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器使用ppt课件_第1页
自救器使用ppt课件_第2页
自救器使用ppt课件_第3页
自救器使用ppt课件_第4页
自救器使用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救器的使用,授课人:许堃,1,目录,1、事故案例学习2、自救器的分类3、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4、自救器的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5、产品维护6、小结重点:隔离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与佩戴方法难点:隔绝式自救器的工作原理,2,1、事故案例学习,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其中井下169人,地面炸毁的皮带房2人,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3,2005年12月7日15时14分,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2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870.67万元。,4,共性原因:部分人员未佩戴自救器、不会使用自救器或使用过期失效的自救器,在逃生中中毒窒息遇难。2006年4月2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煤矿矿用自救器监督监察工作的通知”的文件。,5,安监总煤矿200673号,关于加强煤矿矿用自救器监督监察工作的通知,煤矿矿用自救器(以下简称“矿用自救器”)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遇到火灾、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或其他地点供氧不足时,逃生自救极为有效的安全装备。在煤矿许多事故中,矿工因使用自救器而成功获救。但是近年来发生的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11.27”煤尘爆炸、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12.7”瓦斯爆炸、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大园煤矿“2.25”煤与瓦斯突出、湖南省涟邵矿业集团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水井头煤矿“3.9”瓦斯爆炸等事故中,也有一些人员因未佩戴自救器、不会使用自救器或使用过期失效的自救器,在逃生中中毒窒息遇难。此外,据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近期开展的矿用自救器、呼吸器产品安全标志监督检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被检查的13个省(区、市)、47家生产单位的132个产品中,有11家生产单位的15个产品不合格。矿用自救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成为煤矿新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保障煤矿矿工的生命安全,减少煤矿事故及其应急救援中的人员伤亡,切实解决矿用自救器配备数量不足、矿用自救器不合格或过期失效、矿工不能正确佩戴矿用自救器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煤矿矿用自救器的监督监察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各地要立即对矿用自救器使用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县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对所辖区域内煤矿装备、使用矿用自救器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认真对煤矿企业开展矿用自救器配备、佩戴、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在用的矿用自救器的监管力度。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也要对矿用自救器及其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二、加大对矿用自救器使用情况的监督监察力度。对存在自救器配备数量不足、自救器过期失效的煤炭企业,要进行现场处理,限期整改。对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矿工不能正确使用矿用自救器等问题的煤矿企业,应依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三、从源头上把好矿用自救器的质量关。严禁企业采购没有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自救器产品;严禁使用失效、过期的矿用自救器;禁止使用已经公告的不合格厂家的矿用自救器产品。对由于审批、生产、销售、使用伪劣的矿用自救器产品,导致人员伤亡的相关单位及负责人,应依法追究责任。四、要督促煤炭企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升矿井发生灾变时井下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要监督监察各煤矿企业对矿用自救器使用情况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自救器采购、发放管理、定期检验、入井前检查、定期报废处理等制度的规定配备好、管理好矿用自救器。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矿用自救器气密性检测,未按规定进行气密性检测的矿用自救器不得使用,以确保矿用自救器能正常使用。五、加强正确使用自救器的知识教育和培训。要督促煤矿企业结合各地、各类事故案例的教训,强化职工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培训矿工时,要保证每一位矿工真正动手操作过矿用自救器,30秒钟内能正确佩戴矿用自救器,以防止矿用自救器培训流于形式,确保每位入井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佩戴和使用矿用自救器。二六年四月二十二日,6,矿井空气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氨气、氢气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面将重点介绍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及安全标准。一、矿井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的基本性质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7,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结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的中毒程度与空气中一氧化碳和时间的关系如表,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后,生成鲜红的碳氧血红素,故一氧化碳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中毒者黏膜和皮肤均呈樱桃红色。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8,2、硫化氢(H2S)硫化氢(H2S)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能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降低时主要一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如表所列。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9,2、自救器的分类,1、煤矿矿用自救器是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在遇到火灾、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或其他地点供氧不足时,逃生自救极为有效的安全装备。2、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13条:入井(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穿带有反光标识的工作服。入井(场)前严禁饮酒。煤矿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息。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标识卡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10,3、按作用原理可分为:(1)过滤式自救器(2)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1)化学氧自救器(2)压缩氧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能防护所有的有害气体,它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防止窒息和防止吸入有害气体中毒。,11,过滤式自救器:主要把空气中含有剧毒的一氧化碳转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为原理设计而成的。在事故发生使用时,含有一氧化碳、粉尘或烟雾的空气从罐体下部先进入过滤器中的干燥剂,用以滤掉吸进空气中的水分,然后在经过过滤药罐内装有的一氧化碳触媒剂,它能在常温下将剧毒的一氧化碳转化成为无毒的二氧化碳。为了排除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量,在自救器的口具盒内设有降温网,用以降低吸入口腔空气的温度。另外,在过滤药罐的外面还装有一层纱布袋,用以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最后供人直接呼吸。它能适用于氧气浓度不低于18%,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5%,环境温度为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呼吸量为30升/分的条件下,并只能使用一次。过滤式自救器只能过滤一氧化碳,不能消除其它有毒气体,更不能用于其他作业,并且只能使用一次。,12,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按防护时间分为40型、60型、90型3种,即防护时间分别为40min、60min、90min。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重量轻、防护时间长,但致命弱点是,它利用事故现场空气中的氧气为佩戴者提供生存保障。然而事故现场产生一氧化碳的原因就是氧气被耗竭,而能保证人正常生存的氧气浓度需要在18%以上,事故现场只要氧气浓度低于18%,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就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使用条件非常有限。另一个弱点是通过药剂层后的空气温度高,当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过滤后的空气温度将超过90,佩戴者的呼吸道会被烫伤,事故发生时,很多佩戴者都因为无法忍受呼吸时的高温而吐掉口具,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在2011年1月被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列入第三批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要求自发布之日起1年后禁止使用,改用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13,14,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是以高压压缩氧气作为氧气源的可重复使用的自救逃生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呼吸舒适和携带方便等特点。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按照供氧方式可以分为定量供氧型;定量供氧和手动补给供氧兼用型;定量供氧和自动补给供氧兼用型;定量供氧、手动补给供氧和自动补给供氧兼用型4种,按照防护时间分为15型、30型、45型、60型4种,即防护时间分别为15min、30min、45min、60min。,15,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氧气钢瓶存在漏气现象,特别是底漏很难在短时间内检出,通常在钢瓶充满压缩气体后1015天,钢瓶中的氧气就泄漏近一半;减压阀的弹簧问题,因为在压缩氧自救器减压阀内的弹簧是长期受压,经过一段时间后弹簧的弹性系数会降低,弹力下降会导致出口气体压力降低,最后导致定量补气量降低;还有补气孔堵塞问题,压缩氧自救器的定量补气孔直径一般在0.3mm左右,对于这个等级小孔的加工方式一般采用机械钻孔或激光打孔,但用这两种方式加工的气孔毛刺较多,氧气中的杂质极易在这里聚积,最后导致气孔孔径变小甚至堵塞,使自救器无法正常工作。压缩氧自救器还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佩戴程序繁琐。比较简单的压缩氧自救器的佩戴过程是:将背带挂在脖子上,系好腰带,自救器放置在身体正前面;扳开扣鼻,打开自救器上盖,拉出氧气袋、口具、呼吸软管与鼻夹;打开氧气瓶开关,开启到最大位置;拔出口具塞,迅速置口具片于唇齿之间,咬住牙垫,紧闭嘴唇保持气密;带好鼻夹、封住鼻孔,用嘴呼吸。整个佩戴过程在训练时要求为1.5min,然而在井下发生事故时,佩戴者由于高度紧张,佩戴时间会更长。井下爆炸后现场一氧化碳浓度一般在1%2%,严重时可达到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产生一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最高可达到7%8%,这个数据意味着,在这个环境内只要吸入一口空气就会失去生命。,16,3、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一、概述ZH30(B)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以下简称自救器),是利用生氧剂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二生成氧气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ZH15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因额定防护时间短,不符合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中“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的规定),也被列入第三批淘汰目录,要求2013年6月底后禁止使用。,17,1、产品特点及用途(1)特点:带有氧烛(KO2),初期生氧快,口具温度低,佩戴安全、舒适。超氧化钾(KO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白色固体碳酸钾,在潜水艇中用它做制氧剂,供人们呼吸之用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4KO2+2CO2=2K2CO3+3O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加3-2=1mol,消耗的KO2为4mol所以,KO2的消耗量是反应前后气体增加量的4倍(2)用途:适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和瓦斯突出等灾害,造成环境中缺氧或出现有毒、有害气体时,可及时佩戴,迅速撤离灾区,实现个人逃生目的。,18,2、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的意义ZH30(B)Z:自救器H:化学氧30:额定防护时间30分钟B:设计代号,19,二、产品结构与工作原理1、自救器的外部结构图(图1)和内部特征如(图2)所示:,图1(外形图),1.号码牌卡2.锁口带3.封口带4.开启扳手5.封印条6.上外壳7.铭牌8.下外壳,20,图2(拆掉上外壳),1.隔热垫2.气囊3.呼吸软管4.口具塞5.鼻夹组6.呼、吸阀组7.排气阀8.氧烛拉环9.氧烛10.药品,21,22,2、工作原理:ZH30(B)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是采用循环式闭路呼吸系统,使用时呼吸系统与外界空气隔绝,不受外界环境有害气体的影响。人体呼出气进入生氧药罐,药罐产生的氧气进入气囊,贮存起来,吸气时直接吸入气囊中的氧气。正常呼气时,呼出的气体经口具,呼吸导管,呼吸阀,呼吸软管进入药罐内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如下:2KO2+H2O2KOH+3/2O2+热量2KOH+CO2K2CO3+H2O+热量,23,呼气路径:呼气口具呼吸导管呼气阀呼吸软管生氧药罐呼气中的水汽和CO2与生氧剂反应生成O2气囊吸气路径:气囊中氧气混合气吸气阀呼吸导管口具人体肺部当生氧剂产生的氧气超过人体的耗氧量时,进入气囊的氧气越积越多,气囊内的压力逐渐增大,达到排气阀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的阀门自动打开,排出多余气体,压力减小,当气囊内压力小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自动关闭,避免氧气浪费和保护佩戴者的呼吸正常进行。,24,三、主要技术参数,25,4、自救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使用方法1、佩带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挂环内,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图一,26,2、扯掉橡胶保护套(罩),图二,27,3、用手指扳起红色扳手,拉断封印条,扔掉前后封口带。,图三,28,揭掉上外壳,丢掉。,图四,29,5、拉住头带向上将呼吸保护器提出。,图五,30,6、用手指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启动开关,起动装置开始生氧。,图六,31,7、取下矿灯帽,把头带套在脖子上,带上矿灯帽,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向呼吸软管深呼一口气,是气囊鼓起。,图七,32,8、将呼吸软管放入嘴中,牙齿咬住咬口。,图八,33,9、两手拉开鼻夹,强鼻夹垫夹住鼻子用口呼吸。,图九,34,10、撤离灾区。,图十,35,二、注意事项1、要清楚记住逃生路线。在未到达安全可靠地点前,绝不要取下自救器。2、佩戴过程中口腔产生的唾液,可以咽下,但决不可取下口具往外吐。逃生时严防碰掉鼻夹,万一被碰掉,要控制不用鼻孔呼吸,迅速夹上鼻夹。3、脱险时步行速度根据情况可以稍快或稍慢,在十分紧急情况下,快跑是允许的,但快跑呼吸阻力会增大,耗氧增加,保护作用时间相对缩短,尽量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通过口具讲话,因为跑的越快,呼吸阻力越大,交流用手势。,36,4、佩戴自救器吸气时,气体比外界大气干热一点,表明自救器内药剂的化学反映在正常进行,对人体无害,不可取下自救器。有时在佩戴时,感到呼吸气体中又轻微的盐味或咸味,也不要取下口具,这是由于少量药粉从药层中被呼吸气流带来而产生的,没有危害5、佩戴自救器时不要压迫气囊,以防损坏漏气。6、佩戴时如遇上启动装置不生氧,佩戴者可向气囊呼气直至气囊鼓起。7、使用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利器划伤、刺伤气囊。8、如果气囊压力太小不能满足呼吸需要时,表明自救器防护性能已经失效,应换用自救器。,37,在事故救护中,有了自救器有可能减少伤亡,它确实是煤矿井下职工在事故中自救的“护身符”。但需要说明的是,自救器的作用不能夸大,它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发生事故后的辅助自救工具和手段,而且它的自救作用局限于一定的灾害适应范围。也就是说,有了自救器并不意味着发生事故后就一定能避免人员伤亡。首先,有自救器的人必须会正确使用,这是一个方面;此外,自救器一般只适应于煤矿井下发生火灾时,事故现场暂时未波及的相邻区域人员的自救比较有效,如果是突发性的瓦斯爆炸或瓦斯突出事故,往往是在事故区域作业的人们根本还来不及戴自救器前瞬间就已伤亡了,这时,自救器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了。而且自救器的防护时间也不长,在中等劳动强度下,防护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40分钟之间,静坐也只是45分钟至120分钟时间。所以从根本上说,煤矿安全生产的任务主要还是应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尽可能减少或消灭事故,防范于未然才是最重要的。,38,使用维护,1、不要用力撞击自救器,也不要将自救器当坐凳用,因为自救器是较精密的安全仪器,用力撞击或将自救器当坐凳用,严重时会使自救器上下外壳问的封闭胶圈失去作用,造成自救器不气密,影响自救器的使用寿命。2、自救器不使用时严禁打开。,39,3、在携带自救器前,应检查外观有无损坏和碰撞凹痕,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及时送交管理单位检查。4、自救器只能佩戴使用一次,使用过的自救器已经报废,不得再次使用。5、按自救器管理规定,定期用气密校验仪检查自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