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量经济学绪论_第1页
1 计量经济学绪论_第2页
1 计量经济学绪论_第3页
1 计量经济学绪论_第4页
1 计量经济学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1.1计量经济学1.2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步骤1.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2,1.1计量经济学,一、计量经济学二、计量经济学模型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3,关于绪论,绪论是课程的纲。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半作用。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4,名称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经济计量学,5,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从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看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6,一、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诞生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提出Econometrics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1933年创刊Econometrica,7,定义“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8,消费=346+0.728收入,数据来自统计学,线性关系来自经济学,数量关系来自数学。三者结合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简单的例子,9,20世纪40、50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扩张20世纪70年代的批评和反思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10,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61位获奖者中10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而获奖1969R.FrishJ.Tinbergen1973W.Leotief1980L.R.Klein1984R.Stone1989T.Haavelmo2000J.J.HeckmanD.L.McFadden2003R.F.EngleC.W.J.Granger近2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30余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11,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69forhavingdevelopedandapplieddynamicmodelsfortheanalysisofeconomicprocesses,RagnarFrischNorway,JanTinbergentheetherlands,12,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73forthedevelopmentoftheinput-outputmethodandforitsapplicationtoimportanteconomicproblems,WassilyLeontiefUSA,13,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80forthecreationofeconometricmodelsandtheapplicationtotheanalysisofeconomicfluctuationsandeconomicpolicies,LawrenceR.KleinUSA,14,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84forhavingmadefundamentalcontributionstothedevelopmentofsystemsofnationalaccountsandhencegreatlyimprovedthebasisforempiricaleconomicanalysis,RichardStoneGreatBritain,15,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1989forhisclarificationoftheprobabilitytheoryfoundationsofeconometricsandhisanalysesofsimultaneouseconomicstructures,TrygveHaavelmoNorway,16,经典计量经济学,创立,建立第1个应用模型,建立概率论基础,发展数据基础,发展应用模型,Tinbergen,Frisch,Haavelmo,Stone,Klein,建立投入产出模型,Leontief,17,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2000forhisdevelopmentoftheoryandmethodsforanalyzingselectivesamples”,JamesJHeckmanUSA,18,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2000forhisdevelopmentoftheoryandmethodsforanalyzingdiscretechoice,DanielLMcFaddenUSA,19,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2003formethodsofanalyzingeconomictimeserieswithcommontrends(cointegration),CliveW.J.GrangerUK,20,TheBankofSwedenPrizeinEconomicSciencesinMemoryofAlfredNobel2003formethodsofanalyzingeconomictimeserieswithtime-varyingvolatility(ARCH),RobertF.EngleUSA,21,非经典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选择性样本模型,微观计量:离散选择模型,时间序列:协整理论现代宏观计量,时间序列:ARCH现代金融计量,Engle,Heckman,McFadden,Granger,22,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克莱因(R.Klein):“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萨缪尔森(P.Samuelson):“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23,中国经济类本科生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起成为各国高校经济类学生的核心课程。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包括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首次列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是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24,应用研究广泛开展以经济研究发文数量对比为例,19842006年3143篇论文的统计分析,25,应用研究广泛开展以经济研究发文数量对比为例,26,应用领域广阔以经济研究发文为例,27,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狭义计量经济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本课程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28,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应用计量经济学则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本课程是二者的结合。,29,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Econometrics)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R.Frish创立T.Haavelmo建立了它的概率论基础L.R.Klein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者,30,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单方程模型(SingleEquationModel)联立方程模型(SimultaneousEquationsModel)以线性模型为主要形式,31,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理论可以概括为: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和个体结构,即模型是建立在已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引进概率论思想作为模型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选择随机联立线性方程组作为模型的一般形式;模型的识别、参数的估计、模型的检验是主要的技术问题;以模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优度作为检验模型的主要标准。,32,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计量经济学。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Microeconometrics)非参数计量经济学(NonparametricEconometrics)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Time-SeriesEconometrics)动态计量经济学(DynamicEconometrics),33,本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应用较多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理由:一方面,从理论方法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34,经济研究1984-2004年发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论文中,经典单方程模型占64%,35,AER1984-2004年发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论文中,经典单方程模型占80%,36,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中正式提出。集中于“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微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penal数据。赫克曼(J.Heckman)和麦克法登(D.McFaddan)作出原创性贡献。内容主要包括penal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选择性样本模型的理论方法。,37,宏观计量经济学名称由来已久,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经典宏观计量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现代宏观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以及动态计量经济学。,38,1.2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和要点,一、理论模型的设计二、样本数据的收集三、模型参数的估计四、模型的检验五、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39,一、理论模型的建立,建立理论模型包括4项任务: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确定随机扰动项的概率分布特性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区间Y为被解释变量(explainedordependentvariable)X为解释变量(explanatoryorindependentvariables),40,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在确定了被解释变量后,如何选择和选择哪些解释变量?依据经济学理论理论导向。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选择样本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择变量时要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41,在时间序列数据样本下可以应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统计检验等方法数据导向。例如,消费总额和GDP之间的协整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经济关系与数据关系的不对称性:数据关系只是经济关系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42,不遗漏显著的变量。从“一般”开始,逐渐剔除不显著变量;从“简单”开始,逐渐引入其它变量。前者思路正确,后者容易遗漏显著的变量。,43,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利用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成果根据样本数据作出的变量关系图选择可能的形式试模拟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区间符号、大小、关系例如:ln(人均食品需求量)=+ln(人均收入)+ln(食品价格)+ln(其它商品价格)+其中、的符号、大小、关系,44,以下的讨论仅以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模型(ClassicalMultipleLinearRegressionModel)为对象:,45,二、样本数据的收集,几类常用的样本数据Cross-sectionalDataTime-seriesDataPanelData,46,数据质量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47,财管会计(3),48,三、模型参数的估计,各种模型参数估计方法LS,LeastSquaresEstimationML,MaximumLikelihoodEstimationMM,MethodofMoments,49,如何选择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需要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检验,然后确定估计方法关于应用软件的使用课堂教学结合能够熟练使用一种,50,四、模型的检验,经济意义检验根据拟定的符号、大小、关系,对参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例如: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4.5ln(食品价格)+0.8ln(其它商品价格)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4.5ln(食品价格)+0.8ln(其它商品价格)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0.8ln(食品价格)+0.8ln(其它商品价格),51,统计检验由数理统计理论决定。包括:拟合优度检验(CoefficientofDetermination)总体显著性检验(OverallSignificanceofRegression)变量显著性检验(SignificanceofVariables)计量经济学检验由计量经济学理论决定。包括:异方差性检验(Heteroskedasticity)序列相关性检验(SerialCorrelation)共线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