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PPT课件_第1页
《刑法总则》PPT课件_第2页
《刑法总则》PPT课件_第3页
《刑法总则》PPT课件_第4页
《刑法总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编刑罚说,第一章刑事责任与刑罚概述一、刑事责任(一)刑事责任的概念刑法所规定的犯罪人因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它体现了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其本人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二)刑事责任的变迁1、就确定原则,由随意性到法定性、由不平等平等2、就承担主体,由团体到个人,由人和物到人独自承担3、就其实现方式来看,由残酷发展为人道。(三)刑事责任的实现与消灭1、确立原则不可避免、及时性、责任自负原则。2、实现方式定罪判刑为主、定罪免刑为辅3、消灭情形时效已过;亲告未告或撤回;特赦;死亡,二、刑罚概述(一)概念由国家创制、适用和执行的对付犯罪的措施。1、主体特定:制刑权量刑权行刑权2、对象限制3、方法特殊4、性质确定(二)刑罚的发展历程(三)刑罚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与犯罪的关系:对立统一2、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区别联系3、与其他制裁措施的关系:共同与不同(四)刑罚的本质(五)刑罚的目的(六)刑罚的功能,第三章我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一、我国刑法体系的概念与特点(一)概念刑法规定的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各种刑罚的总和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以及驱逐出境(二)特点1、体现了罪责相适应的原则2、体现了贯彻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精神3、反映了人道主义精神4、国家特色,二、主刑只能单独适用(一)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二)拘役短期剥夺犯罪分子自由,就近进行劳动改造(三)有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自由,强迫其进行劳动改造刑罚(四)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强迫其进行劳动改造的刑罚(五)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死缓概念对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可以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暂缓执行性质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刑罚制度而不是刑罚意义大大地减少了死刑的实际适用数量,三、附加刑即可以附随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还可以同时适用两种以上的刑罚(一)罚金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刑罚方法(二)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强制的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三)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四)驱逐出境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边境四、非刑罚方法(一)概念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或建议主管部门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二)性质既不是刑罚方法,也不是刑种,而是因犯罪而直接产生的一种刑事实体义务,是刑事责任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刑罚的必要补充(三)种类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责令赔偿损失、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第三章刑罚的裁量一、量刑的概述(一)量刑的概念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照刑法规定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二)量刑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2、罪刑对应的原则3、罪刑个别化的原则(三)量刑的情节1、情节:法定情节酌定情节2、裁量:从重从轻减轻免除,二、累犯(一)概念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重新犯罪的犯罪分子(二)普通累犯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内又再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的,是累犯1、罪过条件:前罪与后罪均是故意犯罪2、程度条件:前后罪均是较重的罪3、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内(三)特殊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任何时间内,又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1、罪过条件:前罪与后罪均是危害国家安全罪2、时间条件:后罪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赦免后任何时候(四)处罚:1、应当从重2、不适用缓醒和假释,三、自首(一)概念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的行为(二)一般自首:1、时间条件:犯罪发生后犯罪人尚未归案前2、实质条件:自动投案+如实供述(三)特殊自首(余罪自首)(四)处罚1、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2、自首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3、自首+重大有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免除四、立功(一)概念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的情况(二)类型(三)处罚原则上从宽1、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或减轻2、有重大有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免除3、自首+重大有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免除,五、数罪并罚(一)概念对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即同一犯罪人在判决宣告前,或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中又发现有漏罪的;或在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中又犯新罪的;或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应当将其所犯数罪合并处罚。1、罪数特征:一人犯数罪2、时间特征:判决宣告前执行过程中3、处罚特征:合并处罚即先分别定罪量刑,再合并处(二)原则:以限制加重为主,以吸收、并科为辅1、管制、拘役、有期限制加重2、死刑、无期吸收3、附加刑并科,(三)具体适用1、在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先分别定罪量刑,在决定合并处罚后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2、漏罪的并罚先并后减原判刑+漏罪刑(限制加重)=应判刑已执行刑=决定刑3、新罪的并罚先减后并原判刑罚已执行刑+新罪刑(限制加重)=决定刑*二者的区别:(1)先并后减的主观恶性小于先减后并(2)先并后减通常轻于先减后并(3)先并后减绝对不会超过20年,但先减后并可能超过20年,六、缓刑(一)概念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附条件地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法律制度(二)条件:1、前提条件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2、实质条件情节轻微,有悔改表现,不至于再危害社会3、不适用于累犯(三)考验:1、机关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配合2、期限:拘役(2个月-1年);有期徒刑(1年-5年)(四)法律后果:1、期满不再执行2、发现漏罪、再犯新罪、严重违反规定等撤消,第四章刑法的执行一、概述(一)概念实施生效判决的司法活动(二)原则二、减刑(一)概念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法律制度(二)条件1、前提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2、实质条件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3、限度条件(三)程序:1、执行机关建议权2、人民法院决定权,三、假释(一)概念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即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至于在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法律制度(二)条件:1、对象条件(1)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已经执行一定刑期2、实质条件确有悔改表现,不至于在危害社会而(三)考验期1、有期徒刑余刑;2、无期徒刑10年(四)法律后果:期满视为执行完毕再犯新罪、发现漏罪撤消(五)假释与缓刑的关系,第五章时效与赦免一、追诉时效(一)概念法律规定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