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考试模拟题_第1页
教育技术考试模拟题_第2页
教育技术考试模拟题_第3页
教育技术考试模拟题_第4页
教育技术考试模拟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资料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教学人员中级(中学物理)考试说明:本试卷共15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卷从基础知识、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和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试卷所涉及案例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要求如下:【案例描述】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光的折射(人教版第一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教学环境】 可以使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并只为教师提供可以上网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演示教室,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物理实验教室。【教学要求】 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第1题(单选题)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3分)A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B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呈现方面,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影响不大C 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问题在技术层面D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开创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方式第2题 请使用Word对本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改。(8分)(1)“中学物理”文件夹下“考生”文件夹中的文本文件“教学目标.txt”保存有以前录入的本堂课教学目标的电子稿,请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的“教案.doc”,将“教学目标.txt”中的教学目标逐条复制到Word文档中合适的位置上;(2)阅读复制到Word文档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其中有一处描述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请找出错误,用Word的修订功能进行改正,并使用Word的批注功能为改正后的文本加上批注,说明为什么是错误的。(注意存盘时保留修改状态)1. 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话说出什么叫光的折射。(2)能根据光的折射图准确指出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并会画光的折射光路图。(3)能探究出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或从其它介质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4)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5)能列举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录像,观察玻璃砖后的手指、杯中筷子等折射现象,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信息技术不能代替学生实践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利用折射现象来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通过对实验和“筷子弯折”等现象的观察、解释,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和探索自然现象、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意识和习惯。注:以上方框中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文档“教学目标.txt”后看到的,此处出现仅仅是以印刷品发布时供读者阅读。以下出现的方框中的内容同此。第3题(单选题)以下列出的一些“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属于“运用”层次的一项是( D D )。 (3分)A 能用自己话说出什么叫光的折射B 会画光的折射光路图C 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D 能列举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并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进行解释第4题 将下面的学习者特征与其对应的描述相匹配: (5分)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第5题 请按如下要求设计本课导入阶段的教学活动 (10分)(1)请使用“中学物理”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教案模板.dot”创建新文档,在其中“导入”对应的位置上进行新课导入设计;(2)创设适当情景,引入新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课的内容;(3)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发其思维;(4)遵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技术改善教学;(5)完成后以“导入新课.doc”为文件名保存在“中学物理”文件中的“考生”文件夹。第6题 (选择题)请打开“中学物理”文件夹中的“考生”文件夹下的文档“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doc”,阅读文档中的教学设计方案节选,并设计教学方式和策略。 (8分)1教师演示实验:在水槽中放置一个光屏、光屏一半露出水面如图所示,水中滴入少许牛奶,搅拌均匀,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着光屏斜射向水面让学生观察现象。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引出光的折射概念)谁能类比光的反射定义说出光的折射定义?2两个学生上台,利用“光的折射”实验仪器演示光的折射,其它学生观察现象并自己思考下列问题:(1)你看见了几条光线?光在玻璃界面被反射了吗?请找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本子上画下来。(2) 另外一条光线是怎么来的?是偶然产生的吗?试着改变入射角后观察它是否还存在?这说明什么?(3)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方向上吗?与法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随着入射角的改变,这种关系会改变吗?把它画在自己的图中,注意折射光线偏向哪边。(4)这种现象叫什么?可以把这条线叫作什么线?3. 小组合作,对比光的反射规律,按照下列步骤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根据实验观察,在图上找到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2)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折射光线、折射角的变化;(3)按照反射规律的描述方式,准确说出折射现象中各种光线的位置关系和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4)随着入射角的改变,折射角的大小怎样改变;(5)如果光线由玻璃射向空气,会怎样?(可用实验仪器验证猜测)4. 教师:在刚才的实验探究中,大家都很认真,但得到的结果却不完全一样,请实验中发现问题的小组给大家介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实时评价、点拨。注:以上方框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文档“第一节的教学设计.doc”后看到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1)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C 教学方式或策略;教学活动(2)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B 教学方式和策略;教学活动(3)运用了下列选项中的 A 教学方式或策略;教学活动(4)运用了下列选择项中的 D 教学方式或策略。A 合作学习B 自主学习C 情境教学D 个别辅导第7题 网络正在改变着教师备课的工作方式,请在当前IE浏览器提供的网络环境中收集并下载需要的教学资源,按下列要求进行操作: (8分)(1)请在互联网络上查找以“海市蜃楼flash动画演示”为文件名的压缩文件,找到后将其下在保存在“考生”文件夹的“下载资源”子文件夹中;(2)把该压缩文件中的文件解压缩后释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第8题 网页格式的课件目前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学物理”文件夹下的“考生”文件夹的“课件”子文件夹中保存有本课的一个网页格式的课件。请使用IE浏览器浏览该课件。该课件上有两个错误,请按如下要求修改网页中的错误: (6分)(1)网页上的一个错误是按钮上的文字错误写成“反射规律”(应该是折射规律),请纠正这个错误;(2)网页上有两个按钮的超级链接反了,请找出该错误并使用FrontPage软件修改这个错误;(3)修改后请保存。第9题 博客(Blog,也称“网络日志”)作为一种新的知识交流与传播的形式,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请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8分)(1)在当前的搜索引擎中搜索一篇广为流传的教育叙事只有你欣赏我;(2)按搜索到的地址浏览该文章;(3)登录“成长博客”(/index.jsp)网站,注册一个账户,并在“栏目管理”中添加一个栏目“阅读交流”。将只有你欣赏我发布在本栏目下,并标注转载地址;(4)阅读后,请在该文下的评论中发表你的读后感(不少于20字);(5)在“考生”文件夹中,利用本篇博文的地址建立一个快键方式。教育叙事:只有你欣赏我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都要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摘自李婧妍的博客)注:以上方框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博客后看到的。第10题 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些中小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和同学们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建立自己的博客,不需要复杂的技术,仅仅是举手之劳;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和应用你的博客。请参考其它的教育博客,构思一个用于与学生在网上交流的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请打开“中学物理”文件夹下的“考生”文件夹中的“网络日志.mmap”,把你的构思和设计填写在思维导图中。博客包含的栏目应不少于三个。完成后请保存,至少要包括一下内容: (10分)(1) 博客名称(2) 栏目名称(3) 栏目的功能及作用。第11题 请用Word简要回答以下问题,答案以“研究性学习.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9分)(1) 研究性学习有什么特点?(2) 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的环节?(3)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第12题 请使用Word设计一项与本课有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本课课外作业,设计中至少应包括该项教学活动的题目和实施步骤,以“研究性学习活动.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 (6分)第13题(单选题)表现性评价主要测量的是( C )。 (3分)A 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B 学生在标准化测试中的成绩C 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表现及成果D 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第14题 本课教学设计中有一个让学生合作实验探究的教学活动,为了评价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要设计一个评价量规。“中学物理”文件夹下的“考生”文件夹中的文件“合作探究评价量规.doc”是一个未完成的评价量规,其中只完成了一个评价项目。请再补充一些项目及其各级别的评价标准,完成后保存。(也可删除原有的评价项目,重新完整编写评价项目及各级别的评价标准,完成后的评价项目不能少于三项。) (5分)合作探究评价量规项目分数及评价标准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最终得分4分3分2分1分合作精神与小组成员愉快合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一般是小组的领导者与小组成员主动合作,积极配合小组获得,是小组的核心成员能与小组成员合作,能配合一些获得,偶有离群表现被动合作甚至不合作,任务是他人布置的,必需别人的监督和指导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以上方框的内容是学生自行打开文档“合作探究评价量规.doc”后看到的。第15题 学生成长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