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句填空,1(15湖北)母、孙二人,更相为命,。2(13广东08江西)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_,_。3(12山东)臣生当陨首,_。4(12湖北)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5(11江西)_,终鲜兄弟,_,晚有儿息。6(10安徽)乌鸟私情,_。7(10山东四川)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形影相吊。8(07湖南)祖母刘_,_。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死当结草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5.既无伯叔门衰祚薄6.愿乞终养7、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8、悯臣孤弱,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至于成立,1除(10年5考),(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陈情表)(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_(苏武传)(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_(出师表)(4)爆竹声中一岁除_(元日)(5)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_(五人墓碑记)1(1)动词,授职(2)名词,台阶(3)动词,清除,去掉(4)动词,逝去,过去(5)动词,清理,修治,高考链接,(1)(2014重庆)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虞初广志)除:台阶(2)(2010江西)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临川文集)除:授予官职(3)(2005浙江)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书褒城驿壁)除:台阶(4)(2004北京)从军平陈,以功除岷州刺史。隋书循吏传除:授予官职(5)(2004湖北)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剔除一官。昌期何如(资治通鉴唐纪)除:革除。,2薄(10年3考),(1)狐裘不暖锦衾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5)门衰祚薄(陈情表)(6)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孟子)(7)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经)(8)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9)朕追念前事,薄物细故(史记匈奴列传)(10)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涉江)(11)岁中薄田一顷余(杜陵叟)(12)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狱中杂记)2(1)形容词,厚度小(2)形容词,浅薄(3)动词,轻视(4)动词,迫近(5)形容词,衰微(6)动词,减少(7)形容词,厚度小(8)动词,变薄弱(9)形容词,轻微,细小(10)名词词,草木丛生的地方(11)形容词,贫瘠(12)动词,侵入,混杂,高考链接,(1)(2010江西)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临川文集)薄,迫近,引申为进攻(2)(2010山东)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申甫传)薄:逼近,3过(10年5考),(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6)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苏武传)(7)过故人庄(过故人庄)(8)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9)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11)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12)从轩前过(项脊轩志)(13)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3(1)动词,经过(2)动词,超过(3)副词,过分(4)名词,过错(5)动词,责备(6)名词,经历,过程(7)动词,拜访(8)动词走过;经过。(9)过分,过于(10)错误,过失(11)动词,到,到来(12)动词,经过;(13)动词,偏过,动词),高考链接,(1)(2012浙江)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与荆南乐秀才书)过称:过分称赞(2)(2009山东)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过:错误(3)(2009安徽)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游东山记)过:拜访。(4)(2008北京)因与议定嫁娶丧祭仪品,略依古礼,不得过法,百姓遵用其教。(汉书韩延寿传)过法:逾越法规(5)(2007上海)仲长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过:拜访,1以,(1)谨拜表以闻(2)臣具以表闻(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乐琴书以消忧(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05辽宁)(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7)臣以供养无主(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9)但以刘日薄西山(12山东、湖南)(1)连词,而,来(2)介词,用,拿(3)介词,因为(4)连词,来(5)介词,因为(6)介词,凭(7)连词,因为(8)介词,用(9)连词,因为,2、则,(1)置杯焉则胶(逍遥游)(15山东)(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15浙江)(3)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15安徽)(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07湖南11天津12安徽13浙江)(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论语)(07天津,11山东)(6)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10上海,连词)(7)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2007安徽)(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9)君不如肉袒负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1、连词,表承接,就、便。2、连词,表转折,却。3、连词,表假设,如果。4、连词,表转折,却。5、连词,表结果,那么。6、表转折,却。7、表转折,“可是”。8、副词,表强调或确认,是、就是。9、副词,表推测,或许、也许。,话题一相守幸福,幸福好比是衣服,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因人而异,服装分高档低档,幸福也有高尚和卑鄙。李密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辞谢晋武帝的征召可歌可泣,他与一代名君李世民为争夺那至尊皇位狠心杀害自己的亲兄弟,谁个优劣?幸福,就是与亲人相守一生,而不是为一己之私陷亲人于死地。(2013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幸福),话题二懂得常识,父母是无私的,他们倾尽所有,将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它会让我们懂得生命的真谛。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明代的增广贤文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意思是说,乌鸦在母亲老了的时候,知道反过来哺育自己的母亲;羊懂得喝奶时给母亲下跪,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禽兽尚知礼义,知恩报答,人类岂可丧德?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令人感动不已,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就是常识,我们丢失了常识就会失去生存的根本。杰弗逊说,“我对人类的常识有巨大的信心”,我也相信感恩的常识犹如隔窗的阳光,必将唤醒我们每一个人。(选自懂得常识2009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话题三感恩之心,“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的枝头灼灼其华。,李密孝心动天,百善孝为先,一表传天下,李密在为官和尽孝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上书陈情,辞不赴命,以至情至理的言辞申述祖母的养育之恩,以尽孝报恩的真情感动皇帝的多次征召。他的感恩感动了世人,温暖了九州。,语句翻译,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译文:_1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采分点:期功、吊、强、近),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译文:_2臣想遵奉诏书赶快上任,但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加重;想暂且顺遂个人私情,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臣的处境,实在是进退两难。(采分点:奔驰,笃,告诉,则),一、授职用词,1、拜:以礼授官。陈情表:“拜臣郎中,寻蒙国恩。”2、擢:升官。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3、征:直接招聘授官。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4、陟:提拔。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除:拜官。陈情表:“除臣洗马。”6、举:举荐。陈情表:“举臣秀才。”7、辟:招用。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8、察:考察推举。陈情表:“察臣孝廉。”9、简:任命。出师表:“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二异动用词,1、谪:贬官,多调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贬:降职并外放,与“谪”近。旧唐书:“贬连州刺史。”3、转:迁职,无关升降。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为迁升、迁授、迁叙;降级为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徙:改任,特定语境下可表升降。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6、调:调动。班固汉书:“调为陇西都府。”7、放:京官调任地方。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8、出:放。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有考察、推举之意,又称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2、征辟: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3、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4、科举:指隋后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故称科举。明时,科举考试逐渐完备,分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5、院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府县举办科举考试,亦称童试,合格者称为生员或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第一名称“案首”。6、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试,因在秋八月,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元。举人可授知县官职。7、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考试,因在春季,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8、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又称殿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9、及第:别称“登科”,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10、进士:科举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11、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蒸馏课件教学课件
- 蒲松电工知识培训中心课件
- 蒲城出入境知识培训课件
- 2025高一物理暑假作业07 万有引力专题(含答案)
- 葡萄酒课件教学课件
- 葡萄酒知识线上培训课件
- 2025电商平台店铺转让协议
- 相同质量的题目及答案
- 2025物业转让合同模板
- 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典型缺陷处理
- 五星级酒店总投资估算表及其投资占比
-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以S区小学为例(附量表)21000字(论文)】
- 【初中数学】你有多少种画平行线的方法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个人能力展示
- 网络安全培训试题附有答案
-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报告
- 网络产品行业报告
- 中药热奄包在皮肤瘙痒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 2023年佛山市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监理人员考勤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