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11月一、前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福建省、南平市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南平市也正在通过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完善、加快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速旅游服务全面优化等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南平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确立了武夷山和武夷新区作为全省三大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核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其在全省绿色休闲生态旅游带、闽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领军地位,强调了打造“大武夷旅游圈”的战略部署。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打好现代服务业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并被列为南平市七大重点产业的第二位,旅游业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以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为引领,编制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5E2RGbCAP二、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南平市行政区划范围,包含二区三市五县,即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p1EanqFDPw其中含一个武夷新区,包括武夷山市全境,建阳区的潭城、童游、将口、崇雒、营口、黄坑等乡镇、街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涉及邵武市、光泽县的部分乡镇,土地面积约4132平方公里。DXDiTa9E3d(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72025年,主要分为近、远二期,近期为20172020年,远期为20212025年。RTCrpUDGiT(三)规划性质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市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属于综合性宏观战略规划,是指导南平市未来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与行动纲领。5PCzVD7HxA(四)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三个并重”“四个更加注重”的旅游业发展要求,着力优化旅游“供给侧”结构,加强龙头项目建设和“大文化、大生态、大健康、大休闲”等产品开发和旅游新业态培育;深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进“互联网+”“旅游+”模式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催化剂作用;加强旅游目的地服务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软实力;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打响“清新福建,清心武夷”品牌,将南平建设为中国乃至国际一流的独具特色的“清新+清心”旅游养生目的地。jLBHrnAILg(五)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为本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以生态为本促进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引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促进旅游城镇化建设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泛旅产业向生态健康型转变。xHAQX74J0X2坚持创新引领以武夷新区建设为试点,以模式创新为要务,把创新理念贯穿于项目开发、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品牌推广、服务管理、区域协作等各个环节,积极发挥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LDAYtRyKfE3坚持质量优先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进旅游产品的提档升级,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精品化和人本化建设,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满意度。Zzz6ZB2Ltk4坚持富民强市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促进脱贫致富、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人民幸福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旅游资源全民共享,形成旅游拉动就业、消费、投资、商贸的良好局面,增强旅游业综合实力。引导主客共建共享,着力保障外来游客、投资企业和当地社区的利益共享,扩大旅游业在促进社会和谐、激发城乡活力方面的积极效益。dvzfvkwMI15坚持市场导向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总趋势,坚持市场导向,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锁定目标客群,用市场的手段、市场的办法破解南平市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快南平市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保障。rqyn14ZNXI6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南平市旅游发展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根据南平市旅游发展问题,精准提出针对性的谋划策略。(六)规划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 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2001年第16号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1999年5月国务院令第263号);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GB/T31381-2015);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LB/T013-2011);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034-2014);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LBT035-2014)。3相关规划及资料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闽浙赣皖申报闽浙赣皖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宣言;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南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共南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大武夷旅游发展创新提升规划;浦城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南平市顺昌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武夷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72021年);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绿色发展规划(20172025年);南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2017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20172025)。三、基础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1地理区位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EmxvxOtOco2交通区位(1)航空南平市境内有武夷山机场,距延平区180公里。可供波音737和MD82等中型飞机全载使用,已开通至厦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济南、青岛、重庆和香港航线,并设立国家一类航空口岸。SixE2yXPq5(2)铁路合福高铁为福建省首条能通行350Km/h高速动车组的高速铁路,2015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南平市范围内设有南平北站、武夷山北站、武夷山东站、建瓯西站四个站点。6ewMyirQFL至江西的鹰厦铁路、峰福铁路,以及南平市内外南铁路,年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客流量200万人次,仅次于省城福州。来舟站为福建省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也是华东地区的主要中转站。kavU42VRUs(3)公路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至宁夏银川的福银高速公路纵横交汇,直通全国各地,福建省在单个设区市境内建设里程最长的浦南高速公路已于2008年12月25日通车。宁武高速、松建高速、龙浦高速均已通车。y6v3ALoS89(4)水路闽江及其支流水运航道畅通。水南货运码头是福建省吨位最大的内河港码头,500吨级轮船可沿闽江而下直抵福州马尾港。M2ub6vSTnP(5)旅游区位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依托福州省会城市、厦门国际门户、武夷新区三大旅游核,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构建福莆宁山海休闲文化旅游区、厦漳泉滨海文化度假区、闽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区、闽西南客家红色文化旅游区四大旅游片区,形成旅游要素集聚、特色鲜明、合作密切的旅游区域。”0YujCfmUCw武夷新区为福建省三大旅游核之一,将推动整个南平旅游发展。(二)旅游发展背景1泛旅游时代,催生“无边界旅游”无边界旅游,是一种消费导向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它冲破了“门票经济”的狭隘旅游观,诠释了旅游资源无限、旅游市场无边、旅游产业无界、旅游创意无穷的发展理念,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全方位紧密联系起来。eUts8ZQVRd表2-1 景区门票时代与无边界旅游时代对比一览表景区门票时代无边界旅游时代旅游资源自然、人文资源社会资源、民俗风情、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旅游市场外地观光客外地+本地, 谁是游客说不清楚旅游产业单一的旅游产业X+旅游的综合产业旅游创意参观、游览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娱乐旅游空间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目的地的每一个角落2大交通时代,构建全新时空格局大交通时代,“高速”将对旅游地产生以下影响:提升旅游目的地空间吸引力、扩大旅游目的地的范围、提高旅游地客源市场半径、促进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调整和重构。sQsAEJkW5T合福高铁、五条高速、十六条航线将构建南平与福州、厦门等周边城市1小时交通圈,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3小时交通圈以及与京津冀乃至全球各地的空中交通圈。GMsIasNXkA3网络化时代,带来旅游深刻变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同时互联网向低龄、高龄人群渗透明显。TIrRGchYzg(三)宏观政策条件1国家层面旅游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相继出台,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环境,“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发展趋势为南平旅游业带来创业创新空间。7EqZcWLZNX2省级层面随着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力度加大,政策叠加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全省对台、生态、开放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福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进程,将对南平的旅游带来重大机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南平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与方向,尤其是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中确立了武夷山和武夷新区作为全省三大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核心城市之一,明确了其在全省绿色休闲生态旅游带、闽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领军地位,强调了打造“大武夷旅游圈”的战略部署。此外,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旅游协作联盟南平宣言,形成了共同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的共识,商定共同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创建“闽浙赣皖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共同向国家争取示范区的投融资、财税、土地、区域开发等政策,同时达成了九市旅游协作发展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制约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办法。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落实的力度的加大,以及南平市进入高铁时代,武夷新区加快建设,研学、康养旅游基地的打造等,将给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lzq7IGf02E3市级层面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千亿旅游产业实施意见和关于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均将旅游业列为“5+3”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明确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随着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落实的力度的加大,以及南平市进入高铁时代,武夷新区加快建设,研学、康养旅游基地的打造等,将给全市旅游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zvpgeqJ1hk(四)旅游资源梳理1传统资源梳理(1)山、水、林、文构建了南平市观光旅游的资源基础表2-2南平市山水林文旅游资源一览表山地资源水体资源森林资源人文资源武夷山、九峰山、茫荡山、匡山、浮盖山、庵山、佛子山、黄岗山、神山、乌君山、湛庐山、宝山、华阳山等武夷山九曲溪、闽江、建溪、富屯溪、沙溪、青龙大瀑布、延平湖、瀑布林温泉等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浦城匡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瓯万木林、武夷天池国家森林公园等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寺庙(建瓯禅宗光孝寺、建瓯黄华山妈祖景区、建瓯东岳庙、建瓯孔庙),佛教文化石窟(顺昌合掌岩石窟),历史文化古城(建瓯通仙古城门、建瓯五凤楼),名人文化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理学大儒)、张三丰、郑成功、廖俊波宋慈、柳永、江淹、黄裳、欧冶子、廖刚、袁枢等(2)村、镇、茶、园构建了南平休闲体验、养生度假的资源基础表2-3 南平市村镇茶园旅游资源一览表乡村资源乡镇资源茶叶资源园区资源武夷山南源岭村、延平区宝珠村、建阳区桂林村、邵武市金坑村、建瓯市湖头村、顺昌县上湖村、光泽县管密村、浦城县双同村、松溪县招沙甲村、政和县石圳村等武夷山五夫镇、邵武和平古镇、顺昌元坑镇、建阳区黄坑镇、建瓯市徐墩镇等武夷大红袍、武夷香江名苑、武夷山下梅古茶村、武夷山大红袍山水实景演艺、武夷山香江茗苑、建瓯北苑贡茶遗址、政和隆合茶庄园等浦城小密包酒庄园、延平百合花庄园、华阳山庄、花花世界庄园、浦城大水口庄园、浦城樱花庄园、武夷山自游小镇汽车乐园、白塔山奢野庄园、鸿建农庄、杉湖岛水庄、武夷星茶庄、茫荡山避暑山庄等2创新资源梳理创新旅游资源观下,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溪水、舒适的气候、淳朴的民风、有趣的民俗、绿油油的田野、大片的油菜花、满天的星星、灿烂的阳光、灿烂的笑脸、个性的酒店、好逛的小店、好吃的铺子、发呆的地方、记得起的乡愁等也将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好资源。NrpoJac3v1四、问题研判(一)旅游龙头凸显,区域联动不足1旅游龙头凸显在南平市旅游中,武夷山市旅游龙头凸显,从游客量、旅游收入上能够直观的表现出来:2016年,南平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441.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3.57亿元;其中,武夷山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09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2.63亿元;2016年武夷山市游客量占南平市游客量比例为32%,2016年武夷山市旅游收入占南平市旅游收入比例为42%。1nowfTG4KI2区域联动不足2016年,延平区游客量629.91万人次,旅游收入74.23亿元,邵武市游客量533.66万人次,旅游收入62.07亿元,其他县市的旅游总收入则更低。明显的反映出南平旅游格局失衡,除武夷山市以外的区县市旅游业发展较为滞后,武夷山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区域联动不足。fjnFLDa5Zo(二)景区发展迅速,景城融合不够1景区发展迅速近年来,武夷山景区通过瞄准“银发”旅游市场、推进赛事旅游发展等手段精准营销,力促景区淡季不淡,2017年19月,武夷山景区共接待旅游总人数824.22万人次,同比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158.57亿元,增长27.97%,民宿入住率基本维持在75%左右。tfnNhnE6e52景城融合不够(1)城市产业结构亟待调整2016年,南平市三产占GDP比重35.8%,远低于黄山市与泰安市,且远低于国家平均值;目前南平主导产业仍以工业为主。旅游产品决定旅游产业,较为单一的旅游产品不能发挥出更多的连带消费效应,直接导致南平较为单薄的旅游产业,效益规模不足。HbmVN777sL(2)城市人气值有待提升通过对近年福建省主要旅游城市旅游人气调查可看出,南平不在其列,反映出南平在旅游吸引、服务设施、接待设施等方面均比较薄弱。V7l4jRB8Hs(3)城市接待设施初具规模,但依然存在差距随着南平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南平市旅游接待设施也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黄山等城市相比,接待设施业态类型、创意理念应该加强,高星级酒店数量应进一步增加。83lcPA59W9(三)产品业态单一,升级迫在眉睫1以简单观光为主,缺休闲度假南平景区的数量、种类排在福建省前列,但大多处于初级开发状态,以山水游览和文化遗迹游览等简单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不足。mZkklkzaaP2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新品同质旅游在空间上重复出现频率较高,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分工,忽视差异性,模仿多于创新,同质化相似型的山水景区偏多,旅游项目大同小异,新业态旅游产品尤其稀缺。AVktR43bpw3产品层次结构混乱,缺少精品和自然景区相比,南平市的文化精品旅游产品尤其匮乏,与其文化之邦之底蕴不相符。例如武夷茶文化和朱子文化等具有极高品位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内涵挖掘和文化表现形式不够丰富。ORjBnOwcEd五、谋划策略(一)全域布局差异联动格局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快旅慢游的实现,“全域旅游”不再是单纯的口号。做强做大龙头,发挥龙头强大带动能力,推动全域发展;在龙头带动下,各区县市明确发展思路、步步为营,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实现旅游崛起,为全市千亿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点。2MiJTy0dTT以武夷新区为龙头,带动大武夷全域崛起的“1+3+6”旅游发展战略模式:1-武夷新区;3-邵武市、建阳区、顺昌县;6-延平区、政和县、建瓯市、光泽县、浦城县、松溪县。gIiSpiue7A(二)政策指引景城联动发展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uEh0U1Yfmh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IAg9qLsgBX(三)市场引导产品升级方向1旅游市场需求总趋势分析旅游观光需求向休闲度假需求转型;自助游散客游市场越来越大;文化旅游将持续繁荣;康体养生旅游越来越受关注;高品质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深生态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气质、国际品质”越来越受青睐。WwghWvVhPE2南平旅游应锁定的目标客群(1)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a.生态旅游者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均较高生态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及以上学历占62.1%。此外,生态旅游收入高者多于大众游客。b.亲近自然与放松身心是生态旅游者的主要动机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以欣赏自然风光、认识及了解自然为主,其次是摆脱压力和放松身心。c.散客出游为主,出游频率更高、时间更长、季节选择差异小生态旅游者以散客出游为主,大部分选择两人结伴或家庭旅游,仅3%接受团队出游。41%每年出游两次以上,首选时长一周以上的旅行,并倾向于不同季节出游,淡旺季差异不明显。asfpsfpi4kd.徒步、自行车等是生态旅游者喜爱的景区交通方式在景区交通选择上,45.8%的生态旅游者选择徒步,其次为自行车、自驾车等,仅有13.6%接受旅游巴士。ooeyYZTjj1(2)研学旅游中国在线亲子游用户属性分析a.爸爸订购亲子游产品热情较高近年来在线亲子游用户男性比例较高,占比达到60.2%。年龄分布上则集中于2535岁区间,3135岁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8.1%。BkeGuInkxIb.亲子游用户集中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按照省份来看,近年来亲子游用户人群集中分布于华东地区,北上广三地的市场渗透率最高,从省份来看,广东、江苏、山东几省的用户占比较高。PgdO0sRlMoc.亲子游用户主要为本科学历、公司职员近年来中国在线亲子游用户中本科学历,占比达到65.6%。在职业方面,亲子游用户主要为公司普通职员以及中级管理人员,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时间固定,日常作息较为规律。3cdXwckm15d.中等收入家庭为亲子游产品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在线亲子游用户个人月收入主要分布于300010000元区间,其中50018000元区间用户最多,占比为30.8%。用户家庭月收入主要分布于500020000元区间,以1000115000元区间占比最大,为27.2%。h8c52WOngM(3)养生旅游中国养生旅游需求特征分析a.除身体保养外,心理、灵修和才艺相关课程也广泛受到欢迎在养生课程体验方面,最受欢迎的是身体课程,说明中国消费者对于排毒、减肥、日常保健、养生医学知识等相关内容的普及有较强的需求,其次为心理课程和灵修课程,说明现代人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渐渐开始关注心灵的需求。v4bdyGiousb.体验活动中,跑步和生态步行、禅修、农事、冥想和瑜伽最受欢迎跑步和生态步行、禅修、农事、冥想、瑜伽是最受欢迎的五大养生旅游目的地活动项目;太极、私人健身教练、周边探险和亲近小动物也较受欢迎。J0bm4qMpJ9c.对于养生餐饮需求,中餐仍为主流。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5%)希望体验素食中餐仍是主流。有超过55%的受访者希望在养生目的地旅游中体验素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省自身的饮食习惯,希望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和食疗改善健康状况。素食和健康养生是常常被捆绑在一起的话题,保持吃素食的习惯或者定期吃素可以改善日益西化的饮食结构,清理肠胃,减轻身心负担。XVauA9grYPd.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性、养生项目和活动设置是影响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养生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影响客人选择养生酒店的五大因素有自然环境(66.09%)、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性(54.91%)、养生项目和活动设置(50.87%)、价格合理(49.52%)、周到贴心的服务(37.38%)。著名医生、养生专家、瑜伽大师理疗专家坐镇(29.52%)、建筑和室内设计(28.32%)、具有吸引力的食物(19.85%)、亲子设施和儿童适用的餐具、娱乐等(19.27%)对于吸引客源也有莫大的帮助。bR9C6TJscw(4)运动旅游中国户外旅行用户行为分析a.20-40岁人群是户外旅行的主要群体户外旅行用户的年龄层分中,2030岁人群为主要人群,占到总调查范围的35%;3040岁人群紧随其后,占到31.32%;4050岁及50岁以上户外旅行的用户也分别占到17.89%和12.63%。而2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由于出行经验较少、经济能力有限等问题,只占到3.16%。pN9LBDdtrdb.男性群体是户外旅行的主力户外旅行用户中男性多于女性,占到68.84%;女性用户占到31.16%,此现象主要原因是户外旅行多包含户外运动项目等,而这些项目的参与人群男性占比更多。DJ8T7nHuGTc.一线城市人群是户外旅行的主体户外旅行用户的所在地前十名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四川、山西、重庆、山东;其中北京占到23.14%,广东占到16.78%,上海占到11.91%,此分布呈现仍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的现状。QF81D7bvUAd.徒步、深度游、摄影是户外旅行群体最喜欢的项目户外旅行项目中徒步、深度游、摄影持续热门,与全年热门类目吻合;滑雪类目在冬季尤其受到欢迎。六、目标定位与总体布局(一)目标定位围绕“将南平市打造为以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高端医疗、康体养生、文化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养生休闲度假城市”的总定位,通过打造“清新福建清心武夷”品牌形象,到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6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达900亿元,新增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2家,上市旅游企业1家。到202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亿人次,其中入境旅游人数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600亿元,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4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家,国家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级全域旅游试点县3家,上市旅游企业2家,一批在国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庄园异军突起,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与追捧,成为南平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引擎。4B7a9QFw9h(二)总体布局充分尊重南平市北山南水的自然肌理,以武夷山为首的“北山”着重提质增效,以延平湖为首的“南水”着重提速增量。“北山”“南水”遥相呼应,形成“北山南水”共振效应。ix6iFA8xoX聚焦武夷新区建设,推进旅游全域化进程,按照“龙头舞活、重点崛起、差异发展”的思路,构筑南平市旅游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形成“一核心、两轴带、金三角、六组团”的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布局。wt6qbkCyDE一核心:强化武夷山及武夷新区旅游发展核,打造康养武夷。依托武夷山世界双遗产的先天优势和旅游发展基础,紧紧围绕武夷山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扩区和转型升级,将武夷新区4132平方公里规划区作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整体打造,促进武夷山市和武夷新区向居游共享型城市提升,积极开展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变世界遗产地为国际旅游度假地。大力培植5A级旅行社、5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国际品牌饭店、武夷文化演艺公司、航空租赁公司、专业博物馆等龙头企事业单位,主抓兴田国际养生度假新城、五夫朱子文化旅游区、下梅茶道文化旅游区、刚泰武夷天堂文化旅游度假区、国际茶旅特色小镇、闽越文化特色小镇等综合体项目。Kp5zH46zRk两轴带:依托日趋完善的全市立体化旅游交通网络,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突显“闽源文化”和“山水民俗”的主题特色,打造南北走向的闽源文化旅游产业带和东西走向的山水民俗旅游产业带。Yl4HdOAA61闽源文化旅游产业带:以京福高铁、京台高速为纽带,以四大高铁综合体为枢纽,以武夷山、武夷新区、建阳、建瓯及延平等区县的重点旅游项目为核心支撑,打造一条贯穿南北的南平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带。以发展具有闽源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为引领,突出历史文化、茶路文化、宗教文化、朱子文化、书院文化、两建文化、闽都文化、成功文化、养生文化等特色挖掘,建设一批具有鲜明文创理念的景区、度假村、休闲街区、文化园区等。ch4PJx4BlI山水民俗旅游产业带:依托宁上高速、浦建高速为纽带,整合沿线资源,以建阳、邵武、政和及武夷新区的重点旅游项目为核心支撑,打造一条贯穿东西的南平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带。以发展具有山水民俗特色的休闲度假为引领,突出高山避暑、山水运动、温泉养生、乡村旅游、民俗体验、生态度假等特色,建设一批景区、度假村、旅游村镇、休闲农园、自驾营地、运动基地等。qd3YfhxCzo金三角:突出建阳、邵武、顺昌三个旅游发展重点县,打造书香建阳、和美邵武、如来顺昌。以定期举办国际太极文化养生旅游节、东方大圣文化旅游节、亚洲建盏文化旅游节为引领,以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抓手,形成以和平古镇天成奇峡、合掌岩华阳山、考亭水美城为核心吸引力,以邵武金坑红色旅游区、大埠岗樱花小镇、云灵山运动养生基地、瀑布林温泉养生庄园、卫闽花千谷景区,顺昌宝山大圣文化旅游、元坑古镇、洋口古镇红色旅游区,建阳黄坑国际慢城、建阳庵山城市阳台景区、德懋堂旅游度假区、麻沙建本小镇为辅助吸引力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建阳区、邵武市、顺昌县进入福建省30强旅游县行列,到2025年争取挤入20强行列。E836L11DO5六组团:建设六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差异化发展的区县组团,形成全市联动、全域发展的大武夷旅游格局。延平区以山城水城不夜城为载体,以游乐之乡、百合之乡和四贤文化为主题,加快建设茫荡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延平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游乐小镇、百合花庄园等项目,打造“游乐延平”品牌;建瓯市以闽源文化和美食文化为主题,重点打造北津湖4A级景区,着力建设古城美食街和特色旅游商品集散地,打造“锦绣建州”品牌;浦城县以特色保健和魅力乡村为主题,突出“丹桂、薏米、灵芝草”健康三宝,重点建设浮盖山、匡山、丹桂博览园等4A级旅游景区,打造“丹桂浦城”品牌;光泽县以生态食品和绿色休闲为主题,打造圣农特色小镇,重点建设神山4A级景区,将亿帆山庄、鸿建农庄提升为精品示范庄园,打造“圣农光泽”或“翼动光泽”品牌;松溪县以欧冶子铸剑传说、“三宝”工艺和民俗文化为主题,打造宝剑、青瓷、版画“三宝”工艺城,成为南平旅游商品创研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湛卢山、文秀湖、招沙甲等旅游项目,打造“欧冶松溪”品牌;政和县以高山避暑、特色乡村和红色文化为主题,重点建设佛子山、白茶小圳(中华紫薇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洞宫山旅游度假区,培育“政和十三里”乡村旅游走廊,快速补齐吃、住、购、娱短板,打造“香乡政和”品牌。S42ehLvE3M七、发展重点(一)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南平的旅游业发展起步于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山、水、茶中,武夷山之盛名与武夷茶之美名远播,尽管南平市水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南平水旅游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南平旅游发展现状表现为山强水弱。随着游客的旅游偏好从观光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具备更多休闲性、体验性与度假功能的水旅游无疑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501nNvZFis因此,适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需求,南平市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挖掘,加强水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着重水旅游品牌的创建,结合南平正在推出的水美城市建设,将水作为南平其它旅游产品的特色与基础,将水渗透到茶文化(好茶离不开好水)、文化村镇(水为文化注入活力)、度假村(宜居环境离不开水)、户外运动(水上运动是户外运动的重要方向)、特色美食(好山好水造就健康美食)、多彩乡村(乡村因水而灵动)、夜间旅游(水上及滨水空间宜于开展夜间休闲活动)、工业产品(酿酒乳业等绿色工业得益于好水)、科考产品(水生态是重要的科考内容)之中,带动其它十一大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以水为魂、渗透大武夷的“1+11”旅游产品体系。其中,“1”为水美武夷水旅游系列产品,“11”为茶香武夷武夷茶文化旅游产品、书乡武夷文化村镇系列产品、养生武夷养生度假系列产品、动感武夷户外运动系列产品、舌尖武夷特色美食系列产品、花果武夷多彩乡村系列产品、星光武夷夜间旅游系列产品、盛会武夷节事会展系列产品、智造武夷工业体验系列产品、追忆武夷红色旅游系列产品、科考武夷科考旅游系列产品。jW1viftGw91水美武夷水旅游系列产品依托南平丰富的水资源,推动水美城市建设,打造瀑布观光、漂流体验、水上运动、温泉度假等类别旅游产品,重点提升建设建阳考亭水美城、闽江源、延平湖水上运动基地、九曲溪漂流、青龙大瀑布、邵武瀑布林温泉度假村等重点项目。推动南平从山美到水美、城市美的转型升级。xS0DOYWHLP(1)南平水资源南平市水资源丰富,除了主要河流“一江八溪”(闽江、建溪、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麻溪、沙溪和金溪)之外,还有溪(九曲溪)、泉(冷泉、温泉邵武瀑布林温泉)、瀑(武夷山青龙大瀑布)、湖(延平湖)、池(大武夷天池)等多种水资源,具备开发多样水旅游产品的条件。LOZMkIqI0w(2)南平水旅游现状南平现有一些瀑布观光(武夷山青龙大瀑布、大安源瀑布)、漂流体验(九曲溪漂流、崇阳溪漂流、云河漂流)、温泉度假(邵武瀑布林温泉度假村)类旅游产品,但部分水旅游产品存在产品老化、吸引力不强、品牌尚未树立等问题。ZKZUQsUJed(3)南平水旅游发展方向结合南平市水资源与水旅游发展现状,南平水旅游发展方向主要包含水美城市建设、水观光旅游产品、水休闲旅游产品、水运动旅游产品、水度假旅游产品五个方向。dGY2mcoKtT水美城市建设推动南平市十二个水美城市项目建设,以此为引领,加快水环境整治与城市休闲度假旅游的复合式开发。水美城市详细内容见三、(四)推进水美城市建设。rCYbSWRLIA水观光旅游产品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与景观处理手法,提升大安源瀑布、青龙大瀑布等瀑布观赏性,打造七彩瀑布、夜光瀑布、冰瀑、叠瀑等特色观光产品。FyXjoFlMWh水休闲旅游产品提升现有的九曲溪漂流、崇阳溪漂流,融入品茗、美食等水上休闲生活方式,打造品茗漂流、美食漂流、“3D立体漂流”等特色漂流,利用物理技术手段,打造喊泉、笑泉、音乐泉等特色水休闲产品。TuWrUpPObX水运动旅游产品依托延平湖、闽江源等有条件开展水上运动的空间,开展游泳比赛、划船比赛、皮划艇、摩托艇、水球、滑翔伞、热气球等水上运动类项目。7qWAq9jPqE水度假旅游产品依托温泉、水乡、荷塘等资源,开展温泉养生、船屋度假、田园度假等度假旅游产品。2茶香武夷武夷茶文化旅游产品依托武夷茶的深厚渊源与国际影响力,打造从买茶喝茶到全体验的茶旅游,借鉴云南大益茶业等茶产业发展模式,将武夷茶产业做大做强做深。重点推动建瓯北苑御茶特色小镇、大红袍朝圣、天心岩村制茶体验、正山采茶体验、邵武碎铜茶体验、武夷茶博园(提升)、印象大红袍(提升)、世界茶博会、茶主题酒店、茶文化休闲街区、茶主题论坛、“武夷无处不茶歇”茶歇系统等建设。llVIWTNQFk3书乡武夷文化村镇系列产品充分发挥大武夷丰富的书院、古村镇、古贤达等旅游资源优势,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理念,坚持“文化引领、创意引领、市场引领”的原则,重点开发和平镇、五夫镇、上梅柳永故里、下梅村、城村、元坑镇、金坑镇、杨源四平戏、建瓯文庙、考亭书院、武夷精舍、寒泉精舍遗址、延平炉下理学文化圣地、南山理学文化小镇、麻沙古代印刷中心等项目。yhUQsDgRT14养生武夷养生度假系列产品以“中式养生”品牌为核心,整合大武夷地区的山水资源及养生文化,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要求,构建以养生文化为主题,以水养、药养、神养、食养、林养为内涵,集康体健身、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养生旅游产品。重点打造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武夷新区兴田健康小镇、西岸休闲度假区、邵武瀑布林温泉度假村、顺昌神六螺旋藻保健养生基地、茫荡山康养休闲旅游基地等项目。MdUZYnKS8I5动感武夷户外运动系列产品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山水景观及地域文化为依托,以武夷山为主打品牌,提升延平湖、云灵山等景区,共同打造水陆空立体运动休闲基地,塑造时尚、健康生活方式。重点推动武夷山国际运动休闲旅游基地、延平湖水上运动游乐中心、大武夷国际自行车拉力赛、大武夷轮滑马拉松公路赛、大武夷低空旅游示范基地、邵武古道越野赛事、云灵山漂流主题乐园、佛子山山乡运动养生度假区、富金湖滨水体育休闲区和通天河漂流等产品建设。09T7t6eTno6舌尖武夷特色美食系列产品以“武夷山十大名宴”品牌为核心,以建瓯小吃、延平农家宴、邵武和平豆腐宴为辅助,开发色(用餐环境的营造)、香(餐饮品牌的建立)、味(内容丰富的产品)、形(主题概念的包装)、意(文化底蕴的融入)俱全的餐饮美食产品,让游客用舌尖和味蕾感受“清心武夷”的魅力。重点推动“政和茶竹旅”一条街、大武夷美食文化旅游节、建瓯十大碗绿色有机农家宴、兴田休闲美食城、九曲风情美食酒吧商业街、古镇美食街、乡村农家乐等产品建设。e5TfZQIUB57花果武夷多彩乡村系列产品以大武夷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农业资源和农民生产生活为基调,以花为媒,以果为业,以节会友,开发以“花果画廊,闽北桃源”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体验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大武夷“花果经济”蓬勃发展。重点推动四季花果采摘节、浦城中华桂花博览园、考亭爱情河花果长廊旅游项目、君顶华悦(武夷山)俱乐部、政和中华紫薇园、政和东涧千亩花海、政和念山稻花香海、顺昌张墩葡萄园、建瓯万亩葡萄长廊、延平王台百合花海、邵武和平百香果产业园、邵武大埠岗樱花花海、邵武大竹樱花种植基地、邵武卫闽花千谷等项目建设。s1SovAcVQM8星光武夷夜间旅游系列产品融合本土特色和时尚文化内涵,培育夜间休闲业态,打造大武夷地区夜生活品牌。重点推动水美城灯光秀、武夷水秀、茫荡花灯会、夜游延平湖、天游望星空、庵山暗夜公园、卫闽荧火露营地等产品建设。GXRw1kFW5s9盛会武夷节事会展系列产品依托大武夷地区的文化及资源优势,按照“节庆搭台、旅游唱戏”的理念,开发有特色、有个性、有内容、有影响力的节事会展旅游产品。重点推动南平国际游乐设施设备博览会、建盏文化节、邵武樱花文化节、云灵山高山帐篷节、政和乡村旅游文化节、邵武张三丰故里国际古道越野赛、大武夷文化旅游/美食旅游/乡村旅游/婚庆旅游节、海峡两岸茶叶/旅游商品博览会、富金湖/延平湖国际龙舟邀请赛、武夷山环景区自行车大奖赛、佛子山/白塔山/辰山国际登山比赛、政和紫薇文化国际旅游节、大武夷国际垂钓赛等产品建设。UTREx49Xj910智造武夷工业体验系列产品整合工业旅游示范点,充分挖掘利用南平“绿色工业”的独特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南平特色的观光工厂。重点推动香江茗苑茶观光工厂扩建项目、松溪“三宝”工艺城项目、武夷星茶观光工厂提升项目、建瓯福茅酒观光工厂提升项目、印象小密观光工厂提升项目、圣农观光工厂项目、长富乳业观光工厂项目、神六螺旋藻观光工厂项目、武夷智谷等产品建设。8PQN3NDYyP11追忆武夷红色旅游系列产品一方面依托南平市尤其是武夷山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针对党政群体、中小学生等群体,开展红色遗址观光、红色纪念馆参观、红色教育等红色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廖俊波同志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开展红色纪念旅游,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重走廖俊波同志走过的路。重点推动武夷山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武夷山赤石暴动纪念馆、武夷山大安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武夷山上梅暴动旧址、邵武中央苏区纪念馆、邵武金坑红色景区、建瓯中共闽北临委旧址、光泽大洲谈判旧址、中国白茶小镇石圳村、建阳书坊红色旅游景区、大安村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廖俊波故居、政和廖俊波纪念馆等产品建设。mLPVzx7ZNw12科考武夷科考旅游系列产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千年大计的精神内涵,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成功,依托武夷山、黄岗山等山地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系统,开发地质考察、生物考察等更多深生态旅游产品;与相关研究机构、国内高校地质学院、生物学院达成合作,开展科学解说、接待服务等专项旅游服务,将科考旅游打造成南平市重要的旅游产品。重点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功,武夷山蛇博园生态解说提升、黄岗山科考基地建设等。AHP35hB02d(二)推动旅游项目提升建设1八大引擎项目分别是“一山一水一道一天堂,一茶一窟一镇一圣贤。”(1)“一山”即武夷山风景区。一是创新提升武夷山风景区建设。整合武夷山风景区内各散点景区,成就大景区格局,相互之间互动发展、抱团发展。提升景区服务化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智能系统,建立国际化旅游服务管理体系。深化景区体验项目,推出深生态之旅、文化之旅、多媒体体验、夜游体验等动静结合项目,推动景区转型升级,凸显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三教同山、三教共荣的文化底蕴。二是推出山水旖旎访贤路、茶香沁心问禅路、绿意盎然寻仙路、挑战巅峰越野路四大徒步道,开发野奢生态康养旅游产品。三是创新提升武夷山旅游度假区。对度假区建筑风貌进行控制,对破坏度假区整体建筑风貌的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和拆旧建新,开发建设柳永文化体验休闲街区、彭祖养生文化街区,营造文化度假氛围,打造慢行系统和浪漫慢生活业态。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建设主题化(养生餐、茶餐)、精品化旅游餐厅,品质化、品牌化国际饭店,时尚化、个性化文化娱乐场所。NDOcB141gT(2)“一水”即闽江源。突破“只游九曲、不见延平湖”的现状,将首尾相连的九曲溪崇阳溪建溪延平湖整合打造,结合水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联合沿岸景区、城市、村落、田野、山峦、遗址等资源,引入水上岸上立体化游憩系统,分段开通竹筏、乌蓬船、游艇、游船运载交通设施,让闽江源所承载的深厚文脉、地脉以可亲近、可体验、多元化的方式传递给四海宾朋,让闽江源成为“流动的闽源文明,休闲的全景画卷”!重点对延平湖进行提升,通过景观提升工程(加大沿湖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美化、彩化、绿化两岸,打造靓丽的延平湖景观带)、水上运动工程(建设摩托艇、皮划艇、赛艇、龙舟培训基地;建设水上俱乐部、空中缆车、跳伞、江心疗养基地、白鸽群岛休闲度假岛等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码头若干个)、夜景亮化工程(打造不夜湖,主要以灯光亮化为主,辅以音效,增加夜间娱乐及游乐设施,如夜间摩天轮、音乐喷泉、水秀表演、灯光秀等)、豪华游船工程(沿湖新建或改建若干个特色游船码头,购买豪华游船、画舫、仿古游船、游艇、水上飞机等,开通特色水上公交专线和延平湖游船专线)四大工程打造集生态湖、活力湖、不夜湖、裸心湖于一体的“脉动”之湖。1zOk7Ly2vA(3)“一道”即“泰宁邵武武夷山政和屏南”最美世遗风景道。一是综合打造。将沿途田园风光、特色村镇、名胜古迹等进行串联,把风景道打造成为集交通、观光、娱乐、休闲、餐饮、养生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绿道。二是建设七大休闲服务基地。依据高速沿线互通口的资源情况及间隔距离分别设置:泰宁大金湖、和平古镇、麻沙镇、武夷山、水吉镇、杨源乡、屏南白水洋休闲服务基地。三是建设五类自驾营地。在七大休闲服务基地的基础上,考虑高速互通口,设置若干自驾车营地,包含山地型营地、森林型营地、乡村型营地、湖畔型营地、古镇型营地。fuNsDv23Kh(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