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_第1页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_第2页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_第3页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4524 为促进我院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药品,经全院讨论,特制订本制度,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 一、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二、全院关于胃肠外营养的管理均需遵守本制度。三、临床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类药物,使用原则参照我院制定的胃肠外营养何时使用指南。 指南如下:适应症:(1)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 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2)重症胰腺炎;(3)高代谢状态危 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4)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禁忌症:(1)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2)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3) 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四、进行处方点评和病历点评时严查胃肠外营养用药情况,严惩非适应症,无适应症和超适应症情况的发生。对滥使用的临床医师视情况给予处分、警告、处罚、停职等处理。 五、胃肠外营养配制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各级人员的岗位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细菌学监测制度 、操作规 程 、物器材管理制度等,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质量。 (二)成立配制中心:肠外营养液是直接由营养科配制 ,每天 由营养师到病房会诊后根据患者病情 制定 肠外营养液处方的,再由护士进行配制,她们的资格职 称都是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质量,预防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配制室的要求:配制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配制室是空气洁净室 ,洁净等级为 1万级 ,配备双人层流洁净工作台,洁净等级为100级,设有传递窗及缓冲间。四)设备: 所有一次性物品均到设备科和供应室领取 。(五)配制中的管理:配液前开紫外线消毒40min,净化系统开启30min以上 ,进入配制间前更换洗手衣裤、戴口罩、帽,按7个步骤洗手,换鞋进入配制室,先开启层流 洁净台 20min以上方 能配制 ,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用75酒精擦拭层流洁净台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 “三查七对”制度 ,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及加入顺序,把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肪乳中,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溶液中,磷酸盐和电解质加入葡萄糖溶液中,按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的顺序灌注到3升袋中,把营养液配方标签贴在3升袋外壁 ,配方内容有 :病 区、床号、姓名、住 院 号、各种药物的用量、配制人姓名、日期、滴速及注意事项。灌注完毕进行排气 ,并轻轻摇动3升袋中混合 ,抽取1ml营养液作 72小时留样,放入 4冰箱内储存 ,以防病人发生不良反应作热源和细菌学检测 ,做好营养液的配制记录 。 (六) 洁净室的管理:洁净系统每天开启时间为5am 6pm,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 5070,每天配制完即进行清洁,先用温热水擦抹净化工作台、药车及地面等 ,后用75酒精擦抹净化工作台、”药车 ,地面用朗索消毒片溶解后擦抹,开紫外线消毒40min。每月空气细菌 培养 1次,每季度测试 1次过滤器前后的差压 、滤过率试验 、气流速度 、微粒计数 、换气次数,每 12年更换 1 次高效过滤器,由专业人员更换 。无菌物品每周消毒 2次,室内拖鞋每周清洁消毒1次,以确保洁净室符合要求。 (七)配制人员的素质:爱岗敬业、科学思维的头脑、一丝不苟的精神、专业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良好。 六、质量控制,监控指标 对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患者进行系统、全面、持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有关并发症尽早处理,防止产生严重后果。通过质量监控可了解肠外营养治疗效果,并可及时调整肠外营养配方,进一步提高肠外营养治疗效果。 (一) 一般监控指标:(1)记录出入量 (2)观察生命体征 (3)尿糖和血糖 (4)血清电解质浓度 (5)血 液常规检查 (6)肝、肾功能和血清蛋白质浓度 (7)血脂浓度。 (二) 特殊监测指标:(1)血清渗透压 (2)24h尿钠、尿钾定量 (3)胆囊B型超声波检查 (三) 营养指标:(1)体重 (2)人体测量 (3)氮平衡 (4)肌酐身高指数 (5)血清氨基酸谱分析 (6)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浓度 (7)尿 3一甲基组氨酸含量 六、各临床科室要高度重视规范使用与管理胃肠外营养疗法,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