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对流与对流传热系数,的获得主要有三种方法:,用因次分析法、再结合实验,建立经验关系式。,把理论上比较成熟的动量传递的研究成果类比到热量传递过程。,建立理论方程式,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求出的精确解或数值解。这种方法目前只适用于一些几何条件简单的几个传热过程,如管内层流、平板上层流等。,-,2,4-15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一、引起流动的原因,(1-2)g=2gt,1强制对流:通过外力对流体作功迫使流体流动,2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度差而引起的流动,设1、2分别代表温度为t1、t2两点流体的密度,为其平均体积膨胀系数;,如果t1525,与q都急剧增大;,t25,不稳定,与q急剧下降,膜状沸腾:,临界点,-,37,工业上的沸腾装置多维持在核状沸腾状态,2、沸腾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大容积饱和核状沸腾,(1),各参数见p244。,(2),3、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1)温度差的影响应尽量在核状沸腾阶段进行操作。,(2)操作压力的影响p,强化对流传热过程。,(3)液体物性的影响,(4)加热面的影响,壁面粗糙的,有利,表面张力小,有利,-,38,4-20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小结,-,39,的量级,空气中,水中,总之:,油类中,-,40,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分析所处理的问题是属于哪一类,2、选定相应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式时,特别应注意的是所选用的公式所规定的适用范围,规定的特性尺寸,定性温度等。,3、事先不知流型的情况,用试差法来进行计算。,4、注意公式中物性数据的单位,p246-247,表5-8,-,41,第三节辐射传热,4-21基本概念,辐射:物体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过程。,热射线:0.440m的可见光与部分红外线,起决定作用,热射线服从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即:,D=1透热体,A吸收率;R反射率;D透过率。,A=1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R=1称为镜体或绝对白体;,-,42,4-22物体的发射能力斯蒂芬-玻尔兹曼蒂定律,揭示黑体的辐射能力与其表面温度的关系,发射能力(或称辐射能力),E,单位为W/m2,o黑体的辐射常数,TK,Eo黑体的辐射能力,黑体的辐射系数,黑度:,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恒小于1,-,43,4-23克希霍夫定律,灰体:,凡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吸收由0到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灰体特点:,(1)它的吸收率A不随辐射线的波长而变;,(2)它是不透热体,即A+R=1。,理想物体,大多数的工程材料都可视为灰体,T1T2,克希霍夫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辐射能力E与吸收率A间的关系,辐射传热的结果为:,热平衡时,即T1=T2时,Q/S=0,E1=A1Eo,表明任何物体(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即仅和物体的绝对温度有关。,-,44,4-24两固体间的相互辐射,经历反复吸收和反射,实际两物体间的辐射传热速率为,非无限大,距离大时。,式中:Q1-2净辐射传热系数,W;C1-2总辐射系数,W/m2K4;,T1、T2开尔文温度,K;Am2;,角系数,-,45,4-25气体热辐射的特点(自学),1)气体辐射和吸收对波长具有强烈的选择性。,气体辐射与固体辐射有很大的区别,2)气体辐射是一个容积过程。,-,46,4-25热辐射、对流的联合传热,设备的外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此时热量将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自壁面向环境传递而引起热损失,对流传热而引起的散热速率为,辐射传热而引起的散热速率为,总的散热速率为:,T=+R称为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47,6.8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传统的、应用最广泛的热交换设备。由于它结构坚固,且能选用多种材料制造,故适应性极强,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得到普遍应用。,-,48,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一、构造,-,49,6.8.1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一、构造,-,50,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思考:如何判断壁温tw、Tw接近哪一个温度?T、tort0?,温差在50以上时,要考虑温度补偿问题,-,51,温度补偿问题:,换热器两端管板和壳体是连为一体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壳体和管束温差小、管外物料比较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当壳体和管子之间的温差较大(6070)且壳体承受压力不太高时,可采用补偿圈(又称膨胀节)。,补偿圈补偿-固定管板式换热器,-,52,温度补偿问题:,浮头补偿-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补偿-U型管式换热器,一端管板用法兰与壳体连接固定,另一端在壳体中自由伸缩,整个管束可以由壳体中拆卸出来。适用于壳体与管束间温差大且需经常进行管内外清洗的场合。,用于壳体与管子间温差大的场合,但管内清洗比较困难。,-,53,-,54,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二、选用、设计原则,-,55,设计方法及步骤:,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56,强化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横向传热面积大,传热效率高,总传热系数为光管的四至八倍。,其它类型的换热器,-,57,-,58,板式换热器,其它类型的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组波纹金属板组成,板上有孔,供传热的两种流体通过.金属板片安装在一个侧面有固定板和活动压紧板的框架内,并用夹紧螺栓夹紧.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换热设备已越来越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并且有逐步取代其它类型之趋势.,-,59,板式换热器,-,60,板式换热器,强化管式换热器,折流杆换热器,-,61,螺旋板换热器:,传热效率高传热效率为列管式换热器的13倍阻力小以较低的压力损失,处理大容量蒸气或气体;有自清刷能力,因其介质呈螺旋形流动,污垢不易沉积;清洗容易,可用蒸气或碱液冲洗,简单易行,适合安装清洗装置;介质走单通道,允许流速比其它换热器高。,-,62,螺旋板式换热器,-,63,热管,-,64,-,65,换热器的强化途径,强化传热,提高传热速率,K,A,tm,一、增大传热面积A,已有的换热器,A定值,从分利用其有效的传热面积,设计,A,Q,设备费,有局限性,二、增大平均温度差tm,tm取决于冷热流体的初、终温,物料的温度由生产工艺所决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冷却和加热介质的温度则因选择的介质不同而异,应考虑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66,三、增大总传热系数K,强化传热的最有效途径,i、o接近时,i、o差别较大时,应予以同时提高,应提高小的,提高K值,热阻主要集中在靠近管壁的层流底层,强化传热的办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增加湍动程度,以减少层流底层的厚度,(1)、u,(2)、改变流动条件,通过设计特殊的传热壁面,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变流动方向,提高湍动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呼吸科学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演练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肾脏内科肾脏疾病诊治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产科宫颈癌筛查方法比较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特种医疗队伍应急处置演练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放射影像诊断解读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中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 民族团结创建课件教学
- 2025年肿瘤科放疗方案设计及疗效评估模拟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皮肤科皮肤病诊断治疗技能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医学优质课件《胎盘异常》
- 焊缝的超声波探伤课件
- 《哲学概论(第2版)》-课件 第二章 哲学的特性、方法
- 快递公司离职证明模板
-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 机械基础-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熔化和凝固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人工智能训练师基础(上册)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件(精品课件)
-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 油漆用量计算公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