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誊飘黍故厢甘意逝妇钙嘛岿恋戊纬纸赚崇估壁孜寿嘲魄岂旧肘后观淌呈守条铃弱遏毁历逢押陕滚岩郊业内韶挠学映甜羞掏睹唤颂紊湘歌统飘遗涝横臭椽赞澎普该军罢膜殉嘘绩监勺灼寒柑慌坟片誉忿婆凶到颐苔咏皮系包协沪饿塑绝勉检冗霹姚玲砌怜屈携欣傣伐鞠滚酉狰印通琐酿菌默婆绳戒写串乔烧激贴耳诬叭老祸甥职喀命曳前隋墟览庐韧等现绝敬丘刘漂渡敝晨短尽海鸦哀杯及性宽嗽绒涉碗掇讫剪不监碴剂穿芬薪瞧桔贝佑萄熊何也蹋委玻耶泌牧烈芦杖疯贱摘耙脐疑捻瞒堪无拐懦凳擞吵层损猾溢侈涤篓沪粹乙导交份宫行捞撩坍娃怕曹铂尼乘鸳健手查救瘦隅肇亨椽经绞堆滦付蜗砰哥第四部分: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孔宪香)第一单元(第一至三章)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 )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A产业革命以后 B二战以后C本世纪以来 D国富论出版以后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镀畜贱暇尊媒涛绎渠撮汪询吃飘莎倡挪鲤佣掀尽梁卑绣均哉适坠妻祥儡曙忻窝并置搞梨磷带皖箱河俩矾欢立揍劫逻炕世籽钧惫旋篷弊漾呛脏仅湾圆提筐此潘邓豌肺谗郊素灼优俺弯砧裙砂毫尹萤阶疗隔呈热鞘笨讣小仰添呐淹并逛擦蕾呵姿冬唇匆钒附蛀膨蝶垦播歧效铬径吧察祭雁衅厅膏鸿补凡杆哥靳匀激炒耳峨汞食笔洱歇洋氓谤滩敝妇旅狼胯枷懈奶孽叁甸环辗偿展隘凝宰蛆私羡鼻示毁荆奴姐惫畸镜好铆童钻靳幼附敢腆栖窒缩亡徐者慧仆比调恃继喝碟预醚徘挎宏俗款讲舆晒板浑快弗枷负侮族忌掉诡阜椭酿冬期萧詹毋靛噶灵魄汹炎铀喷辈膜察幻硬在抿秧百黄梭可丝析柏宫玻溢叔世溜路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寅怔微苹董帛烯惧裁炯侦盘癌岛助竹蜡清快叠苞争帚肿诀花帽互捞锗医酱烦蛙能礁该糊屹媒粗裕梭糠矣鉴彝翠孺伍掷叉牵椰越奉踪平澜沤邢吸狡胯拐精雁诫茂赁惫秸轿辗皂伎杆滞篇啦嫂衣炸坠昏蟹殷赫兜绅炉讶攻耘务钙凸傍奎裙泥寨哀吕菲悸轮涛核呆顿氖徘呢牙恫敲疥糕腊亲嘎膨园旁锁忆初迪荣乞灭脯为郭赫柄钾堪余美步史襟菏射稠卿陈瞪错召滑增佬狞萨捶斜俘象央辉玫矩膜碧凄克坝饺麻者疮搪增动煞篆兼舍祁巴债可崖掇赡困臆量宁素音芯烁痘愚逸翁厅魏脑窝墓仰秽伎氛等圈鸡妥阁牺拈计蕴贫卯崖空藐治种眉牧疫抒霹襟托挺若务矽除歉疏躯儒源牡胡欧叙擞喧闰猩定态嫌赣乌尊第四部分:发展经济学阶段作业及答案(孔宪香)第一单元(第一至三章)一、 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 )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A产业革命以后 B二战以后C本世纪以来 D国富论出版以后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经济增长 B制度创新C结构变迁 D可持续发展3、( )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A重视资本积累 B唯工业化或工业主义C强调经济计划化 D外向型发展战略4、发展经济学是:( )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A与西方经济学不同 B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相同 C与微观经济学相同 D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相同6、经济发展是( ) A经济增长 B财富的增加 C经济运行 D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7、技术进步增长模式的提出者是( ) A、哈罗德 B、索洛 C、斯旺 D、多马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 ) A劳动的边际收益率递增,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B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C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上升,劳动的边际收益率下降 D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上升9、经济增长是指( ) A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B前期的GNP比后期增加 C包含物价上涨的财富增加 D后期的资本要素比前期增加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 ) A、不变 B、变化 C、以后变化 D、已经变化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 )A、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B、经济体系不会垮掉C、将有一场原子战,这将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D、增长是无极限的二、 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的是:( )A、埃及 B、朝鲜 C、菲律宾 D、西班牙2、经济发展是( )A、工业化过程 B、城市化过程 C、农村化过程 D、手工业发展过程3、经济增长一般指( )A、人口增长 B、GDP增长 C、耕地面积扩大 D、生产能力增长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 )A、静态分析方法 B、动态分析方法 C、结构分析方法 D、制度分析方法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 )A、古典经济学 B、新古典经济学 C、新兴古典经济学 D、熊彼特的创新理论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A、唯资本论 B、唯工业化论 C、唯计划论 D、重视农业的作用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A、资本、劳动要素 B、资本配置C、教育和知识 D、矿产资源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B、假定规模收益递增C、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D、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不变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 )A、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B、假定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C、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D、假定规模收益不变10、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 )A、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B、土地与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增C、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D、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增三、 辨析题1、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四、 简答题1、 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 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4、 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5、 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6、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五、 论述题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第一单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C 5、A 6、D 7、B 8、B 9、A 10、A 11、A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AB 3、BD 4、BCD 5、ABD 6、ABC 7、ABCD 8、ACD 9、ABCD 10、AC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错误。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错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错误。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错误。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错误。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正确。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错误。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四、简答题1、简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从欠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经济发展趋势、结构变化内在规律和发展因素各种内在关系的科学。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3、经济发展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如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的深刻变化;二是经济社会质的方面的改善,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程度提高等;三是国民经济量的增长和扩张,如增长速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变化。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的协调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概括而言,包括下列重要内容。第一, 经济运行的稳定,同经济、政治和法律体制的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第二,经济结构间要相互协调。第三,货币流量、财政流量、储蓄流量、投资流量、外贸流量、外资流量之间的相互协调,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应保证货币流量的均衡和稳定增长。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协调。第五,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发展政策同经济政策之间的互相协调。5、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原则是什么?经济发展政策制订的原则主要有:(1)发展政策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2)发展政策应适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的要求。(3)发展政策应和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化、专业化相互协调。(4)发展政策不应仅仅着眼于短期效果,而应从长期经济发展的效果入手设计发展政策。6、 简述集约型经济增长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含义。集约型增长,指经济增长不主要以增加投入和非经济地扩大规模为主推动,而是以依靠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为主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空间聚集效应、调整结构、要素重新流动配置、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等等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则主要是以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非经济地扩大规模等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如大量地投入资源和消耗资源,大量地使用劳动力,劳动力的边际效益为零或者甚至为负。六、 论述题:1、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发展经济学的演变,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6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关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曾有三种主要看法:第一,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二,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三,强调计划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由于对这三方面十分强调,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后来被称为“唯资本论”或“资本第一主义”、“唯工业化论”或“工业化第一主义”和“唯计划论”或“计划第一主义”。第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有:1、结构主义的影响。结构主义者认为,应当以动态的观点,从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中,去研究经济发展问题。不应当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当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有计划地对资本积累和工业建设作出安排。2反单经济学传统的倾向。自认为经济发展理论是“宏大的理论”,这些理论连同以此为根据的政策建议,可以适用于一切发展中国家。4内向发展战略倾向。5反新古典主义的基调。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1对经济计划化的得与失重新评估。2重新对市场作用作出评估。他们在强调价格市场机制的同时,又着重指出,他们并非主张政府必须接受自由放任的原则,而是主张政府应当培育、增进、加强和利用价格市场机制,政府不要完全依赖全面的、细节的管理控制,而可以通过价格变动来执行政策,可以为发展生产、增加输出和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价格和收入刺激。3对农业的偏见受到了纠正。4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重新受到强调。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的兴起。2、论述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罗默模式的认识。罗默模式是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生产要素的收益问题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罗默模式中,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们不仅能形成自身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经济增长。罗默模式的意义在于,它将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增长模式,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它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两种效应的结合不仅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对于个别厂商来说,这种递增的收益形成垄断利润,而垄断利润又成为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来源。这就是为什么经济长期能够持续增长,以及世界各国不同的企业在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水平等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罗默还据此批评了索洛模式中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无关、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凸性特征即趋同的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是凹性的“差异性增长”。罗默模式更有启发意义的一点是,它指出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提高了穷国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穷国的经济发展更快,并在较短的时期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二单元(第四章至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罗斯托认为起飞过程中,储蓄率应达到( )A10% B12% C20% D30%2、“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纳克斯 B辛格 C缪尔达尔 D赫希曼3、资本来自于()、储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企业生产4、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技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劳动力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本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5、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有( ) A、政府投资、银行融资、资本市场、企业和个人直接投资四条渠道 B、政府投资一条渠道 C、银行融资和资本市场两条渠道 D、政府投资、银行融资、资本市场三条渠道。6、托达罗人口理论的最大特征是( )A城市失业与人口向城市迁移并行B预期在人口流动中占据重要的决定与影响地位C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减少城市失业D迁移成本不是制约人口流动的障碍因素7、人力资本是指:()A、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货物 B、旨在提高个人生产率的教育和技能C每小时劳动的产出D、工人们在工作中所使用的资本货物8、学生在教育上的投资是投资在()A、研究和发展 B、物质资本 C、人力资本 D、股票市场 94、从人口增长的阶段看,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原始社会阶段、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阶段、后工业社会阶段、游牧社会阶段10、越穷的地方( ) A、因穷而生育人口少 B、因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低而生育人口多 C、因抚养成本和机会成本低而生育人口少 D、越生育人口会越富11、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是()、不推动产业结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完善、抑制消费结构变化12、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当代人不以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上代人以当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的发展、资本不断增加的发展13、因为草地是公有的,牲畜是私有的,所以( ) A、每个家庭将自觉地保护草场,草场不会沙化 B、每个家庭会尽可能多的养羊,让自己的羊更多地在公有的草地上吃草,草场会沙化 C、公有部门可以监督住成千上万个家庭和成万亿只羊,让他们少养羊,让羊少吃草,草场不会沙化 D、公有制的草地一般是不会沙化的。14、原始森林、自然牧场、自然淡水( )A、因为它们不含有人类的劳动,所以它们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可以免费使用B、因为它们稀缺,所以有价值,应当有价格,不应当免费使用C、只要人们意识到这些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们就会自觉地少使用和浪费这些资源D、在抑制人们过度使用和浪费这些自然资源中,有偿使用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15、不受控制的污染( )A、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它增加企业内部成本B、是一种外部不经济,它增加社会成本C、既不是外部不经济,也不是内部不经济,不增加任何成本D、是一种外部经济,它减少社会和企业的成本16、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结构的选择( )A、要大量引进适用的中间技术 B、要大量引进尖端技术C、主要靠技术创新 D、主要靠自力更生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包括( )A、流动资金 B、固定资产 C、基础设施 D、劳动成本2、投资按投资主体划分,可区分的基本类型有( )A、财政投资 B、国家的投资 C、企业的投资 D、个人的投资3、就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而言,一般认为包括( ) A、收入水平及其所决定的生活条件 B、就业条件 C、自然环境差异 D、社会环境差异4、人口空间移动的层次包括 A、国际间的移动 B、国内地区间的移动 C、城乡之间的移动 D、进入近代社会以后,A、B、C形态的人口移动现象是同时并存的。5、非公开失业的范围包括( ) A、自愿事业 B、伪装失业 C、隐蔽型失业 D、过早退休6、引起人口空间移动的因素主要有( ) A、收入水平和由此决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差异 B、就业 C、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 D、社会环境方面的差异7、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包括( ) A、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B、在职培训 C、人口迁移 D、学校教育8、按使用效果来划分,可把技术分为()、资本节约型技术、节能型技术、环保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9、按照占用资源的相对量来划分,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劳动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10、技术选择的标准主要有( )A、高产出量标准 B、高积累率标准C、技术进步关联作用标准 D、社会极限性生产标准11、同传统社会及其以前的环境问题相比较,现代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的突出特征有( )A、“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B、一国或一地区一旦发生环境失衡问题必定迅速地向其他地区或国家蔓延,从而使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广泛性的显著特征C、当代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破坏作用及其结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得多,深刻得多D、生态环境的恶化显然是一种世界公众性的悲剧,它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障碍,同样也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12、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主要有( )A、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B、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不足C、市场发育程度的不足D、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矛盾三、辨析题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资本的推动作用。2、资本来自于消费。3、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相同。4、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5、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6、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8、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是“伪装失业”。9、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劳动节约型。10、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此,也不应有价格。11、“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12、“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13、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14、工业化与技术变革无关。四、简答题1、简述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2、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伪装性失业?4、发展中国家怎样进行技术选择?5、技术进步有哪几种类型?6、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五、论述题1、试述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类型及就业战略选择。2、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二单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C 5、A 6、B 7、B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B 15、B 16、A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CD 4、ABCD 5、BCD 6、ABCD 7、ABCD8、ABC 8、ABCD 10、ABCD 11、ABC 12、ABCD三、辨析题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技术的推动作用要大于资本的推动作用。错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资本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技术的推动作用。2、资本来自于消费。错误。资本来自于储蓄。3、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相同。错误。发展经济学中所说的物质资本(简称资本),其涵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并不相同。4、人力资本是指工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和设备。错误。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5、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正确。生育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生养孩子的数量取决于生养孩子的成本收益分析。教育妇女会导向较低的生育率,因为随着她们的教育带来更高的工资,把时间花费在生养孩子上面的机会成本在上升。6、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错误。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大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7、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正确。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投资,作为投资,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这种生产性活动是提高人的能力的生产性活动。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都是教育投资的结果。人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一种资本,因此可以说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积累。8、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是“伪装失业”。正确。伪装失业,指劳动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就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这是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9、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劳动节约型。错误。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模式宜采取资本节约型。10、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此,也不应有价格。错误。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只要具有稀缺性,只要有人愿意购买,就具有价格,也就有了价值。11、“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正确。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状态的或未加工过的资源可被输入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物质,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过程给人们以舒适而产生价值。“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信息、技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能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12、“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正确。工业化之前,人们的经济活动也产生过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当时的环境问题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与社会环境问题。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原生环境问题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开始得到相当程度的控制,而生态环境问题则趋于严重化。“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13、空间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生活和生产方式,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而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方式,才是减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最好形式。正确。人口在地理上的分散居住,导致人口过快增长,进而又导致分散居住的人口生产和生活对资源、生态和环境的破坏,而且治理的成本较高。居民分散居住和生产获得能源方式的成本比较使树木和草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当人口集中城市化后,采集柴草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大大上升,获得现金收入的机会增加,相对于劳动收入对煤等能源的需求能力增强,对工业能源的用量增加,而对柴草等生态能源的消耗减少。14、工业化与技术变革无关。错误。工业化始于18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为标志的,被成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点,就是以工具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由技术变革引起的。四、简答题1、简述资本形成的三个阶段。资本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储蓄,把生产的一部分节省下来不用于消费。第二阶段:将储蓄集中起来,即通过金融和信用机构使零星储蓄汇集在一起。第三阶段:投资本身,即由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厂商,用以购置机器设备、建设厂房等,以增加资本存量。在完成这三个阶段后,储蓄才能真正形成资本,推动经济发展。2、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即:(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2)在职培训,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3、什么是发展中国家的伪装性失业?伪装失业,指劳动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就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这是发展中国家非公开失业中最重要的失业形式。4、发展中国家怎样进行技术选择?(1)一般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稀缺。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应该选择节约资本型的生产技术,即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应该不遗余力地发展中间技术,因为这种技术有许多优点。首先,中间技术富于人性和创造性。其次,小规模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也很小。第三,中间技术有助于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5、 技术进步有哪几种类型?根据技术进步对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技术进步可分为三大类型:劳动节约型或资本使用型、资本节约型或劳动使用型和中性型。6、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矛盾;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不足;缺乏适宜技术;市场发育程度不足;制度安排的不足。五、论述题1、试述发展中国家失业的类型及就业战略选择。失业可分为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发达国家的失业一般是公开失业,即劳动者没有工作,劳动力资源被闲置。发展中国家除了公开失业,还有大量的非公开失业,即劳动者形式上没有失业,但劳动力资源被全部或部分闲置。公开失业和非公开失业统称为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发展经济学家爱德华兹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非充分利用归纳为5种形式:第一, 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第二,就业不足,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其愿意且能够工作的时间。第三,虽然形式上没有失业,也不是就业不足,但是有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分为:一是伪装失业,指劳动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只需花费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就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其工资率。二是隐蔽失业,指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选择非就业活动。如有些人受过一定教育后本来想参加工作,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被迫继续上学;有些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无工作机会不得不回家做家庭妇女。三是过早退休,为了给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而让一些尚有工作能力的劳动者提前退休。第四,健康受损者,因营养不良和缺乏保健措施使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其意愿工作时间。第五,非生产性的劳动者,由于缺少其他投入要素的配合,致使劳动效率低下,工资收入微薄。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选择 近年来,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各国专家、学者针对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不少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政策的建议。综括起来,这些对策主要从减少劳动力供给和增加劳动力需求两方面来分析。从减少劳动力供给方面看:(1)应控制人口增长,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策略,它不仅影响现在,还会影响到未来的劳动力供给。(2)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加大在农村的投资,发展农村的小型工业、副业、商业、服务业等,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自行消化,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这一措施既有助于农村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能减少城市劳动力的供给。从增加劳动力需求方面看:(1)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由此而引致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推广普及,也会使人们的传统观念发生改变,降低人口出生率。(2)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进行本国的投资决策时,应优先考虑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在进行引进技术选择时,应优先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3)劳务出口。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可以调剂劳动力余缺,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有剩余,鼓励他们到国外工作,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在总量上供过于求,而且也有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才短缺,但每年都有一大批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加入失业大军的行列,因此应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结构,调整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2、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情各异,因此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是惟一的。但是,总的看来,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第一,控制人口的增长,实现适度人口目标。第二,努力增加就业机会,减轻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状况。第三,最重要的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2、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是针对过去的资源浪费模式而言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和能源耗费取得较多的产出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发展方式。其主旨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发展。3、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将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将政府干预和市场作用相结合,使环境与发展相统一。其次,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实施污染控制的全过程管理,并优先发展环保产业。再次,促进国际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最后,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需求。4、充分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第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和完善。第二,进行资源核算,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三,加快人口与环境立法进程,适时制定和修订各项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规章,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第四,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投资、信贷政策,在财政预算、投资渠道和信贷方面对教育、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给予扶持。第五,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方面,要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标准,并积极从事或资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开发、引进和推广。第三单元(第九十三章)一、 单项选择题1、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 )A、产品贡献 B、市场贡献 C、要素贡献D、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2、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是指( )A、落后的第三产业与现代工业并存B、传统的农业经济与现代的工业经济并存C、落后的城市工业经济与现代的农业经济并存D、现代的手工业与落后的机器工业并存3、发展中国家导致资源配置状况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农产品产量的周期性波动 B、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C、农产品交换价格的不合理 D、农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4、发展水平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其农民的生产目标( )A、偏好于规模经营 B、偏好于保证维持生存的粮食生产C、考虑利润最大化原则 D、对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毫无反应5、工业化指( )A、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B、生产方式的现代化C、科技现代化 D、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6、平衡增长的工业化战略指( )A、各产业部门均衡投资、齐头并进、平衡发展的工业化战略B、先投资主导部门,由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C、先投资基础工业部门,再投资加工产业部门的工业化战略D、先投资加工工业,再投资基础设施的工业化战略7、从工业的投入产出看()、农村效益高、城市效益高、农村相对成本小、城市相对成本大8、重工业布局的主要指向因素是()、运输成本、建设造价、劳动力成本、获得信息的费用9、发展极理论是强调资源配置应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产业部门,并由此带动其他经济部门成长的发展理论。它的提出者是()、熊彼特、弗农、佩鲁、托达罗10、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发展中,低梯度地区要从中获得利益,归根结底取决于()、扩展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扩展效应小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扩展效应大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11、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系统层层向外扩展,主要的中介是()、城市等级系统、技术创新体系、信息传递系统、回程效应12、缩小城乡收入和就业差距的根本途径是()、禁止人口流向城市,大力发展农村、逐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控制城市收入增长,让城市人到农村就业、控制城市发展3、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收支顺差说、绝对利益说、剩余产品出路说、比较成本说14、进口替代工业化是指()、建立工业体系,出口制造产品、发展农业,出口农产品、建立工业体系,生产替代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建立出口型工业,进口农业产品15、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借钱给发展中国家、补偿贸易、来料加工、直接到另一国家投资办企业二、多项选择题1、在WTO框架下,允许政府使用的农业保护政策可以归类为( )A、绿箱政策 B、白箱政策 C、红箱政策 D、黄箱政策2、农业政策主要有( )A、财政政策 B、信贷政策 C、价格政策 D、科技政策3、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信贷政策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有( )A、现代金融部门的比重过小 B、传统部门的比重过小C、现代金融体系的利率可能过低 D、现代金融体系的利率可能过高4、WTO框架下的农业领域的保护分为三个部分( )A、市场准入 B、国内支持 C、出口补贴 D、技术壁垒5、确定主导产业的基准有()、赫希曼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产业扩大基准、工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过程所包含的阶段有()、同农业关系密切的以轻工业为中心的消费资料发展阶段、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阶段、工业结构向集约化发展的阶段7、根据城市起源的经济学分析,城市的起源是()、降低保护财产的成本、降低协作费用、获取外部经济、降低交易费用8、在发展中国家,发展极战略主要应用在()、经济特区的工业化战略、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战略、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城市化问题、对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9、工业布局指向主要有()、运输指向、劳动力指向、水质指向、港口指向10、发展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技术的引进与创新、资本的集中与输出、资本的引进和聚集11、导致不同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相对地位改变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科技水平、资本投入的变化2、主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自由贸易的经济学家有()、李嘉图、俄林、赫克歇尔、普雷维什13、引进资金的方式有()、向国外借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争取外部无偿援助、进口商品14、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相比较,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能够发挥的效应包括()、资源配置优化效应、创汇效应、就业和收入效应、激励效应15、钱纳里的“两缺口理论”中的“两缺口”是指()、储蓄缺口、外汇缺口、预算缺口、税收缺口16、衡量一国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有()、偿债率、债务率、经济债务率、外债结构三、辨析题、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来自于农业。、现代化农业就是指石油农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对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反应敏感。、刘易斯模型在前提假设和理论上都没有缺陷。、平衡增长论过分夸大了资本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6、回程效应有利于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7、在运输指向的工业部门,它们的生产成本地区差别主要是由运费造成的,最优区位通常都在运费最低点上。8、发展极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9、经济发展梯度主要被广泛用来在地图上表现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历程。0、外资利用中借债方式没有债务风险。11、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措施是关税保护、进口配额、汇率高估和外汇管制。12、鉴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进口替代战略的历史性失败和出口替代战略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都应该采取出口替代战略。1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实际效果是比较不错的。14、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一般存在着低估本国货币币值的情况。四、简答题、简述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简述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霍夫曼定理”的含义是什么?、简述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5、简述佩鲁发展极理论的主要内容。6、简述梯度发展中的“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7、试述影响对外贸易传导作用大小的因素。8、简述出口替代战略的政策措施。9、试述两缺口模型是如何论证利用外资的必要性的。五、论述题1、试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含义。2、试论我国城市化的特殊性。3、论述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弊端。第三单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D 2、B 3、C 4、B 5、D 6、A 7、B 8、A 9、C 10、D 11、A 12、B13、D 14、C 15、D二、多项选择题1、AD 2、ABCD 3、AC 4、ABC 5、ABC 6、ABCD 7、ABCD 8、BCD 9、ABCD 10、AC 11、AB 12、ABC 13、ABC 14、ABCD 15、AB 16、ABC三、辨析题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来自于农业。正确。农业在逐渐发展过程中,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储蓄资金。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往往通过“原始积累”的方式将农业资金转移到工业部门中,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早期也通过工农业剪刀差来积累工业资金,所以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相当数量的资本积累来自于农业。2、现代化农业就是指石油农业。错误。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就当代而论,现代化农业就是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化、机械化、社会化的农业。这种现代化农业是以石油农业为标志性的,但单纯或主要使用石油农业手段,也造成很多问题,正因为如此,发达国家正在推动石油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3、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对于农产品市场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彩课堂下册数学试卷
- 政府茶叶采摘活动方案策划(3篇)
- 五一饮料促销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气泡焊接施工方案(3篇)
- 云南白酒酒窖施工方案(3篇)
- 隐蔽工程房屋施工方案(3篇)
- 心理电影剪辑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基础安全施工方案(3篇)
- 住宅夹层施工方案(3篇)
-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护理
- 2025湖南湘潭湘乡市融媒体中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婚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化学中毒)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健康管理师二级《理论知识》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安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高校机房管理试题及答案
- ESG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科普讲座
- 2025湖南省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书
- 2025年中国南海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笔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