统达到要求的性能和指标,同时保证操纵人员操纵简便。安全舒适和提高系统工效。4 人机系统的展望 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能力和限制已经有大量测试数据可查。从系统分析角度研究人机系统,在原有设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考虑了人的动态特性而进行系统分析,再适当改动设备,就能显著提高工效。如手动控制系统,即操纵人员直接参与的用手连续控制的系统,在飞机、火炮、雷达、汽车、舰船和航天飞机等方面已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人机接口系统,即人和计算机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已是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机接口系统不仅在硬件上,而且在软件上也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在人机对话(或人机通信)方面,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表井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人防物资调配与储存管理方案
-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5单元重难点知识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氢能产业园氢能燃料电池商业化推广策略
- 隧道水文勘察与分析
- 学生宿舍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卫生管理方案
- 水电站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知识点3.2造型要素设计构成设计造型75课件
- 水电工安全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
- 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Z(卫生)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