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平衡牙合PPT课件_第1页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平衡牙合PPT课件_第2页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平衡牙合PPT课件_第3页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平衡牙合PPT课件_第4页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平衡牙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衡牙合,-,2,平衡牙合(balancedocclusion)是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牙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牙都能同时接触。),平横牙合的概念,-,3,平衡牙合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保护牙槽嵴、粘膜的健康防止人工牙及基托的折断,-,4,在正中牙合位完成人工牙的排列后。还必须在非正中牙合位进行人工牙的调整。使之达到牙列在前伸及侧向运动中的全面牙合平衡,保证义齿在行使咀嚼功能时,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5,平衡牙合的分类,正中平衡牙合(centricbalancedocclusion)非正中牙合平衡(eccentricbalancedocclusion):非正中牙合平衡主要指前伸牙合平衡和侧方牙合平衡。单侧平衡牙合,-,6,正中平衡牙合(centricbalancedocclusion),下颌在正中牙合位即最广泛接触位时,上下颌人工牙间具有尖窝交错的最大面积的广泛均匀接触,叫正中牙合平衡。,-,7,前伸牙合平衡(protrusivebalancedocclusion):,当下颌前伸直至上下前牙相对,再滑行到正中颌位的过程中前后牙都有接触,可分为三点接触、多点接触、完全接触的前伸平衡牙合。,-,8,a:三点接触的前伸牙合平衡:仅77相对颊尖有接触。,-,9,b:多点接触的前伸牙合平衡:后牙部分或多个颊尖有接触。,-,10,c:完善的前伸牙合平衡:后牙全部相对颊尖都有接触。,-,11,虽然c为最佳的平衡牙合,但如从实际出发,仅考虑平衡牙合,以及切割功能,那么a也可以达到,而且a的平衡牙合在简单牙合架上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12,侧方牙合平衡(lateralbalancedocclusion):,双侧平衡牙合当下颌向一侧作咬合滑动运动时,两侧后牙均有接触称为侧方牙合平衡。如:下颌后牙向左侧运动时,该侧为工作侧,后牙呈同名牙尖相对的状况,对侧后牙则异名相对,无咀嚼功能,仅起固位稳定作用,称平衡侧。,-,13,单侧平衡牙合,下颌工作侧牙合咀嚼运动的初期,工作侧上下后牙间隔以食物,在咬穿食物之前,平衡侧上下后牙不可能有咬合接触,此时,义齿能保持稳定不翘动称为单侧平衡。,达到单侧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后牙功能尖排在牙槽嵴顶上,其次尽量用颊舌径小的人工牙,此外基托伸展到位。,-,14,二、平衡牙合理论Gysi于1908年提出同心圆关系学说:认为髁道、切道和牙尖工作斜面均为同心圆上的一段截弧,称为平衡牙合的同心圆学说,并依此设计了牙合架。要求髁导、切导和牙尖工作斜面的法线能交于一点(R),平衡牙合理论,-,15,牙尖工作斜面,-,16,牙尖工作斜面,-,17,平衡牙合理论,-,18,据同心圆学说设计牙合架,-,19,R为旋转中心或牙合运中心,也是同心圆的圆心。旋转中心的位置与影响:髁道斜度平衡斜面斜度切道斜度旋转中心在前上方;髁道斜度平衡斜面斜度切道斜度旋转中心在后上方;,-,20,髁导斜度(inclinationofprotrusioncondylarguidance):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用前伸牙合关系记录转移到牙合架上。,五因素:,-,21,五因素:,B.切导斜度inclinationofincisalguidance: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22,五因素:,C.补偿曲线曲度(prominenceofcompensationcurve):补偿曲线曲率半径的倒数,3颊尖至上7颊尖顶连线与曲线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23,.牙尖斜度(inclinationofcusporheightofcusp)牙尖斜面与各自牙尖底的交角;此斜度取决于人工牙的牙尖高度,也可通过改变牙长轴的倾斜度而增加或者减小。,五因素:,-,24,E.定位平面斜度(inclinationofplaneoforientation)上11近中切角至上77颊尖顶构成的平面与眶耳平面的交角,五因素:,-,25,髁导斜度:由人体测得的髁道斜度转移到牙合架,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切导斜度:是由医生在排牙时据美观与固位的需要而定,可以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改变。,-,26,补偿曲线曲度,定位平面斜度:可人为调整,使之与髁导斜度、切导斜度相适应,以达到平衡牙合。牙尖平衡斜面斜度:1.可选择,但过大则义齿受侧向力大,不利于组织保健。2.可以调整牙体长轴的倾斜度:三点平衡牙合:上颌7,-,27,五因素之间的关系,-,28,十定律,(1)髁导斜度增加,补偿曲线曲度也增加。,-,29,十定律,-,30,十定律,(2)髁导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31,十定律,-,32,十定律,(3)髁导斜度增加,切导斜度减小。,-,33,十定律,-,34,十定律,(4)髁导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也增加(向后逐渐增加)。,-,35,十定律,-,36,十定律,(5)补偿曲线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减小。,-,37,十定律,-,38,十定律,(7)补偿曲线曲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39,十定律,-,40,十定律,(9)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减小。,-,41,十定律,-,42,五因素十定律比较复杂,不容易理解为了简化这个理论,孙廉教授将其归结为三因素四定律。三因素:髁道斜度切道斜度牙尖平衡(工作)斜面斜度,-,43,牙尖平衡斜面斜度:牙尖平衡斜面是指7|7近中颊尖的远中斜面(或下颌7远中颊尖的近中斜面),与基线的交角叫作平衡斜面斜度。,-,44,第一定律:髁道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也增加。,-,45,第二定律: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46,第三定律:切道斜度增加,牙尖平衡斜面斜度也增加。,-,47,第四定律:髁道斜度增加,切道斜度减小,牙尖平衡斜面斜度增加。,-,48,简单牙合架制成的全口义齿,下颌前伸时,牙列间的接触及其诊断与修改.前牙接触,7-7不接触;原因:切道斜度偏大,或平衡斜面斜度偏小;诊断:第三定律因素不协调;试牙时处理:增加77平衡斜面斜度选磨时处理:减小切道斜度加大覆盖减小覆牙合加大水平距离,减小垂直距离,三因素四定律应用,-,49,.前牙不接触,7-7接触;原因:切道斜度偏小或7平衡斜面斜度偏大诊断:第三定律因素不协调;试牙时处理:减小77平衡斜面斜度选磨时处理:增大切道斜度加大覆牙合减小覆盖加大垂直距离,减小水平距离,三因素四定律应用,-,50,.前牙接触,7-7也接触,表示三因素协调,呈现三点接触平衡。,三因素四定律应用,-,51,平衡牙合的临床应用,在牙合架上试排牙和临床选磨过程中,出现不平横牙合因素,应该用前伸牙合平衡理论进行调改从而达到前伸牙合平衡。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后牙接触,前牙不接触,-,52,下颌前伸时,上下前牙切缘接触,后牙无接触。,可增加补偿曲线曲度,相当于增大牙尖工作斜面斜度来达到平衡接触;或降低下前牙,即减小切道斜度。,平衡牙合的临床应用,-,53,平衡牙合的临床应用,可减少补偿曲线曲度或加大切道斜度,以达到平衡接触。,下颌前伸时,如上下前牙切缘无接触,后牙接触。,-,54,义齿在牙合架上的检查:,检查基托:义齿基托边缘伸展以及在模型上是否稳定。,-,55,义齿在牙合架上的检查:,检查排牙:前牙是否有正确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后牙是否排列在与牙槽嵴顶连线适当的位置,两侧是否对称协调,后牙是否有良好的尖窝交错关系,义齿在牙合架上是否有机械的平衡牙合关系。,-,56,全口义齿试戴,试戴:局部比例是否协调:从正面和侧面观,患者面貌是否和谐,鼻唇沟、口角线是否适当。检查前牙人工牙的形状、位置、中线、以及前牙与唇在发音和微笑时的外观是否协调。,-,57,全口义齿试戴,检查颌位关系(水平、垂直),医生以双手手指放在患者的颞部,嘱患者作正中咬合动作,若能感到颞肌收缩的明显动度且动度一致说明下颌没有前伸、没有偏斜。嘱患者迅速数数或念含“S”音多的句子,观察是否发音清晰,如垂直距离过高,发这些音就会有困难。,-,58,全口义齿试戴,检查后牙: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